篆书是什么样的字体(篆书是什么样的)

篆书是什么样的
篆书中的大篆字体为匀圆的线条,保留古代象形字的特点,小篆字体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时中锋圆转,每个线条粗细相差不大,具有圆润以及遒劲的美感,因此被世人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篆书的字体结构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多为匀圆的线条,...

篆书是什么样的

篆书中的大篆字体为匀圆的线条,保留古代象形字的特点,小篆字体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时中锋圆转,每个线条粗细相差不大,具有圆润以及遒劲的美感,因此被世人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篆书的字体结构

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多为匀圆的线条,保留古代象形字的特点,大篆的字体有多种,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以及六国的语言文字,外形如同画画一般。

小篆的字体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时中锋圆转,每个线条粗细相差不大,具有圆润以及遒劲的美感,也被世人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大篆是最早出现的文字,期初人们为了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会将相应的文字刻在龟骨、兽骨上,因此大篆也被称为甲骨文,后来出现了六国鼎立的局面,有六国的语言文字,也被统称为大篆。

零基础学篆刻:识篆(附10方汉印样本)

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一书的开篇就讲道:“摹印家必须以识篆为先务”。也就是说,如果想把篆刻学好,识篆是第一修养。

前一篇我们讲了三种印式与大篆、缪篆、小篆三种篆书的差异及其应用,对篆书的发展已大致梳理出了脉略,今天这篇,我们将整个篆书的发展再从头到尾理一遍,目的是:1、了解篆书的发展脉略;2、熟悉某种篆书对应的某种印式。

一、篆书的起源

中国的文字最早起源于甲骨文,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占卜,即远古的祖先们对于自然界的很多事情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天下万物,于是,在做各种决策(祭祀,战争、游猎、出行、以至稼穑、疾病、生育等)时,都有专门的人员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孔然后放在火上灼烧,以其灼烧之后的裂纹来判断事物的吉凶,从而确定行止。占卜的结果就以尖利之物刻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这些文字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

注意:对于篆刻来说,甲骨文研究很重要,因为甲骨文的镌刻工具也是类似刻刀的尖利之物,研究古人在镌刻甲骨文时形成的刻痕特征,对于篆刻刀法的理解不无裨益。

甲骨文多是象形文字,这是汉字的最初样子,这跟后来的小篆字形接近,所以,甲骨文实际上也是篆书篆书文字发展沿用几千年下来,一直到现在庞大的汉字系统,中间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最初,随着部落、联盟、城邦、国家的事物日渐繁多(不仅是上述祭祀等事),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手工业、冶炼业的成熟,为了向神明祈祷更吉祥的未来,或记述更繁杂的重要事务,人们开始将文字使用在金属制成的酒器(商人一般用酒器祭祀)、食器(周人一般用食器祭祀)上,因为这些器具以钟鼎为代表,这就有了钟鼎文,因为这些祭祀用具大多是金属制成,所以上面的文字也称为“金文”(关于金文和甲骨文哪个更早一些,学术界争论很大,但我们认为甲骨文略早于金文,理由是人们掌握冶炼术应当稍晚于烧灼刻划龟甲、兽骨)。钟鼎文或者说金文实际上仍然也是篆书,其字形由甲骨文发展而来,还是以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居多。

(毛公鼎及其拓片)

二、战国的乱象

大概到战国时期,秦国人又把秦王出猎时的情况记录在石鼓上(有专家认为石鼓文产生于秦始皇时期),这就又有了石鼓文。石鼓文的文字接续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其文字书写实际上也是篆书,其字形仍然是以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居多。

请再注意一下:对于篆刻来说,石鼓文研究也很重要,因为石鼓文的镌刻材料也是石头,这跟现在的石料篆刻非常接近,研究古人在镌刻石鼓文时形成的刻痕,对于刀情石性的理解不无裨益。

(石鼓文)

在秦统一之前,战国时期,秦之外的齐、楚、燕、韩、赵、魏这些诸侯国各自为政,大家互不统属,周王朝的权威差不多丧失殆尽,于是文字各写各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有许多差异,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已经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通常说的战国古玺上的文字就是战国文字,其载体是玺印)等也大量出现,使得不同地区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些文字统称战国文字。

(战国古玺:长恒)

战国文字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刻古玺印式印章,其文字素材大多是战国文字,也有部分以甲骨文或金文入印的。

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实际上,上面说的石鼓文属秦国文字,因为秦国最后成了统一者,成了文化主流,石鼓文才有后来的正统地位。

战国文字虽然形体差异很大,但主流依然是篆书,依然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居多。

三、秦始皇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全国文字,颁布全国统一的文字,即小篆,小篆以秦国篆书为基础,删除了六国文字中与秦文字不合者,此后的篆书多指小篆。

(小篆)

小篆字形修长,象形意味消弱,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篆书真正标准化了。因为小篆是秦人所制,通常又叫“秦篆”。

(秦印:禹夸)

据《说文解字》载,秦文字共有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但实际上并不是八体文字,而更多是区别了文字的用途。其中用于刻制印章的文字字形叫摹印篆,字体较小篆稍为方化,以适应方形的印面,但总体还略显瘦长,这也是我们现在见到的秦印往往并不是正方形或者即便是正方形,基本保持文字瘦长的缘故,因为它的篆法主要还是小篆体势的。

(秦印:修武库印)

又再发展,到了汉代,小篆渐渐方化(不仅是因为印章的需要),篆书字形日趋简便方正,转折处由圆变方,与后来的隶书比较接近,只是线条仍然粗细一致,还未出现波磔挑法而已。这个时期的篆书我们叫做汉篆。汉篆用于印章后,字形较摹印篆更加方化,篆书经过西汉时期的发展,汉印里的文字更加方正,因为字形方化,过了西汉初期,白文印的边框消失了。

(汉印:吕常贤印)

到新莽时期后,官方直接给这种汉印中经过方化的文字定名为缪篆(《说文解字》载,即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这种文字成为后世印章标准文字。现在我们常用的汉白文印式,使用的标准文字就是缪篆。

(汉印:渭成令印)

篆书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图:

(篆书发展过程)

四、识篆三步走

第一步,从一开始,学会区别以上各种篆体文字,熟练区别篆体字类别,知道什么篆书用于什么样的印式,可以熟练运用,标准不高,就是识别,但这个阶段不需要强记,遇到生字可以查询对应的字典;

第二步,系统化认识所有的篆字,强化识篆,学习内容主要是《说文解字》所列的9000多个小篆并熟知字义,了解形近字的差别,这是后续的长期学习内容;

第三步,进一步理解汉字造字原理,熟练篆书与今体文字字形之间的差异,熟悉通假字,通用字,在篆书使用过程中不写错、不用错篆字。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识篆的问题才算解决。

今天是全部内容的第7篇,随内容附带第二个10方汉印临本,这10方汉印我们附带原印尺寸,要求临摹时完全依照原印尺寸临摹。

11、尚书散郎田邑(宽2.3厘米X高2.3厘米)

(尚书散郎田邑)

六字印,六等分。注意散字的笔画粗细;留意“郎”字里的耳朵和邑字的曲别。留意书字为什么要简化篆法?

12、常乐苍龙曲侯(宽2.3厘米X高2.3厘米)

(常乐苍龙曲侯)

还是官印风格,六字,六等分。注意“龙”字的变化,注意一些曲笔的活泼感。注意封闭圆口的刻法。如果将来创作有苍龙内容的印可以用上,比如毛爷爷的词句:何日缚住苍龙。

13、假司马印(宽2.3厘米X高2.3厘米)

(假司马印)

西汉官印,四字印,注意中间清晰的十字空线,临写要求,毕肖原印。

14、田莞(宽2.3厘米X高2.4厘米)

(田莞)

开始接触汉玉印两字印,注意笔画匀齐,线条的粗细略等于线条的间矩。注意小篆的字形结构与长宽比例。

15、桓启(宽2.3厘米X高2.35厘米)

(桓启)

又一方两字汉玉印。不要认为两字印就好刻。注意启与桓中的曲线的流畅。注意两个字中封闭空间、非封闭空间的匀齐均等。要求仍然是越接近原印越好。

16、辛偃(宽2.25厘米X高2.3厘米)

(辛偃)

仍然是玉印。注意笔画的光洁,两家的大小比例,各部分红白比。匀空原理的进一步感受。注意女的曲笔处理。

17、李嘉(宽2.0厘米X高2.0厘米)

(李嘉)

继续汉玉印,注意匀空。注意线条的方圆变化。观察李字头部与嘉字头部,形状一样,为什么处理成这样?两个字在印面所占位置的大小。力字的曲笔为什么能有方正感?嘉字中部的两个小短点为什么以八字形站位而不保持原样?

18、朱娆(宽1.8厘米X高1.8厘米)

(朱娆)

这方印玉印的挺拔感略差,但要注意长曲线的流畅感。注意两个字纵向三部分之间的空间配比。

19、魏嫽(宽2.3厘米X高2.3厘米)

(魏嫽)

接近满白风格的玉印,依然要注意匀空,注意各部分留红的均等。长线条的流畅。复杂笔画的精雕细刻,特别是“魏”字圆转线条的处理。

20、和福(宽2.3厘米X高2.3厘米)

(和福)

吉祥印的平和端庄,线条的匀齐,笔画拉长之后篆法相应的变化。

(《零基础学篆刻》之七,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书生东旭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7159.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19
下一篇 01-19

相关推荐

  • 篆书是什么样的字体(篆书是什么样的)

    篆书是什么样的
    篆书中的大篆字体为匀圆的线条,保留古代象形字的特点,小篆字体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时中锋圆转,每个线条粗细相差不大,具有圆润以及遒劲的美感,因此被世人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篆书的字体结构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多为匀圆的线条,

    2023-01-19 12:02:01
    466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