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与隶书的区别
小篆的字形为长瘦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线条基本一致。而隶书的字形呈宽扁长方形,头起笔是隶书起笔的典型特征。小篆的诞生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相对于隶书会更有意义。
1、字形
小篆的字形为长瘦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是正体,半字为垂脚,线条匀圆。隶书的字形呈宽扁长方形,纵向笔势收缩,强化横向笔势分展,最为明显的特点是蚕头燕尾。
2、起笔
小篆的笔画可以用横平竖直、圆劲均匀来形容,它的粗细线条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差异性和变化。并且所有横画和竖画间距相等且平行。蚕头起笔是隶书起笔的典型特征,指的是起笔过程中所有的笔画外形都会写成类似于蚕头的形状。
3、意义
小篆始创于秦朝,是在大篆基础上不断演化、简练而来的一种书体。同时小篆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文字第一次被系统进行规范和统一,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相对于隶书会更有意义。
寻找汉字历史的起源,了解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寻找汉字历史的起源,了解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文/@成长新视点
大篆和小篆,都在中华民族文字历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两种字体,是传承和发扬关系,小篆是从大篆变化和创新而来。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起源时间、形体特点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
大篆和小篆
大篆和小篆,都是象形文字到现代汉字的重要过渡,对规范文字和统一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在起源时间不同。起源时间,是大篆和小篆的最主要区别之一。大篆,起源于西周后期,是由古汉字演变而来。小篆,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基础上简化演变而来。
1.什么是大篆。
大篆
大篆,也叫周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和史书之称。为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对先代的古文进行整理后,作《大篆》十五篇得此名。现在的大篆,多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以该时期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按时间划分,又分为夏篆和周篆。
一是夏篆,是传说中夏代文字,古人多以金文大篆为名,现**古却没有明确考证。
二是周篆,是周代篆书,指钟鼎文、石鼓文等文字,在现**古有真实记载和验证。
2.什么是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后,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小篆
为了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进行文字创新。于是,李斯就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化繁为简,创出小篆,并为后代所用,之后主要有秦篆、唐篆、汉篆三种风格。
一是秦篆,也叫玉筋篆,笔致遒健,笔划丰腴如玉筋。代表作为李斯秦李斯《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爰历篇》和太史令胡毋敬《博学篇》。
二是唐篆,也叫铁线篆,笔划纤细如线,刚劲如铁。代表作为唐·李阳冰《谦卦碑》。
三是汉篆,也叫近隶篆,体格近方,笔法接近隶书。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
二、在形体特点不同。大篆和小篆,在形体特点上,与前古文字相比,有创新和升华,有相近和变化,总体上来看,是更加美观,便于识别、认知和书写。
大篆、小篆和隶篆
1.大篆。大篆的线条像“纺锤”,饱满厚重,沧桑老辣,充满了金石之气。书写大篆时,中段笔法要求滞笔涩行,用篆籀笔法进行书写,写出的线条才会沧桑老辣。
一是线条化,相对前古时期粗细不匀的线条,现变得均匀柔和,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小篆的线条像“玉箸”,圆润饱满,粗细均匀,左右对称。书写小篆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把握,起笔时要轻要慢,逆锋行笔后,在中段行笔应绝对匀速平稳,一气呵成。收笔时,也要像入笔一样轻轻提起,然后略快一点回锋收笔,写出的线条才有弹性和力度。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和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大部分字的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古今字体对比
小篆,是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其笔划较细,匀称工整,字体略长而整齐,结构往往左右对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大篆和小篆,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体之一,和隶书、楷书、行草、草书相比,书写的笔法相对简单,线条要求具有浑圆的立体感。
书写时,必须是中锋用笔,在起笔、收笔都要求逆锋,即起笔要藏锋,收笔要回锋。
三、在历史意义不同。中国文字,从先古时期的象形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在轮廓、笔划、结构方面定型,象形意味逐渐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大篆,是在先古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象形的特征更为明显,其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没有形成规范化、系列化和标准化。
小篆,是对大篆的形体简化和笔法创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篆
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使古文字体异、众、多、杂、乱的情况有了重大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地位和影响。
结语。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法律、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在中国文字的演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了解了隶书的来历,原来对学习隶书还有这么大的帮助
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 《汉书 ·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长期以来,人们由此认为隶书起源于秦代,并试图在秦代文字中寻找秦隶的存在。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之前,人们也似乎寻找到了秦隶一权量诏版书。直至1972年,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还说: “秦代的隶书究竟是怎样,很难断言。因为秦代的竹木简书,一直到现在尚无发现。将来无疑是有发现的可能的。今传秦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秦代的隶书吧。”并以《高奴铜石权》为例,说:“这就很明显地证明:隶书并不始于秦始皇时的程邈。同时也可以证明: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刻辞大体上也就是秦代的隶书了。”
《乙瑛碑》
郭沫若认为隶书并不始于秦代,是正确的。钱玄同《章草考》早就提出: “(隶书)当亦始于战国之世,为通俗所用。”但郭沫若认定的秦隶,却是错误的。隶书由草篆而来,但草篆不等于是隶书,秦代权量诏版上的铭文虽然跟正规的秦刻石有所不同,但均属篆书结构。裘锡圭说得好,“从秦代权量上的铭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隶书侵入小篆领域的情况。权量铭文的内容是统治者准备传之久远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按理当然应该用正规的小篆来铭刻。可是遗留下来的权量铭文却不乏刻得很草率的例子”;“从总体上考虑,这种草率铭文恐怕还不能就看作隶书。因为在这些铭文里,‘法’字所从的 ‘水’旁像隶书那样写作 ‘氵’ 的例子,连一个也没有发现过。但是,这种包含着很多隶书成分的诏书铭文,确实预示着小篆即将为隶书取代的命运”( 《文字学概要》)。是已经早已存在的隶书浸淫了小篆,才形成秦权量诏版书,而不是秦权量诏版书萌发为隶书。
产生视秦权量诏版书为隶书的误区的原因,固然是考古资料缺乏所致,但“篆圆隶方”的文化观念也是产生这一误区的关键因素。在秦隶没有被发现之前,人们所熟悉的隶书是汉隶。汉隶跟人们熟睹已久的秦小篆,特别是正规的秦刻石相比,明显存在着方圆之别。试看《泰山刻石》书,笔姿圆转,绝无方折圭角,而汉隶尽管也有尽用圆笔的《曹全碑》之类,但折笔体方,圆曲弧线大为削减。于是“篆圆隶方”便成了视觉心理积淀。在这种文化心态中,审视带有方折之笔的秦权量诏版书,便落入了自我视野的窠臼之中,忽视了篆、隶书体的根本区别并非在方圆的表象上,而在书体内在的笔画结构上。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审视。
隶书起源之谜和秦隶真面貌的最终揭示,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1975年在湖北发现一批云梦睡虎地秦简,根据简书内容,估计不出战国末年至秦代初年这段时期,简书墨迹跟西汉早期隶书已毫无区别。凡是“水”字旁、“人”字旁都是隶书写法。1979年在四川青川县发现两块战国晚期的木牍,也是秦隶之书。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四百六十枚简书,墓主名丹,《墓主记》和 《日书》各一种,约书于前239年,也是隶化了的书体。这批简牍书告诉人们,早在秦始皇降临人间之前,在秦国,至少在秦国,汉字已经在明显隶化了,也就是说篆书的小篆化跟篆书的隶化基本上是同步发生的,从而打破了大篆→小篆→隶书这种单线书体演变发展序列的错误观念。小篆和隶书是大篆书体的孪生子。如《乙瑛碑》。
隶书起源之谜和秦隶真面貌的最终揭示,也说明了西晋卫恒《四体书势·隶势》“隶书者篆之捷也”之说,并非虚语。1975年秋,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两枚玉印,均是白文“冷贤”两字,一枚尽属正规小篆,一枚却用隶体,是秦昭襄王时期之物。 隶书是大篆捷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书体。所以,快速书写的文化需求是隶书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快速书写文化需求的社会背景必定寄寓以下几种因素:(1)社会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2)文字使用量在逐渐增多;(3)文字使用面在向社会下层扩散;(4)文化信息传递交换日益增多,以及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发展离不开文字媒介。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事纷沓,士族参政,百家争鸣,企图一统,私学兴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层出不穷。这一切均会使文字书写“无暇”,促使书写的文字向简约便易的形态发展。求速求易是促进书体演变的最原始的文化机制,求规范求通行是稳定书体演变的文化制约机制,这两种机制均属功用性。第三种促进书体演变的文化机制是基于这种功用性上面的艺术性,即文字书写的审美需求。三种文化机制、两种属性,是各种书体演变之所以产生的文化原因。
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 《汉书 ·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长期以来,人们由此认为隶书起源于秦代,并试图在秦代文字中寻找秦隶的存在。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之前,人们也似乎寻找到了秦隶一权量诏版书。直至1972年,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还说: “秦代的隶书究竟是怎样,很难断言。因为秦代的竹木简书,一直到现在尚无发现。将来无疑是有发现的可能的。今传秦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秦代的隶书吧。”并以《高奴铜石权》为例,说:“这就很明显地证明:隶书并不始于秦始皇时的程邈。同时也可以证明: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刻辞大体上也就是秦代的隶书了。”
本文来自我心飞扬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