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手段,通俗来讲就是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一般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或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其美学原理连接起来,成为完整的影视作品。
蒙太奇
蒙太奇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镜头组合的理论。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画面合成即由多个画面拼接成的一个统一的图画作品。画面剪辑即为将多个镜头排列起来构成有逻辑的音频内容。
电影或影视剧中常用到蒙太奇手法,将一系列的镜头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角度,以不同的拍摄手法的组合起来,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从B站破圈,看青年文化
来源:解放日报
今年华服日,真人复原《簪花仕女图》造型的视频被大批网友称赞。
往届B站线下华服活动。
古琴社的民乐演奏,以美学形式征服网友。
罗翔的刑法课成为B站“顶流”。
继2019-2020年B站首届跨年晚会火了一把之后,近期,B站上的疫情科普视频、刑法老师罗翔的网课等,继续引爆社会话题。
B站,被称为“Z世代”(90后、00后统称)的文化聚集地。年轻人特有的文化活力、创造能力,一旦“破圈”,总会引来好奇和打量,也越发得到社会关注。
中国青年文化究竟在“玩”些什么?我们从B站几个颇受欢迎的文化标签入手,观察它的特征,也是对面向未来的新生代文化展开想象。
科普
两类知识,塑造了两代人
3月初,刚入驻B站的新账号“罗翔说刑法”一跃成为“顶流”。账号开通3天后粉丝突破100万、第一个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万。刑法内容专业小众,为何能获得大批年轻网友的喜爱?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最初在网上走红,源自法律考试辅导机构在B站上传了一系列他的讲课视频。课程通俗易懂,“金句”不断,虽然早期吸引的大多还是法学专业网友,但B站鬼畜区里,网友们二次创作,把罗翔的讲课剪辑成爆笑视频,由此积累了一定知名度。
有人说,罗翔的讲课方式像在说相声,普通人听来也觉得有趣。他这样讲解案例:一男子欲对一女子图谋不轨,女子假意顺从后,趁男子脱衣的间隙,一脚将其踢进粪坑,男子爬上来三次,均又被踹了进去,最后男子淹死在粪坑中。女子的行为算防卫过当吗?答:不算,仍然属于正当防卫。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而不是事后理性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案件中的女子,你踩几脚?我甚至得拿块砖头往他头上砸。
同时,B站的造“梗”文化,使他进一步成为热门话题。罗翔口中的每一位主角都叫“张三”,张三盗窃、打架、贩卖假药……B站网友们便塑造了一个虚拟角色“法外狂徒张三”,创造出“三三来迟”“三迟但到”等梗。在罗翔的讲课视频上,常有弹幕刷着各种梗,令新来者看得一头雾水,但老粉们自有一番集体默契,形成了特有的社群文化氛围。
罗翔不是个例,一大批知识科普类的UP主(上传音视频的人)在B站拥有大批粉丝。B站的几大分区里,“科技区”诞生了诸多头部账号,观看量一直排名前列。比如2019年年末入驻B站的“硬核的半佛仙人”,制作了“你的身份隐私是如何被卖的”“支付宝大改版背后的秘密”“减肥产品是如何骗你钱的”等科普视频,平均每集播放量约300万。
疫情期间,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转发的视频《计算机仿真程序告诉你为什么现在还没到出门的时候》,也是源于B站科技区。制作者杨涛,现实生活中是一名90后程序员,业余爱好“当老师”,曾经在线下培训机构兼职教过课,但学生寥寥无几,于是他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每集平均时长约15分钟,在B站发布。没想到,他由此收获大批学生粉丝,甚至有粉丝留言说:大学里上了一学期都没听懂的专业课,看杨老师十几分钟的视频立即就懂。
为什么效果如此好?杨涛的视频中没有讲述者出镜。专业知识通过3D动态演绎,直接展示给观众,类似于国外解释宇宙奥秘的科普视频,效果比口头讲述更生动。但这背后,要求制作者掌握一系列软件技巧、剪辑技巧、编程技巧。杨涛每天下班回家后,除了吃饭,第一件事就是埋头做视频,一做4小时,一条视频从写稿到完成,至少要做半个月。
杨涛说,自己也是上大学时听了一学期专业课没听懂,将心比心,知道网友“不懂”的难点在哪里。自诩“当老师有点天赋”的他在视频中采用了一系列类比手法,比如用武器流星锤比喻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用车流比喻电流,堵车就好比短路,短短几个画面,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的世界”条分缕析。有一组画面,为了说明电流究竟怎么回事,无数粒子的震动汇聚成“水流”动态,网友评价“做得很形象”“瞬间懂了”。
“用年轻人更能接受的视频语言、表达方式讲解知识,事半功倍。”杨涛说。
有一句流行语叫“上B站搞学习”。2019年,B站学习类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但这种“学习”,其中有一部分与按照教学大纲的网课还不大一样。它们涉及天文、地理、法律、政治、生活等,内容包罗万象。视频的风格,仍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快节奏,有趣,新鲜,生动,有梗,满足猎奇心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认为,视频生产者迎合年轻人喜欢新奇的思路在运作,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其实是不够的,作为补充、激发兴趣,看看无妨。而真正具备专业系统知识、能引发人们思考的“生产者”大多却还停留在文字时代。“下一步,我希望思想生产者和年轻的传播者能彼此融合,提供有深度的内容。”田丰说。
B站其实已经开始在尝试,比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站内科普UP主“妈咪说”,办过一场关于黑洞照片的科普直播,直播人气近145万,视频播放量超过110万。此后,物理所联合B站又做了线下科普活动“科学很可爱”,全程直播,话题浏览量站内超过1500万,弹幕近10万条,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5亿,讨论超7万。还有中科院博士鬼谷、果壳、混乱博物馆、科普中国等官方账号,都在B站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霁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既有体现传统和线性逻辑的书写知识,也有以网络化非线性图像形态生成的知识。从认知和情感上处理互动性涉入感更强的网络化图像信息,还是处理严格遵循线性逻辑的文字信息,两者所需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媒介知识环境培养出不同思维的两代人。”他说。
书写知识对思维的规训,不会被轻易替代。毕竟,人类漫长文明积累下的知识,大量还是依赖文本而非图像保留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催生出了新一类人,“Z世代”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知识生产能力、特定的图像处理能力。新旧知识形态彼此间没有高下之分,但有可能未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有共鸣的、传播效果较好的,是数字图像类的知识,它们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在离散的数字网络环境中,多媒体交互性的知识系统催生出新的“文化素养”和去中心化的创造力。潘霁认为,这一现象值得更多的认真对待和思考。
国风
当代的蒙太奇景观
自从跨年晚会备受好评,B站的名声“破圈”而出。有人高呼,“我们这代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跨年晚会”,这是一场“尊重年轻人的胜利”,也是“青年文化的破圈”。
但有一个逻辑,其实没彻底解释清楚。比如方锦龙的民乐秀,明明是典型的央视春晚节目,为何会成为年轻人的偏爱呢?
近几年来,随着古装剧、仙侠剧,以及仙侠游戏的风靡,“国风”在年轻人中成为流行文化,并有特定的圈层。比如,汉服社如雨后春笋,古镇景区常有“汉服小姐姐们”结伴出游。就连爱走“国际范”“都市范”的上海人民广场、虹桥天地等繁华商区也不例外。身着汉服、拿着团扇的女孩子们顾盼生姿,出现在大都市的街头巷尾,诸多路人已经见惯不惊。
“古风音乐”也成为年轻人情有独钟的类型。一大批古风网络歌手相继走红,现实中大多数人从未听过的名字,在网上却拥有百万级粉丝,有些线上新歌点击量可与顶级歌手相比,CD3分钟内售罄,演唱会门票被“秒光”,商演身价已堪比明星。但对不了解古风圈的主流人群而言,他们完全不知,彼此仿佛活在“两个平行世界”。
还有一批中学生,酷爱用文言文写歌词,尽管被批华而不实,有乱用之嫌,但也恰恰体现,年轻人对“古韵”“古风”这种特有审美形式,情有独钟,玩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民乐、舞蹈、华服等内容的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在B站增长了20倍。2019年B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达8347万人,其中83%的人年龄在24岁以下。今年1月至3月,B站国风视频投稿数同比增长124%,国风UP主人数同比增长110%。其中带“古风”“传统文化”“民乐”“中国舞”标签的视频投稿量增长尤为突出。有财经人士分析年轻人痴迷国风而带来的消费热潮时,称其为“第三次国货运动”。
今年3月末,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与B站联合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华服日线上晚会,共青团中央在B站平台全程直播。B站精心准备了730分钟的直播和320分钟的录播节目。
其中,UP主“古琴诊所”(上海自得琴社)带来了一段有趣的民乐表演。泛黄的古画背景色中,一群人身着中国古代服饰,奏起《七子之歌》,仿佛古画中的乐师“动”了起来。此前,琴社与中国装束复原小组合作,演奏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插曲的视频,在B站、微博和YouTube等平台获得超过5000万点击。在YouTube上,他们收获了俄罗斯、法国、克罗地亚、巴西、日本等外国粉丝。有网友评论:“他们也许就是下一个李子柒。”
琴社成员大部分为80后、90后。成员唐彬回忆,他从小学习西方乐器长笛,但彼时是被父母逼着学的,自己并不喜欢。高中时,偶然有一天,他看到电影《英雄》中的一场棋馆戏,被剧中人物弹奏古琴的一幕击中灵魂。此后,他不惜逃课都要偷偷去学古琴,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古琴老师。“这就是自己喜欢,和父母逼迫的区别。”他说。
琴社想到用古画形式进行民乐表演,背后其实有一番纠结。成员白无瑕坦言,此前她单独弹奏古曲的视频,在B站流量很低,古曲貌似“调不成调”,许多年轻人压根听不懂。可一旦她用古琴弹奏影视、动漫音乐,这些耳熟能详的现代歌曲,与古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往往成为年轻人喜欢的爆点。
同样,从事古代服饰和妆发考据的王乔叶,此前一直苦恼于现代人的审美并不接受真正的复原古装,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成员们意识到,单纯的民乐作品、服饰复原作品,曲高和寡,倒不如两者结合,用综合的审美形式对表演进行包装,于是便有了“国画动起来”的演奏,结果真的火了。但这也从侧面表明,曲高依然和寡,真正听懂民乐、对民乐感兴趣的年轻人仍是少数。
既然听不懂,B站网友们为什么喜欢方锦龙的节目呢?有网友这样回答:大概是当作炫技秀在看吧。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老师秦毅抱有相同的困惑:“从音乐角度来看,方锦龙的演出并没有特别的突破和创新之处,为什么这次在B站火了?”有人告诉她,有几首曲子是B站网友耳熟能详的动漫歌曲,这就是吸引年轻人的“特别之处”。
秦毅认为,快节奏的生活、丰富的信息选择,让现代人不太能静下心来,欣赏音乐的内涵。年轻人喜欢国风,更多出于玩乐,以寻找丰富的情绪刺激为目的。但这种玩耍心态未必不好。“中国古代的音乐家们,大多也是兼职,以乐会友,始于爱好。”秦毅说。反倒是近百年,中国乐器的演奏“职业化”以后,似乎非要在一个正式场合严肃完整地表演不可。
潘霁形容年轻人的国风创造,常常是通过一种“当代的蒙太奇拼贴”手法呈现一场场视听奇观。老一辈不少人将传统文化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标志,并不断地在实践中仰视和致敬经典。而年轻人在追求国风创作中,更多偏好适宜公开展演的景观,甚至奇观,综合运用强烈的感官刺激和身体姿态的在场表演,制造出既让人熟悉又充满陌生感的亚文化体验。
如此来看,国风是一个青年文化标签,但也只是标签。对待传统文化,“Z世代”更加自由放松,玩在其中,与老一代截然不同,与主流社会期待的“国学复兴”之间,或许还需形成更有成效的双向对话和相互理解。
舞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几乎每一位被采访的B站老粉丝,回忆第一次上B站的缘由,都说是为了看番剧(动漫)。然而之后,就被B站其他视频内容吸引。
生于1993年的芽米(网名)高中时,每天会花上一两小时看B站音乐区、舞蹈区的视频。网友们出于喜爱,模仿二次元角色的装扮,自己唱动漫歌、跳宅舞,拍成视频上传。彼时,弹幕的氛围普遍比较友好,大多鼓励为主,就像一群歌友、舞友交流的小社区。
如果把这些歌、舞视频发到其他网站,仿佛一拳打到棉花上。芽米形容,“路人比较多,他们不懂”,不知道歌曲出处,不知道舞者扮演哪个角色,不知道某个动作是游戏招式。而B站上,二次元的粉丝们一看即知,彼此心领神会,就像对暗号一样,在弹幕上创作“自己人才懂的交流符号”。
1994年出生的小非(网名)说,她享受B站年轻人之间特有的社交默契,抛出去的“梗”,对方听得懂、接得住。从弹幕、分享、评论,到视频本身,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温暖无处不在。“你能感受到,大家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角色和作品,才会自己去唱,去演。不管质量如何,都是因为爱。”小非说。
然而近几年,破圈后的B站,内容不再限于二次元,网红入驻、用户破圈。弹幕言论变化特别明显。比如舞蹈区,有部分弹幕会议论舞者“长得丑”“身材差”“腿粗”。
但时至今日,宅舞仍然还得上B站看,如果出现在其他网站上,仍然会有大批路人网友表示“不是很懂”。圈层文化培养了小圈子里的身份认同,但也让一些文化始终不为外界所理解。
田丰认为,上一代与青年人之间有信息壁垒,文化生产方式和这一代青年是脱节的。青年在玩什么,“我们完全不知道,破圈之前,从未听过,从未接触,也不理解”。有上一代人始终不理解穿汉服逛街有什么意思,不理解重新剪辑已有视频图个啥,作品既不高大又无意义,供人一乐而已。
但这就是青年文化,追求创意,好玩,新奇,不为其他功利目的。尤其在技术的辅助下,“Z世代”表达喜爱的方式,不再是默默观看,而是主动创作。喜爱某角色,自己扮演成角色的样子表演。讨厌某小说结局,自己改写整个故事。他们热衷于视频和文本的二次创作、二次改编,用创作来抒发情绪,替代观点表达。
团课
打破次元壁,玩到一起
常有人用术语“青年亚文化”来指涉B站文化。它原本指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采取颠覆和抵抗的姿态。20世纪中叶,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通过仪式抵抗》的著作,青年亚文化成为研究热点,西方学者认为其特点之一就是边缘性、颠覆性、抵抗性。
然而,中国青年文化现象并非如此。田丰、潘霁共同认为,中国青年相对更为内敛温和,多少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雅,抵抗性并不强,顶多“我玩我的,你不懂,我们就互不干扰”。如果主流人群或上一代人表达出愿意倾听、理解的意愿,他们会更加高兴,乐于分享,圈子内外的双重认可使喜悦加倍。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已经从过去单位统管一切的组织形态,进入市场化、原子化的个体生存形态。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群体认同,是一种个体的主动选择。现在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原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怎么玩,自己寻找同伴,构建认同感。
“他们的群体认同,和传统的集体主义并不完全一样。”田丰解释说。比如同样是爱国表达,老一代人经历的是革命教育,而现在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自信,自我认同,你骂祖国,相当于你在骂我。所以对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把过去一套简单搬来。
今年疫情期间,复旦大学把团课放到了B站上,推出抗疫知识相关的“云团课”,每周一次,迄今已经推出七期。如基础医学院陈捷亮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沈逸讲“一场全球治理的压力测试”。
有意思的是,首期讲座继校内万人观看后,B站录播视频点击量达到1.3万,后台显示,其中观看人数注册地最多的并非上海,而是云南、湖南和广东,分别占比32%、17.5%和16%。也就是说,视频的点击量,并不依赖初期团市委的号召,而是凭借优质内容本身,受到青年喜爱。
“我们始终牢记这句话:‘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睿这样形容。
归根结底,探究青年文化,不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他们多么特立独行,最终是为了彼此对话,“玩”到一起。(记者 龚丹韵)
啥是蒙太奇?5分钟告诉你
大多影评人都爱用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看起来逼格很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习惯到豆瓣、微博、知乎各个地方看影评,想参与讨论又害怕误用术语,被内行人嘲笑。
就比如“蒙太奇”,全世界都在说蒙太奇,到底蒙太奇是什么东西呢?蒙太奇是谁发明出来的?蒙太奇到底有什么用?我怎么去判断一部电影用了哪种蒙太奇?
蒙太奇是啥?要说什么是蒙太奇,复杂也不复杂,但是要说简单也的确不简单。如果实在用一个最最基础的概念去界定蒙太奇的话,我们可以说“剪辑”,或者更原始一点,叫”拼接“。
“剪辑”听起来好像就那么一回事,很简单嘛,我们只要把两段视频前后连接到一起就行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短视频行业如此盛行、剪辑软件如此方便快捷的条件下,随随便便就能够“剪辑”出一大堆视频。
不过,“剪辑”和“拼接”可不能划上等号。不加思考和筛选,随便把几段视频拼在一起,那叫“拼接”;有序地、按规则地去“拼接”视频,并且还能传递内容的,叫做“剪辑”。
正是因为一部电影对每帧画面、每个音效、每段音乐、每句台词都进行了精心的布局,所以我们才能够看懂画面、看懂故事,并且还获得某种启发,观影完毕后有话可说。
所以在影视艺术中,“蒙太奇”和”剪辑“的含义更加接近一些。
不过,看到这里,你就懂得了真正的“蒙太奇”吗?“蒙太奇”的概念可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理解。
蒙太奇哪来的?我们先说说“蒙太奇”这个词的由来。
“蒙太奇”其实是由法语中“montage”音译过来的,它原来指的是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组合、装配。
也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材料,根据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然后把材料安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我们可以把电影的画面、声音(人声、音响、音乐)、特效这些元素当做是不同的材料,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太困难。
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蒙太奇就被引入到电影当中,成为一个专业的术语。
按照专业的角度来讲,指的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段落、场景、镜头,再将它们合乎逻辑地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从电影的诞生到“蒙太奇”最终成为电影专有名词,中间这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早期的电影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蒙太奇”这个原本的建筑学名词是如何一步步地走进电影人的视野的?
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布莱顿学派、埃德温·鲍特、大卫·格里菲斯、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布莱顿学派
布莱顿学派是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电影流派,在电影发展的早期,他们已经开始有了镜头组合的尝试,让镜头更加丰富。
比如说“特写镜头+远景镜头”、多个视点的组合、移动摄影和正反打的运用,等等。
詹姆斯·威廉逊的《亨利的赛船》,就已经初具平行蒙太奇的形态。
平行蒙太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放到后面讲。
第二个阶段:埃德温·鲍特
埃德温·鲍特已经有了利用影片来进行叙事的意识,开始使用“场景”进行叙事。
拿他著名的《火车大劫案》举例,这部影片一共有14个镜头,每个镜头就是一个场景,然后将它们组接起来,讲述抢劫犯从劫持火车再到被**抓住的整个过程。
《火车大劫案》中的每个场景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电影场景有很明显的不同,一是大多都是全景镜头,将整个大环境里的人物和事件囊括在内;二是没有景别、机位的频繁分切。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假设你本人就是埃德温·鲍特手机的摄像机,那么你只需要一动不动地站在红绿灯旁,持续地盯着某个地方/某个人,看看这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或者这个人做了什么。
第三个阶段:大卫·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地使用蒙太奇、并且有意识地把镜头当做叙事单位的人。
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就已经将电影剪辑玩出花来了,比如淡入淡出、闪回、大量的移动摄影,让观众看不出剪辑的痕迹,慢慢地进入他的电影故事,他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零度剪辑”/“无缝剪辑”。
他还创造出了影史上特别有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影视剧借鉴,就比如说古装剧经常出现的“刀下留人”的桥段就是这种手法。
第四个阶段:苏联蒙太奇学派
这个学派主要有这几个人: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个个都是不得了的大佬。
说是学派呢,其实他们不是一个团体,不过他们对蒙太奇理论的研究都做出了贡献,就把他们归为一类。
前面有这么多人铺路,他们可以说是躺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吃苹果的人,把前面大佬做的尝试和成绩总结起来,上升到理论,把“蒙太奇”从一门技术抬高到艺术的层面来进行研究。
举几个例子:
库里肖夫做了几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叫“库里肖夫效应”。他把一张脸、一碗汤、一具尸体做了排列组合,然后相应地把参与实验的人分成几组,让他们谈谈感受。
结果每一组的人都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他这才发现,原来镜头的组合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魅力!
他又做了一个实验,叫做“实验性地理”,这个实验也很简单,分别拍摄一男一女在不同的地方相向而行,抬头,看向大楼,走上楼梯。
明明不在一个地方的两个人,当你按照一定的逻辑把他们剪辑在一起的时候,居然没有任何违和感!
这就特别像粉丝剪辑的CP视频,通过剪辑,可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甚至不在同一时空的两个人剪成一对情感浓烈的恋人。
还有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里面的三个石狮子,他把三个不同状态的石狮子组接起来,结合影片叙述的故事背景,居然就具有了政治隐喻功能,暗示人们从沉睡、被欺压到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的过程。
爱森斯坦还提出了“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理论,他将对于蒙太奇的实践与理解加以总结,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层面,这里不再做介绍。
蒙太奇都有哪些?了解了蒙太奇的发展历史,接下来就有人问了,说了这么多,蒙太奇到底有多少种啊?今天说这个蒙太奇,明天说这个蒙太奇,我到底怎么去区分它们?
其实我们可以先把蒙太奇分成两大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顾名思义,主要就是讲故事了,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所以呢几乎所有的电影用的都是叙事蒙太奇。
其实不难理解,不管一部电影到底拍成什么样,拍了多少个镜头,场景切换多么酷炫,它都在跟观众讲某个故事,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性地说它使用了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还细分为几类: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连续蒙太奇就是围绕着一条故事线和几个主要的人物,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来组织画面,情节、人物都比较集中。
比如甄嬛传,讲的就是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成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
平行蒙太奇就是所谓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可以理解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故事线并行叙事,但是它们最终的方向是一致的。
比如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讲述了四个时空里四个不同的故事,但是故事共同的主题都是排除异己。
前几年爆火的短剧《沉默的真相》也是使用的这种手法。几个时空的连接很自然,最后都引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打黑除恶。
交叉蒙太奇的镜头切换会比较频繁,多用于制造紧张、悬疑的氛围,随着镜头切换节奏的变化,观众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当我们看到“刀下留人”的桥段时,镜头可能是:犯人跪在刑场上;拿着免死金牌的人骑马赶路;刽子手的刀架在犯人头顶上;赶路的人一脸着急;时辰已到,刀即将落到犯人的脖子;人群中传来一声“刀下留人”。
危机解决,观众松了一口气。
重复蒙太奇就是在关键的时刻,让重要的镜头重复出现,提示观众某个物品、事件、场景、内容的重要性,起到强调的作用,也有强化主题的作用。
比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三次来到评审室的心态变化,以及三次盖章的特写等等。
说完叙事蒙太奇,接下来说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更注重导演的主观意图,他想要通过一些镜头的排列组合去表达某种情感:赞美、厌恶、批判……等等。
表现蒙太奇分为三类: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其实都可以对应到文学的写作手法来理解,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小一些。
对比蒙太奇,可以是内容上的善与恶、美与丑、财富与贫穷、幸福与痛苦、巨大和渺小、胜利与失败……
也可以是形式上的色彩的冷暖、景别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动与静,这些元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引发观众的联想,表达导演创作意图,传递某种寓意。
比如《隐秘的角落》里面有很经典的一段,朱朝阳和刚交到的朋友快乐地过生日VS没了女儿的朱永平和王瑶在医院大哭。
隐喻蒙太奇,常常藏在细节中,稍微不注意就会漏掉某个重要的镜头。比如前文提到的“三个石狮子”,通过三个不同石狮子的状态来隐喻人们的觉醒与反抗。
比如《寄生虫》中,富人的楼梯总是向上,穷人的楼梯总是向下,并且小而狭窄,表现穷人永远无法跨越阶级进入上层。
心理蒙太奇,类似文学中的心理描写手法,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获取信息,传达情感。在电影中,多运用于回忆、梦境、想象等等。
说在最后了解影视基础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欣赏一部电影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感兴趣的朋友一些帮助。
有想要了解的知识可以点击关注,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努力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分享。
本文来自几分老友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7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