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怎么判断生熟(怎么分辨口蘑)

口蘑怎么判断生熟
熟了的口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口蘑变软,而没熟的口蘑质地比较坚硬,用筷子也很难将其戳破。其次,熟了口蘑颜色没有生的时候那么白,会变成米白色,并且熟了的口蘑会流出大量的蘑菇汁水。口蘑怎么判断生熟生口蘑具有一定微毒性,加上常年生长在野外,可能会...

口蘑怎么判断生熟

熟了的口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口蘑变软,而没熟的口蘑质地比较坚硬,用筷子也很难将其戳破。其次,熟了口蘑颜色没有生的时候那么白,会变成米白色,并且熟了的口蘑会流出大量的蘑菇汁水。

口蘑怎么判断生熟


生口蘑具有一定微毒性,加上常年生长在野外,可能会携带一定的寄生虫及微生物,半生不熟时食用很容易引起人体的胃肠道负担,甚至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便溏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口蘑在烹煮之前可以先焯水,焯水之后的口蘑差不多已经熟了,这时候再进行烹煮,就很容易将口蘑煮熟了。一般只需再炒5~8分钟,就可以将口蘑炒熟了,这样的口蘑口感也更加鲜美。

市民可看“颜色”预防7类疾病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暴雨红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在深圳,上班、上学前总得看看天气预报,而以后,你还可以多看一个“健康预报”。昨日,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项目正式上线,未来,市民关注深圳卫健委、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就能一手掌握流感等7类疾病的风险等级。

看“色”辨7类疾病风险

2015年3月起基于特定疾病监测网络采集数据,深圳开始向市民群众发布单病种风险指数,截至目前,已发布了流感指数、登革热风险指数、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手足口病风险指数等,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疾病预测预警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圳推出疾病风险综合预报2.0版。

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冯铁建介绍,疾病风险综合预报涵盖深圳7类疾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人感染禽流感、毒蘑菇中毒,每周预报下一周的疾病风险。疾病风险等级按“高”、“中”、“低”,分别对应“红”、“黄”、“绿”三种颜色。

在给疾病“亮灯”的同时,疾控部门将通过海报、短视频等方式,线上线下一起针对7类疾病的相应级别,给出健康提醒。

以流感为例,当“亮红灯”时,建议市民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等场所。而当手足口病“亮黄灯”时,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就要严格落实晨检、日常消毒和疫情报告、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此外,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

此外,对于疾病防控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疾控部门也将“重点提示”。其中,流感感染高风险人群为儿童、孕妇、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手足口病高风险人群为5岁及以下的儿童。而在重点场所上,以登革热为例,建筑工地、城中村、花卉市场、老旧密集居民区、学校等都是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场所。

四种疾病的风险等级为“中”

会上公布了第一期深圳市疾病风险预报结果,9月23日至29日,我市有四种疾病的风险为“中”,分别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登革热和毒蘑菇中毒。在此提醒各位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部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煮熟煮透,易腐烂变质的食物应低温保存,不要采食路边的野生蘑菇,做好防蚊、灭蚊,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

“目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为进一步做好居民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相关工作,我们启动疾病风险综合预报工作,”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表示,下一步,在理顺现有的疾病发布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深圳也将积极探索将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纳入疾病风险综合预报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深圳对疾病风险“亮灯”,而在疾病监测上,深圳也将哨点网络织得更大。

10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将正式实施。《应急条例》扩大了监测哨点,口岸、机场也纳入疾病监测哨点单位,发生相关情况时,要2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此外,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条例》也明确要“全面、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需要通报相关病例、病情、人员活动轨迹等信息的,应当对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不得泄露能够识别、推断个人身份的信息,不得将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用于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无关的用途。

最新!大连市疾控中心提醒

9月,我市天气虽会逐渐转凉,空气相对湿度明显下降, 但仍有利于细菌繁殖,又正值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季,使得人员的流动性和聚集性大幅增加。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继续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时,还应关注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毒蘑菇中毒。此外,出差旅行时,还应谨防患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小贴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常见症状有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截至8月25日,我市虽已连续十余日无新增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但受境外疫情影响以及9月随着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的增加,我市继续存在发生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风险,广大市民应继续提高警惕,要始终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做好健康监测、做好饮食卫生、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等重点防控措施。

预防措施

1

减少国内和国际非必要旅行,如必须前往,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

2

科学佩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通风不良的密闭公共场所,以及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3

保持手卫生。外出回家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之前,饭前便后,接触过动物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开窗通风,适度运动,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5

购买食物时,尽量不要去接触生鱼、生肉,在日常处理、烹饪、食用食品过程中应该注意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包括食物处理前后要彻底地洗手、生熟案板分开,以及食物和饮用水要彻底地加热、煮熟、煮透,水果需要去皮食用。

6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不要捕食、贩卖、购买野味。

7

市民应始终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并告知发病前14天旅游史、居住史,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等。

8

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手足口病

预防小贴士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易感人群。在我市,每年的6月至9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随着9月托幼机构开园,孩子们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海鲜类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

经常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奶嘴等入口物品。

7

6月龄至5岁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肠道传染病

预防小贴士

肠道传染病是指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较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及副伤寒、霍乱、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媒介昆虫机械携带等方式进行传播。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失水及全身不适等。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预防措施

1

勤洗手。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

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3

吃熟食。少吃凉拌菜,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如果一定要吃,食用时要煮熟蒸透。

4

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5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烹调时,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6

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7

有病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水痘

预防小贴士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损害。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但多见于儿童。可通过直接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性很强。9月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开学,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将较前期有所上升,家长们要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健康状况。

预防措施

1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根据《辽宁省水痘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2017版)》,建议12月龄以上水痘易感者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目前水痘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市民自费接种。

2

患病后,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同时,防止易感儿童及孕妇接触病人。

3

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

4

接触患者后要彻底洗手。

食源性疾病

预防小贴士

9月,我市天气虽会逐渐转凉,空气相对湿度明显下降, 但仍有利于细菌繁殖,较易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9月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餐馆、食堂等集体供餐单位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均应注意食品安全。

预防措施

1

保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准备食物过程中也要注意清洗厨房操作台面、餐具以及厨房用具,避免把细菌带到食物中去,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昆虫、老鼠等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2

生熟分开。生熟分开不仅要把生和熟的食物原材料分开,还要将刀具、菜板、盛装食物的餐具分开,刚刚接触了生食的一定不能直接再去接触熟食,生熟食物在储存时也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烧熟煮透。食物尤其肉禽蛋类海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肉类食物不能带有血丝,蛋类的蛋黄要凝固,海鲜至少煮到持续沸腾一分钟。放入冰箱中的食物再次食用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热透。

4

安全存放。熟食等放在室温下,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要及时冷藏。需要注意的是冰箱只是冷藏工具,并不是食物的保险箱。冰箱不宜装得太满,那样会影响制冷效果,冰箱还要进行定期清理,发现变质食物马上清除。

5

材料安全。 在选择水和食物时应当选择来源明确、新鲜无变质、安全健康的原材料。

毒蘑菇中毒

预防小贴士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6月至9月最多,特别是雨后。目前我市仍处于汛期,市民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的同时,雨后切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怎样鉴别有毒蘑菇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错误认识

1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不可食用;色彩不鲜艳的无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无科学依据。部分色彩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是有毒的,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属于剧毒种类;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2

与银器、大蒜、生姜等同煮会变黑的种类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因为毒蘑菇和银器、大蒜、生姜接触不会产生反应。

3

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的。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特点,但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也会有乳汁分泌和颜色变化,它们是无毒的,如多汁乳菇。

4

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

5

晒干的蘑菇无毒。

毒蘑菇里面的毒素十分复杂,具体的成分并不十分明确,水洗和晒干不能保证去掉所有的毒素,因此干的野生蘑菇同样可以导致中毒。

登革热

预防小贴士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登革热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截至目前,我市无登革热本地病例,只有输入性病例。但我市有白纹伊蚊(俗称黑花纹),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之一。9月,我市仍处于蚊媒活跃期,且受8月多次降雨影响,蚊媒密度可能会有所增加,不排除一旦有输入性病例,便有可能引起登革热传播的可能,做好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预防措施

1

清除家庭中不同类型的积水,一时不能清除的可放入少许食盐。

2

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安装好纱门、纱窗。可以在纱门、纱窗上涂长效的杀虫剂,如菊酯类杀虫剂。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电蚊拍、喷射剂等。

3

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返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来源:大连疾控中心、大连市疾控中心 应急工作部

本文来自情话与酒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7891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4-16
下一篇 04-16

相关推荐

  • 口蘑怎么判断生熟(怎么分辨口蘑)

    口蘑怎么判断生熟
    熟了的口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口蘑变软,而没熟的口蘑质地比较坚硬,用筷子也很难将其戳破。其次,熟了口蘑颜色没有生的时候那么白,会变成米白色,并且熟了的口蘑会流出大量的蘑菇汁水。口蘑怎么判断生熟生口蘑具有一定微毒性,加上常年生长在野外,可能会

    2023-04-16 11:34:01
    663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