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另一种说法
春季,也叫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也叫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也叫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也叫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四季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为何有的地方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年四季的说法并不准确?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
“一年四季”并不适用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对我们人类而言,一年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它需地球以太阳为中心完成一次绕轨道运行。若将“年”这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词和天文力学关联起来,便是所谓的行星环绕恒星公转的循环运动。相比之下,卫星沿着一定的轨道绕行星运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会更加短暂,比如,我们的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周期便只有一个月。
正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以及其自转轴之间的偏离角度达到了23度26分,所以才导致了在不同的时间,地球会出现季节更替的现象。我们常说一年四季,但这样的说法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并不正确,那么,为什么某些区域一年的时间中只有两个季节?地球旋转所导致的季节更替,为何还会存在周期性和差异性?
季节更替始于地球的旋转季节的更替始于地球向太阳倾斜,当地球围绕着不可见的旋转轴围绕太阳公转时,我们将离太阳最近的点叫做近日点,反之则为远日点。而所谓的黄道面,便是地球轨道所在的平面,正是因为地球的黄道面和赤道面没有重合,并形成了一个23°26′21″的黄赤交角,所以地球上才有了色彩分明的季节之分。冬至、春分、秋分、夏至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节气,春分点和秋分点被合称为二分点,它们是天球赤道和黄道的两个交点之一;而夏至点和冬至点则合称为二至点,它们是黄道上和天球赤道距离最远的两个点。
季节在南、北半球存在时差刚刚已经体到,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本质是地球的旋转轴倾斜所导致的直接后果。由于地球轴的方向在一个轨道上几乎固定不变,所以,在轨道的不同部分,地球的一个半球朝着太阳(夏季)“倾斜”,而另一个半球则朝着(冬季)“倾斜”。而在时间过去六个月之后,地球又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倾斜。在夏季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倾斜会导致南半球向太阳倾斜、北半球的冬天远离太阳,而这一切会在六个月后发生逆转。
对于地球上赤道以北、或以南的位置,每个季节所伴随的主要特征便是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在其整个年轨道上,地球整个半球落下的日照量存在差异而引起。比如,朝着太阳倾斜的半球,将会经历更长的日照时间,以及更直射的日光。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天空中的太阳较高,所以到达地面的阳光会更加集中;在冬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较低,导致了阳光散布在相对较大的区域;而当时间来到春季和秋季的时候,两个半球所接收到的阳光量大致相同。
在赤道位置,全年的温度变化要小得多,通常只考虑两个季节:干燥和潮湿(或季风)。对于就在北极和南极的生命而言,这两个季节似乎只有达到六个月的漫长冬天,以及之后又是六个月时间的漫长夏季!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南北纬度66.5度)内,将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白天和一个连续24小时都处于黑暗之中的一天。
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地球与太阳之间不断变化的距离,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造成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但这样的认识并不正确! 从最近的(可变近日点距离=147090000公里)到最远的方法(远日点距离= 152.10万公里),仅为太阳地球距离的大约3%。而这种微小的距离变化,是无法解释夏季和冬季之间的温度差异的,更无法解释为何地球的一个半球是冬季,而另一个半球是夏季。
季节存在周期性和差异性正如其他事物一样,季节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季节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二是季节的变化存在差异性。由于我们所在的国度位于地球的温带地区,所以,大多数地方的人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但事实上,一个地区在一年中经历一个季节的时间,主取决于该区域是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或许,有人会以为位于寒带的南北极只有冬季,但事实上它们也有拥有自己的四季。而一年只有的两季的地方是位于热带草原,因为那里只有雨季和旱季这两个按降雨量进行区分的季节。与此同时,地球上还存在着全年都是夏天或冬天的地方,比如,赤道附近的地区全年平均气温都处于22摄氏度以上,而地球两极地区的月平均温度则都低于10摄氏度。
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四季如春的地方,一般分布在纬度较低的高原地区,或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海洋之上。由于热带和某些亚热带地区都具有温度变化较小的特点,所以才会以降雨量作为指标来简单划分。客观而言,这两种不同的季节划分方式,其实就是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之间的差异。天文季节的定义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特征有关,虽然是完全以地球旋转作为划分依据,但却忽视了实际的天气和地理因素。
而气候季节则主要以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划分依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实用意义。当然,由于天气过程本身较为复杂,所以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划分季节。并且,由于每个地区的位置有所不同,天气系统对它们可能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如果直接用自然天气季节来替代天文季节并不成熟。简而言之,在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只有将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为人类自身带来便捷。
地球色彩分明的季节特征时间的递进会为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天气带来明显变化,虽然季节的属性会因为位置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但一年四季仍然是可以跨越大多数界限的广泛定义。春天总是代表着万物复苏和气温回升,并被普遍的认为这是一个从春分持续到夏至之间的季节;而夏天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介于春秋两季之间,这也是一个降雨量普遍增加和森林火灾更加频繁的季节。
当时间来到秋天,地球上的一些植物会开始休眠,温度再次下降,提示动物们需要开始为将要到来的冬天做好准备。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万物开始凋零的季节,正因为叶子中的叶绿素对寒冷和光照敏感,所以这样的气候条件导致了树叶变黄。冬天是全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很多地区都会经常面临持续性降雪,而动物常常会在这个给季节改变自己的外观,以适应外部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
事实上,季节的特征和时机,主要取决于特定区域在地球上的位置。比如,赤道附近的人需要经历炎热的夏天,靠近两极的人需要经历寒冷的冬天。而那些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位于地球外曲线上的它们所获取的太阳光比较恒定,所以,这些地区全年的平均气温都比较稳定。从视觉体验上来说,一年四季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丰富的自然色彩变化;从生活上来说,每个天气都有其他季节不适合进行的活动:炎热的夏季在海边游泳、寒冷的冬天在雪山是滑雪,而我们就位于这个可以充分体验季节变化的区域。
为何用“春秋”来指代年岁或者历史,而不用其他季节?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春秋”一词是可以作为多种时间单位的。
比如指一年,《庄子》有“蟪蛄不知春秋”;指一个时代,东周前半段被称为“春秋”阶段;询问长者的年岁,会说“春秋几何”……
除此之外,像“春秋鼎盛”之类的词汇也多和时间、年岁有关。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用“春秋”这两个季节来表示这样的涵义,而不是用“冬夏”、“秋冬”、“夏冬”等等其他季节来指代呢?
“四时”的划分由来已久,但地位不同有这么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认为之所以用“春秋”来指代一年的时间,是因为在西周之前,一年只分为两季,即春和秋。
但这种观点很难站住脚,只是猜测而已。但即使是猜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试想一下,就像一日之内分为白天黑夜一样,之所以有简单的划分,是因为日出日落对比特别明显,而一年之中差别最大的不是“春秋”,而是“冬夏”。
所以认为用“春秋”来作为一年之内的分野,这样的推断并不靠谱。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是不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只有“春秋”两个名字,“冬夏”还没有被划分出来?
也不是,“四时”这个词汇在先秦典籍中并不少见。
比如《尚书》当中就有“四时成岁”的说法,可见这个时候就已经对一年最少进行了“四分”。
这并不是个例:
《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既然在春秋时期的典籍都将其作为一个常识在使用,那就说明这样的划分方式在当时是被广泛认可的,其诞生时间也要更早。
而从这些典籍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四季”的顺序和今天不一样。
我们今天提到四季,默认的顺序就是“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但在先秦的文献中更多的却是“春秋冬夏”,“春秋”是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季节。
这也意味着在古人看来,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时间段就是“春”和“秋”,一个象征耕种,另一个象征收获。
相对比来说,“夏”和“冬”这两个季节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将最为忙碌的两个季节用来指代一年的时光,这样的说法明显更为可信一些。
用“春秋”来代指史籍,和东周时代的习俗有关因为孔子所作的《春秋》地位太高,“春秋三传”等史籍又是古代文人学习以及后世科举的必读书目,尤其在“独尊儒术”之后,愈发被学者推崇。
所以有些人就会认为“春秋”指代史书的缘由就在于此。其实不是。
“春秋”这个名字并不是孔子所创,甚至孔子之所以将此名冠在其著作上也是因为当时的通俗叫法而已。
至少在东周时期,各国的史书其实都有叫“春秋”的,因为当时的史籍形式为“编年体”。
或许现在需要厘清一个问题,二十四史是正史,但正史不仅仅只有这二十四部,它有一个体例的限制。
在记录历史的方式上,因为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时候采用了“纪传体”,所以后世历朝的官修史书都沿用下去,以至于“二十四史”皆采用了纪传体。
换句话说,只有按照“纪传体”编写的史书,才有评选“二十四史”的资格。
而除了“纪传体”这一个常规用法之外,史书还有另一种同样普遍的编写方式,那就是“编年体”。
巧的是,在先秦以及两汉时期,如今所能见到的史书有很多都是“编年体”。
孔子所做的《春秋》如此,“春秋三传”如此,曾失传已久的《竹书纪年》也是如此,各国各自记录历史的典籍更是如此。
“编年体”就是以时间为叙述线索的,所以有很多书籍都被冠名为“春秋”,鲁国史官就著有“鲁春秋”。
所以,用表示时间的“春秋”一词来命名史书,是当时的惯用手法。
孔子所作《春秋》和鲁太史所作的“鲁春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私修,另一个是官修。
那么,从这样的现象就能知道,用“春秋”指代史集的情况并不是来自于孔子,而是得名于东周时期的风俗习惯。
后世中的“春秋”多为古汉语惯例,有时改名为“阳秋”后世当中,用“春秋”来指代一年、年岁等时间概念的都属于古汉语遗留下来的惯例,即古人这么用,后来人也就依然如此用。
但因为历法进步,四时划分更为精准,时间等分概念也逐渐进步,比如一日之内能被精确地分为十二个时辰,“春秋”这样用“二分”的模糊概念来指代一年的方式就不多见了。
但因为孔子的《春秋》在后来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献,所以用“春秋”来冠名史书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鲁春秋”等各国史书随着诸侯国的消亡就大批量失传,尤其是秦朝有焚烧其他诸侯国史书的政令,秦末战火频仍,大量典籍都在此时失传。
有趣的是,“春秋”在晋代以后又多了一个别称,叫做“阳秋”。
古代有“避讳”的说法,比如“三省六部”中的“民部”因为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就被改为了“户部”。
“春秋”改名为“阳秋”也是这个道理,是为了避讳晋简文帝的母后郑阿春,所以把“春”字用一个含义相近的“阳”来替换。
这种替换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春秋”史书的名字被替换了,指代年岁、时间的“春秋”同样也被替换了。
虽然这种“避讳”在晋代灭亡就不再生效,但“阳秋”一词却保留了下来,并且后世文人在创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刻意使用。
比如:
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循览行状,文直事核,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这些就是刻意将通用的“春秋”改为具有特定背景的“阳秋”,以彰显作者的积累。
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尤其在年月的落款上,有些人就刻意避开“干支纪年”,而是使用晦涩一些的“星岁纪年”。
例如《资治通鉴》中有“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其实就是指甲辰到戊申共五年而已。
本文来自一见不钟情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