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包袱是男方还是女方的_结婚女方包包袱

结婚包袱是男方还是女方的
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包袱中需要装女方的衣物和压箱底等。还有部分地区包袱是用来包裹喜盆的,喜盆中放置新人的洗漱用品等物。目前大部分婚礼开始向现代和简约靠拢,因此是否需要准备包袱要根据习俗来决定。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结婚包袱一般是由...

结婚包袱是男方还是女方的

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包袱中需要装女方的衣物和压箱底等。还有部分地区包袱是用来包裹喜盆的,喜盆中放置新人的洗漱用品等物。目前大部分婚礼开始向现代和简约靠拢,因此是否需要准备包袱要根据习俗来决定。

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

结婚包袱一般是由女方准备的,其中会放置女方的衣物和压箱底等物,由女方的弟弟妹妹或者伴娘伴郎拎去男方家,到男方家再将包袱打开,取出其中放置的物品。

也有部分地区包袱需要包裹喜盆,喜盆中装新人的洗漱用品,如牙刷牙膏、肥皂盒、毛巾和拖鞋等。包袱和喜盆一般都需要准备两个,有好事成双的意思,并且包袱颜色需要是红色,给婚礼增加喜庆的氛围。

结婚包袱谁准备或者谁购买需要根据当地的习俗决定,现在的婚礼方式和礼仪较为简约,越来越向西方靠拢,因此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在结婚时准备包袱。

从山东婚嫁民俗中看鲁锦的传承

鲁锦是山东省的一种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它不同于山东的蓝印花布和彩印包袱,这两种都是都过印染来形成图形纹样,而鲁锦是以棉纱为原料,在木制的织机上,以锦的技艺,通过手工织造形成的彩色织物。

鲁锦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鲁西地区,以菏泽和济宁两地较为著名,从历史上看,这两个地区盛产棉花,据说,这里的农家妇女几乎人人擅长纺线织锦,当地有“方圆十几县,织机二十万”之说。《汉乐府诗集》中有过这样的盛赞:“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鲁锦能够时代相传,与山东的婚嫁民俗有着很大的关系

山东各地一般通行男娶女嫁,婚姻关系比较稳固。从前的男女婚媾,自由恋爱者极少,多是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山东旧时的婚嫁年龄,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在20岁前后,下过通书之后,女方便整理嫁妆,男方要收拾新房,准备迎娶,亲友们也开始送喜礼。

亲友们送的各式喜礼

向男家送的喜礼,通常以“色”为单位,一对鸡、一刀肉、一对鱼、二斤粉皮等,都可算作一色礼,当然也有送礼钱和喜帐的。所谓的喜帐是指六尺红绸或红布、花布,喜帐一般是送给男方家长的,喜帐的多少,标志着结婚人家家境的好坏,富有人家的亲友一般都送喜帐。

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称作“填箱”,或作“添箱”,也称“添花粉”,一般送些女子婚后所用之物,如衣服、被褥、布料等,有的也送钱,谓之“压柜钱”,但最多的还是送果盒。果盒为一方形木匣,能放半斤到一斤糕点,大多放糖果和柿饼之类的食品。上好的糕点连同果盒放到柜里,是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共享的,一般的食品则放到食盒里,留作新娘婚后磕头拜见长辈时的礼物。

待嫁女子的加笄礼

有些地方在送日子以后,要给待嫁的女子行加笄礼,俗谓之“上头”。古代女子15岁出嫁时要举行加笄仪式,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黑布包住。然后用笄(即簪子)插定发髻,以此表示该女子已是成人。在招远、栖霞等地,于婚前数日,男家主妇和女亲戚至女家行加笄礼,婆婆亲自为未过门的媳妇理妆、加钗,谓之“上头”。上头后的女子,一般不再见外人,直到出嫁后,才能公开露面。有的地方上头时间较晚,或在上轿前,或在入洞房后,与开脸同时进行。

人们根据织锦的花色和数量来衡量姑娘的品德和手艺

山东鲁西南地区的农家女孩从十二三岁开始就学习织锦,除了帮母亲织布卖钱接济生活,还要积攒起自己日后出嫁的嫁妆。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准备织锦嫁妆。织锦嫁妆主要包括被面、褥面、床单、帐子、衣料、手巾、包袱带等。她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织锦,在不停歇的织机前长成少女,在一梭一梭的往复中长成待嫁的姑娘。

嫁妆是验证新媳妇是否心灵手巧的一个重要标尺

每当高亢的迎亲唢呐在村庄上空响起时,人们就会看到在满载箱柜的大车上,一摞摞以鲁锦为面里的被褥和一沓沓用鲁锦做成的床单,其精细的图案、绚丽的色彩是那么引人注目。

按照习俗,新婚陪嫁用的被褥都以几铺几盖来计数。“铺”指的是褥子,“盖”指的是被子。即使是贫苦之家,陪嫁被褥也不会少于两铺两盖,家境富裕的可以达到十铺十盖。陪嫁用的床单数量更多,一般都在十几床以上,多的可达三四十床,外加一箱子成匹成卷的织锦。

女子陪嫁所需的布料全部是凭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纺织而成的

在纺织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农村姑娘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她们从小在织机的哐哐声中长大,耳濡目染中熟悉了纺织的流程工序,在母亲的口传心授下又掌握了织锦的技巧,等她们坐上织布机穿梭引线时,一切都是那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当然,母亲传授的织造纹饰多是传统图案,像“长流水”“风交雪”“老朝廷”,这些纹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长辈们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也包含了母亲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祝愿。

但是,姑娘们并不拘泥于这些传统图案,她们既要使自己的织锦五彩斑斓,又不愿与别人的图案雷同,以便于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于是,她们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以女性特有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捕捉对自然界的感触和对生活的感悟,把自己的向往、追求、理想、憧憬都编进了织锦中,力求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复杂多变。

织锦成为姑娘们自我展示的一种方式

旧的婚姻介绍方式是媒人说合、父母包办。姑娘的容貌气质男方可以看到,而女方的人品才艺不是短时间能认识到的。于是,姑娘的手织锦就成了无声的自我介绍。当细密、平整、图案复杂、花色鲜艳的织锦在男方手中传阅一周后,一个“秀外慧中”的评语会在男方心中形成。精美的织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姑娘品德和才艺的代言人,一桩美好的婚姻或许因此而达成。

包袱带也是姑娘的重要嫁妆,它有新娘亲手织成,包袱带宽约8~10厘米,长约3米,有平纹、提花、砍花、包花之分,两头有长长的缨穗。其图案有“长流水”“枣花”“合斗”“九顶梅”“十二生肖”等。

包袱带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新媳妇回娘家时用来捆扎包袱;另一个作用是冬天怀抱孩子时用它把母子束在一起。从前,妇女冬天都穿抿裆棉裤,大襟棉袄,为了既不耽误看孩子,也不耽误拾掇家务,她们通常把孩子的双脚扎进棉裤腰,解开棉袄把孩子围到怀里,外面用包袱带子从背后绕一个十字花在前胸牢牢系住。这样孩子不受冻,大人也方便干活。出嫁那天,包袱带与织锦一起被放在拉嫁妆的大车上,从姑娘娘家到婆家,一路展示新娘的才艺,也一路接受众人的评判。

婚嫁过程中对新娘织锦的观赏评比,促进了鲁锦的发展和交流

每逢吉日,那挂红戴绿的轿子上,那昂头奔进的马车上,那嘟嘟作响的拖拉机上,那载货的小汽车上,满载着几十床五彩缤纷的织锦被褥和各种各样的服饰用品随着新娘出行。从娘家到婆家,一路走,一路“展”,由乡亲们来评价。这缤纷的彩锦,这热闹的“品评会”,构成了鲁西南平原上特有的风情画。

正因为鲁西南一带流行这样的风俗,所以当地女人几乎没有不会纺线织锦的,一辆纺车,一台织机,也就成为她们终生不能离开的物件。能得到众人的称赞不仅是一件可以使新娘感到兴奋和骄傲的事情,而且能为自己赢得光荣和尊敬。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行为非常有利于鲁锦织造技术的发展和图案艺术的交流。

农村姑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逐渐把鲁锦织造技艺锻造得炉火纯青。鲁锦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锦的存在和发展使以婚嫁为主要代表的民俗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这样,鲁锦和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一起共融共生,传承至今。

20220222登记结婚爆满!天津人结婚还有这些“怪”习俗

今天2022年2月22日,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9个“2”,如此含“爱”量超标的日子,下次要等200年了!“2”的谐音是:爱[给你小心心]人民日报报道称“20220222”是最有爱的一天~

而这一天,更是受很多新人喜欢,在今天选择登记结婚,爱上君虽然赶不上了,但也偷偷地点进天津婚姻登记的官方页面瞧个热闹,没想到↓

天津民政局官方进去之后,显示如上图,待我再次点击之后,出现了一片空白▼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各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在为新人颁发证书送祝福的同时,还采取多项防控、登记和预约措施,确保婚姻登记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工作人员还加强了引导和消毒工作。今天去排队登记的新人们大可放心啦~

在天津,独特的结婚习俗可是与北京河北等周边地区截然不同,这又“怪”又有“爱”的婚礼特色,也的确是“怪可爱了”!外地的朋友也不妨跟着了解一下呀!

【下午结婚】

天津市内延续着和全国其它地方都有差异的一项婚礼风俗,即必须在午时后 (中午12点以后)迎亲的人才能出发去接新娘,且最晚必须在太阳落下前将新娘娶进门。没了太阳才进门的,暗意为二婚;而郊区则是上午接新娘。

【结婚之前不见面】

新郎新娘在大婚前一天开始就不可以再见面了,直到典礼前,新郎将新娘迎下花车,老人都说这之前见面会被认为不吉利。

【童男压床】

新婚前一晚,新郎家里一般会找来新郎的朋友或亲戚中的男孩子们到新房里住一晚,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会放四个苹果,图个吉利平安,直到现在有的人家还保留这项习俗。

【给新娘“上头”】

新娘的母亲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给新娘梳头即“上头”,并用两根细棉线叠着自下往上给新娘开脸,还要准备4、6、8的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

【接亲队伍单去双回】

新郎家里负责接亲的,一般是新人的女性长辈带着一众女性同辈,人数没有太具体的安排,一般为单数3、5、7等等,加上娶进门的新娘,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意为“单曲双回”。

【接亲要准备红包袱皮】

接亲的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里面要包上新娘的嫁衣、婚鞋、准备好的头花、双喜字花、红色的龙凤花等,这些是新娘要穿戴的。还有苹果四个,准备好到娘家接亲的同时,还要用包袱里的两个苹果换娘家的两个苹果带回婆家,准备妥当后,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喜字有讲究】

男方是“囍”,女方是“喜”。分别要贴在自家门口、楼道口和酒店门口,小喜字贴在新房的电器、家具等物品上,没有特别规定,就是喜气。男方和女方的女性亲属朋友都要头戴喜字,男方家戴“囍”,女方家戴“喜”。

【吃喜面】

大喜之日,喜面是两家都必须要准备的,用来招待四面八方赶过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一般家里很早会分配好主厨和打下手角色,从早上开始就要为中午这顿精致美味忙碌,也有的人家会提前很久到外边饭店预订婚礼当天的这顿喜面。这配料丰富的打卤面条吃起来也是热热闹闹,第一炉面条出锅,还要分送给邻居朋友家里,以分享喜气图个吉利。

【出门吃喜糖】

新娘出门的时候,妈妈要剥一颗糖给新娘吃,新娘要说:“妈,我走了~”……最好不要哭,结婚是件开心的事儿,而且弄坏妆容也比较麻烦,平时多回家探望父母就好啦。

【姑不接姨不送】

姑不接姨不送是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姑姑和姨辈儿的长辈绝对不能接送,新娘的父母也不要跟车队一起走,要最后再走。跟着婚车一起的是:新娘子+新郞(可选)+伴娘+接亲+跟妆(可选)+新娘家的送亲队(哥哥姐姐等同辈或其他等小辈)。

【婚车车队要成双】

接亲的婚车数量必须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以图吉利;接新娘前和去酒店前走的路线不能一样,这叫不走“回头路”。

【开门接亲】

如果新娘先去婆家再去酒店,那么婆婆家门要关着,新娘子在外面叫一声音:妈,开门!婆婆从里面答应,然后开门迎接。

【大闹洞房】

天津一般是同龄人去新房逗新人,图个吉庆也是助兴。闹房内容一般是要新人给客人点烟、要一对新人同咬一块糖(两甜),二人同咬一个苹果(双双平安)。

【新娘“回四”】

婚礼的最后礼仪是“回四”。现在是新郎同新娘一起,带着四盒点心回娘家看望一番,吃顿饭,天黑之前就早早回家。从此,一对新人快乐地过起婚后的甜蜜生活,安心投入各自的工作之中。

以上就是天津结婚的一些风俗习传统了,当然随着简约盛行,有些繁琐的礼仪逐渐被人们简化,也是避免过于操劳,毕竟结婚这种喜事儿还是要轻松开心。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您当地或者您结婚时有趣的风俗特色一起分享呀[奸笑]

本文来自好男人,爸妈造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8/16744.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18
下一篇 01-18

相关推荐

  • 结婚包袱是男方还是女方的_结婚女方包包袱

    结婚包袱是男方还是女方的
    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包袱中需要装女方的衣物和压箱底等。还有部分地区包袱是用来包裹喜盆的,喜盆中放置新人的洗漱用品等物。目前大部分婚礼开始向现代和简约靠拢,因此是否需要准备包袱要根据习俗来决定。结婚包袱一般是女方的结婚包袱一般是由

    2023-01-18 22:08:01
    555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