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绳如何正确使用?
在使用弹力绳的时候,最好将双脚打开后与肩部同宽,双脚踩住弹力绳的中间,手握住绳柄后上举,人处于半下蹲的姿势,以此重复动作,或者握住绳柄后绕道手臂后侧,左脚踩住弹力绳做弓步训练,之后换脚重复动作。
弹力绳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正确使用弹力绳的时候,不同的动作其锻炼的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在练习的时候,主要将双脚打开与肩部处于同宽的姿势,用脚踩住弹力绳的中间处,双手握住绳柄后做下蹲动作,但要注意膝盖不要越过脚尖为宜。
或者将前脚踩住弹力绳的一端,之后将双手握住绳柄后绕道手臂的后侧,将弹力绳举到肩部的上方,再做弓步训练,之后换脚进行重复以上的动作,但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腰腹部收紧,这样能对臀部或者大腿前后侧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
若是想更好的锻炼臀部的肌肉,可将左脚踩住弹力绳,将另一端固定在右脚上,之后保持右脚的脚尖稍微的向上,还要向侧边慢慢的上抬,以此重复动作,之后换脚进行,这样能刺激臀部肌肉的生成。
腕关节固定支具(约束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今天虽然准备跟大家
分享有关腕关节固定支具的内容
但是仍然不希望大家能用到
因为这表示身边的人
健康已经出现问题
腕关节固定支具也叫约束带
主要用于人体躯干、四肢、头部
等部位的外固定或支撑
通过限制肢体活动
达到保持肢体稳定等目的
腕关节固定支具的使用不分男女
而且她并不只用于固定手腕
也可以用于固定脚腕
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物品
高亲肤性的织物套
加上回弹性好、透气性好的海绵
保证了最佳使用体验
作为支具,除了材质以外
穿戴和固定性是更为重要的
以莱弗凯腕关节固定支具为例
它采用了绑带设计
材料为尼龙绑带
使用时更加牢固
同时利用魔术贴进行松紧调节
可以根据腕部粗细
选择固定的调节口
操作也更加方便
在使用腕关节固定支具前
必须检查各部位是否牢固
固定时务必牢靠
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进行使用。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慢阻肺病患者想要居家康复怎么办?一条弹力带,足不出户练全身
最近天气转凉,由于逐渐寒冷干燥的天气,很多慢阻肺病患者不敢出门,那么如何在家里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呢?
为此小编探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并记录了一位慢阻肺病患者是如何利用弹力带在物理治疗师王思远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的。
弹力带锻炼可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替代方案王思远老师首先强调,运用弹力带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慢阻肺病患者,为保证患者的耐力和力量,有氧锻炼和抗阻锻炼要同时进行。
抗阻运动有很多训练方式,如哑铃、举重训练机、弹力带等。但普通的抗阻运动一般通过大型器材或手持重物进行,非常不方便,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到医院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患者锻炼的持续性。
而使用弹力带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方法灵活,只需一根弹力带,通过变换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不像一些传统抗阻训练方法,一种器械只能锻炼一个部位。并且弹力带锻炼所需要的空间较小,患者可以利用家中的墙壁、椅子或自身重量进行锻炼。有研究指出,弹性抗阻运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替代传统抗阻训练的方法,
六个简单动作完成上下肢锻炼首先患者需要准备一个弹力带,弹力带的阻力,也就是松紧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患者是根据他的6分钟步行试验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而选择的适合他的一条弹力带,在锻炼一段时间后还会根据他的情况更换其他阻力的弹力带。对于没有做过评估或比较虚弱的患者可以从较小阻力的弹力带开始练起。
此次弹力带训练一共练习6个动作,分为上肢三个动作和下肢三个动作。在我们做抗阻运动时,一次锻炼4-6个肌群是比较合适的。
王思远老师讲到,他观察到很多患者只顾锻炼下肢而忽略的上肢,但上肢力量差有可能会造成日常活动时肌肉疲劳,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上肢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此次上肢训练的三个动作主要锻炼肩外展肌群、胸大肌和背阔肌,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锻炼上肢的。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在抗阻训练中,下肢锻炼的收益比上肢大,王老师强调如果患者只能锻炼一个地方的话,争取还是锻炼下肢。
有一些关于下肢锻炼的研究表明下肢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的横截面积或者股四头肌的肌肉容量和生存率是有关系的,俗话说“腿越有力活得越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下肢锻炼更为重要。下面三个动作分别锻炼了股四头肌、髋外展肌群、髋后伸肌群。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最后王思远老师强调,抗阻运动锻炼次数不宜过多,每个动作以8-12次为宜,比如抬腿的动作,做够8-12次就歇一会儿,直到呼吸平静之后再做下一个动作。至于做8个还是做12个,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每天可以分上、下午做两组动作,根据锻炼的情况可以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但具体怎么增加,增加多少还应该到专业机构去评估。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朋友不要在锻炼时因为用力而憋气,就像我们平时拿一个特别重的东西,喜欢憋一口气,这样憋气不能用于呼吸康复锻炼,整个动作应该均匀呼吸。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本文来自惊醒耳目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6/1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