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是什么朝代的
篆书是殷商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年历史,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以及石鼓文,是最早出现的字体。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小篆的写法也比较统一,从结构上来讲对称匀称,笔画纵势。
篆书是殷商时期
篆书是殷商时期的文字,也是最早出现的,距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最初人们为了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便将其中的内容刻在了兽骨或是龟骨上,因此篆书也被称为甲骨文。
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以及石鼓文,钟鼎文出现在青铜时期的商周,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被称为金文,石鼓文是战国时期被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也比较统一,从结构上来讲对称匀称,笔画纵势,用笔时锋圆转,但是线条的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
吴让之17幅篆书真迹欣赏:灵动典雅,疏朗飘逸,不输邓石如
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中,甲骨文、金文之后出现的是篆书。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字体中,最古老的就是秦始皇时期的篆书。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在历代书画作品中常见的红色印章,其中文字曲线多、难辨识,用的就是篆体。秦代篆体和其他列国正书体金文一样,刻写时一字是一格,有着严格的长方形字界。这种字界源于中文一字即是一义的特质。
篆书实现了去神化,已不是甲骨文、金文那样封闭于内部的秘密符号,而是作为文字(语言)开始向周边移动。其影响甚至波及日本。有人认为,秦始皇的方术士徐福为求长生不老药而远渡日本的传说,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篆书在经历秦汉的高峰后,在书法史中长久处于低谷。直到清代、民国时期,由于金石“碑学”的兴起,才得以再次兴盛。这其中有名的代表就是邓石如、包世臣、吴昌硕、吴让之、赵之谦等人。这其中不少人,书画印无一不精,对为后世的篆隶书法、篆刻治印,影响深远!
吴让之篆书《崔子玉座右铭》欣赏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有介绍过邓石如的篆书作品,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吴让之的篆书《崔子玉座右铭》,一起来欣赏:
吴让之,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原名廷飏,字熙载,号让翁、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曾长期寓居扬州,以卖书画刻印为生,晚年落魄穷困,栖身寺庙借僧房鬻书,潦倒而终。吴让之的篆书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古朴虽不及邓石如,而灵动典雅似则过之,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在晚清书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均有影响。
文丨@书画课代表,更多高清金石书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欢迎各位热爱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的新朋友关注我们呀,谢谢!
申明:本文由“书画课代表”原创首发,图文消息谢绝未经授权的复制、抄袭或抓取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来自盈盈一水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