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俗
陕西民俗文化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关中皮影、汉调二簧、安塞腰鼓、宜君农民画、西安鼓乐等,其中的关中皮影源于汉代,远销国外地区,汉调二簧表演细腻精到,而安塞腰鼓称为天下第一鼓。
陕西有哪些民俗
1、关中皮影
陕西民俗有关中皮影,关中皮影最初源于汉代,最开始一般使用纸板进行制作,而到了宋代以后开始使用牛皮、羊皮等材料制作,而且在全国旅游纪念品中被评为优秀奖,并且远销海外各国。
2、汉调二簧
陕西民俗有汉调二簧,属于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在我国四川、甘肃、西安、湖北等地区比较流行,但是由于观众不断的减少,导致专业的剧团人员流失严重,目前正处于抢救和保护中。
3、安塞腰鼓
陕西民俗有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少则几人,多则达到千人规模,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称呼,在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在天安门进行演出。
陕西独特风俗10大怪你了解多少?陕西农村的独有的33个风俗习惯?
陕西省地域广阔,自古以来也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给大家分享一下陕西不一样的习俗。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十大怪”,以其“古风古韵古长安”的独特魅力,成为外地游人探寻的一大热点。
一、面条像腰带 “面条像裤带”。
中地区的面食花样繁多,大多数面条比较粗较宽,其实比腰带要略细些。关中豪爽,爱吃宽面,厚面。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道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在以米菜为主的地方的人们总是想不通,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花样换,怎么就吃不烦呢? 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晾面,汤面,酸汤面,热碗面、扯面等等。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关中地区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面条吃完,那也是难事。 其中棍棍面最长。但那是手拉或者搓的,下来的就是说擀面了。关中道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
二、锅盔像锅盖
由于关中人喜欢用秸秆烧火做饭,而秸秆的火恰到好处,比较“文”,且不容易将锅里的食品烧糊,而且喜欢一大家子在一起烧饭吃,避免浪费,从而用的锅基本口径都在80公分以上,烙的锅盔自然就和锅盖一样大了。
传说一:当年有场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陕西的时候,干粮已经没了,只剩下些面粉,没有办法,就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饼状,放在那头盔里用或烙,做好后皮黄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随即传了开来,那打了胜仗回去后,兵士就让妇人照着做,但没有头盔,就在自家的锅里烙了,就有了锅盔这个名字,也就有了锅盔这个面食的花样了。
传说二:相传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三、辣子是道菜
我女朋友就是陕西的,她给我做饭总爱做一个全是辣椒面的菜,把热油泼到辣椒面上,再撒上一点盐巴,很简单,吃起来却很香。后来才知道那是“油波辣子”
说到“油泼辣子”,不能不提到陕西的一大名吃“臊子面”。臊子面以其薄、亮、劲、透、香、辣、爽、诱的风味特点,深受大家的青睐。所谓薄、亮、劲、透,指的是面条的加工效果,而香、辣则是指它的味道。正宗的臊子面,至少需要18味调料,而辣子是主打调料,可以说,没有辣子,不能称其为臊子面,辣子面与菜子油的结合,构成臊子面油旺旺、红艳艳的绝色美味。一碗臊子面刚一上桌,你就会被那“美色”勾引得“垂涎欲滴”。吃过一碗,你会感觉汗流浃背,细细品味,那就一个字,“爽”。如果你要说出来,那就是“爽透啦”。
四、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直径一尺左右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差不多每个村庄都有一个人们聚在一起吃饭的地方,或大槐树下,或村头宅边。每到吃饭时,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一边滋滋有味地吃着饭,一边津津乐道地啦着话,什么变换花样的饭菜,大家甚至还要互相品尝一下,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陕西人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时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五、帕帕头上戴
夏天戴手帕,为了方便农耕作业,冬天戴手帕主要为了保暖,关中地区妇女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二则是因为关中,特别在陕西武功、乾县、兴平、杨凌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结婚要给小叔子手帕的习惯。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
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一般妇女是顶在头上遮阳挡风,下毛毛雨还能顶一阵子。关中妇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还能包裹东西当手袋用,别的用处都可以去想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弄脏头发。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八水戏长安”,但地处西北总体缺水,过去没有洗澡设施,除了夏天别的季节都有问题。洗头也不方便,怕头伤生虱子,于是,男人们都剃光瓢(光头),留长发的妇女就麻烦了,怕头弄脏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头包起来了。
六、房子半边盖
主要关中人比较讲究风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里,二则是为了采光的方便,三则关中地方农民闲时比较爱“串门子”(即邻居常走动谝闲话),为了不至于邻居看到自己的物品而盖才成这样;最后就是家家户户的厕所在屋子的最后面,以前没有化粪池,基本是人工把粪便积攒起来用“架子车”拉到地里上肥方便,也为了更好的通风。
七、姑娘不对外
关中地区嫁娶讲究的是“知根知底”,旧俗认为自己的女儿嫁到外面会受欺负,而外面的媳妇娶到家里又怕丢失,所以一般情况下姑娘是不往外嫁的,基本都会在县内,或乡村一级的范围内结婚,这也和当时的娃娃亲有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男子或女子10岁左右就会相亲找对象)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八、不坐蹲起来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蹲是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心静气闲,不累不乏。现在“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偶尔会在西安、咸阳等站牌前看见部分“蹲”下来等车的关中人。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史记》中写荆轲刺秦王,始皇帝就是席地而坐才无法拔剑,逃避中又忘记拔剑,只好绕拄周旋。晋朝有个“身无长物”的典故,说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风俗。此风尚的转变应在晋以后,关中地区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势稍有改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尚也就世袭了下来。
九、睡觉枕砖块
三伏天,吃过午饭,房子里是睡不成了,但还是有好去处,那就是大树底下。来到大树底下,跟小伙伴们添方、顶四,一阵凉风吹过,好惬意啊。玩乏了,各自找一块阴凉(找阴凉还得动脑子,不然,你刚睡一会儿,毒辣的秋老虎就晒到你的屁股上了),折几片大桐叶铺在身下,信手拿来一块砖枕在头下,听着树上的知了的鸣叫,不知不觉就安然入睡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比神仙还牛鄙。
所以,睡觉枕砖块,是有一定条件的,谁要是在三久天枕着冰冷的砖头睡在热炕头上,那他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既就是陕西人,也不例外。哈哈,这就是我的观点。
十、唱戏吼起来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对于农村的风俗,相信大家多多少少会了解一些,在农村一直流传着很多的风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的习俗已经被淘汰,有的则一直留存到现在,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够知道过去的那些习俗。
陕西农村的这12个风俗,你们家乡有没有?
1.农村年初一不倒垃圾风俗。相传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还有如果把“扫帚星”招来了,会倒大霉,这天也不能倒垃圾,垃圾是家里的“财”,往外倒,不吉利。
2. 农村孩子起名不能和长辈重字风俗。和城市开放不同,农村非常忌讳这些,在孩子起名的时候,要考虑各位长辈的名字。传统中字是有辈分的,若是起一样的就和长辈平辈了,也是为了显示对上辈人的尊重。
3.农村建新房的风俗。在一些农村地区建新房时,主家会在梁中间缚上一块红布,梁上贴红纸,书“上梁大吉”四个大字。红布里包着五谷及铜钱,呈菱形状地钉在梁的中部。祭梁时,准备三盘供果,点香烛、放鞭炮、烧钱纸,边烧边唱:“今日祭梁,天地开张,财源茂盛,人强马壮,玉女金童齐着力,金梁升上主华堂。”
4.农村风俗。可以火葬,却坚持掩埋。几千年来,农村一直以埋葬为主,甚至于前几年都不知道还有火葬这一说。但是最近几年,为整顿农村环境,改善农民老一辈的传统,把一些新的好的风俗宣传给农民,国家开始火葬的宣传,甚至在一些地区给予火葬农民补贴。
5.农村帮人穿针线的时候不要打结风俗。农村人针线活一般都不错,平时的时候也会缝缝补补。在农村当中,如果你是给别人穿针线,那么一定不要打结,不然的话,邻里之间容易起疙瘩,闹矛盾,不利于邻里团结。
6.农村烟筒风俗。在北方农村里都有盘火炕的习惯,烟道一般都在墙里,然后顺着房檐,砌上一个高高的烟筒,这样烧起火炕来,更容易把烟吸走。而东北一些农村里的烟筒,特别的奇怪,许多都是重新挨着墙砌一个烟筒,或者是在山墙上凸出来一块用来盖烟筒,这样的烟筒好像贴在墙上面一样。其实这样设计是有根据的,夏天的能防止雨水顺着窗户,流到屋子里面湿了墙根,更重要的是烟筒到了冬天,能减少火炕散发到室外的热量,使屋子更暖和。
7.农村借贷的习俗。事实上,农村的一些东西是不能借来的,也有业主在生你的气。我们不能返回的第一件东西是拐杖,因为拐杖被腿部不便的人使用,而你把它还给主人的家,就好像它是对我们主人和家人的诅咒。第二类不能归还的是药罐,罐不能返回的原因与拐杖相同。这两件事在他们不好的时候使用,所以他们不能返回。
8.农村端午节挂钟馗像风俗。钟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专门捉鬼的一个官。有一些农村地区会在过端午节的当天,把钟馗的画像挂出来,让他去捉鬼,免得那些鬼怪留下来祸害人间,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习俗,不过现在只有少数农村地区会挂了。
9.农村乡下风俗。“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下风俗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还是大同小异,比如桌席上的习俗,各地就有些不同有些风趣。逢年过节,免不了走亲访友,约会赴宴,这里面有个入席的礼性。礼性的大小可以看出各人的教养。
所谓桌席,当然得从八仙桌说起。大户人家的八仙桌枣红透亮,鼓皮桌面的回字形拼板纹路清清楚楚,桌榥牙子擦得干干净净。八把太师椅固定在桌子四方,平时很少搬动——真想搬动也难,椅子用楸木或榔木做成,特沉重,有所谓“千楸万榔八百年杉”之说。
10.农村屋内不能撑伞风俗。屋子里不能打伞,这个习俗我想应该很多地方都有。其中说法如下:一是屋子里打伞会让房子漏风又漏水。二是在屋内打伞可能会看见鬼怪,遇到不好的东西。三是长不高。老人们经常说,小孩子在屋子里面打伞,将来就会很矮,长不高。其实,这是很没依据的,但这是为了不让小孩子在屋内打伞,避免打伞看不到视野,防止屋子里的凳子、电器等危险小孩子的东西弄伤小孩子。
11.农村地区亲人去世三年不贴红对联风俗。这个风俗是对去世亲人的一种悼念。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孝道尤为重视,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些地区如果家中有亲人去世的话儿女三年内不可以进行婚嫁,就算已经订婚谈好了结婚日期的都要延后,不过在小编老家这边的话都是当年家中不可以办任何的喜事,最少需要等一年,这叫做守孝,守孝这一说法从古至今都有,而且在孝期生活上的很多小事都有一定的讲究,这是对过世亲人的一种悼念。
12.农村陪客不能先行,吃完才能离开风俗。宴席上道陪的人要一直陪着坐上的人,坐上的人没有吃完放下碗的话,哪怕你吃得再饱也要留几粒饭在碗里慢慢的扒拉,装着吃的样子。如果你先行放下碗,坐上的便认为你舍不得让他吃,暗示他不要再吃。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如果是师徒在户上做事,师傅吃完了的话,徒弟就不能再吃。当然,一般的师傅都会照顾到徒弟,待到徒弟基本上吃饱了师傅就会把碗放下。
13.在以前农村为了孩子好养活,往往会取一个贱名,像“狗蛋”“狗剩”“二狗”等等。甚至还有在小孩出生后,会咬掉孩子的一根脚趾,认为阎王不受残缺人。以前农村没有现在的物质条件,养孩子难,孩子夭折也时有发生,人们舔犊情深同时也愚昧无知,才形成了这的风俗。
14.农村媳妇不能回娘家的日子——端午节。农村俗话说五月五管婆婆,其实这天是纪念屈原的。这天也不能回娘家,如果这天回去了会对婆婆不好,农村最注重孝道,及时没道理,也怕别人说闲话。
15.黄陵面花,俗称花馍,是流传在陕西省黄陵县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著称。面团被捏制成各式精致、逼真的人物、花朵、动物,他们制作的花馍将作为贡品出现在每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上。
16.按一些地方的农村风俗,清明上坟,在自己家族墓地,每个坟头都要培上几锨土,压上黄纸,将坟前杂草清理,外人看来此家族后继有人。在坟地发纸时,会念叨:使劲花,不用节省,我们家族有人,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让您在地下花的。
17.结婚风俗,新郎在屋外接新娘!新娘出门前要拜天拜地拜祖先,哭也是出于孝道 ,一是嫁出去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舍不得父母,二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敲锣打鼓也是喜庆的表现。
18.清明节,在一些农村有包清明果的风俗。街坊友邻围坐一圈,制作传统美食——清明果。
19.在一些农村地区,这里有一个有信仰的乡村教堂婚礼。在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这里保留了中国农村传统的风俗,自己一个宅基地的会所请一个宅里传统的古法厨师,和宅里每家每户的人来帮忙张罗,这是生处在城市中所没有的特有风俗文化,现在聚会桌面吃的是人性,可是在这里吃的却是传统的人心的暖心…这里有的是当地人一颗纯朴和热情的心。
20.避免被婚礼喜炮崩到。开车路过婚礼现场赶上婚礼放炮时要避免被礼炮崩熬,以免冲撞红煞。当然,现在大城市婚礼放炮的也比较少了,这点其实也还好。
21.千灯肉粽,外形姣俏玲珑,闻之香气扑鼻,入口油而不腻,数千年来闻名遐迩。端午节江南农村家家要裹粽子、吃粽子,这一风俗已沿袭了二千多年,相传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听说~夏家肉粽是千灯古镇最好吃的肉粽哦~
22.您见过糖和花生米做成一千多斤的狮子吗?潮汕地区鹤陇乡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的农村风俗营神,拜老爷,到处都是用这些材料做成一只只大狮子!特别热闹。
23.农村风俗之送祝米:亲戚朋友家生了小宝宝以后,就要带着鸡和鸡蛋去送,然后主人家就要招待,早点就是红糖鸡蛋,吃完鸡蛋以后,又杀鸡煮饭,招待来送祝米的客人。
24.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人们的风俗是重新围炉过大年,这是全国唯一、独特的地方风俗。
25.按照一些农村风俗,从初八开始舞龙,正月十五龙灯需要进每家每户庆贺。在舞龙灯操练中,以前各个村之间还会比试高下,各个村的地界不能随便跨越,现在愿意学的年轻人已不多了,用不了多久估计这种风俗会绝迹,目前很多村已不再舞龙。
26.年画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色彩鲜明、内容丰富,因其美好的寓意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兴起,它寄托了人们对驱灾避邪、风调雨顺、家宅安泰、平安吉祥、祈福迎财的美好愿景。
27.年三十下午,各家都要挑着水桶,到水井边去挑水,把家中水缸都打满水,谓之“添财”。 旧时人们认为水即是财,添满缸就是添满财,期盼来年生活富裕。又因为从除夕晚上接神火到正月初二送神前,民间风俗不准添水,初二下午才允许添缸。如今,自来水都普及到户,挑水已经没有必要,但年三十刷净水缸,重新添满水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28.酿制米酒,是一些农村一个重要的过年风俗。每年春节的临近,家家户户都会忙着酿糯米酒,人们用糯米酿造的米酒,来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喜庆,祝愿来年的好收成。
29.在河南西部和陕西的农村,窑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形式,也叫地坑院、天井院或地下四合院。窑坑起源于华夏远古时期先民的穴居方式,历史已经有4000年。它的建造方式类似窑洞,但不是背山修建,而是在黄土地上向下挖掘数米,在立方体深坑的四壁凿挖窑洞。
窑坑冬暖夏凉,十分适合家族居住。在我小时候的80年代,河南洛阳地区的农村还有很多正在使用的窑坑,那时候平房很少,窑坑才是主要居住方式,记得曾经有外国人特意前来考察这种民间传统文化遗产。进入2000年后,这种窑坑民居基本上都已经荒废,曾经窑坑里生活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另外,因为没有需求,打窑坑这种的传统手艺,估计也已经失传了。
30.倒铝锅,在80年代以前,民间用的锅基本就是铁锅和铝锅两种,铁锅用来炒菜,铝锅用来蒸煮。那时候,民间有种传统的手艺,叫做倒铝锅。铝锅匠人自带熔炉、模具和锉刀,走街串巷的吆喝着“倒铝锅”。人们把家里收藏的易拉罐废铝等交给铝锅匠人,在火炉上熔化,用漏勺舀出杂质,然后倒入预制模具。几分钟后,一个闪亮的铝锅就完成了
这种常见传统工艺,叫做范铸法,已经在中国民间流传了4000年。在新石器时代,华夏先祖们用范铸法制造鼎、簋等青铜器,战国时期开始铸造铁质农具和兵器。到现代我们知道,这种工艺制造的铝锅有毒性,也不环保,因此已经倒铝锅的行当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31.爆米花作为一种零食,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都很熟悉,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石湖集》中,就记载了上元节时民间的爆谷风俗,开封一带称为糯米花。另外,在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人们也是要吃爆玉米花的。
这是农村使用的爆米花机,这种机器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也称英式爆米花机,20世纪初期就在西方绝迹了。在中国民间,爆米花机从清末一直流传到20世纪90年代,可见其受欢迎程度。现在这种民间文化遗产已经看不到了,一是因为传统的爆米花制造过程十分危险,容易伤人。二是成品不够卫生。
32.香油作坊香油是大家的生活必需品,现在是超市购买的,而80年代以前吃得香油,大多则来自香油作坊。磨香油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风俗,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三国时期的《魏志》中,就记载了安徽合肥地区的香油作坊。至唐宋年间,香油普遍用于民间饮食,成为民间最上等的食用油。香油作坊曾是农村必见的场所,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的小磨香油,味道与机器生产的相比可谓天壤之别。记得80年代每天放学后,都能闻到胡同里小磨香油出锅的香味,也是记忆中故乡的味道。因为小磨香油的手艺都是祖传的,工序繁琐,又脏又累,还在坚持的老手艺人已经很少,年轻人已经不愿学了。现在想找到纯正的小磨香油,怕是很难了。另外要特意提一下,喜欢抽烟喝酒的人应多喝香油,能有效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33.庙会庙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风俗,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先民们通过供奉方式求得祖先及神灵庇佑,同时举办活动渲染气氛,比如歌舞、音乐和戏剧等,称为社戏。在古代的春节、元宵节和龙抬头等节日期间,民间都会举办庙会。有些北方农村地区是固定日期举办,也同时进行集市贸易。庙会上的民间艺人们表演的高跷、猴戏、犟驴、划旱船和二鬼摔跤的传统技艺,售卖剪纸、糖人、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品,可以说,庙会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遗产荟萃的舞台。
农村的这33个风俗,你们家乡有没有?农村的风俗是引导在农村生活的人们,千百年来生存和繁衍,保持稳定的法宝之一,在这些风俗里面,我们能看到千百年来农村人们的淳朴,是一直保持不变的,他们对于长辈尊长的爱戴是我们传统文化内核的体现。
这些陕西的民俗文化特色,你知道几个?——第二期
陕西省民俗文化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关中剪影,安塞腰鼓,陕北民歌等非常优秀的民俗文化,不过,陕西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除了上期讲过的,还有更多更精彩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了解,接下来话不多说,我们开始正题吧。
No.1
合阳提线木偶戏
合阳提线木偶戏(又称“合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
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
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声誉。该剧种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No.2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或称之为“三弦书”,或称之为“琵琶书”。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说书在著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造下,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
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比较丰富,风格激扬粗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中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
陕北说书的传统节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长篇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从20世纪40年代起,陕甘宁边区文协成立了说书组,由新文艺工作者林山等帮助韩起祥和其他艺人陆续编演了一些配合革命斗争的新书目,如《刘巧团圆》《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胜利》《翻身记》《我给***说书》等。韩起祥和刘绪旺、党福祥、王进考等是富有影响的陕北说书名艺人。近些年来,陕北说书的发展陷入困境,老艺人们逐渐离世,艺术传承后继乏人,急需扶持和保护。
No.3
凤翔彩塑
凤翔彩塑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它是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件,既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也是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凤翔彩绘泥偶属于陕西省的特产,是一种泥制民间工艺美术品,也是极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其创作基地主要集中在凤翔城东六道营一带。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将他的第六兵营解甲归田,落户于此,此后这一带就被称作“六道营”,流传至今。
凤翔彩泥偶品类繁多,大致可分挂件、摆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至40厘米的,小的只有几厘米。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No.4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产自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是中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是中国民间年画其中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
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
木版年画是宝鸡民间艺术中一枝古老独特、别具风采的艺术奇葩,深受关中广大农村群众的喜爱。
宝鸡的木版年画主要在风翔,风翔木版年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线条手法,同时吸收了历代寺庙壁画、石刻笔法、刀功特点,以线刻为主,线条刚劲有力,简明质朴,生动大方;色彩以红、绿、黄、紫为主,再衬以黑色线条,对比强烈,生活气息浓郁,形象丰满逼真。印刷时先用颜色印染天地,再开红光、涂胭脂、加重彩,后套黑线主版。画面既和谐朴实,又生动别致。
No.5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
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
陕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中成为主角,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全国。
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No.6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这样,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展览会。
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格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充满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
安塞剪纸,在内部装饰上,以随意装饰和意象装饰为主,有时用意象和具象装饰相结合,一般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纺锤纹、菱形纹以及云勾、万字、富贵、砖包城等。剪法上分双铰、单铰和零铰。双铰,即折铰,剪一些对称图案和局部对称纹饰;单铰,凡不能对称剪的形象,就用单铰。双铰和单铰相结合,是安塞剪纸的传统铰法。零铰,是将一幅剪纸局部形象分开单独剪出,然后在纸上拼成完整的图案。剪纸作者多不画草稿,而是大刀阔斧,剪随心走,信手剪来。安塞剪纸寄情寓意,颇有讲究。
No.7
茯砖茶制作技艺
茯砖茶,已有600年历史,其前身为陕西“泾阳砖”。茯砖茶约在公元1368年即朱元璋洪武元年前后问世,因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似砖块,故名“茯砖茶”。2008年,茯砖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它是用黑毛茶加工而成,基本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选配、筛制加工、汽蒸渥堆、蒸茶加汁、压制定型、发花干燥。
茯砖茶对于消腻去脂有独特功效,需要通过特殊的“发花”工艺,以使砖体内密布“金花”密布,这也是茯砖茶最具特色的工艺。“发花”的实质是通过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促使优势菌冠突散囊菌的生长繁殖,产生金黄色的闭囊壳,俗称“金花”,它在茯砖茶的含量与茶叶滋味、香气密切相关,能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
这些民俗文化的历史都有一定的历史,时间总是能沉淀很多好的东西,这些文化和民俗不仅只是表面的雕塑,剪纸,或者舞蹈,它同时还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历史,还有人的感情。
这一期的陕西民俗文化就到这里了,很快就来到我们的最后一期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陕西的民俗文化,同时欢迎大家多多转发,关注,留言。
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本文来自北蒙岛的雨季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2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