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起源于多少年前
草书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初期的草书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打破隶属方正、规矩、严谨的特点,缩短书写的时间。并且草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草书是指草写的书体,狭义草书指特定一钟书体。
草书起源的时间
草书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汉字中的一种字体。在草书的发展史中,通常把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相传是因为汉章帝及其爱好草书,所以当时的草书才会被命名为章草。
草书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上的草书是指草率书写的书体,其中包括两种情况,分别是在文字未统一时代书写潦草的字,以及应急记录文书稿件随手写的不规范、潦草的字。而狭义的草书指的是有一定草法的草体,特指一定字体。
初期的草书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打破隶属方正、规矩、严谨的特点,缩短书写的时间。而在后续的过程中,草书不断被雅化、完善,直到如今草书的艺术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实用性。
中国书法的刻写时代 / 川江号子
书法的起源始终是一个无法界定的未知世界。目前没有争议的是,文字与书法起源同步,艺术与人类起源同步。既然书法也是艺术,那笔者斗胆认为,书法与人类应该同步,有了人类就有了书法。150亿年前宇宙诞生,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人类在地球上已有440万年,中国元谋猿人距今已近200万年。也就是说,书法的原始胚芽也近200万年。这些巨大的时间数字与无穷的宇宙空间让人的想象受到巨大限制,对书法的想象更是黔驴技穷。同时正因为年代久远,人们才可以放开思维奇思妙想、自由驰聘。
好在我们可以把未知的砍掉,从已知的开始,已知的起点就是起源。已知的书法起点就是中国书法的起源。
纵观中国书法史,我把它划分两个时代。一是刻写时代,二是书写时代。它俩既分先后,又同时双轨并行、平行发展。既分道扬镳又相依为命。
说明白一点,书法的起源乃至很长时间不是用毛笔书写的,而是用树枝、棍子、刀等硬性工具刻凿出来,而不是一开始就用毛笔书写出来的,因此书法的定义是一个概括不全的定义,它的实用性、艺术性或者表情达意性有很大成分是契刻,而不是书写。
刻在旧石器时代石器上的符号,刻在新石器时代石头岩壁上的刻画符号,刻在石陶器上的象形文字,刻在夏朝禹王碑上的文字,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刻在器皿上的金文,刻在石头上的石鼓文,刻在瓦当玺印上的印文,刻在摩崖石碑上的汉隶书法,刻在墓志上的魏碑书法,刻在隋唐石碑上的唐楷书法……这些要么直接刻在载体上,要么先写后刻在载体上。中国书法的起源是刻写,最辉煌灿烂的书法都是刻在石上,刻在骨上,刻在铜上,刻在心上。
刻在旧石器时代的无形文字。这一时期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十分混沌和朦胧,但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人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过着洞居、巢居、采集、狩猎的生活,手势比划与有声语言的交流是有限的,越来越不能满足形势的要求与需要。我们发现在众多的石器中有了雕刻器,有了简单的工艺符号、原始图画。这些最初的图画文字就是原始人类认识世界,进行交流和记事的。在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手握石器,在石头上、洞壁上、土地上、树木上划一个符号,哪怕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圈,都能达到记事的目的,这些点、这些线就是书法最远古的细胞与胚芽。
刻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图画文字。文字的雏形是刻画符号,它首先出现在陶器上。陶是新石器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实用器,也算最早的艺术品。裴李岗出土的手制陶器上有细绳纹和刻画纹,这些符号有的是氏族符号、部落符号、图腾符号;有的是氏族、部落或者个人的所有权符号;有的工匠的标记符号、巫术符号和祭祀符号,这些简单粗糙的刻写符号,已经有了书法艺术的某些特征,初显书法的线条美。在中国东南西北的岩石上发现的岩画也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刻画符号。这些岩画是书画同源的标志,它一部分更加具象更加绚丽发展成中国美术的滚滚长江,另一部分更加抽象更加简洁发展成中国书法的滔滔黄河。承接裴李岗文化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的半坡彩陶上,有一些类似文字的刻画,这些刻画与花纹图案区别开来,已经有简单的刀工刻法,有了结构,排列也讲匀称平衡与流动变化。专家断定,这些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也是中国书法的萌芽。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出现了一个相同的原始文字,三个地方出土的陶器上都刻有同一个字,遗址中还出土了像花朵一样的象形字。这些字线条明晰,刻写坚定有力,奠定了书法以线为基以线为美的艺术形式。接着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遗址出土了其记号有24种之多刻画符号陶片,有的字类似于殷墟甲骨文字,也发现了刻有字的骨头,所以甲骨文在史前就有了。二里岗文化的考古,发现已有文字制度,文字有了一字通用进行交流的功效了。刻画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书法最早是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线条是书法的生命,书法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的线条具有锲刻之美,具有雕凿之韵,它是中国文化的力量之本,是中国艺术的美好之源。
刻在禹王碑上的夏朝篆书。按常理说,仓颉造出字后文字就会迅速发展、独占风骚。第一件大事就是向第一个社会形态的夏朝献礼。然而文字在历经470多年的夏朝悄无声息、默默无语。而且夏朝这一段历史因缺乏文字的记录而变得扑朔迷离,甚至被许多人怀疑夏朝是否存在。经过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多方论证,这个朝代总算确定被定写在中国历史继传说时代之后的首页。夏朝的文字与书法是否存在呢?夏、商、周三朝的祖先在最初的时候都是轩辕黄帝的臣子,所以夏商周一开始肯定是黄帝炎帝时期的诸侯国。其实盘古是一个民族部落,开天辟地只是这个部落从原始荒蛮到一个新的社会形式的转变。到了距今6000年以前的时候就有了轩辕黄帝,之前还有传说中的伏羲氏、燧人氏、女娲氏、神农氏。一种成熟文字的创造、发展、成熟的过程其实是很漫长的,根据中外的研究表明一种成熟文字的产生最起码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但是商朝也就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这么短时间又怎么可能产生一种成熟的文字呢?所以我们坚信,商朝之前的夏朝是绝对有文字的。文字应该是伏羲氏到黄帝的这一段时间孕育并产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进入到私有制社会。它结束了三皇五帝混沌的历史时期,结束了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的传说,结束了黄帝与炎帝争夺皇权的阪泉大战,结束了尧舜禹禅让之谜,最后由夏启开创了一个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为了稳定巩固夏朝,迎接意想不到的各类争权夺利的纷争,虽然夏启顾不上去发展仓颉刚刚造好的文字,没有时间和心思在方块字中去注入新的意境与灵魂,但文字始终在那里存在着。夏启死后,出现了十分惨烈的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最后商汤战胜夏桀,一个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强大国家被一个小国所灭,至今连都城在什么地方都难以确定。好在二里头遗址的8次发掘才驱散了我们心中的疑云。才基本确定了夏朝的都城在河南偃师境内洛水南岸的二里头村南。从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了夏朝的文字。《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由此可见,夏不但有文字还有图书了。这里的图法指的是图书,是法律文献,是约束天子的法典。从以上的引文中,我们可知:夏朝有史官,夏朝有书籍,夏朝有文字,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尚书。多士》篇记载周公对商朝遗民说的一段话: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从这里可知,殷先人的册、典是从夏朝那里继承并经过改造而后为商朝所用。《夏禹书》、《禹王碑》是夏朝文字,是夏篆。夏篆,正是夏朝的官方文字。夏篆帖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夏朝官方文字的本来面目。据史料记载《禹王碑》坐落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北峰,最早发现于衡山岣嵝峰,故又称岣嵝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为大禹治水功德碑。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三大瑰宝。禹王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古老难识。禹碑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晋和南北朝时期。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曾有记载。郦道元的《水经注》,徐灵期的《南岳记》,张世南的《游宦纪闻》,王象之《舆地纪胜》,刘显的《粹机录》等古籍也有记述。该碑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杨慎是破译禹碑第一人,杨慎禹碑释文: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禹王碑》专门写大禹治水的,从受舜帝命开始写起,从冀州出发,往返于灉水卫水沮水洹水之间,奔波于华山恒山泰山衡山之处,常宿高山脚下,大禹为了浚水,几乎忘记故乡鸟地和亲人,而令他不能忘记的是,治水之余,以烟祭神,以酒飨神。神灵昭示:迁徙大吉。由于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用了有才能的人疏导水源,才获得治水成功。南方的沟渠已经顺畅,草木兴盛,丰衣足食,万邦安宁,从边疆到中原,再不见洪水泛滥。专家认为岣嵝碑所用文字为夏代官方文字,早于商周金文。这种文字到战国末期逐渐消亡。秦汉文字改革后,绝大多数文人无法识读了。加上内容南楚方言,又多通假,字体又采用对称型装饰手法,辨认十分艰难。 《史记·太史公自序》"伏牺(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远在八千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就发现了先民用于占卜用的龟壳和石子,还有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符号。在赤峰市西郊海拔1083米的岱王山顶发现一处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遗址。在天水境内,人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卜骨。天水考古发掘出的傅家门遗址,据测定距今5600-6000年左右,其所发掘出的罕见祭祀坑内,出土了六件珍贵的卜骨,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卜骨。祭祀往往与占卜活动同时进行,先民只要举行祭祀活动,也要同时搞占卜,以测吉凶祸福。这些占卜符号就是夏朝文字与书法存在的有力证据。我们欣慰的是,仓颉造的字就是篆书,夏朝无声无息地发展演化并刻在兽骨龟骨上。也就是说,甲骨文在夏朝就有了,其书古老诡异、笔道圆润、对称工整,把仓颉造的文字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夏篆在夏朝的遗地里被埋几千年,与它的历史一样在地下发出无声的呐喊,这些无声的呐喊变成有声的歌唱后,声韵铿锵、光芒万丈,成为书法冉冉升起的旭日照亮了中国书法未来的路,宏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辉煌前境。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盘古氏开天辟地后,历经三皇五帝,又经伏羲画卦、神农结绳、仓颉造字的三种传说,走过刻画符号的雏形期、历经图画文字的框形期,又经夏篆的孕育期,中国书法发展至商朝,其刻写的载体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以前刻在石上、陶器上,进入殷商,这些文字被刻写在骨头上,文字的载体发生变化,文字的身价也就百倍了。在地下沉睡了将近四千年的甲骨文直到1899才被清朝官员因病求药在一味龙骨的药上发现一种远古的文字。这石破天惊的发现,开启了中国书法的真正序幕。最后发掘出十几万片的甲骨上都有文字,而且有四五千个单字,能认出的约二千多个字,已经初步形成系统化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虽然定为殷商甲骨文,但从甲骨文成熟的造字风格及形符、意符的确定,没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孕育和发展是不可能达到殷商时的水平。所以有人说夏朝没有文字自然不攻自破。同时也印证了仓颉造字有一定的可信度。那二千多个可识的甲骨文肯定有人做过规范归纳工作的。甲骨文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具有罕世的书法价值。从这些甲骨文上可直见奴隶时代殷王朝敬事鬼神、崇尚占卜的原始宗教文化。有学者将甲骨卜辞分为阶级关系、生产发展、科学文化、其它四大类二十二小类。从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推演变化又分为五个时期。武丁中兴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卜辞,其大字雄健俊伟、纵横古拙,小字秀丽端庄、灵巧典雅,武丁时代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开创性时代。祖庚祖甲时期的甲骨文工稳里益显静穆庄重神采。廪辛、康丁时期的甲骨文狂放自然、奇姿迭宕,无拘无束。武乙、文丁时期的甲骨义有的疏朗放纵,有的严谨缜密,有的锐气迫人,有的玲珑乖巧。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文刻写趋于定型,精微匀称、端庄严整。甲骨文的五个时期孕育了书法的各种风格,雄强书风、秀丽书风、新变书风在此形成。从刻写的笔法看,有粗细、轻重、疾徐之变化。其结体以长方为主,确定了汉字的格局,随体异形、自然稳健。其章法错落多姿、统一和谐、多为上下竖行,间或横向排列,直中有斜,纵处收敛,天真烂漫,自然天成,毫无人工做作之匠气,尽显古朴悠远之书韵。其刻写的线条爽劲有力、干净利落、变化多姿,已显刻写书家的精神气质与学识修养。
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大家都知道夏铸九鼎,中华民族有铸鼎载德,铸鼎载功,铸鼎显礼,铸鼎显威的光荣传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载体,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实力的增强,青铜器成了商周两代特别是西周文明的象征。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犹显贵重,青铜古称金,因此把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书法的载体又飞黄腾达了一步,从骨头上跃身而起,金光闪闪地铸刻在这个历史最长文化向荣的周朝时代。青铜器的种类有炊器、食器、酒器、洗器、乐器、兵器等。金文的内容多为祀典、锡命、田猎、征伐、契约等记录。因在铜上刻写难度较大,所以刻写的内容十分简洁,少到一二字,最多的《毛公鼎》也不到500字。由于材质的坚硬与器具的不同,周初金文的线条中间粗重两头尖锋,有明显的捺刀形状。西周后期笔画粗细均匀而两头浑圆。春秋中期以后,笔画变细而字体加长。青铜器是权贵的象征,器具上的金文自然规范与庄重,但其艺术性有明显增强。甲骨文刻工随意、其趣粗糙、其艺随便。而金文工序较多,其人为的规范美、装饰美、象形美、铸造美远远超过甲骨文。加之金文字大,笔画厚重,其视角冲击力不言而喻。其实中国书法的艺术性一开始就进入高峰,仓颉造字窥见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神奇,获得了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秘密。甲骨文与金文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艺术性的两座丰碑,呈献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其线条的力量感一直催人奋进、令人震撼。这些是刻写的功劳,书法之所以成为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就是它在刻写的过程中,铸进了人的生命与精神,融进了人的心灵与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强调文字的实用功能,其书法的艺术性与时俱减,最后悲哀成呆如木鸡的馆阁体了。周金文,这是中国书法史上闻名于世的金字招牌。西周又是金文的鼎盛时期。西周早期的金文主要描写战事功绩,雄强浑厚、凝重古拙是当时的书法特征,最代表作品有《利簋》《大盂鼎》等。西周中期的金文因战争暂时结束,太平盛世的升平景象呈献,金文的平和规范、雍容稳妥、柔和秀逸、活力四射的面貌充溢眼眸。《史墙盘》《大克鼎》成为西周中期的精典。西周晚期虽然封建社会由盛至衰,但书法艺术持续升温,繁荣不衰。大名鼎鼎的《散氏盘》《毛公鼎》《號季子白盘》交相辉映、名垂千古。其书风朴茂豪迈、厚重大气。其刻写用笔大胆,结体扁贵,洒脱自然、博大雄厚,把金文之美推向高巅。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崇尚素面,金文开始衰落。笔者认为,金文是周文化的标志,既是有史以来中国书法发展的高潮,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鼓文。相对来说,东周时期书法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笔墨书法的出现,古隶书法的粉墨登场给东周书坛带来新鲜与繁华。到了东周,书法又刻到石头上。但这时的石头不是岩石也不是石器上,而刻在了象鼓一样的经过打磨与雕琢的石头上。说实话,甲骨文虽然从书法的角度它是起源它具有书法的原始美,但它毕竟是刻在屠宰牲灵具有生命意义的骨头上,这个书法的载体付出的代价太大且惨无人道。而金文刻工太难,青铜昂贵,也不便创作与发展。而石头石岩遍地都是,又易雕刻,又易树碑立传,又易传承,因此,刻在石头上成了最好的选择,成了永远不衰的最佳载体。书法的最大体系碑刻书法就是这个立足点上发扬光大经久延续的。《岣嵝碑》传说是最早的石刻,贵州红崖摩崖石刻传说是夏朝的遗迹,但都存疑。殷代有极少石刻文字,西周没有发现石刻。有凭有据的第一件石刻文就算周宣王的岐阳石鼓。这十只鼓形的圆石上都刻着一首四言诗。石鼓文的书体与籀文相同,朴茂古拙,体象卓然。有人说,石鼓文是仓颉始篆的后代,是李斯小篆的先祖。它比甲骨文、金文无论从笔法、结字,还是章法上都有质的飞跃,它舍弃了甲骨文的无序状态,舍弃了金文的装饰意味,其艺术性走向成熟与独立,具有划时代开创性的意义。战国七雄时期各国都出现了畸形怪状的青铜铭文和石刻,但最终显赫的还是先秦书法,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简椟帛书的墨迹书法,大量的石刻书法成为先秦的荣耀,也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强大的文化基础。
刻在短暂秦国的长久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当务之急要求书同文,统一文字才能统一民心。统一文字才能统治江山社稷。经过李斯艰辛努力,一种规范化了的新书体小篆横空出世。小篆就是标准的官方体了,从笔法、结体、章法上都作了创新。在当时也算继承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优良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了统一与规范,线条粗细一致,结体大小相同,章法有行有列且整齐化一,统一后的小篆书法既有大篆雄强跌宕的内蕴,又有鲁书曲圆、楚书参差、齐书整齐的外美,所有风格都统一在秦始皇满意的微笑里,也统一在中国文化秀外慧中的气质里。小篆的成功足见秦王朝的文化底蕴深厚,也足见秦始皇的果敢与魄力。秦代刻石最可圈可点的是秦始皇在位12年间留下的六块记功刻石,它们是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之罘刻石。现在看来,秦始皇到处歌功颂德刻石表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叱咤风云,结束了六国纷争,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一挥而统,比起他的丰功伟绩,在石头上载功载德也不足为奇。这也是他身体力行,传播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大功绩。六大刻石都出自大政治家、大书法家李斯之手,也是书同文后的一次成果大展示。李斯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继仓颉之后又一位彪柄千秋的功勋级大书法家,他与他发明的小篆将永远闪耀、光芒不灭。
刻在东汉的隶书碑刻。甲骨文经过贞人的契刻,金文经过铸工的范铸,石鼓文经过石工的凿刻呈现出契刻书法之美。在契刻之前,即使先书丹书墨,然后照着刻写,但仍然与书写的字迹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学习刻写书法,除了研究书写的笔迹,更要研究契刻加工后线条、结体的质感与完美。西汉纸的发明,给书法带来另一片辽阔的天空,书法的真正繁荣,是从纸开始。从此书法进入了双轨。简而言之也就是碑帖书法并存,齐头并进。汉代是书法成型的重要阶段,又是篆、隶、草三体书法一同发展的黄金时期。东汉碑刻书法名气最大,五彩缤纷的汉隶呈献于石崖石碑之上,成为汉代书法的标杆。东汉为何碑碣云起?主要还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加之时兴歌功颂德所致。东汉碑刻众多,名碑不少。主要分摩崖、石经、碑刻三种。这些碑文也许是先写在纸上再印在石上,也许直接在石上书写,最后精刻而出,成为中国书法宏大而壮观的又一座巍峨之峰。摩崖石刻以山崖石块为载体,往往刻在山巅断崖、风景名胜之地,一般字大醒目便于欣赏。著名的摩崖石刻有《石门颂》《开通褒斜道刻石》《杨淮表记》《西狭颂》等。石经刻石是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中国书法史上继仓颉、李斯之后,又发生的一次书同文革命。是蔡邕书刻《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共立46块,每石高一丈,宽四尺,两面刻石,每石35行,每行70一80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蔡邕书刻石经,致欣赏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碑刻是东汉书法的主要遗存。在墓地树碑刻文,从汉代兴起。碑分阳阴侧额四部分。有歌颂神冥灵验者的神碑、神庙石阙;有记述祖庙祭祀与修造者的庙碑;有歌颂个人德行的德政碑、墓碑、墓门石阙;有纪念土木工程完成者的竣工纪念碑;还有画像题字、墓记、石经等。汉碑刻石史载七百多种,存世约一百余种,有以方笔为主的,有以圆笔为主的,有方圆结合的。工稳端庄类的有《西岳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熹平石经残石》等;秀丽飘逸类的有《曹全碑》《孔宙碑》等;方劲古朴类有《张迁碑》《鲜于璜碑》《西狭颂》等;宽博厚重类有《衡方碑》《封龙山颂》等;雄放姿肆类有《石门颂》《杨淮表记》等;古拙雄浑类的有《开通褒斜道刻石》《郙阁颂》等。康有为精心研究,把汉隶分为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八类。丰富多姿的汉隶石刻,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仅是刻写书法的高潮,而且是中国书法交响乐中最铿锵最豪迈最嘹亮的旋律。
刻在南北朝时期的魏碑书法。汉末,军阀混战,三分天下。魏上承汉代书法余温,在石刻书法上仍用隶书,如著名的《受禅表》《上尊号》等。吴国雄据江南,以真书入碑是其创新,《葛府君碑》便是。蜀国地偏一隅,国力薄弱,无暇顾及毫素,也没留下什么著名碑刻。三国传世的主要碑刻还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等。晋代禁止立碑,所以传世石刻甚少,尚存主要碑刻有西晋的《张朗碑》等10余碑,均以隶书刻写。东晋有《爨宝子碑》等,其书体多在隶楷之间。五胡之乱,晋室南迁,现存十六国碑刻书法较有名气的有《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等。进入南北朝时期,划江而治,南北割据,书法也形成北碑南帖之格局。南北朝有两处摩崖书法很有名气,一是南梁的《瘗鹤铭》,系南铭之冠;二是北魏的《郑文公碑》,系北碑之冕。北碑又称魏碑,指北魏时代留下的碑刻书法。北魏大量的石刻中有碑、墓志、造像题记、塔铭、经幢、摩崖,其数量以千万记。山东泰山、云峰山、太基山均有题刻。魏碑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墓已发现二、三百块,龙门石窑的造像题记遍布满山,无计其数。北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观,是楷书发展的第一大高峰。著名碑刻:奇逸有《石门铭》,古朴有《灵庙》,古茂有《晖福寺》,瘦硬有《吊比干文》,高美有《郑道昭碑》,峻美有《司马元兴》,奇古有《张黑女》,虚和有《刁遵》,圆静有《敬使君》,亢夷有《李仲旋》,庄茂有《温泉颂》,丰厚有《吕望》,方重有《始平公》,靡逸有《元详造像》等等。康有为从书法美学的角度把魏碑归为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并把魏碑石刻归纳为十三宗:《爨龙颜》为雄强茂美之宗;《石门铭》为飞逸浑穆之宗;《吊比干文》为瘦硬峻拔之宗;《张猛龙》为正体变态之宗;《始兴王碑》为峻美严正之宗;《敬显俊》为静穆茂密之宗;《晖福寺》为丰厚茂密之宗;《张玄》为质峻偏宕之宗;《高植》为浑劲质拙之宗;《李超》为体骨峻美之宗;《杨大眼》为峻健丰伟之宗;《刁遵》为虚和圆静之宗;《吴平忠侯神道》为平正匀净之宗。魏碑书法与东汉隶碑是中国书法史上两朵最鲜艳夺目的石刻奇葩,交相辉映,傲视天地。
刻在大唐盛世的唐楷书法。唐以前的刻石主要是朝代记事、墓文、歌功颂德等内容,连书家是谁都不知道。唐以后的碑主要展示书法家的书法水平,书家有名有姓,碑成了书法艺术的真正载体。魏碑之后,进入隋朝,隋朝很短,只有37年,其书承六朝,兼融北碑,书法风格峻严和雅。著名碑铭有《董美人墓志》《龙华寺碑》《苏孝慈墓志》《曹植碑等。隋荟萃六朝之美,承上启下,开启唐代书风的辉煌。唐楷以成熟严谨的法度,把楷书推向极致。唐代最著名的碑刻书法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李邕、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等,群星璀璨,光耀书史。唐代不仅唐楷碑众,而且有了行草书法的刻碑。唐代主要刻石书法有:欧阳询所书的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等。虞世南主要碑刻书法《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伊阙佛龛碑》,唐太宗李世民的行草书碑《青祠铭》《温泉铭》,李邕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阳的篆书碑《三坟记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夫子庙堂记残碑》《东方朔画像赞》《大唐中兴颂》《大字麻姑山仙坛记》《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等都名震书坛,永不褪色。唐代还将张旭、怀素的狂草刻碑存留。因是展示书法,碑帖不分家了。许多名帖被刻成碑,许多碑刻书法拓成帖,碑帖结合,相得益彰。随着唐代楷书法度的完备,中国书法的各种书体演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这些极具个性的书风都是在碑刻上完成。唐代以后帖学大兴,但碑刻书法同样闪烁,光辉不灭。如宋代赵构的《佛顶光明塔碑》,元代赵孟頫的《胆巴帝师碑》,明代祝允明的《蜀前将军关公庙碑》都小有名气。唐朝之后,帖学大兴,碑学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清朝碑学再次崛起,碑帖并行,以碑为宗。郑板桥、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源,邓石波扬起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把碑学的旗帖高高举起。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崇尚碑学,是主张学习秦篆、汉隶、魏碑等碑刻书法,而不是立碑刻写,它是冲破统治千年的帖学王国,是一场具有挽救、弘扬、传承碑刻书法的书法变革运动,使碑刻书法重新崛起、风靡中华。
刻在瓦当玺印上的篆刻书法。在刻写书法的体系里,还有一朵瑰丽的书法奇葩,那就篆刻艺术。秦汉瓦当文字是先刻好模子,用模具压制再烧制而成,与陶器上的文字一样,先刻再烧。秦瓦当文一般是小篆,字数较小,多为反映秦代封建王朝繁荣昌盛的良言吉语。瓦当文在秦代是起源期,在汉代蔚为大观。到了汉代,瓦当文字用笔粗壮,结构简化,样式众多,用途较广,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汉代还出现阴文瓦当,十分珍贵。秦汉以后,有匈奴民族字纹瓦当、北魏瓦当、元代瓦当等。秦汉帝国还结晶出玺印文,这是篆刻艺术的主流。东周的印陶文字是玺印之祖。秦代以前的印章称鉨,秦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玺为帝王印章的专称,一般人的印章称印,其它官印、私印又称章印章等。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就因检验凭证的广泛使用而应运而生。印章制作有铸印凿印之分。秦汉的公私文书都要盖章钤印,以示严肃真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玺印都用标准规范的小篆。汉印以介于隶篆之间的缪篆文字为主。汉印发展迅速,文字风格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汉印除了有方印、长形印、圆印、双面印、五面印、六面印、子母套印、穿带印、带钩印式外,还出现了印文调和的满白文印,在印章四侧刻上青龙、白虎、朱雀、龙虎凤龟四灵印,还有鸟虫书印,还有刻一些吉语、图像的闲章印,还有专刻人物、禽兽等的图形印。汉印是篆刻艺术的高峰,是传承至今永远辉煌的方寸艺术。除了瓦当、玺印外,还有刻写的镜铭与货币文字。秦代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字,叫诏版权量文字,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下的诏书。秦诏版上的文字多为随手写刻,无拘无束,充满任意自然之美。方寸之间,包容世界;方寸之间,尽显风流。篆刻艺术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保持恒温,闪耀至今。
中国书法从刻写起源,用刀刻,用铁具凿,慢慢由刻写变成书刻结合,由书刻结合变成书写。或书刻交叉,书刻融合,书刻并行。中国书法的几大高峰,比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汉隶、魏碑、唐楷都是用刀刻出来的。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真、草、隶、篆、行都是在刀锋上演变而成。中国书法的刻与写,演变成长江之碑与黄河之帖两大体系,两大体系各自奔流又相依为伴、相依为命才汇聚成中国书法的浩瀚之海。
(作者:川江号子 本名王勇 供职于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文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19961190019)
书法起源——汉代隶书及其代表作
01汉代书法起源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两汉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之所以重要,首先表现在文字书写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转变,其次,草书、行书、楷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孕育和发展。
书体的演变到东汉末年已基本上完成,从而为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成熟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书中提到,汉代书艺发展有五大时代因素:
一、“以书取仕”制度的建立
二、学术繁荣为书学发展提供基础
三、《字书》编纂助推书法艺术发展
四、君臣好尚推动书法艺术走向辉煌
五、纸张发明和毛笔改进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条件
02东汉时期的隶书杰作
(东汉)《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为《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汉桓帝永兴元年(153)立。
今置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碑文18行,行4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拓本。
内容记载汉鲁相乙瑛奏请为曲阜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为守庙之官,执掌孔庙祭祀之事。
《乙瑛碑》向被称为汉隶的成熟之作,也被视为典范之作。全碑700余字,可谓鸿篇巨制。
清人何绍基评此碑云:“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万经《分隶偶存》云:“字特雄伟,如冠赏佩玉,令人起敬。”
(东汉)《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为《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立。
此碑无额,四面刻字,正面16行,行36字;碑阴3列,各17行;左侧3列,各4行,右侧4列,各4行。
字体端庄古雅,结体空灵,用笔流丽,跌宕生奇。此碑因为四面刻字,字体不完全一致,清翁方纲认为应由七人所书。
王澍则认为:“此碑书有五节,体凡八变,碑文矜练以全力赴之,故力出字外,无美不备,铭文则矜意稍解……”
由此可见,翁方纲所谓“由七人所书”,则绝不可能。以碑文书法水平之高超,在当时一地之内,决无可能同时找到七位有如此高水平的书法家来。
而王澍所言或近事实。此碑或由一位书法家所书,字体之略有不同,一是因内容不同,书写者因内容影响其情绪,故书写或端庄或流利或跌宕起伏,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二是因内容文字较多,非一时所书,也会令字体略有变化。
(东汉)《史晨碑》
《史晨碑》分为前、后二碑,两碑同刻一石,故亦称《史晨前后碑》。
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简称《史晨前碑》,东汉建宁二年(169)刻石,碑文17行,行36字;
后碑全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简称《史晨后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刻石,碑文14行,行36字。故宫博物院有此碑拓本收藏。
向来评者皆欣赏此碑书法端肃清整、典雅凝重、波磔分明、法度谨严,无愧为庙堂文字。
清方朔评此碑云:“书法则肃扩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此说亦是基于《史晨碑》作为隶书,既有法度又有其艺术境界而言的。
(东汉)《曹全碑》
《曹全碑》,此碑立于汉灵帝中平年间,出土于明代。由于出土的时代较晚,现在可以看到明代的精拓本。
《曹全碑》共20行,行45字,此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向被称为汉隶中最为俊秀者。
笔圆字润若美女插花,娴雅飘逸,最为悦目动人。刊刻之精概有赖于石质精细,书写之美则关乎书家之性情。
然而,此碑俊秀有余而骨力不足。比之楷书则与董、赵相仿佛。以此作初学范本,则易流于软媚。此不能苛责古人,善学者自能得其妙处。
(东汉)《张迁碑》
《张迁碑》亦称《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文共15行,行42字。
东汉中平三年(186)立石,明初出土,现立于山东泰安岱庙中。
此碑是汉碑中以方笔书写的代表之作。其点画以方折取势,体势亦尚方正,端正练雅,朴质古茂。观之如端人正士,神完气足,敛纵之间,不失豪壮之气。
仔细品玩,则可发现,此碑之美概非完全是书家之功,亦当有刻工之力。是写与刻的双重功效造就了这种艺术效果。此碑对后世影响极大,类似于《张迁碑》的还有《鲜于璜碑》等。
▫以上文字来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侵即删
本文来自柚萌裙摆。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