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只有无词歌可以对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
唤起同样的感觉。
——门德尔松
名词解释:无词歌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它像浪漫歌曲一样配有简单的伴奏,经常以钢琴独奏形式演奏,在一定的节奏音型陪衬下奏出歌唱一般的旋律线条。无词歌的结构形式除少见的奏鸣曲式外,音乐形象都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二段体或三段体的歌曲形式。门德尔松从1830-1835年间,共创作有四十八首无词歌,都是钢琴小品。浪漫主义时期是写作钢琴小品的最颠峰时期,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等都写过很多钢琴小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的全部四十八首无词歌曾编为八集(Op.19\30\38\53\62\67\85\102)出版,每集都包括六首曲子。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不多,但他创作的《无词歌》系列可以说是浪漫时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影响深远。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欧洲音乐史上,特别是在德国,诞生了一批音乐巨匠,包括贝多芬、门德尔松、韦伯、舒曼、瓦格纳、布拉姆斯等。他们的音乐创作题材新颖,体裁广泛。从作品上看,既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严谨、规整与和谐的风格,又流露出了一派柔美、抒情、典雅的浪漫主义新风。而在钢琴创作领域,几位大师的作品又各自独领风骚。其中,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曲集《无词歌》则更是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道,遂成为世界钢琴史上一座丰碑式的不朽之作。
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是以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是钢琴曲。它是由作者剪裁而成的各色的生活片断。在一定的节奏音乐陪衬下,奏出歌唱性的旋律,其音域较声乐曲更宽广些。“无词歌”追求浪漫主义的主导倾向——使器乐像人声一样歌唱。大多数的“无词歌”以诗意的音乐形象为基础,它的发展不受篇幅限制。
在早先的音乐作品中,贝多芬的《小品》、菲尔德的《夜曲》和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即兴曲》以及在他们之前的先驱者们为钢琴而写的较短小的士抒情曲就已初具备“无词歌”这种体裁的特点,可算是它的雏形,而门德尔松则靠着诗意般的想象和精雕细刻的手法使它对同时代人和后继者产生更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使这种颇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更典型化,成为一种固定的音乐体裁。
“无词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来刻画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其形象非常具体。有些“无词歌”就像带伴奏的独唱曲,有些则像二重唱、四声部的合唱曲。它们的形式简洁完美,手法非常朴素。由于这些特点,“无词歌”很快就在广大市民阶层中间流行起来,成为家庭音乐晚会中经常演奏的曲。
门德尔松不太赞同把音乐都加上标题,他认为音乐应该让听者自己去理解。因此,在他的48首“无词歌”只有《威尼斯船歌》、《对话》《民歌》是他自己加的曲名,其余均是他的音乐欣赏者们添加的。在这些作品中,最出名则是《春之歌》。创作该作品是,门德尔松正在伦敦访问,寄住在坎伯卜尔草坪附近的朋友家,所以这首乐曲在英国又名为《坎伯卜尔草坪》。乐曲通过优美生动、温馨明快的旋律、流水般清澈的琶音伴奏,加上踏板的巧妙运用,使音乐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首赋有浪漫气息的旋律,令人如痴如醉。
从音乐角度而言,“无词歌”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集,篇幅短小精美,形式简单朴素,像是他的“音乐日记”或“音乐素描”。为了增强这类小型器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门德尔松在曲式结构的运用上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采用了A+B+A式的简单小型曲式。如果对曲式深入地研究会发现,除了将近一半的乐曲真正采用了简单再现三部或二部曲式结构以外,还有一些是由两种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创作的边缘曲式,甚至有些已是真正的奏鸣曲式或奏鸣原则体现十分强烈的曲目。这些丰富的结构表现形式体现出门德尔松在音乐创作上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无词歌”中所使用的和声,仍然是以大小调体系成熟时期的传统功能性和声为主。在调式运用上,大小调式交替被大量采用。而乐曲调性发展的直接转调也多在近关系调的范围内。较远关系的转调则多通过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后再向平行关系调性转换,或先进行平行大小调交替,然后通过同主音大小调交替而获得。乐曲的结束多以正格终止为主,很少用变格终止。以上这些和声上的运用特点,显然是体现了门德尔松在《无词歌》创作中器乐声乐化的审美倾向。
从音乐审美上看,《无词歌》中除了赞美大自然、歌唱爱情、歌唱生活等短小的题材外,对宗教题材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的。由此可见,这与门德尔松受巴罗克时代音乐大师亨德尔和巴赫的影响很深是分不开的,这当是对前辈们创作的宗教音乐中的“崇高美”所偏爱而致。
《无词歌》的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则与门德尔松本人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氛围的熏染、时代社会思潮的洗礼,以及历史发展演变的趋势对个人心理乃至命运走向等因素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浓郁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门德尔松是一位钢琴神童,他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14岁时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时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门德尔松的母亲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钢琴家,他的姐姐范妮也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他在音乐上所取得的彪炳史册的成就,恰恰便得益于浓郁的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 人文精神“狂飙”的洗礼。19世纪。德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在音乐艺术领域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乐派风格,到了贝多芬手里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以完美的艺术形式作为作曲家个人情感表达的理想而诉诸于音乐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成熟起来的门德尔松毫无争议的成为继莫扎特之完美的曲式大师,同时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运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娴静优雅性情的养成。门德尔松人生历程中,几乎都是在优裕的家庭生活环境,富足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度过的。1829~1932年间,他以德国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游历演出,在大自然的瑰丽风光陶醉下,他也获得了音乐创作的灵感,其中《无词歌》就是再这段时间前后创作完成的。所以说门德尔松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他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温柔舒适、娴静优雅而富于诗意和幻想。当谈及门德尔松音乐作品风格时很多欧洲音乐史上的大师都不吝溢美之词。
舒曼称门德尔松为“19世纪的莫扎特”,用相同的形容词“明晰、精致、优雅、完美”来形容门德尔松的音乐。柴可夫斯基认为:“他的作品永远是无懈可击的风格纯洁的典范,这可以说是突出的音乐个性……,这在德国乐派的音乐家中间却是鹤立鸡群的。”鲁宾斯坦则将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看作是:“形式技巧完美的典范,是美好悦耳的典范……,他的《无词歌》是抒情作品和钢琴妙品的宝物。”德国现代钢琴大师万巴赫更是对门德尔松的钢琴音乐风格概述为“莫扎特加上浪漫主义”。尽管说从创作手法上门德尔松对莫扎特并没有太多的继承关系,但是在创作理念上确实有一些共性,即他们的音乐都体现出和谐均衡的原则,散发着睿智高雅的趣味,而他们音乐所具有的“对称”、“均衡”的精神,使得他们的作品很近人情,而且易解。
“无词歌”没有歌词,门德尔松认为,他的“无词歌”思想内容比歌词还要丰富。正如他所说的:“当我写作‘无词歌’时有什么想法,我说:‘正像无词歌表现的那样’。虽然写作某几首无词歌的时候,在我心中有明确的歌词,但我还是不想把他告诉任何人,因为文字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只有无词歌可以对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唤起同样的感觉。”
本文来自自欺欺人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2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