浜镇湾港
我的童年时代,站在浜镇大桥上,只见桥下的大河从北面长江经湾港入口,浩浩荡荡流经大桥,向南流去,有时还能看到从长江对岸的启东,运载黄豆、豆饼之类农副产品的帆船顺潮水驶抵浜镇大桥的桥堍。我来讲讲记忆中的浜镇湾港。
浜镇湾港,清末明初时期,是崇明中北部通往长江北岸的启东、海门一带的重要港口,浜镇商业随之发展,成为崇明四大名镇之一。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长江流沙的作用下,港口逐渐被淤塞,浜镇商业不断萧条。我出生在三十年代,所以能见到一些湾港的变化。从浜镇大桥,沿着蟠龙河西边的一条土路(以前大桥以北没有公路,只是稍微宽的的土路)向北走,走过“西万兴”(西当)院宅的围墙和石库门、张家、陆家......朱家门前的蟠龙河里停泊一艘自家帆船,因是同学家,有时上船玩耍一下。再往北走是个块荒塚区,供没有墓地的人家丧葬之用。再走几分钟,就是浜镇对外联系的窗口,也是各地客商进出崇明北部地区的要道之一——湾港。
01
历史地图上看“浜镇湾港”
浜镇建于清康熙后期,当时敖姓居民首先在此兴建市房,故原名“敖家镇”。后因居住在镇西的李杜诗、镇东的柏谦分别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举人,“敖家镇”改为“鳌阶镇”,含意是“脚踏鳌阶步步高”之意。又因集镇中间有两条交叉的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河浜,故“鳌阶镇”俗称“浜镇”。后人只知浜镇,不知鳌阶镇和敖家镇。
第一幅“清时期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崇明县地图的中部,近长江处标有“敖阶镇”(地图上的黑体字)。第二幅崇明县地图上已用“浜镇”地名,它的北部标出了“湾港”(湾字写成草字头下面一个“弓”字,该字在字典上没有查到),并有一条很大的河流,从长江向南流向浜镇。下图使用“敖阶镇”(浜镇的前称)地名的地图。
乾隆元年崇明地图
乾隆元年崇明地图
下面已使用“浜镇”地名的地图上,它的北部标有“湾港”,一条大河向南流向浜镇。(后两幅为浜镇的局部地图)“浜镇”的东边是“谢家镇”,它们都靠近长江。
标有浜镇及湾港的老地图
最新的地图看出:浜镇,以及原先它东边的“谢家镇”都已处在崇明的中心了(见下图)!浜镇北部,早已围垦成东风农场、东平林场(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进等农场。与长江对岸的启东,原来由宽宽的长江相隔,只见江水滔滔,不见对岸踪影,鸡犬不相闻。现近在咫尺,鸡犬相闻了!
现在的地图
从地图上看出:启东经崇明,至上海是一条直线。解放前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乘船经崇明浜镇,再乘车到南门港换乘轮船前往上海,是最佳的旅途。那时长江北岸的交通更不发达,即使解放后的六十年代,我熟悉的一些战友,从北京到达南通或一些县城后,公交很少,有的还没有,要乘“二等车”,即坐自行车回家。
历史上的湾港,虽早无踪影,但以前我经过北沿公路,原湾港处的一座桥梁时,看到该桥命名为“湾港桥”。让我有些激动:感谢命名桥梁的朋友,手下有情,把湾港的名字书写到了桥梁上。地名是部史书,看到“湾港桥”,就知道这里曾经是著名的湾港,沧海变良田哦!最近几年经过该桥时看不到“湾港桥”字样了。在网上搜索“崇明湾港桥”,结果显示在蟠龙公路和北沿公路交汇处的一个红点,再放大,就显示了“蟠龙二号桥”。湾港在崇明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有影响的一个港口。因湾港,促成了崇明中北部的经济发展,使浜镇成为崇明的四大名镇之一。重视历史的人,都很珍惜历史地名。保留历史地名,就是记下发展史中的足迹!幸好,以前有人铭记了“湾港”,并命名了“湾港桥”,所以网络上还留下“湾港”的地名。不然,湾港不仅在土地上消失,在地图上被抹去,而且在网络上也找不到信息,随着留有“湾港”记忆的老人越来越少,湾港——真的彻底消失了!
02
我见到了湾港消失前的历史片段
二十世纪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因长江北支滩涂淤涨,航道逐渐北移,湾港港口变窄,船行受阻,江北客商只好直接从启东乘船,在长江里绕一个大圈,才到上海,浜镇商业市场也由此逐渐走向萧条。
老照片
我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所见到的湾港,已是一个自然港口,落潮时,只是一条浅浅的河槽,以及滩涂上的芦苇。岸边没有码头,也没有岸上等建筑——满目都是荒芜景观。只有涨潮后,才有苏北船驶过来,靠上岸脚,伸出跳板下客或卸货。小一点的船,有时顺涨潮的潮水,把装载着启东盛产的豆饼、黄豆之类的物品直接驶到浜镇大桥的桥堍卸货。豆饼是崇明农民养猪的重要饲料,猪粪又是重要的有机肥料。
港口的帆船
真所谓:湾港通,浜镇盛;湾港淤,浜镇衰!大千世界,也有反复,浜镇淤塞后,北边滩涂涨出大片土地,上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浜镇北面的海滩上开拓东平、长江等农场,一下子来了大批上海知青,使得浜镇又兴盛一段时间。随着农场的商业设施不断健全,来浜镇消费的人员逐渐减少至零,后又把浜镇非农业户口改变为农业户口,以蟠龙河为界把浜镇划分不同生产队,撤浜东乡归属大同乡后,行政中心南移至蟠龙镇,浜镇的发展进一步受到遏制,不断走进衰落,镇民有的外迁,商店不断减少,镇容残破,以致一些人,路过浜镇时,认不出昔日的崇明四大名镇之一的浜镇!
湾港,留给浜镇一段欣欣的繁荣,也留给我一段深深的记忆。
①
滩涂余韵
童年时常结伴到湾港海滩玩耍,落潮后湾港滩涂上大片芦苇,望不到边际。海风习习,芦苇轻摇如舞,芦叶莎莎似歌,海浪涛声,让人陶醉!平坦的滩涂,随处可见小螃蟹从洞内爬进爬出。捉小螃蟹,是孩子的一大乐趣。有的大人带着小铁锹来此挖芦根,在清水里洗涮一下,就好品赏清甜芦根。芦根烧开水喝,驱热解暑,芦根也是一个副业,能在集市上销售.....滩涂放牧,水牛、黄牛啃着嫩嫩的芦苇,它们也是难得的享受,滩涂留给人们一片美好的回忆!
②
看海遐思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到湾港外面的海滩上看海了。湾港看海,只见到浩淼的、茫茫的江面上像个长长的大铁桶滚滚而来的浪头,滚到岸边,冲撞海岸,浪花翻起几米高,一个大浪就卷走一块岸土!一会儿后浪又到达岸边冲击岸脚,又是翻起几米高的浪花,涨潮时连续不断。成年后,见过钱塘江潮水滚滚奔来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后,也会勾起我们小时候到湾港外面看海的动人情景:钱塘江潮只有一个大浪涌,没有后浪,浜镇湾港看海,有连续的后浪,也是很过瘾的!
长江口外的东海浪潮,纷纷涌到浜镇的湾港,就有了大海的灵气,产生了湾港看浪的雅趣。当我们到海边玩时老人都反复叮嘱:要离海边远一点,当心被海浪卷走!看到过海浪冲击岸脚的人,一定明白此话一点都不虚假!
以前浜镇人,到湾港的长江边上,不叫“江边”,都叫“海边”,一方面望不到对岸,只见滔滔江水,认为那是“海”。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浜镇,也许就是东临大海,因东部不断淤涨,逐渐与东海产生距离。就像现在,浜镇原先在长江边上,因北部不断淤涨,就远离长江边了。
那时崇明的江堤,不像现在“固若金汤”,大多是泥土建成的江堤。一直流传着,不是北面坍,南面涨;就是南面坍,北面涨,轮流着坍涨。崇明坍坍涨涨,像一艘小船一直向外扩张和东移,越长越大。浜镇与东海越离越远。我小时候看到的是崇明北面坍岸的历史片段。
看看广袤的江面,深藏江海的神奇,让人向往!1954年南京海军预校到崇明招生,就爽快地秘密地报名了,也许与童年到湾港看海有点因缘。
③
镇海保岸
岸脚日夜坍塌,此事让浜镇人忧心忡忡,就出现了“镇海保岸”的故事。我看到老乡龚成通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夜半涛声惊天地,儿时恶梦曾摄魂》中说:“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浜镇北沿‘搬沙居’(崇明的‘鬼’音读‘居’音,即搬沙鬼)肆虐,海坍厉害,眼看就要吞噬繁华的浜镇,我的舅公黄大福挺身而出,率领乡民一起去城隍庙烧香,请出菩萨,让他站在海边黄岸上镇住搬沙鬼(我的舅公还把他的儿子——我的表舅抛入海里,派他给海龙王送信,要求海龙王制止搬沙鬼肆虐),奇妙的巧合是海坍马上停止。虽然保住了一方平安,但是滩涂开始积淤,先大船后小船无法靠岸进港了,湾港的港口功能开始萎缩以致消失,丧失出海口的浜镇渐次衰落。”镇海故事的场面,估计也一定很壮观和有趣!
延伸阅读:
2016年10月1日心语公众号曾推送过龚成通先生的文章,供读者延伸阅读,点击下文▼
龚成通|夜半涛声惊天地,儿时恶梦曾摄魂
黄大福先生,我熟悉,我们都叫他“大福伯伯”,他为人豪爽。他家在浜镇开的南货店,与我家隔几个门面,他家的院宅离浜镇约五里,临靠蟠龙公路,石门套很别致,院宅很大。有关黄大福向海里给海龙皇“抛子送信”,我估计是个宗教仪式,真人抛向海里的几率不大,可能是制作个假人替身,写上生辰八字姓名,权作把儿子投入大海给海龙皇送信。
④
捉蟛蜞人
滩涂上生长着密密的芦苇,滩涂上生长着多多的蟛蜞,人们戏称它是“会爬的银子”。听一位浜镇老乡讲述晚上到海滩上捉蟛蜞的事,让人感到神秘而不可思议:密密的芦苇,静静的夜晚,滔滔的江水,手提煤油灯,背着蟹竹篓,深入芦苇荡去捉拿长着两只犹如小剪刀螯足的蟛蜞,那可胆子大啦!他说,心里害怕归害怕,不去就没有银子,没有副业收入,还要生活啊!到海滩上捉蟛蜞的人虽然有一些,但都是分散的,晚上能在芦苇荡里见到一个捉蟛蜞的灯光,就是稀罕的事了。捉蟛蜞,不可能成群结队地去捉,人多声杂,早已把蟛蜞吓走了。单枪匹马去捉,胆子大是个前提,不然夜深人静,晚上什么声响都会使人心惊肉跳,还能捉蟛蜞?胆大了,听到什么的声音,都不介意了,只想多捉点蟛蜞。
螃蜞
只有两条介意不得:一是方向要记牢,深入芦苇荡后,根本见不到标的物,岸边也没有灯火,不然迷路了就走不出芦苇荡。其次要牢记涨潮的时间,学点天文,抬头能看到天空。不然,只能听到轻摇的芦苇在沙沙地发响,其他什么也看不到的情况下。忘记时间只顾在海滩上拾银子(捉蟛蜞),潮水一涨,跑不过潮水,就有灭顶之灾!那时的手表都是稀罕物,捉蟛蜞的人不可能拥有手表。他们最开心的时刻,早晨背着满满一篓的蟛蜞到镇上收购蟛蜞的店家换来银子——钞票!当时浜镇有一家江姓老板(他的哥哥就是碾米厂老板)每天收购几百斤蟛蜞,腌制后运到上海出售。
⑤
日伪时期的湾港
日伪时期,湾港外面的滩涂上,用崇明的竹子在北部沿江建成一堵“竹墙”。竹篱笆把崇明北部围得“密不通风”,防范江北抗日人士到崇明活动。在湾港处的竹墙上,开有一扇竹门,门口有伪军把守。(据崇明县志记载:1941年春日伪全面清乡,将全县竹子基本砍光,在北部沿岸,筑篱笆460余里)我曾跟随伙计到海滩上放过牛,也割好了好几捆芦苇牛草,准备带回家。当走到竹篱笆门口处被卫兵拦下,不能把牛草带出去。
这里顺便讲一下抗日胜利时的浜镇。1945年抗日胜利的消息一传来(据记载1945年8月28日,侵崇日军撤往上海投降,民众闻讯雀跃欢呼),浜镇一些老板自发组织灯会庆祝,一位酒店老板扎了一盏方形巨大的彩灯,上面画着蒋介石身着元帅服,腰中佩剑的立像,竖起两根木杆,把彩灯高高悬挂在浜镇东市大街上。这是我在浜镇看到的最大的一盏彩灯!浜镇手艺人荟萃,扎个大彩灯小事一桩!
⑥
解放前夕的湾港
湾港的周边江堤上密密麻麻地,用美国军援建成的钢铁碉堡群,防范共军偷渡攻占崇明。解放军还没有进驻崇明前,国民党军队就纷纷提前撤离。碉堡群,有的还只建成一半。权力真空时期,一些胆大的农民把钢板卸下,拿到浜镇铁匠铺里打成农具,演出一曲真实的“铸剑为犁”的活报剧!
在国内战争期间,苏北解放得早,崇明没有解放前,大概在1948年,我在镇上高凉棚处的一爿圆作店,就是制作木桶等生活用具的作坊里玩,看到好几大木箱,有两人扛着一个,匆匆往东走去。我问圆作店里的师傅:“这些人抬的什么东西啊?”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说:“那些木箱里装着启东那边天主教堂里的真人大小的瓷神像,他们用船运到湾港,再抬到浜镇保护。”我也没有细问,东边不知什么地方有天主教,但浜镇没有。
讲到国民党撤离崇明,顺便讲一个发生在浜镇的一件小事。有个国民党兵没有跟着大批部队撤离,换了便装到浜镇,被镇上人看破,有人说:“他是国民党的兵,捉住他。”他听到后,好似惊弓之鸟,拔腿就逃。镇上灵龙街北面的一位村民,是个“飞毛腿”,此时正在镇上,一听此事,一发力就捉住了,送到相关部门。那天镇上都盛赞那位勇敢的“飞毛腿”!
⑦
解放初期
我参加过修筑江堤。解放初政府组织百姓修筑江堤,那时有点分段包干形式。生产队、小队,接到修筑江堤的任务后,再划分土方给每户,我随着父亲到湾港附近,分配到任务的江堤上。见到了以往从未见到过的热闹,大家拿着挖土的长长的铁锹,一根扁担,两个竹箩筐,从滩涂上挖泥,挑到江堤上......以后再没有见到过湾港,只是记忆中的湾港了!心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加入公众号粉丝群
- END -
编者留言:亲爱的读者,如果您也有崇明的乡土故事,欢迎您能给我投稿,传播和传扬乡土文化,让一个个动人的老镇故事得到传承和记录,让古镇的故事沉淀在时代的发展中,让古镇的魅力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间。来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1466670@qq.com或者下面的微信。谢谢您!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如作者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
微信号:anxin20141124
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来自清风入怀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2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