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脏六腑,自然界中有五味杂陈,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人的五脏有心、肝、脾、肺、肾。
自然界中的五味有酸、甘、苦、辛、咸。
中医的五行学说讲,五味与五脏有这一定的联系。
《黄帝内经》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因此,常食五味,可调和五脏的健康。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养五脏,方为健康!一、酸入肝
酸性的食物具有收敛的功效,对肝脏有收敛的作用,尤其是肝火过旺,可以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平肝火,补肝阴虚的作用。
并且酸味的食物有促进消化,增加身体代谢的作用,保护肝脏,
酸性的食物:山楂、酸橙、酸梅,甚至是老陈醋等等。
酸多则伤脾
酸味食用过多,会导致肝气太旺,反而抑制脾胃的功能,中医五行理论相生相克,木肝克土脾。
二、辛入肺
辛既是我们常说的辣,而辛辣的食物都有理气,通气的作用,而五脏中主气的器官就是肺脏。
并且辛有发汗,发热的作用,所以可去除风寒,防止感冒,并且一旦感冒就容易伤及肺脏。
辛味的食物:姜,蒜、葱、辣椒等食物。
辛多则伤肝
辛辣的食物吃的过多,导致肺气过多,从而克制肝气的疏通,伤及肝掌,金肺克木肝。
三、苦入心
苦味可降火,泻火,能泄能燥,固阴的作用,苦味有祛心烦,降心火过旺,平时心气不通时,可以吃些苦味的食物,降降火,通通气。
苦味的食物:苦瓜、百合、苦杏仁等物质
苦多则伤肺
苦味吃的多,反而导致心气不疏,心火过旺,容易伤害肺脏,而五行理论中,火心克金肺。
四、甘入脾
甘就是是甜味,也包括淡味。
甘味的食物,有润燥,补气血养血,健脾,主运化的作用,可调节脾脏的代谢,排毒等作用,适当的食用养脾胃的功效。
甘味的食物:糖、蜂蜜、桂圆、西瓜、红枣等物质。
甘多则伤肾
甘味过多,导致脾脏功能过旺,从而抑制肾气,导致肾脏的疾病。土脾克水肾。
五、咸入肾
咸是五味之冠,也是我们最喜欢,最不讨厌的味道。
咸是至阴之味,可与肾脏相通,并且咸味有散结,滋补阴血,可调节血液细胞渗透,增加身体的代谢。
咸味的食物:盐、紫菜、海带等海产品。
咸多则伤心
咸吃的多损伤肾脏,导致肾气过盛,从而克制心气,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水肾克火心。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养五脏,记住5个字!一、堵
肝是人体的“将军之官”,主疏泄,代谢,喜条达。
肝脏最怕“堵”,肝气不疏,百病生,一旦肝脏堵,加工,代谢,疏通的能力都会减慢,引发肝脏郁结,肝火过旺,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二、脏
肺是华盖之管,喜湿润,肺最怕就是“脏”,肺使气机通畅,推动血液的运行,滋养我们的身体。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而气就是肺脏给予的,一旦肺脏淤堵,肺气不疏,不通畅,气血运行受阻,导致疾病的产生。
三、累
我们常说:“心累”,心脏是君主之官,心最怕的就是“累”,我们心里总是有事,总思考,都会导致心脏的不舒服。
过度的疲劳,情欲的忧郁,心脏过早的衰竭,出现胸闷,心烦,心气不通等症状的表现。
四、冷
脾胃后天的根本,运化水谷精微,脾脏是最怕“冷”,不仅是我们饮食不能吃的太冷,太生,平时我们注意脾胃部的保暖。
我们吃的太凉的食物,胃就会疼痛,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就出现消化不良,胃疼,腹胀。
五、耗
肾最怕的就是“耗”,肾是先天之本,后天的补充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不健康的行为都是在消耗先天肾脏的精气,精血。
平时熬夜,过度情欲都是在消耗我们肾脏,久而久之,肾脏出现衰竭,诱发疾病的发生。
五脏调和,方为健康,养五脏,做好4件事!一,养五脏的茶饮,人参百合玉竹茶
菜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生活的部分,也是养生之道。
两餐之间一杯,用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荞,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
人参,归脾、肺经、心经称为“百草之王”,固本培元,调和气血,滋养五脏,常食可延年益寿。
百合,入心经,肺经,可滋养肺脏,清心安神,调五脏,助睡眠,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玉竹,入心、肾、肺、肝、脾,养五脏,补气血,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上品。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调理胃火,肝火,消除胃炎,消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肝脏等作用。
苦荞,入肝经,健脾胃,并且被称为是“三降植物”,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五者搭配,调和五脏,滋补身体,维持健康。
二,养五脏的水果,五色果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脏,同时滋补五脏。
心喜红,食苹果
苹果,具有养心益气,健脾益胃、润肺除烦、 是良好的血管清洁剂,保护心脑血管。
肝喜绿,食猕猴桃
猕猴桃,养肝护肝,补充维生素,增加肝脏代谢,排毒。
脾喜黄,食香蕉
香蕉,补脾,润肠、解毒 ,滋补脾脏,调节肠胃功能。
肺喜白,食白梨
梨,入肺润肺,有润燥、清热、化痰,调理咽喉,和肺脏的不适。
肾喜黑,食桑葚
桑葚,补肾经,补充氨基酸,矿物质,滋补肾脏。
三、养五脏的时间,五脏时
凌晨1-3点:养肝时间
凌晨5-7点:养肾时间
清晨7-9点:养肺时间
上午9-11点:养脾时间
中午11-13点:养心时间
四、养五脏的穴位,五脏穴
养肾: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 处。
养脾:足三里,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
养肺: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
养心: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养肝: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处。
本文来自久伴别酒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