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和癌症是当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最多,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9%。
而饮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其中鸡蛋又是众说纷纭的焦点食材——有些人觉得鸡蛋的胆固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而不敢吃;但又有研究显示吃鸡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那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
1
新研究:鸡蛋摄入
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
鸡蛋,几乎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被誉为“理想的营养库”,在健脑益智、保护肝脏、保护视力、辅助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好处。
而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课题组在BMJ旗下期刊《心脏》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一天一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18%,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8%有关。
普普通通的鸡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
近日,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的研究人员使用靶向核磁共振的技术检测了4000多名参与者血浆样本中225种代谢物,发现了其中的机理——适度的鸡蛋摄入,或许能够通过增加血液中心脏健康代谢物的数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具体表现为:
1
鸡蛋能升高好胆固醇,降低血胆固醇
鸡蛋摄入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浓度呈现正相关。这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改善胆固醇代谢特性,从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2
鸡蛋能促进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
鸡蛋摄入量与载脂蛋白A1指标呈正相关。而载脂蛋白A1可以使外周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水平。
总而言之,鸡蛋摄入量改变了机体代谢标志物的表达,而这些改变的标志物恰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成负相关,因而可以推测鸡蛋的摄入能改变机体代谢,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健康吃蛋,还需知道这几点
1
摄入量有要求
鸡蛋有益,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周食用3~6个鸡蛋更有利于健康。
研究纳入了60952名成年人,结果显示:每周吃鸡蛋3~6个的受试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降低了,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升高,此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低。
2
蛋黄不要丢
很多人都知道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就只吃蛋白。其实并不推荐。
因为蛋黄就像是鸡蛋的核心,其集中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微量的维生素C;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则都比较丰富。
因此,除了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建议吃整蛋。
3
挑蛋别纠结
吃鸡蛋的第一步,在于“选择”,但白皮蛋、红皮蛋、乌鸡蛋、土鸡蛋……市面上鸡蛋种类多,而价格也相差很大,那它们的营养成分有什么区别呢?
专家曾做过相关实验发现,各种蛋里面的成分相差不多,营养含量并没有因为价格的升高而增高。
所以买鸡蛋,选新鲜的就好~
3
鸡蛋加点“料”,养生效果能翻倍
吃鸡蛋最好的方法是蒸、煮,营养流失少。但如果在煮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料,养生效果会更好~
1
鸡蛋+当归,改善血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搭配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而鸡蛋又能补充营养,利于增强体质。
【药材】当归15克、香附10克、鸡蛋2个。
【做法】首先把当归、香附、带壳的鸡蛋洗干净,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待鸡蛋熟了后取出,药汤继续小火煮10分钟,再将剥壳的鸡蛋放入煮好的药汤中即可食用。
血瘀较重的人,可以将汤汁一起喝掉,一个月吃两次;血瘀较轻的人一个月吃一次即可,这对改善血瘀状态十分有效。如果有痛经症状的朋友,可以在月经前吃上一个,对预防痛经、月经不调都有好处。
而且一些轻度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患者,也可以吃上一个,坚持下来就能缓解疼痛。
【专家提醒】有出血症状的患者谨慎使用。
2
鸡蛋+五味子,养肝血
平时若有头晕耳鸣、两眼发干、视物不清、手足心发热、两胁隐痛等肝血不足的症状,推荐这款“延寿蛋”。
【组成】五味子10克、鸡蛋适量。
五味子“五味入五脏”,对人体各脏腑功能有补益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五味子还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有助于保护肝脏。
【做法】五味子提前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把鸡蛋放入泡五味子的水中一起煮,鸡蛋煮熟后敲出裂纹,再煮10分钟,放凉即可。每天早上吃一个。
转自/我是大医生官微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本文来自南辕北辙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0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