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衙前村起义_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浙江萧山只有衙前村,没有衙门村。衙前村是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下辖村,也是衙前镇镇政府所在地,经过区域调整后,衙前村成为了衙前镇新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衙前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瓜沥新城...

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浙江萧山只有衙前村,没有衙门村。衙前村是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下辖村,也是衙前镇镇政府所在地,经过区域调整后,衙前村成为了衙前镇新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衙前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瓜沥新城西端的一个乡镇,下辖11个行政村、2个社区,距离萧山城区约有14公里,区域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原里东徐、新发王、韩戴、田里胡四个自然村合并为新的衙前村,附近有104国道复线、萧绍运河、杭甬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捷,发展潜力大。

衙前 | 原名“盐溪镇”,位于独山港镇衙前村北部

文 | 嘉兴地名

衙前,原名“盐溪镇”,位于独山港镇衙前村北部,盐船河终点,全衙路与新衙路的连接处,距镇政府东北4.8千米,今为衙前村驻地。

清代期间,衙前集镇属武原乡东十九都东区东旧衙庄。民国期间,曾是衙前镇、衙前乡、三衙乡驻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建全乡、全塘乡、全塘公社、全塘乡、全塘镇和独山港镇。

三国时期(220—280),平湖东乡(时属海盐县)的沿海一带早已 “斥卤为盐”,以盐为业。后沦陷为海,元朝时又逐渐涨沙成陆。

据明代陆杰的《盐运河记》记载:

“平湖东去海塘仅五十里,塘以外斥卤,内则为荡,荒茅无际,业唯煮海。”

清光绪年间《平湖县志》卷八载:

其时,沿海一带“灶丁聚团办盐,北樵南煮”。

意思说,从前沿海内地百姓以种植芦苇为主,将10.74万余亩荒荡生长的芦苇柴草,供给沿海一带盐场煮盐。

嘉靖年间,知县顾廷对为利于盐运,又有益农田灌溉,发动周围乡民从新仓闸桥往东12里开浚一条河道,时称“新开河”。

为感激顾廷对的开河之举,百姓称之“顾公河”。因为这是一条运盐的主要水道,雅名“盐溪”。后在新开河东首形成集市,集镇也以“盐溪”为名。清末民初新仓举人柯培鼎在其《芦川竹枝词》中说:

“旧衙之南,清乾隆中开垦。土中犹见柴灰,知明代皆盐场,今则垦成熟地矣。”

诗云:

旧衙一路到全公,

土内柴灰色未融。

闻说当年晾盐地,

至今灶户尽歌丰。

明、清期间,芦沥场是浙西的主要盐场之一。

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盐溪小镇西北的“西北宅基”设立“芦沥场盐课大使署”,时称“盐衙门”,辖领舒家、平家、吴家、潘家、曹家、朱家、钱家、大团、江门、公冶、山东和山西12个盐团,遂在盐衙门前形成东乡生机勃勃的主要集市。

其时,早于平湖建县设治68年。宣德五年(1430),芦沥场划属平湖,将12个盐团改为东正、澶一、澶二、中上、中正、南备、西下、南正、江门、南中、山东、山西12界。

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芦沥场大使署移置县城南门时,在盐溪集镇整整已有250年历史。

明天启年间《平湖县志》卷九记载:

“芦沥场旧在芦沥浦,东吴改名南场,设六团。团有长,聚灶归团煎盐,所司以斛收贮仓,给商行货充饷为官盐。后移独山,旋徙芦沥市东缘,是称旧衙。”

自盐课大使署迁至县城后,旧址称之“旧衙”,而盐溪集镇则地处旧衙之前,故俗称“衙前”。清乾隆年间《平湖县志》卷一中,已有“衙前”这个地名。

清末民初当地秀才周光瑞在其《盐溪渔唱》中,对衙前古集镇的变迁作了记述:

“邑城东北四十五里有衙前镇。旧芦沥场署在镇西北,故镇名‘衙前’。”

诗云:

海滨南望尽盐田,

煮海为盐入市廛。

不见盐官旧衙署,

镇名犹说是衙前。

从盐溪小镇的形成开始,当地乡民不但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成就,也积聚了宝贵的人文资源。周光瑞对自己的家乡倾注无限感慨:

盐溪物产足生涯,

市集中枢属旧衙。

溪北尘嚣多市肆,

溪南耕读有人家。

他在诗后云:“衙前镇在旧衙坊,居盐溪中枢。溪北市集,袤延里许,物产丰富。溪南地稍僻静,住宅为多。”

清代时期,衙前集镇曾有陆氏、朱氏、周氏等大族,其中陆绍曾、朱和与周光瑞三人名声最大。陆绍曾,字贯亭,号鲁斋,与新埭泖口陆氏同宗同族。

清乾隆十年(1745)进士,官任山西静乐知县。任上,他洁己爱民,政事远播,是旧科举时代全塘地区的唯一进士。朱和,字介堂,乾隆三年(1738)中举。朱氏为人重义,仁爱他人,为乡里尊敬,故居的厅上匾额众多,后来因慈父故世,他悲伤过极而死。

周光瑞,字虞臣,同治八年(1869)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岁贡生,他所著的《盐溪渔唱》一卷,将盐溪周围的乡村风光、人文典故集成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篇章史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衙前是平湖境内第一个**党员朱轶凡的出生地。朱轶凡(1900—1967),化名方政,笔名文痴、超寰。衙前人。

他在15岁辍学后,进入新仓同和当铺做学徒。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一批青年成立“救国十人团”。1924年8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朱轶凡经时任***金山临时县党部常委李一谔介绍加入***,任***新仓区分部常务委员。

1927年,北伐军开进县城,他负责接待和犒军事务。“四一二”后,结识**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萧楚女等人,并由时任**金山县独立支部的书记李一谔介绍加入中国***,成为平湖县第一位***员。

后来,他与李一谔、颜书绅等人在金山、平湖交界处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1929年,因参加金山“新街暴动”,次年3月被军警抄家,并将他父亲朱惠和抓去“抵罪”。他闻讯后,化名隐居于上海山海关路,从此与党组织中断关系。

1931年春,朱轶凡为躲避***搜捕,离沪至崇明,在大通纱厂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开办工人文化补习班,因引起崇明县***党部的怀疑而辞职。抗日战争初,朱轶凡在平湖县政府政训处下属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任政治指导员。

1942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曾创办三叉河十一保、十二保小学。1945年,重新加入***。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67年病故。

在衙前西北约500米处,有一座小桥,名为“磨子桥”。清末民初新仓岁贡生柯志颐在其《芦川竹枝词》中,曾作磨子桥一诗:

磨子桥东庙祀周,

曾怀养正应蒙求。

从今重访谈经地,

义薄云霄墨尚留。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磨子桥附近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百人坑”惨案。

1941年6月6日早晨7时许,占据金山卫的日军为搜捕抗日人士,由日军大队副松田角荣率寇60余人,向浙江平湖境内进犯,沿途一路上掳掠抓人。日军到了衙前集镇时,将抓获的无辜百姓威胁、拷打,逼迫他们交代抗日分子的去向,发泄他们曾经遭遇的打击之仇。

日军由于一无收获,恼羞成怒,强迫其中的20余人挖掘坑潭,准备把他们活埋。从下午开始,日军将140名被抓百姓分成3批,先后用刺刀戳、枪把打,将他们纷纷推入潭中,然后垫上泥土掉头就走。

其中,一名叫朱瑞云的茶馆店主,当场怒斥日军暴行。日军残忍地将他割舌挖眼、削耳砍臂,惨不忍睹。在日军实施暴行中,有2人乘夜色朦胧夺路而逃;有2人埋在上面伤势较轻,从被填的较薄泥土中拼命挣扎,爬了出来逃回家中,两年后不幸去世。136人死在坑中。

侵华日军抓捕掳掠中国百姓的资料图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原全塘镇人民政府征地3亩,在惨案原址用水泥修造一座直径7.5米、高0.8米的圆形坟茔。坟茔东侧立有花岗岩说明碑,警示民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新建造的磨子桥“百人坑”,成为一处进行近现代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10年2月,百人坑被公布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原建中村恢复新中国成立初衙前村的村名。衙前村注重发挥集镇的文化遗产,弘扬当地革命传统,围绕“勤俭、创业、务实、发展”的奋斗精神,开创衙前古集镇的新景象。

--END

居住衙前,也可以坐山观云

在杭州,碰面的时候,有人会问我:“你从哪里过来?”

“萧山衙前。”

我觉得在“衙前”前面要加“萧山”,不然可能还要解释半天。衙前是属于萧山的一个镇,与绍兴接壤。有些时候,我出去吃饭要开五六十公里的车。常常都有人会在“哦”后面再加“蛮远的”几个字。

对大城市来说,去哪里,随便一动都不会很近,尽管我没有准备去习惯大城市的生活,但是心里却不想给自己安一个“蛮远”的开关。陶渊明说过:心远地自偏。

远不远,除了看心理,还要看每个人自己认为的“中心”如何设定。对很多人来说,闹市才是中心、中心城市才是中心,对我而言,安静就是中心,有山的地方就是中心。客居衙前,挺好,有山,有衙。

衙,不是我的向往。

这辈子只准备向山而行了。

不过,既然是客居衙前,刚来的时候,我就在想:衙前这个衙在哪呢?

既然叫衙前,自然是有衙。

衙前,这一地名,唐代已见记载,唐咸通二年(861)觉苑寺(江寺)经幢中有“衙前之将兼知都坊马权捨绢二疋”等记载。另据《衙前镇志》载,当时“军队皆据山布阵,以利攻守,军衙建在近山,以便指挥”。因聚落在“大衙”之前,因此取名“衙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凤仪乡白鹤里。元至元十六年(1279),为二十三都四图。明嘉靖十八年(1539),朝廷建急递铺于此,称白鹤铺。清雍正七年(1729),为二十三都衙前庄;清宣统二年(1910)属龙泉乡。

另说:衙前,古称金田,明洪武元年,因“秀洲巡检司迁徙于此”而得名。顾名思义,那时这个地方地处司署衙门前。衙前文化底蕴,古今相承;旅游资源,红绿辉映;自古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据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境内双镜村上镜创建当时吉安第二、遂川首家私人书院——新兴书院,永新籍宰相刘沆早年启蒙教育就在此书院入学,至今尚留“惜字塔”、“宰相路”等古迹。

相传清嘉庆皇帝有一外甥因慕“秀洲”美名曾在此秀洲巡检司主政数年,勤政爱民,功绩卓著,深受百姓拥护,以致其离任返京时,十里百乡群众自发签写“万民伞”相送,请求朝廷为其表功。司衙旧址至今古木参天、幽静致远。

衙前镇坐落于萧绍运河之滨,地处萧山区中部东端的萧绍平原腹地,东邻瓜沥镇,南接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钱清镇,北依新街街道、瓜沥镇。

虽然只是因为偶然,我有缘客居这样的地方,但是却感到十分欣慰,觉得可以沾染一点文气。本来,我去哪里做顾问,只要是有经常去的都会弄一个书房出来,在许建忠品牌总部我有方寸书房,在尚都衙前工厂我现在也有一个书房。

开始的时候,这个书房我想就叫“望山书房”吧,因为常常开窗就可以见到山,再说也有“坐望萧山”的意思。最近我改变主意了,还是叫“近山书房”吧,向山而行,离山就会越来越近。

衙前有衙,萧山自然有山。

每天我都可以推窗见山,观云揽胜,眼光透过现代化的楼宇,思绪随着远山去云游……

萧山,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

改名萧山,有两种说法,不过两种说法都跟山有关。

第一种说法:据说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沿用至今。“萧然”作为地名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出于乾隆年间的《越中杂识》,其中“山”的条目下:“萧山,在萧山县西一里,晋高士许询隐此,萧然自放,故以为名。

第二种说法:又据康熙《萧山县志》记载:萧山又云萧然山,旧志云,晋许询于此凭林筑室,有萧然自适之趣,故名。或云,句践与夫差战,败以余兵栖此,四顾萧然,故名。

萧山有山,衙前有衙,这叫作名副其实、这也叫师出有名。雅已经倒塌,只留其名;山还是依然如故,群峰连绵,岫生云起,一直在这里,不悲不喜。

对萧山和衙前来说,不管是我,还是当地的居民,都是过客。尽管当地人都会觉得我们都是外地人,对大自然来说,我们都是过客而已。搞一个书房,只是为了读书,取个名字是寄托一下情怀,用文化来滋养一下自己。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无为学堂,算是尚都的企业干部学校。衙前古有新兴书院,不但使这个地方有了文气,还培养出了人才。而尚都的无为学堂,只是希望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没有成龙之志。不过,企业里有个学堂,也是值得点赞的事情。

对我来说,在现代化的丛林里、在工业园和农庄之间,有一个可以读书、喝茶,还可以推窗望山的地方,真好!

——End——

@龚崎现

本文来自日夜相随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51355.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3-08
下一篇 03-08

相关推荐

  • 浙江萧山衙前村起义_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
    浙江萧山只有衙前村,没有衙门村。衙前村是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下辖村,也是衙前镇镇政府所在地,经过区域调整后,衙前村成为了衙前镇新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浙江萧山衙前村还是衙门村衙前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瓜沥新城

    2023-03-08 02:10:02
    199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