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亚蟑螂怎么养
最好控制温度在23-35℃之间,相对湿度在60-75%。需要有一定的饲养空间,可以使用包装鸡蛋的纸皮养殖。食物最好是高蛋白质的,一星期还需要提供2-3次蔬果,比如梨、橙等,蔬果一定彻底清洗干净再喂养。
杜比亚蟑螂怎么养
养殖环境的温度对杜比亚蟑螂的生存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温度较低,杜比亚蟑螂的新陈代谢会降低,低于5摄氏度甚至会冻死,如果温度过高,其采食量又会降低,甚至不采食。
杜比亚蟑螂是蜚镰目中体积较大的昆虫之一,成虫体长一般为35-40mm,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是攀爬运动能力极弱。
杜比亚蟑螂具有夜行性,在晚上会很活跃,不过因为它们不能像其它蟑螂一样可以爬过任何平滑表面的物质,所以不用担心会逃跑。
因疫情断粮?!饲料虫繁育**请收好
要说这次疫情教会了爬友什么
那就是两个字
屯粮!!!
疫情期间+冬季低温
造成了一段时间的饲料虫无法正常购买
使得很多爬友家里断粮
喂食也从原来的“ 一把一把地喂 ”
变成了“ 一根一根地喂 ”
很可惜即便如此
也发生了爬宠被饿死在家的惨案
明明蜥蜴爱好者的可选择范围很广:蟋蟀、蟑螂、面包虫还有果泥,可谓是有哪个吃哪个,但选择哪种昆虫好囤呢?
要说到 “囤”,就一定得实现“居家繁殖 ”
什么饲料虫最适合居家繁殖?
蟋蟀虽然适口性最好,但成群的成体蟋蟀的夜间鸣叫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樱桃、杜比亚等蟑螂不吵不闹,也有同样的适口性,奈何有很多饲主接受不了,而且一旦发生逃逸…家庭成员可能会有成见;
那么剩下的,就是多年以来,霸占饲料虫“主食”地位的面包虫了
面包虫不仅能作为一些守宫的主食,还可以成为其他蜥蜴、鸟类、部分龟类/两栖类/节肢类的零食。
而进化版大号的面包虫——大麦虫,因为放大了面包虫的全部优点,也逐渐成为两爬饲养者不可或缺的必备食材
没错!为了不让广大爬友不再受粮食短缺所限
现在RZ正式向大家传授面包虫+大麦虫的家庭饲养攻略!
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俗称面包虫,原产于北美洲,属于拟步甲科的粉甲虫属
而常常作为饲料的则是它们的幼虫阶段
面包虫不是蛆! 面包虫不是蛆! 面包虫不是蛆!
幼虫的饲养:
想要繁殖,得先过“养活幼虫”这一关。面包虫可生存的环境温度在5-30度,适宜温度为22-26度,在此区间内生长最快
5-10度代谢降低,活动性大大减小,死亡率也降到最低,但同时生长的也是最慢的。如果不繁殖,想长期保存活虫的话可以在这个温度下储存
很多人饲养面包虫会出现大量的死亡无非是以下两个原因:
1,尸体没有及时清理。死掉的面包虫会被同类蚕食,但死亡后腐坏的尸体会加速同类的死亡。如果尸体不按时搭理,死虫便会越来越多
2,湿度过大,这是主要死因。这一点和食物有很大关系,在通风较差、吸湿底材较少的情况下,喂食较多水分的蔬果也会造成大量死亡。因为潮湿的水汽会堵塞幼虫身上的气孔(可以理解为它们的鼻子),从而窒息死亡
食物:
建议以麦麸为主,如果不方便购买也可以选择苞米面、麦片这种更容易买到的干粮作为主食。
这类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它们的主食,更有着较好的吸湿功效,可以吸附食物中多余的湿气来降低死亡率,可谓是一举两得;也可以选用鸡饲料代替,营养更为丰富
但不推荐以猫狗粮为主,因为油脂含量较大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馒头、米饭来给它们换换口味
辅食可以选择一些根块类蔬菜,如萝卜、土豆等
将其洗净、切片、擦干表面水分后,可以每周投喂一次
因为这类蔬菜的含水量恰到好处,不易过潮
至于是否可以投喂其他蔬菜,则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定:通风较好或者较干燥的北方可以每周少量投喂;湿度较大的地区则不推荐投喂蔬菜,甚至根块类食物都应该酌情减少
繁殖:
当面包虫长到2.5-3cm时,就会准备化蛹。全程的温度和饲养幼虫的适宜温度一致
化蛹前的面包虫会行动迟缓,拿在手中只会机械地扭动,放下后不会爬走。化蛹后可以将其单独拿出,以免被其他幼虫啃食
羽化成虫后,先是棕色的甲虫,一周左右会变成黑色的甲虫,届时即可交配繁殖了,寿命在一个月左右。
繁殖时可准备铁丝网筛将成虫盛在内部饲养,像这样的
日常饲养成虫,底部依然可用麦麸,在网筛内投喂干粮为主,蔬菜为辅的饲料
推荐使用10目的网筛将成虫与底部电料隔离
这样成虫产卵后,卵会掉落进下方的麦麸中进行孵化。这样不仅更方便打理,而且也可以避免卵被成虫啃食。
经过一周左右的孵化,就可以获得小小面包虫啦~可以添加一些鸡饲料来给新生的幼虫和成虫补充营养
Tips:
自繁除了可以弥补食物短缺,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储备全尺寸的面包虫。鉴于国内不常见到迷你粉虫(Tenebrio obscurus),出生不久的面包虫小幼体可以成为很多两爬及节肢类幼体的不错口粮;
无论是幼虫饲养盒还是成虫繁育盒,都应该定期清理粪便。数量较多(1斤以上)最好每个月都蛹30目的筛网筛一遍粪便,数量较少的话可以2-3个月筛一次;
当幼虫数量较多的时候,尸体与蜕皮的数量也会增加,有以下几个方法进行筛选:
1,手拣法。顾名思义,逐个挑出。虫皮可以搓成一堆捏起来
2,吹风法。在开阔易打理的地方使用吹风机或吸管嘴吹,将表面的虫皮吹飞出饲养盒。但是这是妈见打的行为,请慎重操作
3,引诱分离法。将整盒幼虫倒在比原饲养环境至少大一倍的大环境的一侧,在另一侧放一片面包等食物,并加盖一些遮蔽物使光线减弱。放置一小时以上,活虫便会被吸引到另一侧,集中铲出即可。
留在原地的即为尸体、虫皮、蛹和即将化蛹的大幼虫,可根据需要拣出
大麦虫
Zophobas morio
虽然大麦虫像是加大号的面包虫,但其实在生物学分类上则完全不在一个属。面包虫隶属于粉甲虫属,属下只有面包虫和迷你面包虫;而大麦虫则隶属于大麦虫属(Zophobas) ,原产于南非及中非,后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作为来自非洲的兄弟,大麦虫则比面包虫稍微怕冷。适宜温度没有区别,但温度稍低就会降低活动性;也比面包虫更耐潮湿,不过保险起见,仍推荐按照面包虫的饲养方法饲育
这里插入一个趣闻,来自于台湾两爬专家赵雪岚老师的分享:
赵老师曾像我讲述,早年进口大麦虫时,国外出口商并不传授养殖技术,而按照面包虫的繁育方法,大麦虫连完全变态都做不到。这就导致大麦虫价格居高不下,一度成为名贵饲料,只有高级龙鱼才吃得起。
而攻破繁育技术完全是场意外:一个活体商家在一次日常打理中,发现了遗留在泡沫箱里的大麦虫蛹!经过分析发现,原来这几只大麦虫自己在泡沫壁里打洞才会化蛹,莫非这东西需要独居才可以化蛹?
之后经过尝试,发现确实如此!从此我国掌握了大麦虫的繁育技术,直到今天,大麦虫成为了 “ 饲料军团 ” 里主力的一员
所以由此可见,大麦虫在饲养温度、环境布置、食物和繁殖流程上基本和面包虫一致,然而最特殊的是:
大麦虫幼虫在群养状态下不会化蛹,需要单独饲养才可以化蛹。
居家繁殖可以将大个体的大麦虫用纸杯、布丁杯或者大口径试管单独装好,经过一周左右的单养便会化蛹,再过两周左右即可羽化成虫。
成虫后十天左右即可交配,雌虫在2个月左右的生命中可产300-1000 颗卵。
是不是感觉以前错过了一个亿?
因为成体大麦虫较大,并具备短距飞行的能力,所以盛放成体面包虫的网筛可能接不住它们,那么就需要出动新的装备——大号蝈蝈笼
既能接卵,又能防逃,还方便投喂、打理。
不得不感叹养爬界前辈们的跨界思维真的卓越
以上就是本期 “ 囤粮 ” 干货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想要了解更多爬宠资讯,记得持续关注我们喔!品牌公众号:【REPTIZOO】
本文来自久伴别酒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