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城市
上海是直辖市,截至2020年6月,全市下辖16个区,共有107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16个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上海有哪些城市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临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相接。
截至2019年,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37.85平方千米。
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2487.09万人。
上海大都市圈,这些城市都在规划内
陆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跨越9个城市……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越来越深入,上海大都市圈蓝图愈发明晰。
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将分三步走,经济规模在2025年、2035年、2050年分别达到近20万亿元、30万亿元、超50万亿元目标。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内循环,为中国经济发展寻找新动能。在此过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作用尤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陆铭说,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跨越省级行政边界的大都市圈。《规划》的出炉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其最大的亮点是,这是我国第一个跨越省级行政边界进行的国土空间规划。
目标:到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经济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
上海大都市圈有多大?
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翻开《规划》,记者看到上述城市在内的“1+8”市域行政范围都在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内,共包括陆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上海大都市圈圈内城市间渊源悠远深厚,不仅是一个水脉相依、人缘相亲的生命共同体,更是人口与经济高度集聚的高收入经济体。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将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为引领,带动周边城市提升区域整体功能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将分三步走。
——到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初步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框架,届时经济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
——到2035年,上海大都市圈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届时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
——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届时经济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
届时,上海大都市圈将成为在国内率先接近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卓越生态都市圈,基础设施规模质量、国际连通能力和运输效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多个城市进入全球科创百强,形成多个世界级的知识集群,高端制造集群全面成型,重要领域产业链完备。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对记者表示,都市圈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好长草”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更强,长三角城市群跨区域、小尺度、相对精准的新型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建议下一步在现有体制机制优势下深化都市圈建设。
张学良教授全程参与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他建议上海大都市圈需要继续加快“交通—产业—人口—生态—功能—公共服务”六位一体的都市圈建设路径,紧抓项目落实。其中,产业方面,绘制产业链基础资源图和产业链断链风险图,出台产业合作清单、建议清单和揭榜清单,形成空间产业分工新格局。人口方面,推进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宽都市圈人才落户条件,建立良性人才流动新氛围。
加速提升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未来,各城市将携手将上海大都市圈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创新共同体。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以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和世界级的高端制造集群建设为方向,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内生型的供应链体系。
在知识集群的培育方面,《规划》提出,重点集聚前沿基础科学创新源、引入更多应用型基础创新源、全面发展技术应用型创新源、提前谋划未来科技源,引导四类创新要素在都市圈合理布局,强化内生创新实力。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形成上海中心、苏州金鸡湖、宁波甬江、临港滴水湖、嘉定安亭、无锡太湖湾等14个支撑自主创新发展的知识集群。其中,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充分开展基础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圈内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将成为内生动力强劲的高水平创新共同体。
在高端制造集群的打造方面,《规划》提出,加速提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巩固强化绿色化工、汽车制造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集群体系。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
《规划》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端制造集群蓝图:到2035年,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快速提升,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稳步发展,未来战略型产业持续培育;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将在上述重点领域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争取实现多个世界顶级集群、拥有多个自主品牌企业以及关键技术的自主权,全面引领国际、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至2035年实现上海至近沪地区1小时可达
未来,上海大都市圈还要进一步构建高度融合的区域交通网络,打造畅达流动的高效区域。
《规划》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大都市圈城际“一张网”,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连通低碳魅力的绿色交通网络。
陆铭说,《规划》的落地,将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面向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核心地带是以上海为中心的“1小时都市圈”。在这个“1小时都市圈”,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方面的快速流通,轨道交通一体化、土地空间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等很多方面的一体化都显得尤为迫切。
共建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是上海大都市圈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的重点之一。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
《规划》提出,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一是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二是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联动发展,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三是引导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强化长三角港航合作,与浙江联合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与江苏共同推进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
本文来自安于现状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