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是指
劳动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力指全部人口,狭义上的劳动力则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实际统计中,考虑劳动年龄和劳动能力两个因素的指标有劳动年龄人口和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
劳动力是指
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中,劳动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指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离开劳动力,生产资料本身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的。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发挥作用,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或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否则,生产过程也是不能进行的。
2022湖南农商行招聘公基备考: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宏观经济学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考点频率较低,但与之相关的就业与失业的考察频率较高,尤其是充分就业和失业的类型,考察相对较灵活,往往给出一段材料判断属于何种失业类型,同时判断题中对充分就业的考察也很常见,因而需要准确理解充分就业以及失业的不同类型的含义。来跟湖南中公教育一起看看吧~
一、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 劳动力供给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提供的劳动力资源。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则为以下三点:
(1)社会人口规模及结构。一般而已,社会认可规模越大,结构也是合理,所能提供的劳动力供给就会越多,人口素质越高也会更利于提升劳动力的质量。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程度往往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发展水平越高,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教育也有促进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3)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能够体现经济制度,合理且先进的经济体制,对劳动力供给也会提供诸多好处。
2.劳动力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所能容纳和吸收的劳动力总量。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也有诸多因素,主要因素也可归纳为三点: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也是繁荣,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水涨船高,企业也会适当扩大规模,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密集型的产业往往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
(3)技术进步程度。科技的快速进步短期可能对导致部分人失业,但长期来看,技术的提高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再生产过程中势必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大。
二、就业与失业
1.就业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相吻合的状态。
2.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并非是所有无工作的情况都能称之为失业,失业有三要素:(1)劳动能力(2)就业意愿(3)无工作。
这三者缺一不可,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若无工作,不是失业;同理,若身体健全的正常人无工作,该人没有就业意愿,如各种所谓的“二代”们,以及社会上常见的“啃老族”没有上班,也不是失业。同时这也会造成部分人才资源及经济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任何国家政府都会想办法避免失业,让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失业却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失业。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①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人因各种原因而失业,或是信息不对称,或是追求更好的岗位而跳槽,或是因为爱情、怀孕等等情况而暂时失去工作,因而摩擦性失业必然会长期存在,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其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一般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工人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第二,不同单位需求是不同的。
②结构性失业: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而造成的失业。
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结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此时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则会减少,机器取代了部分工人,而这些工人的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便会失业,这就是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类似,结构性失业也会长期存在,并无法避免,因为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经济学中公认无法避免的失业分别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这两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失业,即因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导致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经济发展并非一直上升,它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会经过: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显然在衰退期和萧条期,为节约生产成本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会大幅度减少,失业自然会增多。
3.失业率=(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x100%.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不等于失业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并非所有人都能称之为劳动力。
4.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x100%.
此处的自然失业人口一般指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人口。
5.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社会就业状况,即: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5%。
正因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自然失业,所以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全部就业,因此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之百就业,此时所有经济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自然失业率为5%的原因在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处于就业状况,只有极少数人处于失业中,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往往以5%为依据,例如政府工作报告再提2035年愿景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经典例题:
【单选】1.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平时总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换一个职业,或者换一个雇主,有的可能调到其他地区,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这些情况中,未找到另一个工作之前,常常会有短暂的失业。这种类型的失业被称为:
A.结构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常态性失业
【中公解析】C。解析:A选项,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劳动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所引起的失业。B选项,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失业。C选项,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D选项为干扰项。由题干可知,变换工作、换职业、换雇主等在工作变化之间导致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故本题答案为 C。
【单选】2.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性失业的是:
A.农民冬季农闲
B.小张没有参加过培训无法胜任目前工作而失业
C.老王年纪大了打算提前退休
D.小李打算找工作但许多单位都在裁员
【中公解析】B。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劳动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所引起的失业,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季节性失业;C选项属于自愿失业;D选项属于周期性失业。故本题答案为 B。
【判断】3.充分就业意味着百分之百就业。
【中公解析】B。解析: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故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5%)时的社会就业状况,就是充分就业。故本题说法错误。
提高劳动者技能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指因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不对应引发的就业岗位供求之间的不匹配,外在表现是空闲岗位与求职人员长时期并存。从2010年开始,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开始高于1,且呈逐步递增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求人倍率连续保持在1.2以上,今年第二季度达到1.37,即人力资源市场中每100个求职者对应137个岗位空缺,营销员、快递员、服务员、生产操作工等职业常年面临缺工,同时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需求而处于失业状态,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
就业结构性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更迫切需要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劳动力的能力素质无法满足需要。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需求调整的领先性和即时性与供给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而劳动力市场的自然配置功能无法及时弥补供求失衡,由此带来的供求配置错位。一方面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进步革新要求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与组织管理方式,进而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即时发布新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求职者为适应新岗位所做的准备工作需要时间,包括对于新岗位需求的搜寻与确认,为拓展新技能、提高技能水平而参加学习培训活动,为寻找新工作进行的求职活动等,尤其是参加培训学习新技能需要较长时间。
这种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采用新技术且具有研发密度高、投资集中、创业生存竞争激烈等特点的新经济新产业更为突出,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为旺盛和迫切,且充满不确定性,而这些高技能难以通过学校教育习得,普遍是通过干中学和在职培训积累。加之技术密集型工作岗位一般具有较强的技能专用性,且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一步抑制了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使技能供求的矛盾愈加凸显。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长期任务,需要着眼长远;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当前紧迫的就业难题,需要只争朝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目前,各地已开始抓好数字技能提升等行动,以市场主导、共建共享的方式构建人力资源供给体系,缓解当地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是摩擦性、技术性、政策性因素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需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配合结构化改革综合施策。在宏观上,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对职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在微观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同时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
一是强化就业导向,着眼于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要立足技能人才短缺、技能发展不均衡的系统性问题补短板,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职业标准开发机制,紧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就业新领域,为大量劳动者提供多层次学习和实训机会,以解决新形势下高素质人力资本数量不足的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强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适度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和人才培养能力升级换代,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升劳动力素质。
三是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市场调控能力。要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水平,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最大限度调控当前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一见不钟情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