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需氨基酸有几种
对人来说,非必需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计10种。非必需氨基酸并非人体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
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非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而是人体可以通过自身合成或从其他氨基酸转化来得到它们。
有些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会影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例如,当膳食中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充裕时,可节省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
非必需氨基酸可在动物体内合成,作为营养源不需要从外部补充氨基酸。一般在植物、微生物必需的氨基酸均由自身合成,这些都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蛋鸡氨基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一、氨基酸营养需要量
近年来畜牧业飞速发展,蛋鸡维持需要所需能量不断降低,蛋鸡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但对于其需要量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因此研究蛋鸡氨基酸需要量越来越成为热点。
1、产蛋鸡
对于产蛋鸡,它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几种重要的 EAA 上。同时, 近些年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通常不是仅针对氨基酸一种因素, 而往往会引入氨基酸与其他因素的互作, 如品系和环境等。Gunawordana等 对多种褐壳蛋鸡进行了平行研究,提出当饲粮 Lys水平在 0.747%~0.917%时,产蛋量可以随Lys 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且在此范围内,Lys 与蛋鸡的品系没有显著的互作。
2、开产前蛋鸡
与产蛋鸡形成比较鲜明对比的是,蛋雏鸡及未开产的青年鸡氨基酸需要量研究在近些年内非常少见,而生产中一般都沿用NRC(1994)和我国《鸡饲养标准》(NY-T33-200)的推荐量。育雏和育成期虽不能增加经济效益,但对日后产蛋期影响却是很大。因此研究其需要量也是十分必要。NRC(1994)推荐开产前褐壳蛋鸡Met+Lys+Trp和Met+Cys的最低需要量为:0~6周,0.28%、0.80%、0.16% 和 0.59%;6~12 周,0.23%、0.56%、 0.13%和0.49%; 12~18周,0.19%、0.42%、 0.10%和 0.39%;18周 ~ 开 产,0.21%、0.49%、0.11%和 0.44%。
二、蛋鸡氨基酸营养调控
蛋鸡对日粮蛋白质的需要,最终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氨基酸营养调节着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因而,产蛋鸡的营养调控也多落脚和出发于氨基酸营养。如前所述, 目前畜牧业生产面临着原料匮乏等重大挑战。 因此, 近些年作为动物营养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氨基酸营养调控亦将重点转向节能减排的方向上, 即通过合理设计氨基酸比例来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早期研究表示,增加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虽然能提高生产性能,但蛋白质利用率却下降。
Poosuwan等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到18.0%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 EAA摄入量充足且平衡,有助于维持蛋鸡的健康和免疫功能。Kingori等研究表明,提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00~120g/kg干物质)可以显著提高肯尼亚地方鸡种的产蛋率, 但 如果继续升高到170 g/kg干物质则会影响其产蛋性能。 atshaw等研究表明,保持相同的 EAA摄入量,将日蛋白质摄入量由 13g 提高到17g,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没有显著变化,但粪氮排出量由 3.98%显著提高到 5.68%。 过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可能会导致蛋白质降解供能,氨基酸不平衡和氨基酸间竞争性抑制,进而影响利用效率,增加氮排出。
因此,近些年来,很多研究开始着重考虑氨基酸组成以及理想蛋白质模式在低蛋白质饲粮中的利用此外, 氨基酸对于蛋鸡的营养调控作用还体现在对产蛋鸡健康状况和鸡蛋品质的调控上。此外,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Met 对产蛋鸡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功能性氨基酸对产蛋鸡高温应激和免疫应激的影响、 氨基酸对蛋品质的影响, 以及氨基酸之间的互作等。这些研究有助于建立更为精细的需要量数据库以及氨基酸生理作用的理论基础, 为今后氨基酸在蛋鸡上的高效应用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适度提高日粮 CP (100~120 g/kgDM) ,可显著提高繁殖性能较低的肯尼亚土鸡的蛋重和产蛋率, 高 CP (170 g/kg DM)反而不利于其繁殖性能的维持;母鸡日粮 CP 对种蛋孵化率、 子代雏鸡出壳重和子代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
三、蛋鸡的理想蛋白质模式
理想蛋白质模式最初于20世纪40-50年出现,精确的概念系由Sachs[1]提出。理想蛋白质体系是完全按照动物维持,生产的需要提供相适应的各种氨基酸。实际上它应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具有最佳平衡的比例关系,一般将某一种氨基酸作为基准,定为100,研究出其他氨基酸与该氨基酸的比例关系。二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最佳的比例关系,通过用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表示。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实践应用最先出现在猪营养上(ARC, 1988 及 NRC, 1998), 家禽上出现相对较晚。
但在近 20 年间, 蛋鸡理想蛋白质模式研究已经非常多, 提出了多种氨基酸在产蛋鸡上的最佳比例. 但在近20年间,蛋鸡理想蛋白质模式研究已经非常多,提出了多种氨基酸在产蛋鸡上的最佳比例 ,尽管研究方法不同,但所得结论比较一致:Jais 等 基于氮平衡提出产蛋鸡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色氨酸(Trp)及苏氨酸(Thr)的理想比例为 100:44:16:76;Bregentdahl等基于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模式(SIDAA)指出,对于高峰产蛋鸡,异亮氨酸(Ile)、Met蛋氨酸+胱氨酸(Met+Cys)、Thr、Trp、缬氨酸(Val)和Lys 比例为 79:7:94:77:22:93:100 时,可以达到最佳产蛋量。
作者:刘培培
本文来自心比柠檬。酸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