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人物的建筑
古代祭祀人物的建筑是天坛。祭天作为人类祈求神灵赐福消灾的一种文化行为,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坛则是人们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传说从三皇五帝时代至清末,一直都举行着祭天典礼。
天坛在哪里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
在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那时候就已经有正式的祭祀天地的活动了。
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左右,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天祀典,并于1918年改天坛为天坛公园。
天坛到底有多美?被誉为“人间天庭”,东方玄学的深邃诠释
要说中国最恢宏威严的建筑一定是故宫,最气势磅礴的建筑一定是长城,而最具有东方玄学和美学的建筑非天坛莫属。很多人对天坛的印象就是这三层圆顶建筑的祈年殿,它确实美妙绝伦、独一无二,但真正的天坛更蕴藏着无处不在的玄妙与乾坤。
自古以来,人们对大自然、对天都充满了无限的敬畏与幻想,中国传说天空中心有三垣,是天皇大帝的都城,其上垣太微垣为天帝布政之所;下垣天市垣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而中垣紫薇垣则是天皇上帝的帝宫。古代皇帝自称“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天子祭天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仪式。
随着人们对天宫的幻想越来越具象,祭天的形式和场所也越来越盛大,天坛便这样诞生了,天坛就是人间再现的紫薇垣,因此有着“人间天庭”的别称。这也是为什么天坛的面积比皇帝住的紫禁城还要大将近四倍,为了表现对“天皇上帝爸爸”的孝敬,“儿子们”自然要对“人间天庭”修建得特别用心。
作为“天地日月”诸坛之首,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天坛经过明、清两代帝王的不断加建和改建,成为了我国古代王朝现存等级最高、最完整,也是最精美、最庞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在崇文区还没并入东城区之前,它占了崇文区1/4的面积。
不过天坛并不像天安门、故宫等皇家建筑建在中轴线上,而是在中轴线偏东一些,这是因为东南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皇家认为将祭天的场所设在都城的东南方,有利于皇帝和他统治的王朝。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无不反映着天地之间的关系。天坛有两层围墙,呈“回”字形,北围墙成圆弧形,南围墙成直角方形,象征“天圆地方”,所以这围墙也叫“天地墙”。
我们如今熟知的祈年殿其实并不是祭天的,而是祈谷的,即祈祷五谷丰登,它和祭天的“圜丘”一北一南,由一条360米长的丹陛桥相连。除了这两个重要祭坛,天坛里还有放置祭祀牌位的“皇穹宇”(回音壁的所在地)和“皇乾殿”、供皇帝祭祀礼前斋戒居住的斋宫、负责祭祀时礼乐演奏的神乐署,以及准备祭祀供品的神厨和宰牲亭,不过后几个地方不出名,很容易被忽略,但建得都十分讲究。
古时“祭天大典”的日子在每年冬至那一天,因为从那天起,白天会越来越长,古云“冬至一阳生”,阳气生则万物生,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说“冬至大如年”。
祭祀的时间为冬至日出前七刻,那时候天还没有亮,天气也很冷,皇帝带着皇室宗族、文武百官在卤簿(即仪仗队)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从昭亨门(南门)进入。迎面的是汉白玉石柱构成的华表式棂星门,门顶部的石枋上雕刻有翻腾的云,意味着我们这些凡人已经到了进入天界的入口,所以这门也称“云门玉立”。
为营造天庭仙台神秘而庄严的境界,圜丘的东南西北都有棂星门,而且各有两重,连接着两道壝(wéi)墙,外壝墙成正方形,内壝墙成圆形,呼应“天圆地方”之说。进入第一道棂星门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正方形的外壝墙,墙内摆放着绿色琉璃瓦砌筑的燔柴炉和铁制的燎炉,这些都是祭祀时的重要礼器,我们一会儿再说。
第二道棂星门和第一道长得一样,进入之后就是祭天坛“圜丘”了。内外壝墙都很矮,目的就是为衬托出主体圜丘的高大,两道壝墙与祭台之间都拉开了距离,使墙外的树林也被推远,这样高大的树木就不会对祭台形成压力。人在这样一个空旷的空间登上圜丘坛,会有一种居高临下、仿佛真的步入到了“天庭”的感觉。
进第二道棂星门时往壝墙外看,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到内外壝墙所组成的“天圆地方”。红色壝墙上蓝色的龙头、蓝色琉璃瓦都是天坛独有的颜色,它代表着“天”,高于皇帝使用的黄色和太子使用的绿色。
三层的圜丘坛高5.18米,每层石阶、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是“九”和“九”的倍数,以象征“九重天”。不过这并不是朱棣建的,而是他的后人朱厚熜和清高宗弘历建的。在圜丘建成之前的100多年里,朱棣建的天坛举行的祭天大典都是在大殿里进行的,就在今天祈年殿的位置,那里原本是一座矩形的宫殿,叫“大祀殿”,其形制类似于紫禁城太和殿,功能有点像万神殿,祭拜天,也拜地,同时祭祀日神和月神等各路神仙,当时的名字也不叫天坛,而叫“天地坛”。
到了嘉靖九年(1530年)的时候,嘉靖皇帝认为天地合祭的做法不太妥当,于是大刀阔斧地对祭祀制度和建筑进行了一番改革和改造。他在天坛增建了圜丘,专门用于祭天,为了亲近上天,还特意把圜丘设计成一座没有顶的建筑。以前的“大祀殿”改作祈求丰收之坛,“天地坛”也改名为“天坛”。嘉靖还在安定门外修建了方泽坛(即祭祀地神的“地坛”)和祭蚕神的先蚕坛,又在朝阳门外修建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日坛,在阜成门外修建了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的诸多星宿神祇的月坛。
不过嘉靖建的圜丘是蓝色琉璃的圆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把它改成了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也就是今天素雅的样子,这样确实更有一种清新脱俗的空灵之美。
最上层的坛面由九重石板组成,中心一块突出的圆石,八层扇形石环绕着它,每环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和“九”的倍数,一环9块、二环18块、三环27块……九环81块取名九九。中层坛从第十环开始,即90块扇面石,直至十八环。下层坛从十九环开始,至第二十七环。三层坛共有378个“九”,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强调“九重天”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
古人把圜丘坛看作是紫薇垣中天皇大帝星,坛顶正中圆石取名“天心石”,也叫“太极石”,是天皇大帝的坐标,所以每当祭天时,在天心石上供奉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蓝色缎幄帐,象征皇天上帝的居住之地。其他诸神的牌位也对应在周围的扇形石上摆放,清代时还增加了列祖列宗的牌位。
“天心石”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于人站在上面说话,声音会特别浑厚、洪亮,古代帝王说这是皇天上帝在向凡人发出“圣谕”,其实这是声波被四周石栏反射的回音造成的。
祭天大典的第一个程序为“迎帝神”,燎工将一整头宰杀洗净的牛犊放于我们刚才看到的巨大绿色燔柴炉上,并用松枝、苇把燔烧,燔柴炉的东西南三面也各有九级台阶。同时乐队奏乐,赞引官唱赞“燔柴迎帝神”,还有64位舞者跳八佾舞。
然后皇帝在圜丘上向皇天上帝等诸神的牌位上香、行礼、献玉帛、献酒。礼成后,神案上的供品、祝版、玉帛均送入燔柴炉和燎炉中焚烧,敬献给皇天上帝,即“送帝神”,皇帝也需在望燎位上恭恭敬敬地观看焚烧过程,称“望燎”。
燔柴炉只有一个,为皇天上帝专用,但铁制的燎炉在圜丘的四方都有,用于焚化不同神位的供品。东侧八座燎炉分别焚化配位(即清朝前八位皇帝)的供品;西侧两座用于焚化从位供品;北侧一个,为夜明之神(月)专用;南侧一个为云、雨、风、雷诸神共用。
西南侧还有三座祭祀时照明用的望灯杆,毕竟祭祀时天还没有亮,现场念诵祭文、歌舞、祭拜等各种礼仪也不能抹黑着来。望灯杆高古尺九丈(28.8米),顶端有滑轮,以升降灯的高度。
圜丘坛的北边出了两道棂星门便是皇穹宇,在不是祭祀的日子里,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和其他天神的牌位都供奉在皇穹宇的殿中,因此它也被叫做圜丘的“天库”,即存放天神牌位的仓库。
著名的回音壁就是在皇穹宇中,实际上就是皇穹宇的一圈围墙。
皇穹宇和圜丘一样都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正殿初为两层檐顶,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拆了一层顶,改建为今天看到的样子。
皇穹宇殿坐北朝南,坐落在2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之上,木拱结构,上覆蓝瓦金宝顶,精巧而庄重,其实它就是个缩减版的祈年殿。
殿内与祈年殿也很像,但也是缩减版的,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起殿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藻井上满是龙凤和玺彩画,美轮美奂,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殿中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牌位,左右是清代前8位皇帝的牌位,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道光皇帝。
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有三块石板很神奇,站立在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在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在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所以这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
由于这回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筑前发出来的,因而就有“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于是三音石又称“天闻若雷石”,也有叫“三才石”的,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人站在石头上说话,殿门须打开,以便“皇天上帝”听到,而回声便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除了三音石,如今皇穹宇里最有名的就是“回音壁”,即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的墙壁因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弧度也十分规则,所以声波的折射也十分规则,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百多米的另一端。不过如今的回音壁前都被围起来了,我小时候去玩时是没有围栏的,但因为说话的人太多,其实也没听见。
东西配殿里分别供奉的是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和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等牌位。
皇穹宇的西侧有一棵“九龙柏”,树纹蜿蜒似九条小龙。传说有一年京城久旱无雨,乾隆在天坛祭天祈雨时看见九条小蛇从皇穹宇的围墙内爬出,众人抓捕却无所获。这时有人看到这株柏树,便对乾隆说那九条小蛇化身为了九条小龙依附到了古柏之上,是为“九龙迎圣”,乾隆大喜,赐名“九龙柏”。
过了“九龙柏”,便是圜丘的北门“成贞门”,同时它也是祈谷坛的南门,远处那个尖顶的建筑就是祈年殿了。成贞门两侧的围墙上覆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
通往祈谷坛的这条长360米、宽30米的“通天神路”叫做丹陛桥,它也是天坛的主轴线,因高出地面4米,且路下有东西向的券洞通道,故称“桥”,算是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了。桥面上有三条白色的石道,正中间最宽的为“神路”,但并不是皇帝走的,而是供皇天上帝走的;皇帝走东侧的“御路”;王公大臣走西侧的“王道”。丹陛桥南低北高,这样向着那个鎏金宝顶的祈年殿走时,会有步步升高,如上天庭之感。
丹陛桥中间的东侧有一方形石台叫具服台,周围护以汉白玉石栏板,每逢祈谷大典,台上会支搭一黄云缎方形幄帐,俗称“小金颠”,皇帝于大典前先行至此,净手并换上蓝色祭服,恭候大典开始。典礼结束后仍回这里更衣,故又名“更衣台”。
祈谷大典与祭天大典并不在一天,祈谷在每年的正月上辛日举行,就是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辛日。我查了一下,今年的正月初七为辛卯日,即为上辛日,就是说如果按古代祭祀制度,今年的2月7日就是举办祈谷大典的日子。
进入祈谷坛前要先穿过这道“祈年门”,它是祈谷坛的正门,庑殿顶,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这座门是明初的原物。与丹陛桥一样,祈年门的中门也是供皇天上帝走的,皇帝走东门,百官走西门。
这个立于三层高坛之上的圆形大殿就是享誉中外的祈年殿了,它绝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美学巅峰,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乐园里的中国馆就是根据祈年殿的造型建造的。
祈年殿是昔日北京最高的建筑之一,高33米,直径24.2米,宏伟壮观,气度非凡。咱们前面讲过,这栋建筑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朱棣在最初建天坛时,这里是一座宽12间、纵深36间的黄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殿”。
后朱厚熜在1545年把它重建成了三层圆形的“大享殿”,不过那时候圆顶的颜色分别是上蓝、中黄、下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也就是弘历把圜丘的颜色改了的两年后,又将祈年殿的顶全部更换成了蓝色琉璃瓦,并更名“祈年殿”。不得不说,在色彩上,乾隆的审美还是比嘉靖在线得多的。
祈年殿的三重圆攒尖屋顶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也是最高等级。在北京皇城中,只有三个建筑拥有三层基座,除了祈年殿,就是故宫里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整组建筑,还有一个是太庙。
巨大的三层圆形石基座共有八出陛,其中南、北两向的石陛中镶有巨幅石浮雕,自下而上分别为“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图案。拾阶而上,肃穆巍峨,仿佛即将踏入天庭。一位法国建筑师在游览了天坛后说,摩天大厦比祈年殿高得多,却没有祈年殿那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达不到祈年殿的艺术高度。
祈年殿不仅美得超脱,更蕴涵了我们古老的哲学理念与智慧,圆是一种生命的流转,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当然圆不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祥和美好的象征,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圆满、圆梦、花好月圆、破镜重圆,圆形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其实最初将建筑建成圆形的是武则天在洛阳的明堂,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好在天坛再现了这种意境。
仔细看圆顶下的一朵朵斗拱也是精美绝伦,我国古建筑不用一颗钉子就能造得这么庞大的精髓就在于此,而且它们还能防地震,因为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以吸收和损耗能量,起到调正变形的作用。所以地震时建筑虽会晃动,但震动停了,它就又恢复原位了。不过可惜防不了火。
祈年殿内更是富丽堂皇,别具匠心,层层相叠而环接的穹顶仿佛像是砖砌的,但并没有一砖一石,全部是木结构,而且没有大梁和长檩。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28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外层12根檐柱象征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这金柱和檐柱共计24根象征着农历二十四个节气。最内4根龙井柱(也叫通天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柱高18.5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的柱础,海水宝相花的柱身,沥粉堆金,支撑着殿顶中央的“龙凤藻井”。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
可惜如此华丽的祈年殿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8月24日的夜里遭雷击起火,大火持续了一夜一天,最终化为灰烬,因殿内楹柱是檀香木,当时还香飘数里。光绪花了七年把它重建了,但后来的列强入侵都对它造成过很大伤害。
祈年殿的两侧还有东西配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原为前九后七,两排共十六楹。乾隆在给祈年殿屋顶改颜色那年,以其“及参差不齐”为由,拆除后殿,仅存前殿九间,用于尊藏供奉从祀神位。
祈年殿的后面是“皇乾殿”,和皇穹宇的功能一样,即祈年殿的“天库”。
皇乾殿也是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为五间庑殿顶,上覆蓝色琉璃瓦,殿匾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御笔。
皇乾殿里供奉着“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神版,祈谷大典前一日,皇帝亲临上香,行请神礼数后,才由太常寺官员将神版以龙亭恭请到祈年殿内各神位陈放。
在圜丘和祈年殿两个祭坛的东侧还各有一神厨和一宰牲亭,为祭祀前准备祭品的地方。圜丘的南神厨和南宰牲亭没有开放,祈年殿的北神厨和北宰牲亭是可以参观的。北神厨和北宰牲亭由一条长293米的长廊连接,连檐通脊,共72间,故又称“72连房”。祭祀前夕,廊内悬灯,典礼所需玉帛牲醴、粢盛庶品等一应供品,均沿长廊送上祭坛。
北神厨比北宰牲亭更靠近祈年殿,院子近400平方米,东殿为左神厨,右殿为右神厨,屋顶歇山式,覆绿色琉璃瓦,当时有厨役90多人在这里为祈谷大典备办粢盛庶品、玉帛牲醴等30多种供品。
院子里的正殿叫“神库”,祈谷大典前一天,将左右神厨准备的供品按各神位所需,分别陈列于神库殿内,供皇帝亲临查验,不过现在里面只是文物展了。
沿着长廊继续往东就是北宰牲亭,为重檐歇山顶五开间大殿,同样也是绿色琉璃瓦,前设井亭。宰牲亭用于屠宰祭祀所用牛、羊、鹿、兔、猪等牲畜,在宰牲亭把牲畜屠宰后,通过长廊送到北神厨。
祭典前的准备复杂而讲究,祭祀前三个月,礼部和太常寺官员就要开始对用作献祭品的牛犊进行挑选。祭祀前五日,钦定亲王会至宰牲亭检查祭祀用牲畜。祭祀前一日,设香案行礼,由鸿胪寺派专门官员看着宰杀,称“视牲礼”。因祭天用的牲畜不能用刀杀,屠宰时先用大木槌猛击牲畜头部,故这里又名“打牲亭”。
天坛里还有两个很特别的地方——斋宫和神乐署,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你时间够,值得去看一看。斋宫靠近天坛的西门,是皇帝祭祀前专用的斋戒宫殿,相当于个小皇宫。每次大典前,皇帝都要提前三天到这里斋戒(清朝时改为前两天在紫禁城斋戒,最后一天再来这里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事敬诚。斋宫坐西朝东,绿色琉璃瓦,表达着皇帝向天称臣、庄敬恭谦之意。
斋宫面积近4万平方米,呈正方形,有两重宫墙和两道御河环护,四周以回廊163间环绕。
天坛里的猫也很多,这只正趴在斋宫宫门的屋檐上瞄着游客。
进了宫门一直走是正殿无梁殿,此殿因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而得名,皇帝进出斋宫均在此举行有关礼仪。
无梁殿前的月台上有时辰亭和铜人亭,时辰亭又称奏事亭,是大典前由太常寺及钦天监官员奏报时辰,请驾诣坛所用。
铜人亭里的铜人手持斋戒牌,以警示皇帝诚心斋戒。
除了皇帝在祭典前要斋戒三天,各部官员也要在各衙府进行斋戒。
现殿内是按乾隆时期原貌陈列,横额“钦若昊天”为乾隆御笔,屏风、宝座均为原物,十分珍贵。
无梁殿后还有寝殿、阿哥房、值守房,面积虽不及故宫,但也清幽典雅。
无梁殿的正后方就是皇帝戒斋时所居的寝殿,硬山建筑,形制古朴,匾额上“敬止”二字也是在提醒皇帝要诚心斋戒。
寝殿共5间,中间设宝座床、花台,用于起居礼仪和接见大臣之用,最北那间是冬季戒斋时的卧房,龙床设暖帐,室内有地炕和炭火盆等取暖设施;最南边的那间是夏季斋戒的居室,两个次间为起居室和书房。
喜欢作诗提墨的乾隆皇帝也曾在这里赋诗数十首,以抒祭天的情怀。
无梁殿的的东北角还有一个钟楼,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个木架,上悬铜钟,皇帝每次进出斋宫均鸣钟迎送。
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了现在重檐歇山二层钟楼的样子,不过里面悬的钟依旧是明永乐年铸的素面大钟,名“太和钟”,钟体巨大浑厚,钟声圆润洪亮。大典前,皇帝起驾出斋宫开始鸣钟,到达祭坛钟声才止。
斋宫的西面是神乐署,是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舞蹈的官署,就是咱们在圜丘祭天时说的唱赞“燔柴迎帝神”、八佾舞的歌舞乐队人员就出自这里。
神乐署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祭祀前40天,舞乐和执事人员就要开始在这里面的凝禧殿排演与走位,并于每月三、六、九日合练。可惜我来的这天没有开门。神乐署在外坛的西部,也是唯一在外坛的建筑。
天坛比故宫大将近四倍,但建筑物却少得多,大部分都是苍松翠柏,它们仿佛是守卫祭坛的军队,所以也被称为“仪树”。超过600岁的天坛自然古树也不少,100岁以上的古柏有4000多株,这么好的环境也引得各种鸟儿来定居,树林间到处都是婉转清脆的鸟鸣声。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寻访北京红色地标,太庙“换了主人翁”
编者按
“古来数谁大,皇帝老祖宗。如今数谁大,劳动众弟兄。世道一变化,根本不相同。还是这所庙,换了主人翁。”劳动人民文化宫在上世纪50年代对外开放时,作家赵树理的题词流传甚广,寥寥数语,尽显劳动者改天换地的豪迈。
不仅是旧社会的太庙换了主人翁,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一些工厂也换了主人翁。在那段特殊时期,石景山发电厂曾留下八勇士的传奇,石景山钢铁厂也重获新生,并茁壮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北京的蓝天白云,已经发展壮大的首钢再次作出改变,三高炉的“秀”成为网红打卡地。
本期京畿红迹寻访的红色地标,就为您讲述“换了主人翁”的故事。
明清两代,太庙一直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外开放。 新华社发
红迹 92
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成了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走进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葱郁挺立的苍松古柏,它们在这里俯瞰了600年的沧桑变化。
劳动人民文化宫,前身是皇家太庙,始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与故宫同龄。相比故宫,太庙似乎低调。1998年张艺谋开风气之先,在太庙上演歌剧《图兰朵》,往往被称为“紫禁城版《图兰朵》”。当时有历史学者站出来为太庙叫屈,太庙和社稷坛(现在的中山公园),是按“左祖右社”的古制建造的。紫禁城是皇帝坐朝、举行大典和常年居住的地方,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庙。太庙不是紫禁城,在明清两代,只有逢登基、大婚等大典和年节时,皇帝才到这里来祭祖。明清时,太庙平日里只住着几十个看庙的太监和一群灰鹤。
太庙自有不可替代的宏伟壮观。以太庙享殿为例,作为整个太庙的主体,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悬挂“太庙”九龙贴金额匾,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殿内金碧辉煌,有“三金”——金木、金砖和金顶:梁栋饰金,地设金砖,天花板为贴金彩画,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为金丝楠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
行走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松柏之间,可以看到共和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的塑像。在昔日的皇家禁地,为一位新中国的掏粪工人立了塑像。在这里,应该能体会到太庙更名的初心。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主席亲笔题写的。根据当时参与此事的田耕同志回忆,最初拟定的方案有四个,分别是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北京市劳动人民俱乐部、北京市工人文化宫和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题字)字是写在一张宣纸上的,每个字有核桃大,龙飞凤舞,分为两行,横排,自左而右,分别写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十个大字。”
劳动人民文化宫一直被称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开放之后,就创办了北京市业余艺术学校,文学讲习班由老舍、赵树理主持,学员们有叫他们先生的、叫老师的,还有叫师傅的。赵树理上课,外衣披而不穿,任两只空袖管甩来甩去的,操着上党口音给学员们背《阿房宫赋》,即便发烧感冒也是要上课。改革开放以来,劳动人民文化宫一直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举办各类适合不同人群的培训班、文学研究班、大讲堂等特色活动。
这里是劳动者的学校,是老百姓的乐园,这是劳动人民文化宫不忘初心的坚守。
老舍茶馆门前的志愿者(资料图)制图 冯晨清
红迹 93
老舍茶馆
品味京味文化
到了前门西大街,我总是要去趟老舍茶馆的。不少人聚在茶馆门边的砖台前。台上放着个大保温桶,摆了个红色小钱箱,箱子上写着“老二分”。卖茶的姑娘拿着大水舀子笑眯眯地看着你。的确,大夏天的,有什么比来碗大碗茶更解渴的?没零钱,您给一毛一块不嫌多,不给也没关系。“您端好了,小心,烫。”听着就这么暖心。正门口,身着大褂儿的曲艺艺人手持快板在街边“撂地”开唱,清脆的竹板声告诉来往的老少爷们,驻场的相声演出就要开始了,快请进了。
二分钱的茶喝得,百十元的相声、大鼓、皮影戏也看得。“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这就是老舍茶馆的态度,一碗茶,靠的是诚信,品的是文化。
“北京大碗茶”的故事开始于1979年。它的创始人尹胜喜是土生土长的前门大栅栏人。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大江南北,时任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的尹盛喜看到天安门周边除了有几处照相摊外,连个商业服务网点都没有,游人渴了连个喝水的地方都找不到。他灵光一现:要是在这儿摆个茶水摊,准能挣钱!
尹盛喜果断辞职,到前门箭楼的西南角摆起了茶水摊。1979年6月,“青年茶社”就这么开张了。几个小伙子在门口吆喝:“大碗茶,两分钱一碗,既解渴,又爽口……” 1988年,尹盛喜创办了老舍茶馆。
那一年,前门西大街老舍茶馆的东边,刚开了中国第一家肯德基。一边是炸鸡、可乐和土豆泥,另一边是相声、京胡和大碗茶……老舍茶馆一心吆喝传统文化,当年,马三立、侯宝林、骆玉笙、袁世海等老艺术家都没少往这儿跑。
1996年的时候,词作家阎肃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位老华侨,回国找寻儿时的许多回忆,文字里充满了对故土、故乡的思念之情。阎肃受到启发,写下了《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歌中在问:“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答案就是这碗茶坚持的“京味儿”。
看看现在,老舍茶馆的门口贴满了演出告示,相声、鼓曲、皮影戏……一场接着一场。老舍茶馆早就开了自己的相声社,场子里围着一张张八仙桌,坐得满满的。
当年老舍先生说自己写那家叫裕泰的茶馆,写的是旧社会50年的变迁:“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茶馆,则用一个小茶碗,见证了一个大时代。
首钢园一景 摄影:吴镝
红迹 94
首钢园
一起去看三高炉的“秀”
去首钢园,走阜石路,一路向西,像是一头扎进了西山的怀抱里。
首钢园里沉静安谧,平时人不多。从小西门进来,沿着秀池西街往南,穿过西十筒仓,就到了整个首钢园最“秀”的地方——三高炉。
三高炉的秀,一是秀在它身前的秀池,始建于1940年,以前是炼铁系统所用的晾水池,让身姿伟岸的三高炉在波光掩映下多了一份柔美。用首钢人的说法,这叫“铁骨柔情”。二因这里是北京的网红“秀场”,举办过各种潮流活动和展览。不少科幻主题的活动最喜欢在这里登场,比如上个月北京科技周启动,这里是科幻分会场。或是工业建筑的厚重和力量,跨越时空,呼应了如今盛行的赛博朋克风格。
三高炉是首钢的明星高炉,当年为首钢立下了汗马功劳。说三高炉秀,还秀在了“拒生锈”。1970年2月拆炉维修时发现,持续运行11年了,炉底侵蚀层数不到一半,这在高炉冶炼史上堪称罕见。
1959年,三高炉即将建成投产前夕,还迎来了梅兰芳先生的演出。当时吴祖光先生正在为梅兰芳先生拍摄纪录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选择三高炉成为电影的背景地。戏台搭在了三高炉的南侧场地,梅兰芳先生在台上表演了《贵妃醉酒》、《宇宙锋》等戏剧片段。如今粗犷纵横的钢筋铁架,依然铭记那些激情燃烧的往昔岁月。
漫步首钢园,追寻北京百年的工业记忆。随着张家口的龙关、宣化一带发现了铁矿,龙烟铁矿公司在1919年成立,北洋政府的头面人物,如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都有入股。公司在石景山建了炼铁厂,这就是首钢的前身。1919年至1949年的30年间,石景山钢铁厂举步维艰,仅生产了28.6万吨铁。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石景山钢铁厂回到人民的怀抱。百废待兴,迅速恢复生产是重中之重。上世纪50年代初,作家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之后,为了创作第二部小说《铁水奔流》,三年内三次深入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乐观坚强的工人形象,正是以奋斗在解放之初的石钢工人为原型。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首钢也获得了新生。要说北京钢铁工业在当时***的心里有多重,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以沛在接受采访中,为我们讲了个故事:解放初期,每年国庆都会在天安门广场搞群众集会,当时的彭真市长向检阅**队伍的***介绍时,专门提到各个方阵分别由哪个行业的人员组成。主席听后若有所思,下决心改变工人结构,要有真正的产业工人,拿掉老北京“纯粹消费城市”帽子,提出“北京要有钢铁工业,要有石化工业”。首钢建厂之后,几乎每次天安门的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首钢工人方队的身影。
从1979年开始,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首钢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首钢引进国内外顶尖技术,产量迅速提升。蒸蒸日上的首钢一度为北京贡献了四分之一的税收来源。
绕过三高炉,上了群明湖大街,望着蓝天掩映下的石景山,一路往南就能看到群明湖了。当然,也可以在路边扫个码,叫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体验一番高科技的代步乐趣。站在碧波荡漾的群明湖东岸,岸边修建了长廊、牌楼和拱桥,远眺对岸,高高耸立的四座冷却塔、冬奥滑雪大跳台、新首钢大桥的合力之门与郁郁葱葱的石景山遥相呼应,古典的或是现代的,工业的或是自然的,过去的或是未来的,这些景观虽风格迥异,却并无违和,相得益彰。这里是最佳视角,可以充分领略首钢园所架构的“山、水、工业遗存”特色景观体系。2017年8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首钢园参观后,赞不绝口:“北京将曾经的一个钢铁厂改建成为冬奥会训练场馆,非常不可思议。他们在那里将旧厂房改造成办公室、休闲区、训练场,也成为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办公地点。我希望如果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北京西郊曾经是北京的重工业区,现在可谓是北京的后花园。刘以沛评价说:“背靠石景山,毗邻永定河,如今的首钢园已然成为了北京西大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长安街西延线的起点,也是新版北京城市总规划重要的区域功能节点。在地理区位、空间资源、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上首钢园区都具有独特优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撑。”
群明湖水是炼铁厂高炉生产循环冷却水,冬日湖面不结冰,往年都有数千只绿头鸭在此栖息。首钢大搬迁之后,群明湖水冬季开始结冰,绿头鸭就很少到此过冬了。近两年,随着群明湖进行升级改造,湖水倒移,绿头鸭又再次飞回群明湖。
1948年解放石景山发电厂后,战士们在厂区内合影(资料图)
红迹 95
石景山发电厂
为了蓝天白云
出了首钢园的小西门左转,沿着铁路路轨走不远,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片蓝色的厂房。这就到了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前身是石景山发电厂。这里是北京市公用电力事业的发端。
京能热电和首钢是老邻居,经过这两个厂区里的铁路线大有说头,一条是丰沙线,一条是京门线。这两条铁路都和詹天佑有关系,京开铁路是詹天佑在1906年主持修建的,而1955年通车的丰沙铁路,曾经是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方案之一,当时因修建难度太大而放弃。很多铁路迷们现在喜欢沿着这两条铁路线一路步行,探访北京的工业记忆。
石景山发电厂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当时在前门西城根建设的一座小发电厂,成为北京最早的公用发电厂。华商电灯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展现出鲜明的爱国精神和民权意识,坚持不收官银一股,不借外债一文,明确指出“股东如将股票转售与人,惟仍须售与华人”。
随着北京城用电负荷的增加,前门发电厂发展余地有限,于是在广宁坟(今广宁村)兴建新厂,在1921年竣工,始称石景山发电分厂。这里濒临永定河,靠近门头沟,有煤有水。发电厂附近的模式口(那时叫磨石口),就是古道运煤的一个重要驿站,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被当兵的抓到了模式口。因为建了发电厂,模式口成了北京市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
石景山发电厂在***政府管理时期,由于设备落后,管理混乱,电力事故频出,电灯公司被老百姓戏称为“黑暗公司”。
1948年12月,石景山发电厂获得解放。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的8名解放军战士,于深夜潜入电厂,在护厂队和工厂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成功占领电厂制高点,对***驻军形成强有力的火力压制,由此留下了石景山发电厂八勇士的传奇。
当时石景山发电厂家底一穷二白,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解放伊始,石景山发电厂迅速恢复了对北京城里的正常供电,同时对1923年投运至今的老设备进行查隐患,搞维修,排除设备隐患2119处,保证了开国大典的用电。1952年,油画家董希文在石景山发电厂体验生活时,接到了创作油画《开国大典》的任务。
上世纪80年代,石景山发电厂改建为热电厂。2000年3月,以石景山热电厂为母体成立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股份制发电供热企业。
2015年3月20日,在响彻天空的汽笛声中,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彻底关停。在机组工作了几十年的师傅们,在老厂房里合影留念,眼里噙着泪花。石热的员工们整装出发,奔赴涿州,石热人挂在嘴头上的一句话就是:“为了首都老百姓的头顶能多一点蓝天白云,这关停也值了。”
红迹 96
中华世纪坛
对天空讲述中国故事
在北京看展,世纪坛是必须要推的打卡地。时值六月,“时代楷模——致敬中国***百年华诞”展览开幕,远远地就能看到时空探针下方的红色横幅:致敬建党百年,学习时代楷模。圣火广场搭建起红色展板,向公众讲述时代楷模的故事。
坛,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的台型建筑。中华世纪坛建于世纪之交,从创意之始就昭示着“天人合一”的理念。首倡建造中华世纪坛的朱相远先生曾撰文指出,世纪坛不仅在时间上同天文历密切相关,在创意设计、土建设计及装修设计上皆充满天文概念与天文意识。
世纪坛圣火广场向北,有一条长262米、宽3米的青铜甬道,从南向北镌刻了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用文字记载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共7000多条重大历史事件,并辅以天干、地支等生肖图案。在世纪大厅里,不仅在记录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石雕壁画中有许多天文学的星象记录、天文仪器及天文学家的浮雕,而且在上千平方米的顶棚上,还用光导纤维装嵌着几千颗亮度不等的星星。这些星星不是象征性的,而是按天文星座严格排列的。由于星座会随时空变迁,这幅星座图严格按2000年元旦零点北京上空星座的天象图排列。
细节满满的世纪坛复刻了世纪节点的天文星象,凝固了历史的时刻。它静止的回廊与旋转的坛面寓意着中国“乾”与“坤”的哲学思想,“和谐”与“共生”是它要表述的文化内涵。
《中华世纪坛序》有清晰表述。“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
铭刻在汉白玉上的《中华世纪坛序》亦出自朱相远之手。作为千年交替的永恒纪念,世纪坛的时空探针遥指蓝天,坐看舒天朝晖,磅礴东方。
原标题:还是这所庙 换了主人翁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沈沣 蔡岫
流程编辑:l004
本文来自日夜相随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