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从吃肉变成吃素
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随着环境的不断变迁,大熊猫的栖息地长出了大量的竹子,而猎物逐渐变少,它们为了生存下去于是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食性,于是现在的熊猫主要依靠竹子为食。
大熊猫为什么从吃肉变成吃素
现在的大熊猫几乎完全靠竹子为生,竹类食物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比较喜欢吃的竹子品种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随着从食肉性动物转换到吃素,大熊猫的一些器官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
大熊猫一天的时间除了在睡觉就是在进食,每天几乎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进食。
被人类收编前,熊猫是如何在凶猛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我超凶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而四体不勤的大熊猫似乎正挑战着这一法则。
但其实,外表憨厚的熊猫在被人类收编前一直都是凶悍地存在。
大熊猫在国内最早的读法是“猫熊”,基因测序表明它属于食肉目的熊科动物。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朗读方式由直书的从右往左,改成了横书的从左往右。在一次四川的博物馆展览中,阅读习惯尚未调整的游客将“猫熊”两字从右往左读变成了熊猫,就误打误撞成了现在的读法。
熊猫的战斗力并不弱,古人早已把它归类为猛兽,神话传说中蚩尤的坐骑就是熊猫。
熊猫咬合力强但捕猎技巧弱,生性不好斗,所以很少见到它凶猛的一面。
咬合力是衡量动物杀伤力的指标之一,指的是动物为了嚼碎撕裂硬物的上下裂齿的力量大小,熊猫咬合力在食肉目动物中位列第五,力敏电阻数据显示熊猫的最大咬合力为1850牛顿,接近狮子。
但咬合力并不等于战斗力,凶猛的野兽主要依靠捕猎技巧对其它动物产生威胁。
例如猎豹捕猎时会撕咬猎物的喉咙,这个部位不需要多大的咬合力就能致命;鳄鱼咬住猎物会拖入水中翻滚,利用身体增加牙齿的撕裂能力;鲨鱼锯齿状的牙齿可以更好地切割猎物,这些因素都不仅仅是咬合力那么简单。
熊猫能生存百万年,因为它本身就是野兽
通过碳14定年法测定化石,显示熊猫最早存在于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这时期人类才刚和猿类从进化上分道扬镳,熊猫就已经存在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天敌。
成年雄性熊猫的站立身高可达1.8米,体重250斤,单挑几头狼没问题。2011年,四川平武县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撕食牛羚尸体,大快朵颐的场面。
大熊猫攻击饲养员和游客的案例并不少,2016年12月17日,四川的天台山野化培训中心,进行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喜妹”袭击了饲养员,送医检查发现饲养员的双手腕骨被咬断,左手掌约三分之一被咬掉,四肢肌肉都被严重咬烂,前后输血共4000cc。
在被人类收编后,圈养大熊猫朝着与野生熊猫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性格变得更温顺,锋利的獠牙和爪子也只作为进食和攀爬的工具,攻击性大大减弱,更多时候它们只需要卖萌,像个懂事的孩子。
熊猫能生存百万年而不灭绝的另一大原因是改吃素,这也让人产生熊猫不是野兽的错觉。
物种灭绝往往与气候和食物有关,258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生物栖息地减少,许多动物遭到灭顶之灾,此时冰川运动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寒流到达秦岭被阻挡,东南暖湿气流使秦岭南坡变得宜居,这也成为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场所,包括熊猫。
为了生存,熊猫不得不由吃肉改为吃素,最终选择了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竹子。
人类能够尝到肉味,觉得肉比蔬菜好吃,是因为我们味蕾上存在一种鲜味受体Tas1r1基因,熊猫同样如此。但熊猫的Tas1r1基因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变成了无法正常编码蛋白质的假基因,熊猫从此对肉类食之无味,因而以竹子作为主食,它们的臼齿逐渐变大,适于磨碎竹纤维。
竹子占了大熊猫食物量的99%以上,但大熊猫体内并没有消化竹子纤维的基因,只能依靠肠道菌群消化,消化率只有17%。因此,大熊猫每天都需要排便几十次,为了补偿供能效率低的问题,熊猫每天有55%的时间在进食。
竹林不仅可以作为熊猫的食物,有时也能成为避难场所,遇到更凶猛的动物,它们会躲在错综复杂的灌丛和竹林或是爬树躲避。
野生熊猫的繁殖能力并不弱,和同属熊科的棕熊差不多,种族能延续百万年也不奇怪,繁殖能力弱的是圈养大熊猫。
1972年赠与美国的一对大熊猫,在10年里产下的五只幼崽全部夭折。圈养熊猫的繁殖需要人工干预,即便这样繁殖率也不高,所以印象中熊猫似乎非常“脆弱”,随时可能灭绝。
野生熊猫的户外领地大,繁殖期时会聚到一起实行群婚制,几只雄性相互竞争,雄性和雌性都可与多个异性交配,繁殖能力并不弱。而圈养大熊猫实行婚姻包办,不容易找到合适配偶,并且母熊猫发情期短仅两天,不少圈养熊猫天生失去一些能力,雄性还需要学习交配,这是圈养熊猫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
2000年之前的数据显示,野生大熊猫成年后的繁殖比例超过95%,而圈养大熊猫为26%。
自然环境并未将熊猫吓跑,反倒是人类活动导致熊猫变成濒危物种。
几次冰期结束后,熊猫栖息范围很快恢复,5000年前在广西来宾,骨骼和陶片证实大熊猫曾和人类在同地点生活过。然而随着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开始,高海拔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原始林地被开垦,森林竹林被毁,熊猫栖息地减少最终导致大熊猫数量减少。
原来单纯的吃素并不能减肥,难怪大熊猫是个大胖子的模样
导读:基因才是一个物种骨子里的东西,即使你的生存环境在改变,饮食行为习惯也在改变,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你的样子永远不会变,因为它代表着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的根在哪里------童医生
从来我都不认为单纯的素食是可以减肥的,毕竟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修行人的人,但是其中的胖子好像也有不少。
胖还是瘦,到底是行为饮食导致的,还是天生的,争论实在是太多了。
到底有没有怎么吃都不胖的瘦子和怎么不吃都胖的胖子,我觉得不能以人类的体型来作为依据,毕竟人和人实在是太不一样了,而吃的东西经过了各种加工后其实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食物了。
在人类统治地球之前,自然界的动物从饮食上划分为三类,吃肉的,吃素的,还有杂食性的。
至于为什么把人类给挑了出来,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定义现在的人到底算哪一种?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哪一类,似乎它们的样子我们人类都很难区别,也许它们看我们也一样。
吃肉的老虎和狮子似乎也算不上特别的胖,甚至有看起来有些瘦的猎豹,而单纯吃素的大象和野牛野马好像倒是有些肥。
大熊猫,这只有点凶哎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聊大熊猫,可不是因为它可爱,更不是因为它是国宝,而是大熊猫的历史的特殊性。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属于食肉动物,是熊科动物,在熊类生物中绝对不是善类,甚至科学家认为大熊猫的战斗力仅次于北极熊。
毕竟作为传说中的猛人蚩尤的坐骑,身为“食铁兽”的大熊猫怎么可能是弱者。
可是,无论大熊猫目前的状态如何改变,它吃肉的基因是不会变的,比方说它的消化系统还是原来那个最典型的肉食性消化系统。
吃肉的肠胃却要去消化全是纤维素的竹子,大熊猫到底是怎么做的的呢?
还别说,我国科学家还真的研究出来了,2022 年 1 月 19 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在 Cell Reports 期刊发表了题为:Seasonal shift of the gut microbiome synchronizes host peripheral circadian rhythm for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to a low-fat diet in the giant panda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详实有力地解释了大熊猫是如何适应了低脂饮食的原因,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肠道的微生物群。
这项研究为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大熊猫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宿主-微生物共同进化以及保护和管理这一濒危物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的意义非凡,但是这不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言归正传,问题是天天吃素的大熊猫依然是胖乎乎的,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能量守恒,富含大量蛋白质和纤维素的竹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够维持大熊猫那肥肥胖胖的体型啊,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在发挥作用。
通过魏教授团队的论文,我推测可能还是细菌的原因,并且魏教授的文章中也确实提到了导致大熊猫体重增加的原因很可能是丁酸梭菌的代谢影响。
科研团队发现,在大熊猫的粪便中丁酸梭菌增多的季节(吃笋期),大熊猫的体重就会增加,而反之亦然(吃叶期)。
为了验证丁酸梭菌是否存在增加体重的作用,科研人员对小鼠进行了对比试验,分别对两组相同的小鼠喂食吃叶季节大熊猫粪便 ( LFMT 组) 和喂食吃笋季节大熊猫粪便( SFMT 组)。
经过三个周的喂食后发现,两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最重要的是SFMT 组比 LFMT 体重有明显增加,脂肪也更多,尽管它们摄入的食物量是相同的。
之后,他们检测了小鼠体内丁酸梭菌的相对丰度,结果发现与喂食的粪便中含量同步,但是糖酵解、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 ABC 转运蛋白途径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PPAR 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在基因表达方面,这样就说明了肠道菌群确实有诱导了大量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宿主基因表达的作用。
因为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丁酸盐可以上调昼夜节律基因 Per2 的表达,而昼夜节律的基因 Per2 的表达的上调意味着更多的脂质合成和储存。
总结就是,大熊猫肠道内的细菌决定了它的体型的变化,这个和它吃了什么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个菌群是如何不断在改变的。
胖或者瘦
最后,童医生想说,虽然我们的科研团队研究的是大熊猫的胃肠道菌群对于它们体型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以此为诱导,推测人类体型为何如此多种多样。
虽然说单纯的从能量上看,吃得更多会更容易胖,但是毕竟每个人的胃肠道菌群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吃相同热量的食物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重的变化,这个恐怕才是人类如何去控制自己的体重的未来的核心研究方向。
本文来自闲云池中敛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