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历是我国农历最主要的成分(阴阳历主要用于)

阴阳历主要用于
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我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阴阳历阴阳历是指在天文学中是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

阴阳历主要用于

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我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阴阳历


阴阳历是指在天文学中是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1个月,但设置闰月,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

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

2个数4个点,轻松掌握阴阳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规律

清明节将至,清明比较特殊,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祭祀踏青的节日。相信大多数人都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但如果能对2个数和4个点加以了解,就可以轻松掌握阴阳历和二十四节气的规律。

首先是2个数。1个数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周期是365.2422日,简记就是365天;另1个数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是29.5306日,简记就是29天半。中国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朔望月”。地球绕太阳转一个周期的时间叫太阳年,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叫做阳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叫阴历。阴历平年12个月,6个大月各30天,6个小月各29天,全年共计354天,每年比阳历年大约少11天,累计3年就多出33天,为了和阳历年统一起来,就发明了闰。

月亮盈亏周期变化

中国古代用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就是现在农历。阴阳合历要有闰,古人很重视闰,《左传》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意思是闰起着调整时间作用,而时间是用来安排做事情的。3年闰1次不够,但5年闰2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次。闰月是推算出来的,一年中的月序是不固定的,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哪个月都可能,闰月六月比较多。如何适当安置闰月,是历法中重要的课题,原则有二:一是以月相定日序,逐一推算日月合朔日期和时刻,每月初一是合朔日期;二是以中气来定月序,以历月中有无中气来区分历月和闰月,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

关于中气,则和中国古代历法文化有关。在中国古代历法文化中,“气”是基本概念,“节”和“中”都是用来诠释、标记或者表述“气”的。“气”首先是一个整体,其基本单位为一年。后来又根据需要把一年的“气”一分为二,叫“阴阳二气”。上古时候有这种历法,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一年的“气”分为4个段落,就是后来采用最多的是“四分法”,把“气”分为四个阶段,通常叫“四时”,也叫“四季”,也就是春夏秋冬。由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处在每个季节居中的月份,中国古代尊“中”,视为每个“气”的正位所在,所以被称为“中气”。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每个“气”的开始,也是两个“气”的衔接点,所以又叫“节”,“节”居于月份之初,所以它们不叫“中”,也不叫“气”,而叫“节”。这样就把节和气分开了。

其次是4个点。4个点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4个特殊位置,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重要的“气”。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地球上南北半球都昼夜平分,孔子编著《春秋》,就是取春秋公正之意。夏至日太阳直射到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夏至后,太阳逐渐南移;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冬至后,太阳逐渐北移,道家说“冬至一阳生”,就是说从冬至日起,北半球的阳气呈上升状态。古人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360度平均分为12个等份,称“黄道十二宫”, 4个点分别占据了0度、90度、180度、270度,在这4个点的中间每隔15度插入1个节,再插入1个气,依次交替,共24个节气,黄道十二宫每宫含有1个节和1个气。

二十四节气图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历分置的,根据太阳称动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为了和阳历协调,阴阳历法设立了闰月,尽量满足每个月都有1个节和1个气,但闰月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中气。《辞源》在解释“二十四气”时说,立春,公历2月3日至5日,农历正月节;雨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农历正月中;惊蛰,公历3月5日至7日,农历二月节;春分,公历3月20日至22日,农历二月中。由此可知,“节气”也是一个“月节”,一个“月中”交替分布。所谓“月节”,以初一为中点或提前或滞后的区间;所谓“月中”,十五日为中心或提前或滞后的区间。如果查看一下近十几年的旧挂历,就会发现,每年的立春总是在春节(大年初一)前后摆动,有时甚至和春节完全重合;同样,雨水总是在元宵节(正月十五)前后摆动;秋分总是在中秋节(八月十五)前后摆动。冬至总是在十一月十五日前后摆动,所以阳历的二十四节气跟阴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

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汉历)。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殷历、古历、汉历、夏历、旧历,但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夏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而伊斯兰历(回历)反而是一种纯粹的阴历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很多人总认为阴历就是农历(汉历),但其实不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汉历)是阴阳历结合的是增设有闰月的,而阴历是没有闰月 。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基本介绍

阴历即太阴历,也就是常说的农历、黄历、皇历和夏历的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说法。属于中国古代历法的一种。是根据月亮月相变化而制定的历法。

阴历和农历压根不是一码事

农历是阴阳历,介于阳历和阴历之间的。伊斯兰教,回教才是阴历(伊斯兰教在中国回族又称回教)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月亮为“太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阴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折叠算法

希吉来历系太阴历,其计算方法是: 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希吉来历每年9月(莱麦丹)为伊斯兰教斋戒之月, 对这个月的起讫除了计算之外,还要由观察新月是否出现来决定。 即在8月29日这天进行观测,如见新月,第二日即为9月1日,黎明前开始斋戒,8月仍为小建; 如不见新月,第三日则为9月1日,8月即变为“大建”。到了9月29日傍晚,也需要看月,如见新月,第二天就是10月1日,即为开斋节日,使9月变成“小建”;如未见新月,斋戒必须再延一天,9月即为“大建”。 12月(祖勒·希哲)上旬为朝觐日期,12月10日为宰牲节日。该历的星期,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记日的周日法。每周逢金曜为“主麻日”,穆斯林在这一天举行“聚礼”。?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我国,最初统是用阴历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所以把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便成为古老国家最初的年历。但是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古代国家农业慢慢地发展以后,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农业节候配合不上,为了解决这阴、阳历的矛盾,古代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放弃阴历月亮盈亏作为计算月份方法,而以太阳回归年即365又四分之一天为一年,把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罗马所采取的办法。另一办法是找出阳历年的日数和阴历月的日数两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我国古代颛顼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因为阴历的235个月的日数却等于19个阳历年的日数。据日本天文学家新城新藏的考据,十九年七闰的办法是我国春秋时代已经应用的。我们古代从早的颛顼历以及汉朝太初历、四分历统是依照此法安排的。但这一安排虽可以调和阴阳历,不至于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闰年384天,一年中节气仍然可以相差一个月,对于农业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够精密,所以到了战国末年又建立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相辅而行。到了东汉时代又发现一节一气尚有15天多的间隔,才又创立一年七十二候。这是我们旧历发展的经过。

折叠中国历法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所以古人以增置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因为每月初一为新月,十五为圆月,易于辨识,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称这种历法为阴历。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阴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正意义上的阴历,就是伊斯兰历(回历)。即十二个阴历月为一年,不管季节变化。阴历主要用来指导他们的宗教节日等,因此穆斯林的斋戒节有时在夏天,有时在冬天。但伊斯兰教国家另设一种阳历指导世俗生活。

所以我国的传统历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它是阴阳历。现被叫做“农历”,这是文革期间所谓除四旧的结果,其实这个叫法也很不妥,它在季节上的日期游移可达一个月,并不是很适宜农业生产。准确说应该叫做“汉历”。(此称呼,是根据此历是汉武帝时议造的这《汉历》规则,以及清康熙御制《汉历大全》对此历的称呼,而得出的此历自古就称为“汉历”。)汉历运用了设置闰月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得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这个角度上说,汉历有了其优势。它比较好的协调了太阳、月亮的周期,实现了阴阳合一,是世界上科学的天文日历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伊斯兰历

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

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为30日,偶数的月为29日,平均每个历月为29.5日。积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回历采用置闰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共加11个闰日。在30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

回历年比公历年约少11日,因之岁首逐年提早,约33年循环一周(即比公历多出一年)。

回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六)。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介绍

折叠两河流域太阴历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班,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就是由此演变过来的。

折叠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和关系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球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本文来自书生东旭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445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29
下一篇 01-29

相关推荐

  • 阴阳历是我国农历最主要的成分(阴阳历主要用于)

    阴阳历主要用于
    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我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阴阳历阴阳历是指在天文学中是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

    2023-01-29 15:50:02
    524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