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包括
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一种经济活动。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为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
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农业和宏观经济的互动性增强,鲜活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地区出现买难、卖难交替的情况,价格的暴涨暴跌也时有发生。
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在硬件设施和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2022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阶段、产业链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行业基本概况
1、定义
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2、流通模式
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低下、成本较高,批发市场占据流通主导地位。中国目前农产品的流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多数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而美国、德国、日本农超渠道占比达90%、87%、70%。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以产地直销的方式流通,中国的农产品销售以批发渠道为主,且流通环节多,各环节加价较为严重。根据商务部数据,各流通环节至少加价5%-10%,平均加价率达20%以上。一般而言,农产品流通需要经历四个环节: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市场批发、终端零售。
中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发展阶段
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因农产品产销地的分散性,其流通时间相对较长,为保证农产品品质,需涉及的冷链物流环节较多,如果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不足,会造成农产品的巨大损耗。现阶段,我国冷链运输、储存成本较高,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较低。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供应商,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主体;中游参与主体为农产品流通企业,包含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及其他领域企业;下游参与者为零售终端,包含线上及线下渠道。
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具体流通渠道上看,农产品的流通目前仍然以线下的农贸市场及超市为主,两者的合计占比超过80%。但农贸市场渠道流通效率低,购物环境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发达国家农贸渠道份额普遍为20%以下,未来电商平台在农产品交易渠道中的占比将大大提升。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现状
1、损耗率对比
在当前流通体系下,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损耗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分品类来看,国内的蔬菜损耗率最高,约20%,而在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平均损耗率仅为5%,由此可见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提升空间极大。
资料来源:中物联冷链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农产品社会物流总额
农产品流通关系着民生问题,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是实现供需匹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农产品流通也非常迅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我国农产品社会物流总额庞大,2021年达5万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市场规模
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环节,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从2014年的10.46万亿元增长至201年的15.73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细分市场结构
从细分市场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以农产品批发和农产品物流为主,两者2021年的合计市场占比接近70%。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投融资情况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投融资数量及金额不断增长,于2020年达到近年峰值,投融资事件数量7起,投融资金额为21.3亿元,2021年市场回归理智,投融资数量为4起,实现投融资金额8.27亿元。
资料来源:IT桔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6、进出口情况
我国农产品以进口为主,出口为辅。2017-2021年,国内农产品进口额逐年上升,至2021年突破2000亿美元,达219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农产品出口额较为稳定,2021年完成出口额84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建议
1、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针对农产品流通平台的发展特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中心引领作用,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平台生态系统发展速度下滑的趋势,必须着力加强对现有市场内部潜力的“再挖掘”,充分挖掘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潜在发展要素。要加强偏远市场的流通设施建设,注重流通生态系统大背景的转换,在“弱市场”中开辟新天地,把更多农村地区纳入服务范围,从而完善平台模式,提高平台供应力,实现大流通场景。
2、农产品流通平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WEB3.0时代的新型流通范式,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平台是以顾客为核心的贸易系统,该系统以信息为导向,强调对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挖掘,结合产品服务优化,打造更易被接受、更具实践价值的流通模式,实现“穿透式”流通体验,从而为多元主体提供便利。此外,电商支持下的流通系统突出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主体的“共生演化”,不仅仅要扩大物流规模、提高人流集聚、实现资金流融通,更要强调信息流的中心作用,通过强化信息技术的驱动作用,实现对客户精准刻画,从而促进企业向高层次发展。
3、注重供给与需求相互协调。
在供给面政策中,整合电子商务平台的新型技术资源,继续推进信息资源向流通资源转化,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着力点,加强流通信息库的建设,促进流通平台发展的快速循环。加快向WEB3.0时代有效转化,同时关注农村电商网点建设、流通能力培育及系统开放性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逐渐形成电子商务与流通系统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流通平台资金投入机制,重视流通系统的集中建设。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前沿观察|众多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未来哪一种才是主流?
我国农民收入低,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商品化效率低。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效率的可行之法,一是要提升冷链流通水平,二是要加快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转型升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必然会推动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变革。
图片来源:unsplash
农产品流通五大模式要了解未来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模式,首先需要了解其现有的模式。业内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模式做了很多总结,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农批分销模式、商超分销模式、生鲜新零售模式、农商对接模式、产地直销模式等。我们把五大模式市场份额、流通环节数量、特点、优劣势、发展潜力做以对比,大家可参考。
那么,到底哪种模式才是未来的方向呢?推动流通模式发展变化的动因至少包含这几个因素:产业发展、城市化发展、互联网化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
1、产业发展因素
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业化及产业发展进程来推动的。清末及民国时期,由于工商业的落后,因此这一时期的生鲜农产品流通并不活跃。
中国工业化发展七十多年,工业与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阶段是农业补贴工业,第二阶段是工业与农业相对独立发展,第三阶段是工业补贴农业,如全面取消农业税,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高标准农田补贴等。目前我国处于第三阶段。
工业落后导致工商业就业的人口数量占比小,进而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就小,小规模流通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到农业补贴工业时期,对农业来讲是勒紧裤腰带,市场被人为控制在极度不活跃的状态,导致处于那个时期的两代人生活水平低下。一旦工业发展起来,商业及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而且大量的工商业及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形成了对生鲜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2、城市化发展因素
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与城市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地区流往城市地区,二是城市化发展对生鲜农产品在城市的市场准入、中转和流通有一系列的管理要求,三是中高收入人群主要生活在城市。
生鲜农产品的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地区流往城市地区,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因为城市基本无法生产生鲜农产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多,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也就越来越大。城市化发展实际上与工业化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城市为了规范管理,为了市容市貌和城市秩序,一般会规划有固定的生鲜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成为一级、二级农批市场或社区农贸市场。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超市、生鲜便利店等业态也相继发展起来。
因为产业聚集发展和就业的原因,中高收入的人群主要生活在城市。这些中高收入人群能挣钱也能消费,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高,是生鲜电商、生鲜新零售的主要客群。
3、互联网化发展因素
生鲜电商及生鲜新零售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化的发展。就目前来看,生鲜电商及生鲜新零售主要是基于在线交易平台和连锁门店来对接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并寻求对客流和需求信息的垄断。由此可见,互联网化对生鲜流通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生鲜农产品流通互联网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一是不断打破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可以促进流通上下游环节的协同,以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三是可以让整个流通过程更加透明,以强化品控管理。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目前的生鲜电商及生鲜新零售业态还处于生鲜农产品流通互联网化的初级阶段。
4、宏观经济政策因素
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还与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不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科技进步程度不同,因而在不同时期会有不一样的经济制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食易安科技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主要是乡村振兴政策与食品安全监管政策,这两个方面的政策会与时俱进,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不断向前发展。
图片来源:凉山政务
未来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综合产业发展、城市化发展、互联网化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来看,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未来主流模式会有多种可能。就目前可以做出的预判是,“互联网+生产基地+终端市场”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基本模式。
“互联网+生产基地+终端市场”模式,具体来讲是“生产基地+流通平台+终端市场”模式,是指通过流通平台来实现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深度互联网化,实现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整合,以提高流通的整体效率。而这个平台可以叫做“大宗生鲜农产品流通平台”。
该模式的核心是基于三个方面的整合以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一是对终端市场的需求信息进行整合,二是对产地的生鲜农产品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三是对支撑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冷链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并在整合的基础上以市场原则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和高效的生鲜农产品流通。
模式的底层逻辑说明该模式不寻求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其目标是实现生鲜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互联网化,类似于对产地直销模式进行深度的互联网化。
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是一个碎片化的长尾市场,目前没有哪一家连锁超市、生鲜新零售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可以覆盖5%以上的市场需求。那么这些终端市场的需求就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间和整合的可能性。
同时产地端也是极度的小、散,目前是以个体农户的种植、养殖为主,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最近这几年才刚刚兴起,那些中大规模的养殖企业目前也没有哪一家在单一品类上能够占到5%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生鲜农产品的产地端或供给侧也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间和整合的可能性。
从商流或商机视角来看,具备一定规模的连锁商超、生鲜新零售企业、农批或农贸市场,都希望能够对接优质的生鲜农产品货源,需要有便捷的供需对接渠道或平台。随着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产地端或供给侧会以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农场合作社以及中大规模的农业公司为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也需要能够与终端市场进行对接的渠道或平台。
从消费升级和乡村振兴的视角来看,只有提高生鲜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效率,并强化大规模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品质安全监管,才能够满足终端市场对大规模优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才能够不断提升农业的增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图片来源:unsplash
模式落地思考“互联网+生产基地+终端市场”模式的落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个支持产地端与终端市场进行供需对接的交易平台;二是有能够支持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流通到终端市场的强大冷链物流网络;三是要有政策来保障平台向开放、统筹、公益的方向发展。
目前还没有平台可以支持产地与终端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供需对接。目前看到的平台尝试,要么是电商平台或生鲜新零售平台试图想往产地集采去延伸,要么是个别的产地农产品推广平台想往终端市场去延伸。
冷链物流网络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至关重要。需要将产地冷库、中转冷库和终端市场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心等连接起来,形成广覆盖、高效率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以支撑生鲜农产品的高效流通。目前还没有类似于零担物流网络以及快递物流网络那样可以覆盖全国范围的冷链物流网络,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以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例如,产地冷库政策还在试点中,产地冷库的大规模建设才刚刚开始;各地中转冷库的资源主要掌握在农批市场及冷链物流园区的业主手中,这部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需市场引导。
生鲜农产品流通事关“菜篮子”民生工程,事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互联网+生产基地+终端市场”模式的落地关键在于“大宗生鲜农产品流通平台”要能够真正发挥生鲜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所以“平台”要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向信息开放、资源统筹和公益服务的方向发展。因此,此类平台建设不仅仅是市场行为或企业行为,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来保障持续的长期投入。
本文来自书生东旭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