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怎么建群
建群即建立群聊,手机可以在腾讯QQ内建群,也可以在微信内建群,在QQ或微信中建立群聊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手机怎么建群
1、打开腾讯QQ软件,在主页面中点击“+号”并选择创建群聊,进入页面。
2、在页面中勾选需要建群的对象,完成后点击“立即建群”即可完成建群。
3、打开微信app,在主页面中点击“+号”并选择发起群聊,进入页面。
4、进入页面后,选择需要建群的对象,点击“完成”即可完成建群。
操作环境
品牌型号:iPhone13
系统版本:ios15.2.1
软件版本:QQ V8.8.68、微信Version 8.0.19
保供进行时:零售人公开私人手机,建群保供,CEO上一线
刘骏这几天多了100多个微信新好友,新建约30个群组。在上海青浦相关部门对外发出的物资保障信息上,山姆会员商店的联系电话是一个手机号。手机的主人是刘骏。他是上海青浦山姆的鲜食副总。留电话时,他不是写门店座机,而是写了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这样不容易漏接,而且方便直接加上我微信,能帮到更多人。”刘骏说。
像刘骏这样的零售人还有很多。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为了保供,大量零售企业的部分管理层、一线工作人员等24小时留守门店,有些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人手不够时,店长、管理层等都上了一线。
建群保供
刘骏的号码成了“热线”。最远的电话有从近40公里外的浦东打来的。记者采访时,电话一直打不进去,打进去后讲了没几分钟,他说,现在又有几个电话打进来了。到今天,刘骏多了100多个微信新好友,约30个群组。他在群里不停地介绍、解释、协调。群里给他的反馈是这样的:“终于联系上了”、“太感谢了,无法用语言表达”。
门店偶尔会有人上门前来提货,大多是医护人员。刘骏和他们交流不多,仅有的几次也是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小区物资供应紧张,过来问能不能提供配送。收到这样的问询,刘骏就会安排跟进,这仿佛是早已建立的默契。
因为疫情严峻,上海的部分仓暂时关闭,部分订单转到青浦山姆电商部门的仓库。青浦山姆电商副总陶伟民和同事们紧急成立了应急小组,约70人2天近乎不眠不休,将翻了好几倍的订单量扛了下来。等待配送的小区,有些距离门店50公里开外。“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找到我们,希望能为他们的小区送菜,刚开始还是在附近几公里的小区,后来范围越来越大,我们也尽量能接就接。这种时候,哪还分什么职责内外,能多接一单,就是多保障一个家庭。”
麦德龙今日表示,其通过全国101家门店紧急协调各方资源,增加各地货源,调动人员,加大配送。除了积极组织上海本地符合条件人员支援保供工作,还调动周边省市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人员第一时间投身保供工作, 迅速规划分工,形成一支物资保供、物流运输、打包分拣、线上订单处理和配送等等工作的加强队伍。至今,麦德龙支持保供工作人员已超过2000人。近日还推出了社区集单配送的服务,鼓励社区集中成单后统一配送。
店长、高管齐上阵
陶伟民和同事们将翻了好几倍的订单量扛了下来。在这个特殊时刻,店总们成了这群大忙人的“大家长”,门店的大厨徐聪成了保供者的保供者。他们的工作形式发生了巨变。门店同事成了“热线接线员”,店总也成了这群大忙人的“大家长”。
山姆在上海有3家门店,还有一家正在开业筹备中。当时浦东的封控时刻,也是店总们——外高桥山姆店总王中飞、青浦山姆店总支黎辰、北蔡山姆店总陈文雄告别家人,往门店赶的时刻。“店里还有那么多同事,我不可能放下他们不管。”正在筹备开业的宝山店店总许秋雄,他所在的门店还没营业,出于“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的想法,也一起扎进了浦东的店里。
店总们带领大伙儿将最宽敞的培训室改造成“女生宿舍”,配备上充气床和被褥床单,并且快速将部分卫生间改造成淋浴间,好让同事们有个洗澡的地方。每天早上,这些“大家长”会要求每个人喝一杯维C泡腾片的冲饮,“哪怕能让他们抵抗力增强一点点,也是好的”。不断有同事被封控在家,无法到店,店长就自己顶上岗位,从卫生清洁、到上货、运纸皮、打包。
谈起门店防疫保供应工作和员工管理,家乐福上海万里店店长季林枫告诉记者:“说起家庭,感到多有亏欠,从3月中旬起,我就一直常驻店内了。只有3月23日那天回家洗了个澡,但想想好多员工都住在店内,觉得不放心,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又来店里了。”
据悉,家乐福(中国)CEO田睿日前也亲自驾车奔赴抗疫保供一线,搬运物资。“大家这么多天驻留门店,非常辛苦!员工就餐一定要保证营养,多补充蛋白质;晚上睡觉要用睡袋,温度不够可直接从门店调配棉被;卸货送货做好消毒,一定要保障安全。”田睿说。
“疫情特需”功能上线
除了蔬果、肉类、米面等,针对一些特殊需求,零售企业也在全力保供。
日前,永辉生活App上线了一项特殊的功能,解决母婴、老人等人群在疫情中的特别需求。上海市内,登录永辉生活App首页,点击“疫情特需”进行需求提报,永辉会匹配就近的门店服务特需顾客。此次“疫情特需”功能内包含两个入口,分别为“急需母婴用品”和“老年人及其他急需通道”。该页面下,永辉还附上了官方24小时应急通道,消费者可以拨打上海各区域服务热线进行需求沟通。
据悉,该功能上线首日,已收到近400个特殊订单,目前订单呈快速增长趋势。此外,截至目前,永辉的疫情供套餐数量已达到近百万份。
永辉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38家门店,分布在上海13个主要行政区内,门店母婴用品充足,建议消费者进入特需通道登记时,尽可能准确地选择最近的门店,描述清楚需求商品的信息,永辉将对这部分特需人群进行优先服务。
上述永辉负责人透露,除了公司运营的货运车外,获得通行证、依然在岗的员工还在保供期间用起了私家车、小货车、三轮车等配送工具。在配送地址距离门店较近、货运车又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们还用起了购物车、拖车等工具车,倾其所能将物资送到上海居民的手中。
此外,百果园方面为上海朱家角镇捐赠水果13余吨;并于4月4日起,联合南京金色庄园、南通泉氏、上海沃农、怡颗莓(卓莓)在爱德基金会、仁德基金会的支持下,再次为上海浦东新区、青浦区、杨浦区送去20余吨水果蔬菜,助力残疾人群、养老院老人、困难家庭与抗疫一线志愿者。
“今天我学会微信建群了”——中老年人数字技能的愁与盼
株洲日报 记者 温琳
市文化馆的赵小茵怎么也想不到,她给中老年人上的“智慧生活加油站”数字技能培训,精准对接中老年人对于数字技能的愁与盼,竟然走出株洲,受到湘潭乃至江西等地群众的欢迎,还获得中国文化馆协会的表彰,成为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上的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在“智慧生活加油站”数字技能培训课上,老人们相互交流使用智能手机。 受访者 供图
“今天我学会微信建群了”
“先找到‘应用商城’图标,点击进去在搜索栏输入支付宝,根据搜索结果,点击右侧的下载……”
明亮的房间,精美的课件,市文化馆里二楼活动室里,赵小茵拿着智能手机进行详细讲解。台下坐着50多名头发花白的嗲嗲娭毑,个个手捧智能手机认真听讲,时不时相互讨论手机操作流程……
“现在智能手机的用处太多了,不会用手机上网,感觉都和社会脱节了。”73岁的社区居民尹银妹,看到子女日常出门都是用手机支付,每天用微信聊天,也萌生了学习使用的想法。
尹银妹告诉记者,去年因受疫情影响,前往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都需要健康码,不会操作可谓是寸步难行。但由于子女工作太忙,不好意思总是让他们来教,此事一直被搁置,当听说市文化馆要开智能手机公益培训班,她第一个报了名。
1个多小时的培训很快结束,现场的很多老人意犹未尽,他们掌握了智能手机不少技能,有的互相拍照,有的录小视频发朋友圈,还有的当场发送微信语音。“今天我学会微信建群和视频通话了,让远在武汉的妹妹也买了部智能手机,以后可以天天和她‘面对面’聊天了。”一位老人说。
一堂解决老人愁与盼的数字培训
市文化馆一直以来都是向广大市民提供文艺培训,此次推出“智慧生活加油站”中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是根据中老人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公益培训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服务已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市文化馆馆长龙晶睛说,文化馆的受众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因为自身数字技能不足,智能设备操作不熟练,技能学习途径相对缺乏,导致他们逐步成为“数字生活”的“局外人”,市文化馆提供的数字化服务也无法参与。
“开课前,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建立了‘老人互联网高频应用清单’,其中,支付、挂号、打车、网购的实际操作方法,是中老年们最关注的4个项目。”龙晶睛介绍,生活日常被智慧“赋能”,公共服务也应随之升级。今年3月,市文化馆正式开设“智慧生活加油站”中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手机基本操作、常用生活软件使用、微信实用操作小技巧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等,就是着眼于解决中老年人对于数字技能的愁与盼,帮助更多银发族在操作端跟上数字化发展步伐。
“没想到我的课这么这么受欢迎。”授课老师赵小茵说,第一堂课就吸引到五六十位老人报名参加,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后续每堂课教室里也都坐得满满当当,更让她有成就感的是,这一公益培训还走出市文化馆,送到了各县市区文化馆,乃至湘潭和邻省江西。
一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改革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市文旅广体局公共文化科科长李远认为,市文化馆推出的“智慧生活加油站”中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抓住了中老年人跟数字化服务脱节的痛点,致力消除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培育中老年接受数字文化服务、乐享数字文化生活的理念,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便利化和高效性。
2019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批文化场馆拔地而起,城乡文化设施焕然一新,实现了“县市区有馆、乡镇有站、村村有书屋”。
场馆有了,该如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我市很多公共文化场馆还是传统供给式服务,提供的公益文艺服务片面化、小众性,服务人群单一;很多公益文艺培训也是大同小异,对群众的吸引力不足,有些活动尽管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却属于“圈内交流”,大众不喜欢,就没有动力去参加第二次。
“公共文化活动要有人气,就必须从传统供给式服务向现代化的体验式、交互式、参与式、精准式、订制式服务转变。”李远认为,要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理念,建立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由传统的模式化公共文化服务向根据各类人群定制化服务转变,使人民群众成为创造文化的主体,演绎文化的主角,共享文化的主人。
来源:株洲日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本文来自清风入怀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5/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