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是什么意思
篆书是汉字字体之一,也是大篆以及小篆的统称,笔画以匀圆的线为主,结构比较的整齐,它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字,距今已经有3千年的历史,大篆是指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籀文以及石鼓文,具有古代象形文字明显的特点。
篆书的含义
篆书是汉字字体之一,也是大篆以及小篆的统称,笔画以匀圆的线为主,结构比较的整齐,是最早出现的文字,距今已经有31千年的历史,大篆是指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籀文以及石鼓文,具有古代象形文字明显的特点。
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最为盛行,当时是被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被称为金文,周宣王时期有位姓籀的太史对于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于是人们将钟鼎文也称为籀文,也就是真正的大篆。
小篆属于秦国时期,早期的文字处于初创阶段,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但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小篆的写法也被统一,具有遒劲、圆润的美,不再是再现客观事物,而具体一定的抽象艺术的美感。
喜欢篆书的朋友,不该不知道的篆书知识
自从秦汉以后,中经唐宋以迄元明清,几千年来工书法之人数不胜数,各种书体之书法家更是浩若繁星,然而娴于篆法的却寥若晨星,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首先是篆书这种古代文字,距离我们的时代太远,在一般的生活中更是很少可以解除到。秦篆虽然和商周以来的篆书(即甲骨文、金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因为时代之变迁,地域之变化,字形有所改善,笔画有所省略,特别是文字书写的不定型,笔画增减无定、正反无定,某些类似偏旁意义的不明,加以对古代文字“通假”的不理解,人们不便学、不便写、不便使用,所以娴于篆法的较少。
其次,秦篆虽然对篆书进行了一番整理和统一,但是秦祚不永,而汉隶续兴,后代之人又限于功令,拘于二王,加上隶书字体本身比篆书易学易写,变圆笔为方折,变长体而为方体,简捷便利,因而楷隶书体得以代替篆书很快的流行。
第三,从书写上讲,小篆要求平正圆直,这种技法不经过长时间练习,是很难达到的。特别是到唐李阳冰,堪继李斯之风,但不久评论家以为太过板滞。清代邓石如,以豪迈的气魄,大开篆隶之风,但是不久篆书之风气渐渐趋于金石文字。那么从书法上讲,篆书是趋于装饰性文字,而失之板滞。从文字学上讲,很多甲骨文、金文的文字都不可考,且很多现代文字古代都没有,使得后世书写篆书出现了比较混乱,很多讲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混合书写,也使得篆书这种大家不熟悉的文字较为难以接受。例如如今很多书法家写的甲骨文、金文风格的篆书,其中的用字亦有臆造者。
甲骨文的结构是长短大小略无一定,这是和小篆显然不同的,甲骨文的笔法亦是有方有圆,有肥有瘦,笔画尖锐锋利,结构秀劲简古。从书法的整体来看更加的精爽神朗,古趣生新,随着清代中后期至今考古发现,也使得更多的书家在书写篆书时融入甲骨文中的笔法。
而金文,一般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也称钟鼎文。此种文字,是用笔写在软胎上而刻铸而出的,所以其字多圆润浑朴,遒劲峭拔,大小长短不一,分间布白,奇逸多姿。
学习篆书,应当从识篆开始,而书篆可以从小篆开始,亦可以从大篆开始,特别是石鼓文。
关于篆书的写法,两千多年来历代的书法家不尽相同。比较原则性的概括说法有两个:一是用笔既要秀润,又要刚劲,行笔既要匀圆齐整,又要快慢有节;二是用笔和结体,要掌握矛盾的统一,要作辩证处理,用笔柔中有刚,瘦中带润,结构变化多姿而又整齐美观。
更加浅显的说法,使得初学篆书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小篆的笔画,只有点、画,没有撇、捺、勾、折。点有圆点、长点两种,用途很少。画有横、竖、曲、回数种,而曲、回两画,又有各种不同形象。
点画:一般有长点和圆点,落笔必藏锋,驻笔顺回锋,即藏锋、回锋之意思。
横画、竖画:横画要展平,不能上扬或下垂。竖画要垂直,不得左倾或右斜。无论何画,均以匀圆为主,不得倾欹,或尖头小尾或中间忽粗忽细。并且在笔的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中锋行笔。曲画与回画亦是如此。
曲画:包括弯斜等形象,曲画除了起笔藏锋,收笔回锋以外,凡曲弯处,必须捻笔管,使笔锋随之转动,不然有粗细不匀之弊;另一种方法行笔到曲弯处,将笔管略微上提,笔锋就可以转向。类似下图的横弯和直弯,在转折处都可以笔管略微上提,其次在曲弯处转腕与转笔亦有不同的变化。
回画:是迂绕或回叠形状的笔画。这种笔画,上下或左右来往行回,用笔必须婉转通顺。《书谱》云:“篆尚婉而通”。就是说篆书的重点是婉与通。婉转以求匀,通顺而无滞涩。
笔顺: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原则上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横后竖,先外后内。但是很多字为了便于笔画的衔接和匀称也要随机应变,只要顺手,便于书写即可。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结体:一般的说,楷书较方,隶书较扁,小篆较长,大篆则长短、大小不拘。《书法离钩》中说:“小篆世喜长,但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又说:“楷字方正,没有突出笔画,隶字是一捺独伸,小篆则是一竖或二三竖下垂。”这些说法都是仅仅示以规矩而已,可供参考,但不可失于拘泥。
总之,我们今天书写大、小篆,仅仅只是运用艺术的手法使古代的文字再现,决不能乱拼乱凑。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秦篆等文字使社会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就出现文字中的简与繁、实用与装饰。特别是要注意文字在书法艺术的表现,使其具有生命力,既有宗法渊源,又不至于太过食古不化。
我们所谓的篆书的书法艺术,实际上不外乎对古代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临摹,再由书写者掺入个人的情趣、笔法、章法,使得篆法具有时代性和个人的风格。切不要“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离陈出新”,随意标新立异。如果“离陈”,撇开对传统优秀书法艺术的继承,而去奢谈创新,那就会从根本上破坏了我们这种独特的书法艺术传承。
在学习篆书时,特别要注意篆字是古代的字体,与我们现在通行的楷书不论在笔画或字形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而且篆字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不同字体之间在写法上,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很多篆书文字中的偏旁与如今的用字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学篆书,要知道写篆书的特点和笔法
小篆2
二 小篆的特點
繼續上一課,二,小篆的特點。跟殷周古文、大篆相比,小篆有一些不同的特點。
2.1 勻一線條
前面講金文時,我們知道金文有所謂「肥筆」,如大盂鼎銘文,就有不少字是有肥筆的。肥筆是象形字的孑遺,沒有脫離圖畫的性質。你寫過就知道相當不方便,這是初級文字。
小篆取消了所有的肥筆,所有筆畫粗細相同,成熟的文字必須線條化,只有線條化後才能廣泛應用。你看這幾個字,純用線條後寫起來方便多了。而且,這對於線條的認識和運用,大有好處,書法正是從一條簡單的線,逐漸發展起來的。
2.2 固定部首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部首經常不固定。如「在」字,由「才」和「士」兩部分組成,但哪一個在左、哪一個在右沒有規定,大盂鼎銘文中,「才」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到小篆中,寫法固定下來了,「才」左「士」右。又如「柳」字,散氏盤銘文寫法「木」在上部,大篆《石鼓文》「木」在左邊,小篆跟從大篆寫法,從此以後隸書、真書「柳」字皆如此,一直到現在。
2.3 大小整齊
在小篆中,不論筆畫多少,每格一字。這格子就是我前面介紹過的,長寬比例為3比2 。所以小篆的作品,都是整整齊齊的。不整齊就無法形成文件,七大八小就沒有書籍,這看起來是很小的事,對於文化發展有深遠意義。有關小篆體勢上的安排,我下一堂課再講解。
2.4 簡化結構
大篆有些字相當繁複,小篆把它們簡化了。如《石鼓文》中的「吾」字,部件很多,小篆只取了其中一部分,寫起來簡單多了。
流
「流」水的「流」,《石鼓文》左右都有「水」,小篆去掉了右旁的「水」,而這個字的意義還保存著。
不要以為小篆一定比大篆簡單,也有繁複過大篆的。如這三個字,
籀文是這樣的,筆畫並不多,但小篆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盤曲的線條,寫不快。
隹
小篆通常以《說文解字》為標準,但我們現在看到的《說文》不是原本,是後人的抄本,所以其中小篆的寫法,是抄寫人的手跡。如「隹」字〔禽類短尾巴為「隹」,長尾巴為「鳥」〕,金文中的「隹」是象形字,上面是頭,下面有爪。大篆「隹」省去了爪子,吳昌碩臨《石鼓》拉長了一點。但《說文》中的小篆是這樣寫「隹」的,頭上多了一小豎,下面長豎筆穿進鳥頭。如果你對照一下王福厂書《說文部首》,就會發現這一長一短兩個豎筆的頭上,只是起筆動作,其實小篆應該跟吳昌碩寫的一樣,《說文》的寫法是把起筆分離並且固定了。
三 小篆的筆法
看見這個標題,先想想筆法的意思,一級課程講筆法,從字面上說筆法是用筆的方法,目的是得到一根我們需要的線條。我幾次提醒各位,不管是哪一種書體,漢字基本線條就是這四根,兩條直線,兩條弧線。兩條弧線,也就是兩個方向的內向圈。對於寫小篆來說,無非就是反覆使用這四根線。
3.1使用尖鋒
小篆的線條很單純,粗細不變,均勻如一,你下筆時多少粗細,行
筆、收筆也保持一樣。有一種篆書是特別細的,稱之為鐵線篆。青銅器上的銘文,有澆鑄的,也有刻鑿的,澆鑄的線條較粗,刻鑿的就相當細。如《晉侯穌鐘》就是一例,這是西周的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銅器刻鑿銘文。
秦詔版
小篆如秦詔版和權量上的刻辭,因為是刀刻的,所以線條也相當細。啟發後人用細線條來寫篆書,稱為鐵線篆。
秦·李斯《繹山刻石》
作為藝術的鐵線篆作品,早期有李斯《繹山刻石》。「繹山」或寫作「嶧山」,但原作上寫的是絞絲旁「繹」。《史記·秦始皇本紀》也用「繹」,不宜改動。原石已毀,現在所見是北宋時的翻刻本,又稱「長安本」,係淳化四年〔993〕鄭文寳據南唐徐鉉的摹本重刻,石在西安碑林,後面一段小字就是鄭文寶的題記。
唐·李陽冰《謙卦碑》
歷代寫小篆的好手很多,有三個姓李的尤其出名,秦代李斯,唐代李陽冰,明代李東陽。李陽冰取法李斯《繹山刻石》,非常自負,曾說:「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謙卦碑》是他鐵線篆作品,確實是高水平,但注意他為了求變化,不全是小篆,有些是古文。
清·王澍
清代寫鐵線篆就多了,這是王澍的作品。這樣的線條,大家都知道只能用尖鋒寫。行家話就是純骨線,這個時候毛筆太大、筆鋒太厚反而不好用。
尖鋒的起筆、行筆和收筆
用尖鋒的起筆、行筆和收筆,在一級課程都講過,這裡再次提醒一下。尖鋒起筆只需垂直下紙,稱之為馭鋒。不要再做什麼動作了,動作一多節點就大了。尖鋒頂在紙面上,這時候筆心是直的。當你開始行筆拉動時,筆心總會有一點彎曲。鐵線篆只要一條流暢的線,行筆無須趯鋒,也就是下壓力不必很大,壓力大就會產生跳動。收筆時,只要稍微衄鋒,把筆心收直就可以了。
鐵線草
順便說一下,「鐵線」望文生義是鐵絲,其實不是。「鐵線」是一種草,鐵線草,這在中國很常見,也是一種藥材。莖又細又黑,用來形容鐵線篆很形象。
3.2 使用側鋒
假如你要寫線條粗一點的小篆怎麼辦?這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大毛筆寫骨線,骨線當然就粗了,這種情況還是歸入剛才純骨線一類,屬於尖鋒線。另一種情況是用側鋒寫,我們講過側鋒就是加點肉。側鋒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之別,分數越多肉越多。
從一分筆到三分筆,意味著筆心的彎曲度越來越大,而隨著彎曲度的增加,尖鋒會越來越鋪開,最後就會像一把刷子,筆心毫毛和外層副毫一起平鋪紙上。
所以就產生了這樣三種線倏:
尖鋒在紙面上的痕跡是圓點,尖鋒線是圓點的連續。
側鋒在紙面上的痕跡是燙斗形,只要它的尖鋒不散,也就是燙斗的尖頭保持聚集,寫岀來的線條中間墨色最深,歷史上稱之為「畫有中線」,線條也有圓的感覺。
如果你用側鋒太彎,尖鋒鋪開了,燙斗沒有了一個尖,這等於用一枝油畫筆,刷出來的線條就是平的。
《負暄野錄》
■南宋·陳槱(說)
· 小篆,自李斯之後,惟陽冰獨擅其妙,常見真跡,其字畫起止處,皆微露鋒鍔。映日觀之,中心一縷之墨倍濃,蓋其用筆有力,且直下不敧,故鋒常在畫中,此蓋其造妙處。江南徐鉉書亦悉爾,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
宋·徐鉉《千字文》
李陽冰沒有墨跡留下來,徐鉉有一件《千字文》,這件是有爭議的作品,而且字很小,應該是用尖鋒寫的,所以也無法看中線。
明·程南雲
靠得住的「畫有中線」作品,可以看明代程南雲,我給大家介紹過這個人,明代篆書大家。尤其是題趙孟頫一幅畫引首,寫在一張熟紙上,中線很清晰,用不到對著日光照。我們來放大一個字看看,是不是「畫有中線」?很清楚。寫的時候墨汁濃淡要掌握好,太濃太淡效果就沒有這樣好。你可以拿一張熟紙來試寫,行筆速度不要快,尖鋒聚集不散,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線效果。
秦·李斯《泰山刻石》
這種篆書線條比較粗,當然不能叫鐵線篆了,它有什麼名字呢?它叫玉箸篆。所謂「箸」就是筷子,又寫作「筯」,玉箸的「玉」只是形容詞,言其線條溫潤如玉。李斯的《泰山刻石》,應該屬於玉箸篆。你學小篆,李斯的作品是避不過的,雖然年代久遠,石花多一些,但他是小篆之祖,氣息古雅渾樸,受到歷代書法家一致推崇。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這個道理不要忘記,所選字帖不好,害你一生。
側鋒的起筆
側鋒的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前也講過了,複習一下。小篆的線條大多是圓頭,如果尖鋒下紙當然是一個圓點,可惜這圓點很小。側鋒起筆,這個圓頭要你自己寫出來,一種是兩圈起,也就是蠶頭,吳昌碩常用。逆時針兩圈起等於順時針一圈,所以也可以反向一圈起。
這是清代一個墓志銘蓋上的幾個篆字,放大一個看看,有沒有看到起筆處都有一個小小的尖?這就是寫蠶頭起筆的痕跡。這個人寫的玉箸篆線條很粗壯,也許是他家的筷子比較粗。
吴昌碩《石鼓文》
吳昌碩這個字,這些小小的尖就是起筆的痕跡。剛才陳槱(you3)說:「惟陽冰獨擅其妙,常見真跡,其字畫起止處,皆微露鋒鍔。」所言就是指這種小尖角吧,前人怎樣用筆,寫出一個漂亮的圓頭,奧秘就在這些鋒鍔之中。
側鋒的收筆
我們知道側鋒的收筆有三種,方的、圓的和尖的。方收用挫筆,一個動作,其他還有方法但要多個動作。圓收用頓筆,尖收是揭筆。尖收的那個尖,可以在左,可以在中,也可以在右。
唐代墓志銘
小篆有一種寫法專用尖收,稱之為薤(xie4)葉篆。所謂「薤葉」類似韭菜葉子,頭上是尖尖的。如這塊唐代墓志銘,就是一個例子。
清·吳熙載
清代吳熙載也經常用尖收,不但豎筆,橫筆也可以。
清·趙之謙
還有趙之謙,也常常寫薤葉篆。尖收比頓筆容易,各位可以試一下。
謝謝。
本節要點:
· 小篆的特點。
· 筆法∶用尖鋒或側鋒寫小篆。
· 鐵線篆、玉箸篆和薤葉篆。
複習思考:
·
以前寫小篆先練「朱」字,這個字包括了四根基本線倏,弧線兩個方向,請你試一試。
·
請把「不」字分別寫成鐵線篆、玉箸篆、薤葉篆。
本文来自凋落的心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