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是什么时期的文字
小篆是秦朝时期的文字,小篆也叫秦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文字进行统一的产物。小篆的制定是中国文字第一次被系统、标准化的过程,同时小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的第一次对书体进行统一,是汉字发展史一次关键性转折。
小篆是秦朝时期的文字
小篆是秦朝时期的文字,小篆也叫秦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文字进行统一的产物。主要是在秦国原先使用的大篆基础上不断简化演变,并且通融和去除其它各国文字逐渐形成的书体。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文字第一次被系统、标准化的过程,同时小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的第一次统一书体的到来,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转折,让之前文字的象形特征削弱,文字更加符号化。
小篆的特点是形体偏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且它的结构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上紧下松,大部分文字的主体部分集中在上半部,下半部是伸缩的垂角。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字里有乾坤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字里有乾坤
文\海南周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
近期,央视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开播,为观众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该片从最基本的汉字切入,每集聚焦一字,以故事化的形式讲述每个字的来源和流变。神奇的汉字世界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吧。
汉字的起源
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从语言到文字的跨越无疑是文明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早在五千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埃及人在石碑和神庙中刻下了神文。数千年后,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甚至被人们彻底遗忘。相比而言,中国创造文字的历史没有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么久远,但是中国的历史从未间断,不断演变的汉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粘合剂。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通行的最古老文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按中国上古神话的说法,神农氏“结绳而治”,这似乎说明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就是说,文字起源于黄帝时期,而具体创造文字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淮南子》更是用一种夸张手法记述了那不平凡的一幕:“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当然,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也有人认为,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彩陶或甲骨上的刻划符号和象形符号,如半坡遗址中出现的五十多种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整齐规范,已经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或许可以认为就是汉字的萌芽。
从考古学的角度看,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汉字是商朝时期刻在甲骨或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目前,考古学者共发现了16万余片甲骨,刻在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四千多个。这四千多字中,经学者考证认可的约三千字,其中释读一致、形成公论的有一千多字(其余不可释读或学者们释读时存在严重分歧)。
从逻辑上说,商朝文字已经相对成型,这也可以合理推测出,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应该远在商朝以前,即在夏朝甚至更早。尽管不能准确确定产生年代,但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无疑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多为图画文字演变而成。甲骨文之后的文字,是最早出现在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时期的金文。狭义上说,金文和甲骨文都属于“古文”, 金文在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太大区别。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文字面貌更加规范,逐步脱离了图画的范畴。
《“字”从遇见你》视频截图。
西周末期,周宣王的史官史籀在金文基础上别创新体,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通行文字“大篆”。大篆主要书写在木牍、竹简或帛之上,它虽然与甲骨文、金文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但字形已经相对固定整齐,结构笔画也比金文更为圆转美观。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式微、诸侯割据,各国文字在字体、结构、笔画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中国的文字才算归于一统。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其实也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秦朝时期,丞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一次删繁就简、美化加工的改进,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小篆”(亦称“秦篆”)。小篆除了将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还将每个字的笔画固定下来。这时的文字逐渐成为整齐、和谐、美观的方块字体,为后世文字的规范奠定了基础。
然而,秦时的小篆固然规范,但书写起来十分繁琐。因此,当时民间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秦隶”的字体,这种字体将小篆改圆为方、改曲为直,书写上相对简便,所以在当时十分流行。
汉朝以后,由秦隶发展而来的“汉隶”,对小篆字体进一步简化,使得文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为提高。因此,汉代主要使用的文字为隶书,毛笔书写成为当时的主流。在隶书的基础上,书法史上又有章草、今草和狂草的演变和探索。与此同时,糅合隶草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开始盛行。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初起于东汉,完善于六朝,成熟于唐代。在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的不断努力下,楷书将隶书改弯为钩、改波折为笔直,因其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在此后一千多年里都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此外,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还有“行书”,它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难识,因而也是大众常用的一种字体。
汉字的简化
近代以来,汉字字体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简体字的应用和推广,这一过程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和《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推行部颁简体字办法》。这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虽然半年后遭到部分人反对而收回,但其意义仍然十分重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80%为文盲。文化水平过低,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阻碍。为了迅速改变文化落后面貌,新中国随后开展扫盲运动,这也使得简化汉字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这既是当时建设新中国的需要,也是汉字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此前楷书简体字的集中整理和正式认可,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方案,有54个偏旁被简化,此外还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
作为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此次简化汉字改革采用了社会上长期广泛流行并约定俗成的简化汉字,同时也规范了千百年来流行在民间的俗体字、减笔字、手头字等。方案公布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儿童识字、成人扫盲和日常书写,对缓解许多人识字难的困境和文化普及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外,文字由竖排改为横排,也来自于此次文字改革。(金满楼)
汉字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作者:黄德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
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远、数千年来持续使用的自源性古典文字体系,汉字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最灿烂辉煌的篇章。一方面,汉字记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另一方面,汉字又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下不断演进、变革和发展。由于汉字的独特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深入认识汉字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就难以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获得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认知。为此,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汉字发展通史”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研究成果12卷本《汉字发展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甲骨文合集》903正
《通史》力图全景式描绘汉字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全面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汉字形体、结构和实际使用的情况,深入揭示汉字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从而展现汉字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画卷。根据汉字体系发展的总体进程,《通史》将汉字文明的演进划分为汉字的形成、古文字和近代文字三大历史阶段。
新石器晚期到夏代,是从早期刻画符号到汉字体系形成的阶段。新石器晚期各文化区系中刻画符号的创制是汉字形成的源头。经过文字发生机制的建构、文字符号创制方法的摸索和路径的选择,到夏代已从原始文字发展到成体系的早期汉字阶段。
从殷商到秦代是古文字阶段。殷商甲骨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成熟文字符号体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基本构形方式都已发展齐备,符号书写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规则,文字使用中同音假借现象十分突出,甲骨文已完全具备记录语言的功能。西周时期,汉字形体的增繁、省简、替换和讹变是主要演变现象,西周早期字形形象性特征明显,中晚期以后书写渐趋线条化,字形变得匀称规整。形声构形方式成为主要造字方法,约80%的新增字是形声结构,其他构形方式的构字功能趋于萎缩。西周文字书写的规范化和构形模式的形声化趋向,是这一时期汉字体系发展的主要表现。春秋文字处于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字体的演变承续了西周金文以来的线条化趋势,形体更加匀称整齐,进一步削弱了字形的象形性,加快了形体符号化进程。形声构形成为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构形方式,新增字90%以上是形声字,反映了汉字构形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春秋文字在字体风格和用字习惯方面开始呈现一些区域性特点。战国时期,形声构形几乎成为唯一的构形方式,新出现的字基本上都是形声结构,构形的形声化表明汉字构形系统已发展完善。战国文字的字词关系和用字习惯异常复杂,不同区系文字地域特征更为鲜明。秦系文字上承西周文字,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到秦代形成古文字的终结形态——小篆。在秦系文字系统内出现了字体创新要素,解散篆法的隶变普遍发生,早期隶书逐步形成。
汉字系统经过秦汉之际的进一步隶变,最终实现了形体的古今转换,跨入近代这一历史发展新阶段。两汉时期主要是形体的变更、调整和规范,文字的功能分工趋向明晰。汉初到武帝前期,汉字系统完成了隶书字体的定型化。武帝后期至东汉末,隶书进入调整和发展期,新隶体、草书等代表汉字发展方向的新兴书体逐渐成为书写主流。经历这一阶段的发展,汉字系统进入形体符号化、构造形声化、书写笔画化的历史新时期。从魏晋到隋唐楷书的定型,汉字构形方式和形体风格进入稳定状态,字际关系、字词关系更加明确,而俗字和异体的发生则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自宋代以降,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新的印刷体——宋体,此后汉字体系的基本格局趋于稳定。宋元明清时期,楷体正字字形结构稳定,官刻与坊刻、民间文书用字有明显差异,方俗口语词因本字难明而多有异写,俗讹杂字是坊刻和民间文书用字的突出现象。
域外汉字资料极为丰富,《通史》首次将汉字在域外的传播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纳入研究范畴。通过整理和研究日本、朝-韩、越南等域外汉字,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了对汉字发展传播一般规律的认识,展现出汉字文明的广泛影响。汉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使用,既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领域,也是中华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历史上汉字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情况,研究汉字对民族地区文字的影响,有助于汉字发展史、民族文字史和中华文明史的研究。
《通史》以历代汉字原始资料和使用样本作为客观依据,既重视不同时代汉字个体及其运用的断代描写分析,更注意对汉字体系发展及相关文化背景进行综合动态考察。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根据近30年来积累的汉字发展动态分析、谱系建构、俗字考辨等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努力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汉字发展的主要问题,细致考察古今汉字发展的各种现象,客观描述汉字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汉字系统发展演变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揭示。
汉字发展历史的研究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对传承弘扬汉字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汉字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促进中国文字学学科建设,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汉字发展研究首部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希望《通史》能对推动汉字发展历史的研究走向深入有所贡献。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4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来自扶云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