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是甲骨文吗
篆书中的大篆是甲骨文,篆书是大篆以及小篆的统称,大篆是指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籀文以及石鼓文,是最早出现的文字,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曾失传过,直至公元1899年,在中药“龙骨”中被人发现。
篆书是甲骨文
篆书中的大篆是甲骨文,篆书分为大篆以及小篆,大篆是指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籀文以及石鼓文,是最早出现的字体,距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最初人们会将占卜以及祭祀活动的内容刻在龟骨、兽骨上,因此大篆也是甲骨文。
甲骨文曾经在历史上失传过,直至公元1899年,在中药“龙骨”中被人发现,后期在河南安阳古殷都的废墟中陆续的被大量的发现,甲骨共有10多万片。
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会将会铭文刻在青铜器上,因此大篆也被称为金文,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会将文字刻在石鼓上,目前发现的石鼓共有10个,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来源与发展
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使用于殷商至西周早期,共发现4000多字,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金文,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使用于西周早期,至秦灭六国,按记载,金文共计3722个字, 其中可以识别的有2420字。
大篆,又称籀文,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文字,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起于西周晚期,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说文解字》保存了220多个籀文。
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施行“书同文,车同轨”,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小篆。
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秦朝时,程邈在狱中编纂整理各国文字,成字3000,秦始皇因此赦免了他,隶书到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草书,始于汉初,当时把写的潦草的隶书叫“草隶”,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字体,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又把草书发展成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楷书,萌芽期在两汉,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楷书发展期在魏晋南北朝,繁荣期在隋唐五代,守成期在宋元明清。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传为后汉颍川人刘德升所造,到了书圣王羲之的手中,发扬光大。
何崝篆书《甲骨文字歌》,高清习字帖
赵之谦篆书《铙歌册》
本文来自久伴别酒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4/1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