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彻地,能文会武,广交四海豪英。胸襟锦绣,义气更高明。潇洒纶巾野服,笑谈将白羽麾兵。聚义处,人人瞻仰,四海久驰名。韵度同诸葛,运筹帷幄,殚竭忠诚。有才能冠世,玉柱高擎。遂使玉麟归伏,命风雷驱使天丁。梁山泊军事吴用,天上智多星。——《满庭芳》
说到吴用,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然而,吴用的形象却经常被各种误解,无论是特殊时期里被塑造成的晁盖死后唯一抵抗宋江诏安的主力还是现在某些人嘴里的狗头军师,吴用的形象其实一直是被曲解的。发表一些关于自己对原著中吴用形象的理解,如有错误,请多指教。
吴用,字学究,道号加亮,和梁山许多人一样,吴用在《水浒》出现之前就已存在,龚开的《宋江三十人赞》叫吴学究,《宣和遗事》叫吴加亮。到了元代,吴用的军师形象开始逐步成型,而在《水浒》中,吴用的形象被进一步塑造,也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关于吴用能力方面还是采取原著,主要以繁本为主,用到简本的地方会一一指出。
先说一下吴用的相貌吧,原著里是【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央水连脸白都没算上吧,相比之下新版的吴用毫无疑问是更加符合原著的。
关于吴用的身份,吴用在梁山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他是教书先生,虽说梁山里读书人照样有一些但是没有一个是和吴用那样显眼。吴用这种知识分子形象,实际上也算是为今后古典小说里军师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模板——作为读书人在能打的武将里即使少,也是至关重要的,就算出身不高,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让队友心服口服。
而吴用稍微不同的是,和诸葛乃至之后姜子牙徐茂公等等,他不会法术——顶多会看看气,虽说梁山里明确的法师有公孙胜、樊瑞再不济宋江都会那么一点点,可是梁山这方面却很有节操的一般不会率先使用公孙胜打人(别的小说里军师起码也是掐指一算这种预知未来),而吴用则是属于“中规中矩”的到了普通的地步,就是凭借凡人的水平来打,以致明末造反的时候一群人模仿《三国》《水浒》打仗里(【日使人说三国、水浒】),吴用这种“平凡”的计策反而“无有不中”;后面到了民国,当时的人特意记载了黑人模仿生辰纲手法晕人还成功的事。不过作为吴用的出手计策,虽说是计策,但是却还算不上兵法,作为一军军师的表现要随着剧情的发展才会进行。
而吴用与其他一些军师不同的是,吴用是会武功的,无论是作者旁白的【文武双全师范】还是【能文会武】,吴用都是点明的会武艺,虽说肯定不会高但是吴用也不同于那些如王文斌之流的会去作死。当然分开雷横刘唐这种也不能证明吴用是个高手,只能说自保一下还是可以的。
而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往往有人会觉得吴用使的是一条链子——包括戴敦邦到电视剧,吴用总是属于被用错武器的那位(另一个倒霉的是鲁智深、再接着是孟康)。首先搞错的就是数量:吴用有两条【一双铜链挂腰间】,而且也不是链子那种软兵器,而是类似锏一类的武器,这点上清代的程穆衡乃至现在的马幼垣都有指出,但是还是经常被弄错,乃至日本人画吴用的时候都会误解。
相比诸葛——先请容许我拿诸葛举例子,不只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家熟悉的军师形象,而且从作者关系上看,罗贯中也参与到了水浒的创作里,吴用和诸葛是经常互为表里的(但是能力差距的确存在),明代学者章学诚更是指出演义里诸葛【直似梁山泊军师吴用】等等,说远了。丞相从登场开始就是【躬耕于南阳】那种不问世事的,即使入世,也是因为刘备的感化之下。
而吴用从登场开始就是属于积极的入伙,无论是一眼看出刘唐假冒晁盖外甥,还是后面的三阮撞筹,吴用都是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且自己的生活并不同于刘唐三阮的贫穷,也不是渴望像是晁盖那样的做大事——后文里也没有表现过吴用的贪财,吴用是一种一开始就带着一种不安分的心理的,这种不安分在梁山里即使闯祸成堆的李逵都不存在(李逵上山也是为了救宋江劫法场),唯一相似的在梁山里应该是郑天寿 ,原本打银出身但是因为打平了王英,燕顺一招就入伙,吴用还要更积极一些。这种与其说是为了钱财(吴用的确拿了钱),还不如说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懑,三阮嘴里的【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和作者嘴里的【只为奸邪屈有才】,又何尝不是吴用的内心所感。甚至当时的读者也能体会到这种屈沉【噫,世无李逵、吴用辈,遂使(努尔)哈赤猖獗辽东】。
而这种压力下,吴用选择了自己的第一步,即劫走不义之财——这种虽然不能扬名但是却是能【满驮金贝归山寨,懊恨中书老相公】,想必吴用内心也会为此暗喜。
不过此时的吴用或者说未来的梁山诸人,还没有算的尚是“替天行道”,他们也没有分给百姓的意思,虽说事发后来不及乃至山寨缺少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因。但是如果继续下去,实际上晁盖一伙也只是比王伦强一点的土匪,吴用也打不出什么名堂来。
常有人说,吴用兵法不行只会算计人,这实际上很矛盾,因为兵法好的一个前提就是“知己知彼”。吴用看人是一种很准到了狠的地步,无论是第一次看王伦就知道他没心思(要知道他可没有读者的上帝视角)还是看出林冲的被欺辱,之后的举荐戴宗,戴宗即使是恶吏也会因为义气而照顾宋江也表明了吴用的识人,后来看高俅一眼看出忘恩之人(但是宋江当时一心招安劝不住)乃至一眼看出辽国入侵怕的就是【若还攻击的紧,他自然收兵。】,吴用对个人乃至集体的把控上都是属于能够把人拿手里上玩的。
当然也有例外,如李固,吴用再精明也想不到李固能私通主母(这也能看到的话就怪了),后面卢俊义入狱是吴用的目的但绝不是让卢俊义死,否则自己兵力不够救不出人是一方面,石秀这个兄弟也会搭进去,李固的超常发挥让吴用的计划出现了纰漏。
而另一次,则是对于新降的关胜,吴用提出【吴用便对宋江说道:“关胜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良将随后监督,就行接应。”】虽然合理,但是也侧面表现了吴用的看人、用人上也有会走眼。如果是已经确定的自己人或者敌人(王伦高俅),吴用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但是如果不能确定,则会犹豫一些。如果对比诸葛,诸葛错用马谡,但是对于魏延实际上则是格外放心——就算知道肯定造反(这里特指演义,下文中诸葛形象如果不说明,也都是演义的),诸葛也有能力驾驭他,这也是二人用人上的能力的差别。
而对待招安上,吴用更是远远比宋江清楚——作者这里的让宋江期待招安已经到了朝廷说什么都会一口答应的地步,都会被人喷是愚忠,别笑,古人价值观就这样,相比之下吴用很清楚第一次招安的【并无好意】所以故意暗示李逵扯诏,第二次更是清楚高俅的虚情假意,直接准备好兵马,【当时军师吴用正听读到“除宋江”三字,便目视花荣道:“将军听得么?”……城下众好汉一齐叫声:“反!”】后面放走高俅后也是指出不可能要换其他路线才打消了宋江的继续犯傻。
像是对于寨主问题,宋吴倒是出现了不和,宋江想让卢俊义当寨主,为的是尊重晁盖遗言,而吴用则清楚只有宋江才能胜任。
【吴用主意只恐卢俊义捉得史文恭,宋江不负晁盖之遗言,让位与他,因此不允。宋江大意只要卢俊义建功,乘此机会,教他为山寨之主,不负晁盖遗言。吴用不肯,立主叫卢员外带同燕青,引领五百步军,平川小路听号。】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拚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发作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他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要让别人?”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名自都散!”】招安前后,吴用则也是一直以兄弟的利益为前提,无论是被轻视还是杀死宋江107人没事,都不是吴用的主张,甚至招安成功后,吴用想到的也是先守住兄弟们的家小【吴用谏道:“兄长未可,且留众宝脊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觐面君之后,承恩已定,那时发遣各家老小还乡未迟。”】相较于鲁智深等人反感奸臣故不愿招安的态度,吴用则是比鲁智深、武松和宋江都更为理智——可以招安但是即使招安也要保证梁山的利益,也尽量避免奸臣。
招安后,水浒里最好的忠臣好官宿太尉对吴用也是惺惺相惜,后面更是梁山的有力屏障【宿太尉大喜,便道:“加亮先生,间别久矣!自从华州一别之后,已经数载。谁想今日得与重会!下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怀忠义。】【备细告知宿太尉。烦他预先奏知委曲,令中书省院谗害不得,方保无事。】
而与此相对的,在对宋江的忠诚上有更好的体现,也同时削弱了吴用对朝廷的忠诚——或者说,吴用本身就是对朝廷警戒的,不屑的。
在水浒中,吴用更为叛逆。如果李逵是莽的不知天高地厚骂皇帝(120回本还梦闹天池感谢皇帝),鲁智深武松是反感奸臣但是不介意给国家出力,吴用则是对大宋压根不感冒,从开始的智劫生辰纲到招安后,吴用是梁山里少数想着要不要再反的人——这一点上可谓离经叛道,在雇人心里甚至可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忠义上忠还在前,如果换成诸葛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让人感动,而吴用或者说作者的塑造上(在《水浒》之前的戏曲杂剧里吴用从没这些想法),选择了让吴用在忠心上的减少,或者说吴用忠心的不是朝廷,而是梁山。甚至初读水浒的读者们都会有过为什么要招安不能推翻大宋的想法,而吴用有过,但是不能同于李逵的有口无心,吴用只能一次次告诉宋江这样会更好【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
这种想法在古代可谓天地不容 ,既不正统也不忠诚,吴用说了此话是作者封死了一条梁山的出路,后面梁山分散也列举了出海修道辞官等方式,但是这些与梁山在一起报国安民的想法相反——梁山有能力成为国家的屏障劲旅,但是一旦存在又会为奸臣所不容。自己造反没有天命(毕竟不能改写历史,要是历史上宋江灭了宋估计没那么那么多事了,直接推翻还是天命所归),出于为自己和兄弟的利益,吴用动心了(115回本则是假意动心,但是这种想法可能真有),但是他的选择最终还是帮助宋江,乃至变成了另一种到了愚忠的地步。
宋江清楚自己也会被奸臣嫉妒但是拒绝了给他们贿赂(征辽时),还说出了【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吴用则是选择了帮助宋江成全宋江的忠义,自己则放弃了其他想法。
相比于诸葛在忠于昏君上的悲哀,吴用的忠于宋江则是另一种悲剧,但也挽救了吴用。否则在古代吴用的想法要更为恶劣——但是在革命思想下,吴用反而成为了好的,是值得学习甚至发扬的悲剧份子,因为失败了。
而之前也说过,吴用和诸葛在形象上是互为表里的,先抛开二人能力的差距,诸葛是忠的代名词,哪怕是昏君也会奉献一切,而和其他人的关系相比之下要单薄很多,和刘禅像是隔了一层纸的相父,阿斗居然会怀疑丞相有不臣之心;和关张也是虽然他们听军师的但是并不像是融在一起,关羽还不听话,张飞打小卒诸葛也就在入川前提醒了一次不要再打,和刘备也是君臣关系而非兄弟,而姜维是师徒,和马谡则是马谡把诸葛当成父子,最好的则是赵云,这种有点同病相怜的战友(赵云戏曲里是四弟但是演义里只有关羽认过),但是这些关系的存在一大原因是国家建立了起来,需要秩序。
梁山则更亲密无间,兄弟之义贯穿全书,无论是作者泛写的【一样宴席欢乐】还是专门写吴用的【人人瞻仰】,在义气上吴用是要比诸葛更好的,哪怕是曾经的敌人,如杨志在入伙后也会拿着生辰纲和大家开玩笑;朱仝即使恨过李逵,也愿意听吴用的去行动;再者如卢俊义也是更恨李固。而对于本身从未有过仇怨的,吴用更是属于和宋江一样如鱼得水,指挥调度上从未出现有人故意唱反调的情况(诸葛就有过希望魏延但是魏延故意不理),哪怕单独领兵,包括李逵。甚至本身不应该死的吴用,最后也选择了与兄长一块去死,死前还好心提醒花荣不要自尽
【一腔义烈原相契,封树高悬两命亡。】
而重视义气的同时,吴用关于义气上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与兄弟友好相处——涉及到兄弟利益上时,他也会格外敏感。关于晁盖上,原著里已经不止一次表示晁盖不反对招安【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晁盖道:“且教做筵席庆贺。”】【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他与宋江并无路线上的分歧,而晁盖死后,不仅显灵救了宋江,宋江也是属于切齿报仇的,而吴用则是看似冷静,不止一次劝告宋江要小心谨慎再去攻打。
而当卢俊义上山后,曾头市再度找茬,而吴用也一直没忘这个血仇,磨刀霍霍。而这点对于义气的保护欲,也是一直贯穿于故事始终,甚至吴用不介意伤害其他非兄弟之人。
庞统死后,诸葛会笑着围捉张任,甚至如果张任投降可能也会放他一马;刘备乃至关张因孙权而死,诸葛也会为了利益而和孙权重新结盟——而吴用则不会,对于沾了兄弟命的,他从没放过,也不止吴用,整个梁山在征方腊时都采取的是血祭的手段,梁山唯一一次的“和谈”是曾头市,还是故意骗人为的是让曾头市死的更惨,甚至平日梁山打了胜仗会赈济百姓,但是这次灭了曾头市没有(是女真人而非汉人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而之前如祝家庄晁盖最早提出屠村【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宋江吴用也是直接答应,但是和晁盖不同,宋江听得住劝,所以石秀劝阻后立刻改为放过所有百姓,并且赈济,也第一次给梁山赢得了民心。而换句话说,吴用一开始是不会在意梁山以外的人的,但是要比晁盖好许多,因为不会主动伤人。而后赚朱仝上山,杀死小衙内是吴用的一大污点,即使是晁盖、宋江为了朱仝好(不屈人下),也是残忍,而制定计划的是吴用,执行者是李逵。一个天机一个天杀。【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水传吸收了《阴符经》的思想,天机往往存在于天杀当中。此时的梁山,为了兄弟可以随便牺牲兄弟以外的人,而也能随便牺牲自己(如石秀跳楼,张顺杀人),吴用也是如此,既不会重视如晁盖的人肉作坊进行劝阻,也不介意牺牲掉素不相识的人——也只是比一般的土匪好了一点,甚至梁山自己还没有提出自己要“替天行道”,吴用作为一军军师,也不例外。
这种组织是有很强的排他性的,不容易进入,但是一旦进入又会不求回报的保护你。
宋江和他都会知道此事对不起朱仝过于残忍而道歉,虽说本意是好的,但是行为狠毒。而晁盖则是对此漠视,哪怕是主导者之一。而吴用的转变也逐渐开始,逐渐重视非梁山之人。
在李逵斧劈罗真人时,戴宗曾说:梁山是【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梁山的保护对象则是上面的这些“有道德”之人而不是普通人,而之后打大名府则是【多时要打你这城子,诚恐害了百姓良民】范围已经变成了全体百姓,甚至大名府被攻破后,柴进一找到吴用,吴用是立刻选择的是停止攻击【柴进见说,便去寻军师吴用。比及柴进寻着吴用,急传下号令去】,虽说还是造成了伤及无辜,但是此次也已经表明了吴用的改变(之前都是宋江下令,这次是吴用单独带兵)。
之后更是【再说军师吴用在城中传下将令,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救灭了火……又开仓廒,将粮米俵济满城百姓了,余者亦装载上车,将回梁山泊仓用。】吴用不是好杀之人,但是他也做过伤害他人之事,现在的吴用但是已经开始改善,从只保护兄弟到保护百姓,吴用也和书内其他魔星一样逐渐消除魔性,而不是一直为恶。
关于吴用的能力——虽然原著中朱武是个陪衬,现在却经常被拿来踩吴用——上文已经大致说了说人物的形象,现在开始转为能力方面。对于朱武,书里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今堪副吴用,朱武号神机】,比起《演义》里拿郭嘉踩诸葛,《西游》里拿猪八戒踩猴子需要让人翻原著对比的话,吴用和朱武的差距实际上已经被总结——别的好汉都是厉害的比什么什么古人,轮到朱武是朱武很厉害啊,可以给吴用当副手。
至于诸葛,孔明算是古今几千年都少见的全才,吴用毫无疑问是逊于诸葛的,但无论是小说里还是民间的地位,但是吴用的能力也绝不是黑子嘴里的狗头军师。
先说说阵法,毕竟朱武的一大吹点就是阵法。然而鲲化为鹏被打的七断八续,打六花阵大半靠马灵法术,然后一字长蛇阵行军云云。吴用则完全不是网文里完全不会【吴用、朱武在将台上看了,此乃变作河洛四象阵。使人下云梯来回复宋江知了。】起码认识只是没有朱武认出的多。
而像是朱武费力打破的六花阵,吴用则是【吴学究又教宋先锋传令,须分扎营寨,大寨包小寨,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如李药师六花阵之法。】换成吴用的话对面可能死的更惨……吴用还参与九宫八卦的布置,但是毫无疑问阵法是吴用的弱项,但是也没有朱武这样在自己长项上被一次次打脸。
而法术上,吴用很吃亏的是压根不会(这也不怪他)他和公孙胜两名军师(朱武只是参赞军务头领)合在一起才能执行演义里诸葛的功能,不过梁山一贯文明作战不想着先用公孙胜,否则对面没发打了,大部分的责任都是压在吴用的肩膀上。
面对会妖法的高廉,吴用不会法术都能设计埋伏重伤他,给梁山争取了时间;而面对不放妖法的樊瑞,朱武被项充李衮直接打爆逃走还没想出计策反击。
多说一点,朱武和吴用的差距不止于此。
面对史进被抓,朱武表示自己【毫无计策】结果吴用大闹华山救了你老大;
面对自己被辽兵围困,朱武自己表示没法子等人来救,结果宋江吴用带兵救人;
面对被射死的史进六个,朱武才想起来派时迁探路,而吴用则一直谨慎,打曾头市多次派人探路……
朱武你真的不是来给梁山增加难度的?
此外,吴用很有意思的是,他打仗时心态一直很好,最常见的就是笑,各种吴用笑道吴用大喜,这点和演义里诸葛很像,不过吴用不会上头,像是诸葛在陈仓被郝昭阻挡,诸葛【大怒曰:“汝烧吾云梯,吾却用冲车之法!”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次日,又四面鼓嗓呐喊而进。郝昭急命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孔明又令人运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锹钁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横截之。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此时都忘了劝魏延时的不要浪费兵力而吴用则很例外的谨慎,纵观全书,他倒是没有这么焦急过,他取城即使被阻挡也是选择的是调虎离山或者里应外合之类,然后还有如反间计(郁保四),连环计(祝家庄)等等,甚至退军不打(关胜来袭),毕竟他是不想让兄弟受损的。
可能有人会说,那打方腊死人怎么算?拜托,先看下死亡原因吧:
死于乱军、敌人围殴偷袭、淹死、病死加上妖法,哪个怪吴用的 ……怪朱武倒是更靠谱。倒是吴用此时心态已经改变——他不爱笑了,唯一一次还是可以破城报仇才笑,甚至即使兄弟提出计策他的想法也不是优先破城而是考虑危不危险(解珍解宝),此时的他让人同情——公孙胜已走,军师的担子几乎由他自己扛,朱武的贡献则还不如添乱,虽说一直如此……
招安后二人的战绩对比:
辽国【话说当年有辽国郎主,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现今辽国兴兵十万之众,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
吴用:数战插心,打下檀州、蓟州、霸州、幽州直到燕京 (5)
朱武:无(0)
王庆:【王庆势愈猖獗,前月又将臣乡云安军攻破,掳掠淫杀,惨毒不忍言说,通共占据八座军州,八十六个州县。】【那边淮西王庆又打破了云安军及宛州,一总被他占了八座军州。那八座乃是:南丰、荆南、山南、云安、安德、东川、宛州、西京。那八处所属州县,共八十六处。】
吴用:宛州、山南、荆南、东川、安德、云安、南丰(7)
朱武:西京(1)
田虎:【河北田虎造反,占据五府五十六县,改年建号,自霸称王……一是威胜,即今时沁州;二是汾阳,即今时汾州;三是昭德,即今时潞安;四是晋宁,即今时平阳;五是盖州,即今时泽州。】
吴用:盖州、昭德、襄垣、太原、威胜(5)
朱武:晋宁、汾阳(2)
方腊:【正说江南方腊作耗,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年建号,如此作反,自霸称尊,目今早晚兵犯扬州……那八州: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那二十五县,都是这八州管下。此时嘉兴、松江、崇德、海宁,皆是县治。】
吴用:润州、丹徒县、常州、无锡县、苏州、秀州、杭州、睦州、歙州(9)
朱武:宣州、湖州、德清县、独松关(4)
……
吴用是整个封建社会里很特殊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像是帝王将相或者草莽英雄,但是塑造出来依旧是个悲剧形象,哪怕补偿一般给了梁山108星魂聚蓼儿洼的结尾。原本想写的还有很多,对于吴用就像对梁山很多人一样,我个人是又爱又恨,喜欢兄弟间义气,也会恨梁山的劣迹 ,但是对吴用这个在梁山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人,还是多一点同情的。他也只是水浒所塑造的世界里那小的缩影。让我评价他我不会觉得他是什么狗头军师,但也不会觉得他能面面俱到。还是引用一下明代陈老莲对吴用的评价吧
【彼小范老,见人不蚤。曳石悲歌,张元吴昊。】
另外,经常有人问吴用能力如何如何,在三国如何如何,其实跨书比首先就不符合实际,尤其是三国和水浒的故事背景都不一样,吴用一介平民凭着先知优势起码待在荆州学徐庶等刘备是可以的,但是三国的世家大族阶层分化那么严重……说曹操知人善用不拘一格,寒门的都能收实际上都有些问题,但是换吴用的话的确人生地不熟存在很多问题。不过吴用从塑造上的确是一流谋士,攻城下城强的可怕,毕竟这时候小说虚构能让吴用占便宜~
在我看来,吴用即使作为一流谋士也肯定不会强于诸葛,但是也不至于什么三国吹嘴里的小人物都能吊打,虽然他们可能依旧我行我素,原文糊脸都会说吴用啥计策都没有——两本书看多了师徒手段都差不多,如果把名字去了如里应外合这样的简直没区别。
本文到此大致也该结束了,最后还是请公平客观地看待小说中的人物,让中国古典小说继续发展下去,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
end
本文来自柚萌裙摆。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