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打卡地?(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地就是值得去的十分热门的地方,非常值得人们过去游玩的地方,从而吸引人们过去而打卡就是记录自己来到过这个地方,也是很多游客争相拍照留作纪念的地方。打卡地是什么意思打卡最长出现的是上班工作学习的地方,人们通过考勤卡或者打卡机来记录着自己的...

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地就是值得去的十分热门的地方,非常值得人们过去游玩的地方,从而吸引人们过去而打卡就是记录自己来到过这个地方,也是很多游客争相拍照留作纪念的地方。

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最长出现的是上班工作学习的地方,人们通过考勤卡或者打卡机来记录着自己的上下班时间,这就是打卡,意思就是我来过这里。

打卡也是很多公司记录考勤的方法,通过打卡的时间来直到你的通勤时间,有没有迟到或者是早退。

厚道齐鲁 日新其德——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落地综述

齐鲁大地,瑰丽灿烂。这里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泰山,有“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九曲黄河,有“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的灵动趵突泉……

然而,山东之美,不止在于眼前的风景,更是来自于其背后蕴藏的悠长文脉、悠久历史、悠远文化。

儒家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齐文化……古韵今风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

如今,几千年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儒家思想以其向上、向善的力量,一直引导着社会发展,指引着人们前行,滋养着齐鲁儿女的精神世界,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底色。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尼山脚下,鲁源新村,依山傍水,风景迷人,这里就是孔子的家乡。孔子故里曲阜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推开刘德坤家的大门,抬头一眼就能看到“诚”字悬挂在餐厅正中间——这便是他家的家训。

“‘诚’字虽然看上去普通,里面却包含着大道理。人以诚为本,尤其是我们经营民宿生意,更要重诚信……”刘德坤指着墙上的家风家训牌匾说道。

“做诚信人,做善良人,做老实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像这样的家风家训牌匾,在曲阜尼山镇鲁源新村每家每户都有。

当谈起在村里家家户户悬挂家风家训的初衷,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又说道:“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尽管简单,却会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启迪并影响着一代代人,我们鲁源新村的村风民风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深受影响。”

鲁源新村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书籍入户、家风家训牌匾入户等活动,引导户户参与主题活动、户户争当先进典型,在村内掀起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出独具特色、群众喜欢、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路径。

“现在,我们村的文化活动特别丰富,平时我们经常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参加活动,剪纸、面塑、书法培训、古筝培训、太极拳培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鲁源新村村民李祥英说道。

鲁源新村还通过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非遗体验等活动,及新编排《礼仪之邦》、《汉唐盛世》、《孔子说》、太极拳展演等一批国风舞蹈和展演展示项目,号召村民在亲身活动参与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人人学文化、崇道德、尚文明的良好风气正逐渐形成。

近日,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孔子第74代孙孔繁轲力作《何以孔子》正式发布。该书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孔子第N代孙与孔子隔空对话的方式,熔宏观与微观、哲思与故事于一炉,生动描写了孔子坎坷且丰盈的一生,阐述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君子人格、有教无类、仁爱思想。

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曲阜,无论是传承着文化根脉的儒学讲堂,倡诉着“爱诚孝仁”的各类文化演出,还是文旅融合注入的强劲发展动力,无处不在的图景,诠释着“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孔子故里的生生不息。

人文沃土盛开“似锦繁花”

这里曾有梁启超描述的“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的盛景;

这里曾诞生了郭沫若记载的“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

这里在文化学者心中,可谓万古长夜里让一些星星闪耀的“精神光源”。

这便是稷下学宫。今年2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正式确定为稷下学宫遗址。这个曾孕育“百家争鸣”的文化圣地正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的齐文化也再次受到关注。

泱泱齐风,悠悠千载。近年来,齐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逐渐成为淄博的“超级IP”。

今年,首家“身临‘齐’境乐享‘淄’味——齐文化‘五好’主题餐厅”落地淄博肯德基中心店,将传统文化与创新传承相结合,让齐文化展现新魅力、呈现新活力。

古风满满的齐风古韵装饰,《齐人新说·五好城市》的竹简包柱,融入瓦当纹样的大“K”设计……一踏进餐厅,耳畔便传来悠悠韶乐,满眼望去皆是齐风古韵,仿佛一秒穿越齐国。在这样的氛围中,吃着美食叹泱泱齐风,沉浸式体验齐文化与美味结合的奇妙感受,别有一番风味。

暑假期间,“成语故事进餐厅——齐国成语之旅”活动走进首家“身临‘齐’境乐享‘淄’味——齐文化‘五好’主题餐厅”,更让齐文化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到生活中。

“在主题餐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动齐文化‘两创’,以成语推广入手,从“好吃”上突破,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活动将通过场景应用、游戏互动、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持续深化文化赋能,激活文化发展新引擎,彰显文明城市新风范。”山东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毕雪峰说。

传统文化“两创”落地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融合点”,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形成精神共鸣,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滋养。

近年来,淄博围绕齐文化创新传承方式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批精美的文创产品,既有淄博传统的陶琉、丝绸、蹴鞠等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还有晏子呈茗茶、公子小白水、齐风香礼香料等极具齐文化元素的实用产品。在线上,创新推出了“管子说”齐文化IP系列表情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传播方式、嵌入群众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活”起来。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口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使其成为黄河生态文化的重要标志地。山东作为黄河入海的省份,大力支持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建设,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

创新“手造”引领社会风尚

从鲁源新村驱车径直向西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嘉祥春秋源鲁锦制品厂。梭飞线舞、机杼喳喳,一段鲁锦很快织就……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纺织课正在进行。学员们通过体验飞针走线、巧夺天工的鲁锦制作技艺,从中领略“非遗”之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秋源鲁锦制品厂始终坚持保护与传承鲁锦文化,创新鲁锦工艺技法,寻求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研发书包、抱枕、笔袋等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鲁锦的使用范围仍在不断拓展,网上销售和私人订制模式,让春秋源制品厂的鲁锦及其制品成为了纺织市场的抢手货。

和鲁锦一样,潍坊风筝、淄博陶瓷、莱芜锡雕、巨野工笔牡丹画……这些包罗万象的传统手工艺,正凭借“两创”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时代“金名片”。

今年3月,山东提出发挥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手造产业,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还打造了以“山东手造”精品销售、研发、会展、孵化、研学为一体的手造产业园——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这里依托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包含四层不同的主题空间,分别以“手造精品”“齐鲁手造”“手造会展”“手造研学”为主题,通过琳琅满目的手造精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倾力打造可看、可购、可玩的网红打卡地和先行展示区。

山东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市级名录4121项,县级名录12758项,总量居全国前列。

一张驴皮拿在手中,经过设计、落样、剪切、雕刻等多道工序,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皮影。“用具必不嫌繁,工序必不能省”,平面雕镂的手法精雕细刻,让泰山皮影富有了强烈的立体感,坚持手工雕刻的同时,精工细作也使得泰山皮影在透光度和保存方面有着质的飞跃。

除了传统精美的艺术造型、精湛复杂的雕刻技艺,国家级非遗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泰安市皮影艺术研究院院长范正安广泛吸收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等表演技艺,独创出的一种能够同时操纵、演唱和伴奏的皮影戏表演技艺“十不闲”,让泰山皮影在众多皮影流派中一枝独秀。

泰安近年来加大泰山文化创新力度,抓好泰山玉雕、肥城桃木等手造产品的创新转化,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等4家企业入选了“山东手造·优选100”;积极推进泰山文化数字化转化,开发数字藏品,推动泰山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这些蕴含历史基因、承载时代精神的“手造”项目,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对外文化贸易、讲好山东故事、扩大对外传播的重要桥梁纽带,更承载着以人文教化民心、以审美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与使命。

崇德向善筑牢“精神堤坝”

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在山东这片热土上,有临危不乱的救火“少年英雄”路兴路,有拾金不昧、寒风中等失主的“山东好人”刘森,有赡养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36年的“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

一个个身边好人树起文明风尚道德标杆,诠释生生不息的美德善行,激励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而滋养他们精神、培育他们美德的正是经久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鲁之西南,济水之宁。在滋润千年的文化根脉孔孟之乡济宁,便有这样一个好人。她既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位好母亲,更是一个好媳妇。

她便是济宁市汶上县康驿镇水店村村民马爱真,父母、弟弟患有疾病,她自懂事起便照料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她还16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她还精心照料自己和弟弟的5个孩子,将他们抚养成人。

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马爱真用柔弱的双肩和坚韧的毅力挑起两个家庭的重担,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爱与责任。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山东注重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榜样引领作用,积极健全完善村镇县市省五级联动选树通道,构建山东好人、好人之星、道德模范梯次遴选体系,推出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评选出“山东好人”7553名,“山东好人之星”534名,有80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全省道德模范445名,其中有20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60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山东,“诚信”不再是道义上的形容词,各地都探索建立了征信(诚信)体系,每个社会主体都有一份官方的诚信档案。

“我们村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信用积分’兑换活动,我上次兑换了洗洁精,这次因为‘信用积分’高,还被评选为村里的‘文明信用户’,兑换的是多功能料理机。”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村民周瑞梅高兴地说。

在刘庄村“信用超市”,村民购买商品用的是“信用积分”,村民见义勇为、义务劳动、无偿献血、救灾捐款、升学等向上向善行为均可获得相应“信用积分”。使用“信用积分”在“信用超市”兑换心仪的商品让村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信用红利”。

今年9月9日下午,在位于泉城路的光明日报社山东记者站,王学典、潘鲁生、刘长允、徐向红、吕芃、周静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创”“两个结合”的核要义、深刻意蕴、实践价值,结合山东实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落地深入交流。

“儒家思想的‘两创’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理论,一个是生活实践,即以古典儒家生活方式为基础,打造与中国道路相匹配、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接的新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全民自觉行动提供一个载体。”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说。

如今,放眼齐鲁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传统文化“两创”落地生根势不可挡。

【短评】

讲好“两创”故事 汇聚精神力量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这里汇聚,借助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传统文化已成为齐鲁大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传统文化“两创”在山东落地开花,“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品牌积淀着文化传承和精神支撑,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更蔚然成风。

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正是山东推进传统文化“两创”的题中之义。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高端平台,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为深入研究阐释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最权威的历史资料,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成立让世界儒学研究的中心正回归中国**。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的征程,山东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李志臣)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景区里的农耕体验园:打造11个科普集群办成孩子们喜欢的打卡地

今年9、10月份的时候,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的游客数量,迎来了一个小高峰。秋分丰收节前后,园区刚刚成为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前来园区打卡的学生络绎不绝;到了中秋国庆的双节假期,来南宫景区度假的家庭多了,这里也成为了无数家庭意外收获的科普打卡地。

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中,位于京西南的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北京唯一一个位于景区中的实践营地。根据申报材料,园区占地面积约300亩,而实际上,坐落在景区的区位优势,成就了更大面积的科普集群。

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景区里的农耕园区

走进丰台区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就相当于一脚踏入了北京南宫旅游景区。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是京南久负盛名的地热温泉所在地,22年前南宫初探地下2980米,第一眼地热井首钻成功,来自地下的地热资源不仅成就了“中国地热第一村”的美名,也滋养着村庄里各类生态种植园。

本次获批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的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建成的时间比村庄打出第一眼地热井的时间还要早一些。1993年,在如今的南宫景区南侧,园区初步建成,约300亩的区域面积,承担着南宫村和周围几个村庄“菜篮子”的重任。2017年,园区通过提升改造,融入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等现代理念,不断改造种植环境,“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也于当年正式挂牌,成为了集休闲、观光、采摘、农耕体验、农作物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基地。

新京报记者从南宫村获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关乎乡村振兴的内容,也是南宫多年践行发展的方向;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弘扬劳动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农耕文化体验园当下和未来持续聚焦的重点。

农耕文化体验园坐落在景区中会有什么优势?景区能为农耕文化体验带来什么?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宫景区内,包括南宫世界地热科普展览中心、南宫地热井井址、南宫五洲植物乐园、南宫自然艺术博物馆、南宫苑公园等园区点位,可形成科普集群,而通过景区集群效应,也将有更多游客、家庭参与到农耕体验当中。

体验是了解农耕文化的第一步

初冬里,园区露地上只有大白菜正值时令还在坚挺,倒是20栋设施大棚里依旧蔬果飘香。青椒已经到了可以采摘的季节,今年的茄子长势正好,老品种的西红柿也正逐渐由青变红。

园区里露地种植的大白菜。受访者供图

日常蔬菜是园区大棚最主要的种植作物,技术员吴雅娟是这些大棚蔬菜的“掌门人”。她说自己的技术“不算精,但多少都懂一些”。在园区工作跨度超过20年,吴雅娟见不得哪个棚子闲着,一茬又一茬的瓜果蔬菜在她的眼下不断成熟,不知疲倦的原因简单也直接,“游客或孩子们来了,总不能让大家看到大棚空着”。

吴雅娟见证了园区20年的发展变化,在她的印象里,园区里的游客是这些年中一点一点多起来的。这些流量有的得益于南宫景区的客流,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亲近泥土,也有的目的直截了当——就是为了采摘些新鲜果蔬。

城市生活的便利,为人们筑起对传统农耕认知的壁垒。在吴雅娟印象里,在许多以小家庭为单位的游客中,大人们对于农业的认知有时并不比孩子们领先太多。黄瓜长在藤蔓上,花生埋在土里,西瓜可以匍匐在地,也能吊在空中。“有时候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家长,看到这些都会觉得很新鲜。”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主动询问的问题不多,吴雅娟也会在一旁做简单的介绍和叮嘱。她理解游客们对于农业的新鲜感还停留在认知阶段,作物生长的种种细节并不是他们所必须了解的常识。吴雅娟知道,农业科普并非是传递猎奇信息或者冷知识,对于来自城市的家庭,感受所见到的真实景象,体验这个过程,就是了解农耕文化的第一步。

那时候,虽然园区还没有成为官方推荐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但在吴雅娟看来,当家长带着孩子走入园区,这里就已经承载着亲子教育和传播农耕文化的功能。

孩子们喜欢的科普园区

这里确实算得上是京南老牌的科普教育基地。事实上,2014年4月园区与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陆续被评为北京市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企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等。2020年,园区也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学农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获得这些称号不单单靠最基础的“采摘体验”。园区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思考劳动的内容和意义、体验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传承农业文化,园区还分别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四个阶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主题,由浅入深了解农耕文化。

“比如,利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好奇天性,融入认知体验,重点是对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的启蒙教育。我们也会设计劳动初体验,通过劳动游戏化、农业文化故事和读图、动手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劳中健体、劳中获趣、劳中磨炼、劳中增智。”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随着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性、创造性的贯穿,孩子们会逐步加深对农耕文化的认识。这样的模式同时也体现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安排上,“小学课程就增加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土地奥秘、病虫害防治、农具演变、农牧饲养;初中课程增加了中草药识别、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与包装等内容;高中更加深入,增加农业科学研究,延伸到无公害蔬菜培育、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内容。从劳动时间、农具使用、劳动强度上也相应进行调整,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开展。我们希望每个课程后,孩子们都有思考、有总结、有评价。”

打造11个科普集群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在开展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到,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承载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建设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有利于搭建少先队员学习三农知识、传承农耕文化、厚植三农情怀的平台,有利于少先队员积累农事劳动经验、培养劳动精神、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农民丰收节化风成俗、深入人心,对坚定少年儿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营地科普之路是南宫一直坚持走的路,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园区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南宫还将规划建设更多科普园区,继续打造11个科普集群,办成孩子们喜欢的科普打卡地。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本文来自自欺欺人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8945.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21
下一篇 01-21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打卡地?(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地是什么意思
    打卡地就是值得去的十分热门的地方,非常值得人们过去游玩的地方,从而吸引人们过去而打卡就是记录自己来到过这个地方,也是很多游客争相拍照留作纪念的地方。打卡地是什么意思打卡最长出现的是上班工作学习的地方,人们通过考勤卡或者打卡机来记录着自己的

    2023-01-21 23:48:02
    321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