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 水煮肉片辣不辣(水煮肉片用哪个位置的肉)

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水煮肉片辣不辣
水煮肉片通常用猪里脊肉。水煮肉片是一道名菜,麻辣鲜香,口感爽滑,入口即化,通常用里脊肉制作,如果没有里脊肉,也可以用牛肉或猪瘦肉等,只要处理得当,口感一样滑嫩。关于“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的更多内容,感兴趣...

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水煮肉片辣不辣

水煮肉片通常用猪里脊肉。水煮肉片是一道名菜,麻辣鲜香,口感爽滑,入口即化,通常用里脊肉制作,如果没有里脊肉,也可以用牛肉或猪瘦肉等,只要处理得当,口感一样滑嫩。关于“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的更多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水煮肉片用什么肉


1、猪里脊肉是猪肉最嫩的部位,质嫩无筋,基本都是瘦肉,水煮肉片使用里脊肉制作,口感最为嫩滑,不油腻。

2、梅花肉也很适合做水煮肉片,梅花肉即猪的上肩肉,肉质鲜美可口,久煮不老。

3、许多人也会用猪的前腿瘦肉制作水煮肉片,猪这个部位的肉不容易煮老,新手也能做出嫩嫩的水煮肉。

4、弄水煮肉片还可以使用猪后腿肉、牛肉、鸡肉等等,不同肉的口感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水煮肉片辣不辣


水煮肉片是辣的。水煮肉片的特点就是麻、辣、鲜、香,在制作过程中,少不了辣椒的参与,所以是辣的。以上就是“水煮肉片用哪个部位的肉”的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中餐体系,辣度标准是否统一?

小龙坎的品牌联名一直引人争议。

去年不仅推出了火锅味香薰蜡烛,还与冷酸灵合作限量发售了火锅牙膏。这款牙膏分成 “川渝微微辣” “标准中度辣” 和 “传闻变态辣” 三个辣度,在天猫上线预售,就被抢售一空。

辣味牙膏并非噱头,刷完会很辣嘴,感觉火焰在嘴里燃烧。而更让我们关注的是微辣、中辣、变态辣的设定,似乎成了如今人们对川菜辣度的固有标准,即便这与国际通用的辣度测定标准大相径庭。

在 SHU 体系下 10 种常见辣椒的辣度归类。©Busy.org

国际上最早衡量辣度的方法是 1912 年美国药物化学家 Wilbur Lincoln Scoville 的 SHU(斯科维尔辣度指数),基本原理是把辣椒样品制备成一定量的醇提取物,通过稀糖液不断稀释提取物直到尝不出辣味,这个方法测出的辣椒辣度从 0 个单位到几十万个单位,SHU 的测辣原理也一直沿用至今。

2006 年,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制定针对辣椒和辣椒制品的辣度国家标准,此后,各个地方和企业也开始对辣度进行更精确的定义。2014 年,四川旅游学院食品科学系和烹饪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以 SHU 原理为基础,将 123 道川菜分出微辣、中辣、辣、特辣 4 个等级;而德庄集团在 2017 年发布 “李氏辣度” 标准,以“度”为单位,把火锅的辣度分成微辣(9° ~ 29°)、低辣(30° ~ 39°)、中辣(40° ~ 49°)、高辣(50° ~ 59°)、特辣(60° ~ 69°)、暴辣(≥ 70°)这 6 个等级。

既然辣度有标准,那餐厅在设计菜品的辣度时,是不是也遵循着某种标准?

不同定位和产品形态的餐厅对辣度标准化要求的精准性不一样,品牌连锁、高级餐厅和大众消费餐厅对标准都有不同的定义。

单店规模大且注重品牌效应的连锁型餐厅对辣度的控制普遍严谨,特别是火锅店,从原材料选购到火锅底料炒制再到带辣味菜品的码味,都有统一的制作要求,而员工的培训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

炒制底料的秘方是每家火锅店的核心竞争力所在。©Sohu.com

因为每次炒料的总量很大,食材的含水量、辣椒品质和品种、用油总量等对品牌连锁餐厅而言都必须十分严格。为了达到合适的辣度,炒料时用不同辣椒所需要的温度都会有严格控制。辣椒的作用除了提供辣味,还有香气和颜色的体现,干辣椒要在 160℃ ~ 180℃ 、泡椒适宜 200℃ ~ 240℃ 之间,糍粑辣椒的温度则低得多,要在 90℃ ~ 105℃ 之内小火炒制;温度太低,辣椒会干辣刺喉,太高,则会产生过重的焦糊气味。

单店规模小但客人要求高的川菜筵席馆,对辣度也有比较严格的控制,因为复刻传统川菜,该加多少豆瓣酱和辣椒面不是单纯依照掌勺厨师的心情决定,而往往是上一辈老师傅们定下的标准,例如麻婆豆腐大约用 40 克豆瓣酱和 10 克辣椒面,除非客人有特殊要求,比例都是相对恒定的,以保证每桌次出品能在稳定的区间。

选择不同的辣椒品种和品质会给最终的调味带来截然不同的风味。©Sohu.com

但对于大众消费的中小型独立餐厅,菜品的辣度就不一定有什么严苛的规矩了。辣椒香气和辣度的平衡、辣椒的甜度等因素会更为重要,反而精准性可能不如大品牌严格。讲究的餐厅老板会用 3 ~ 4 种以上的辣椒来制作辣味调料,但餐厅产量低,不会特别精确地控制重量和比例,靠手感和经验来调配是常有的事。小店每天食材用量和大品牌相去甚远,更容易使用新鲜肉类,因此店家为了体现食材本味,在辣椒品种和风味呈现上会有更繁杂的思考,再加上常客往往有自己的个性化喜好,这些餐厅会记住老客人的习惯,平衡难调的众口。

总之餐厅基本不以国际标准的分级来定义菜品辣度,但可能根据口味习惯分级,有的店家将自家菜品的辣度分为:“家常味的辣、酸辣味的辣、糊辣荔枝味的辣、麻辣味的辣、泡椒味的辣、鲜椒味的辣、红油味的辣”,辣度由低到高排序,而辣感和香气结构也完全不同。

餐厅出品的标准一般由主厨、老板和品控人员共同制定,但菜品配方以及采购食材的品质和种类也会对最终成品有很大影响,辣度更是如此。

火锅的辣度本质上是由辣椒的品种、品质、产地、底料炒制的温度高低、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最终体现在底料上。而底料里辣椒的大小也会影响辣度,有的店炒底料用大片的辣椒,像豆瓣一样,因为体积大,辣椒素挥发效率降低,辣度会猛烈而直接;如果把辣椒制成类似泥一样的颗粒,辣度感受会变得细腻,层次感更容易表现。

大部分情况下,锅中漂浮的干辣椒其实是一种装饰,以视觉信息提示食客,而并非是真正辣度的主要来源。©126.n

底料与火锅油的比例也会影响辣度,火锅店有两种底油,一种是纯油,另一种是特制的香料辣油。纯油本身没有辣度,辣感源于底料,辣度直接而缺少饱满度;但精心调制的香料辣油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它的辣度不高但辣感很强,吃进嘴巴后持续力强而且很有层次,有明显的厚重感。因为精调辣油的锅底是油和底料都有辣度,辣的呈现就变得更为丰富。因此,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油脂对辣度影响是直接而复杂的,至于锅表面漂浮的干辣椒主要是装饰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客人一些心理暗示:辣椒那么多,这锅一定很辣。

火锅锅底的微辣、中辣、重辣是通过底料和油的配比来完成的,但对于川菜中餐来说,味型直接决定了菜品的辣感。“家常味型” 是指咸鲜微辣的菜品,提供微辣辣度的调料以豆瓣酱为主、二荆条辅助,辣子鸡、水煮肉片的传统做法是中辣,一般加二荆条为主、朝天椒为辅。如今市场上的辣椒品种很多,牧马山二荆条增香增色、朝天椒增辣增香、七星椒增辣提色、福建辣椒王增辣、新疆纵椒增香,通过不同的配比方可达到厨师和食客追求的最佳效果。

能成为经典的菜肴,都是厨师跟食客之间在长期冲突与合作**同努力的结果。除了食材和配方的考量,客人的口味喜好对辣度的影响功不可没。

“**大辣过大瘾” 是重庆江湖菜的特征。©Bttime.com

名义上,菜品的辣度由餐厅来决定,但定位于哪类客群、整体的菜品风格、市场的主流喜好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辣度,注重食客综合体验的品牌更会让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计辣度。如果是江湖菜和专门吃辣的店,那就要辣得伤心、有记忆点甚至有艺术感,即所谓**大辣过大瘾,麻辣火锅更是怕不辣。有的大众消费餐厅主营品类不是辣味为主,但在嗜辣地区开店必须因地制宜,按照主流客人的喜好来设计辣味菜品种类或加入辣味蘸碟,以体现地域性特征。

而来到川筵上,菜单和菜品的设计就要思前顾后,按对面人群决定辣度。常客以中老年人居多的,要中辣偏低为主,年轻人的菜单会适当加入辣感强烈的菜来调剂清淡菜品;辣的凉菜不能太强烈持久而影响优质食材的本味和后面头菜、二汤的风味感受,否则会本末倒置。严格来说,菜品的辣感在成本考量方面是次要的,厨师对餐厅的定位、菜单设计的逻辑和常客口味的喜好都更为重要,会直接影响餐厅配方设计和采购辣椒的品种与等级。

辣椒在川菜处理河鲜上有时必不可少。泥腥重的鱼类要加辣椒去腥,特别是江湖菜制作鱼籽这类内脏食材不止要小米辣调味,还得用炝辣椒油的香味来盖住腥气。江湖菜可以理解为用各式辣椒为基础调味的菜式,不同的辣度和味型决定了一家江湖菜的好坏,也是食客追求江湖菜的重要理由之一。

而辣度对火锅品牌的绑定也有很大作用,有的火锅坚持没辣度选择、没鸳鸯锅,通过底料用强烈的辣度传达自己的定位,打出口碑并且跟嗜辣的食客形成记忆绑定;有的店则是牛油香较重而非重辣型风格,入口的辣度不强烈,但慢慢地会呈现出多层次的辣感,这又是另一类食客的偏好。大部分客人对餐厅容易先入为主,火锅店初期做的辣度跟食客的预期一旦有了绑定,店家在未来可以用品牌而不仅仅靠味道来拉动客人。

辣椒会辣,是因为其中含有辣椒素。©Hoto.cn

给菜品增加风味是厨师制作辣味菜肴的本源目的。一道菜会有所谓的 “惊艳感” ,多数情况是具备复杂、和谐且清晰的风味感受,让食客容易有普遍性认同。而在风味三要素(味道、香气和质感)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感觉——痛感,便是辣椒对菜肴的独特作用。从成都的家常海参到佛罗伦萨的牛肚包(Lampredotto),再从传统的川菜筵席到精巧的现代料理,辣味在菜品中不论用量高低多寡,都是厨师为了满足食客挑剔味蕾的小招数。

辣椒素使舌尖产生疼痛刺激,人体面对疼痛会自然释放镇痛性物质:内源性阿片肽(EOP),它同时有产生愉悦感、增强食欲甚至兴奋的作用,吃了大量辣椒的人很清楚这种疼痛没有危险的后果,继而产生“良性自虐”的快感,加上给口舌的刺激有极强记忆点,辣椒仅用一个世纪就从南美风靡全球,成为传播效率最高的调味品之一。

参考资料:

感谢以下餐厅为本文提供信息帮助:漾亚·雍雅河鲜馆、麻辣空间清油火锅、齐煮火锅、松云泽、玉芝兰、拈一筷子·宜宾江湖菜、晓靖轩烧烤、得劲儿焖烤肉串、杨伯英传统杂酱面、雏Chú MODERN CUISINE、Gli Azzurri意大利餐厅

《麻辣火锅底料辣度标准化及李氏辣度研究》,中国调味品,2018年9月43卷9期167页,李德建、李沿飞、李洪军、张丽

《辣椒及辣椒制品的“辣度”标准化研究》,辣椒杂志(季刊),2008年4期9页,夏延斌、王燕、罗凤莲

《川菜菜品的辣味物质分析与辣度分级》,食品科学,2015年35卷4期152页,贾洪峰、邓红、梁爱华、王鑫、林丹、夏利强、易宇文、王良云

《辣椒制品模糊辣度的表示与测定》,OOD&MACHINERY食品与机械,2011年11月27卷6期31页,杨代明、马东兴、李忠海、李晓燕

《为什么有人无辣不欢?因为这是一种良性自虐》,好奇心日报

《内源性阿片肽》词条,百度百科

《古人“以辣代盐”,原来有神经学基础》,果壳,云无心

论下饭,我只服水煮肉片!辣到出汗也要吃

昨天小主带几个朋友去下馆子,差点被气死。

点菜的时候点了一道水煮肉片,小主还特意和老板说了微辣就行,得照顾一下广东朋友嘛。

结果菜上来了,每个人吃了几口,还是被辣出了一头汗,连喝几杯水。

经常有人吐槽外面饭馆的水煮肉片,有的菜多肉少,有的太油太辣,甚至还有往里面加违禁品的,真是太可怕了…

来源:tieba.baidu.com

但水煮肉片这道菜本身是真的很好吃,特别过瘾。

为了挽回点面子,小主决定邀请朋友周末来家里吃饭,亲手做一次。

味道和材料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再也不用担心踩雷啦~

水煮肉片

第一次吃水煮肉片,小主也闹了个很大的乌龙。

看到“水煮”两个字,还以为很清淡。结果一大盘红色的汤汁端上来,还问老板是不是是上错菜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水煮”是一种川菜常用的做法。因为肉片没有划油,直接用水煮熟,才特意起这个名字。

当然也不是单纯地用水煮,川菜中的水煮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炒辣椒酱→上汤煮菜、煮肉→浇热油。

只要掌握这句口诀,什么水煮肉、水煮鱼、水煮鸡、水煮蛙都完全不在话下。

具体要怎么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食材清单

主料

猪里脊 350g / 豆芽 适量

芹菜 适量 / 蒜苗 适量

水 适量 / 油 适量

配料

姜末 适量 / 葱粒 适量

蒜瓣 适量 / 蒜末 适量

干辣椒 5个 / 花椒 1大勺

辣椒面 1大勺 / 花椒粉 1大勺

料酒 1小勺 / 郫县豆瓣酱 2大勺 / 蚝油 适量

淀粉 1大勺 / 生抽 2大勺 / 盐 少许

1大勺=15ml

烹饪步骤

1. 准备材料:蒜苗洗净切段。芹菜摘去叶子,洗净切段。豆芽和猪肉洗净备用。

*爱吃辣的可以把干辣椒剪开

2. 把猪肉切成片,加入料酒、1大勺生抽和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左右。

3. 锅中热油,加入蒜瓣、干辣椒、花椒、葱姜粒、郫县豆瓣酱炒出香味。

4. 加入大约400ml的热水,加盐、1大勺生抽、蚝油调味,把水烧开。

5.放入芹菜、蒜苗、豆芽煮软,捞出铺在盘底。

*没有深口盘的就装在盆里吧

6. 把水再烧开后,加入肉片并用筷子迅速打散,煮2-3分钟。

7. 捞出肉片放在蔬菜上面,再把锅里的汤汁倒在盘里。

8. 在肉片上面撒蒜粒、辣椒面、花椒粉,将适量热好的油浇上去~再撒点葱花即可。

噔噔!好吃到停不下来的水煮肉片就完成啦

用淀粉腌制的肉片不容易老,在滚烫的汤汁里游上几圈,跳上岸后还是那么嫩,还带上了一身香辣的味道。

用热油往辣椒面和花椒粉上一浇,呲~~~辣味还没来得及出来,香气就已经串出了几条街。

夹上一片入口,麻、辣、鲜、烫,嫩滑的口感中带着辣椒油的香,一下子就把白花花的饭卷走了~

后来和四川同事聊天,小主才发现:原来在川菜馆吃饭,如果不想吃辣,切忌不要说微辣。

因为普通人眼里的微辣,和川菜师傅眼中的微辣,中间隔了好几斤辣椒…

不想吃太辣的时候,干脆就直接和师傅说不辣吧~( 然后可能会被师傅赶走哈哈哈 )

小主提示

1.郫县豆瓣酱已经很咸了,加盐要谨慎。

2.辣椒和花椒的用量大家要量力而为。

3.最后浇的油一定要够热,冒烟的那种。这样才能把香气逼出来,又不致太辣。

本文来自叶璃溪i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6903.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19
下一篇 01-19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