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豫菜为国宴,豫菜的特色菜
豫菜之所以为国宴,是因为八大菜系源于豫菜。在宋代以后,出现的菜系都带有豫菜的影子,八大菜系的形成是基于豫菜,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条件改良而成,豫菜相当于集我国菜系之大成者。如果你对为什么豫菜为国宴感兴趣,请继续往下阅读。
豫菜为国宴的原因
1、豫菜,别名为豫宴、中原菜、中夏宴,属于河南菜系,带有我国中原地域的文化和特点。豫菜原以开封为代表,现发展成以郑州为中心,由一个中心加四个口味区构成,口味区分别是开封、洛阳、信阳、安阳。
2、豫菜讲究的是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基本传统,其特点融合了很多菜系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和谐、适中、不刺激。
3、豫菜讲究的基本原则是各种口味相融、相和,绝不偏颇,力度协调,非常符合我国的中庸之道。
4、豫菜的造型精美,刀工、火候、搭配都非常精细,食材朴实,菜肴的整体味道偏淡、偏甜。
豫菜的特色菜
豫菜的主要特色是中扒(即扒菜)、南锅(即锅鸡、锅鱼)、西水(即水席)和北面(即面食、馅饭)。豫菜有名的特色菜有熘鱼焙面、炸紫酥肉、牡丹燕菜、汴京烤鸭、河南蒸饺、开封灌汤包子、鸡蛋灌饼、水煎包、烩面、胡辣汤、高炉烧饼、五香牛肉,等等。以上便是对为什么豫菜为国宴这一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河南人:曾被称为“国菜、御宴”的豫菜,你对它真的了解吗?
豫菜,即河南菜,曾被誉为现代八大菜系之母,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菜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大多数朝代建都都在河南,豫菜是当仁不让的“国菜、御宴”,并且全中国最早的餐饮连锁店就是豫菜馆厚德福,虽然近二三十年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但豫菜的美味却一直都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点关于豫菜的知识吧。
豫菜,又名(豫宴)即中原(河南)菜系。它是对在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有“烹饪鼻祖”和“中华厨祖”之称的伊尹便出生于河南,当代豫菜是在原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间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物质条件,逐步积累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发展
早在4000年前的夏朝,开国王启在今河南禹州摆下国宴,宴请四方诸侯,史称“钓台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这是与豫菜有关的最早的烹饪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朝代定都河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到了豫菜的发展。例如《史记》记载的“周代八珍”以及武则天定制的“洛阳水席”。到了宋代,汴梁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经济极大的繁荣,使得豫菜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但后来,宋室南迁,豫菜的势力有所滑落。到了明清时代,豫菜虽不像之前那样辉煌,但也是能在各大菜系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再后来,随着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上台,豫菜又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河南馆子的厚德福借用河南人这块招牌制造舆论,一时间厚德福成为当时京城颇有名气的饭庄,豫菜的名声也因此大燥一时。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长垣因为厚重的烹饪历史文化底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但是八十年代后,豫菜却在慢慢消逝在大众的视野中。
特色
豫菜以郑州为中心、由四个不同的口味区构成。豫东口味居中,恪守传统、扒制类菜肴是为典型,以开封为代表;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阳为代表,炖菜较为典型,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
在我们河南做什么都讲究一个“中”,就连做菜也是如此。豫菜坚持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基本传统,突出和谐、适中,平和适口不刺激是其显著特点。豫菜口味就像其地理位置一样——居中,兼具南北特色。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
特色菜
河南除了烩面、开封灌汤包、洛阳水席这些大家所熟知的之外还有许多的特色菜。比如十大风味名吃:烩面、高炉烧饼、胡辣汤、壮馍、油旋、羊肉汤、牛肉汤、博望锅盔、羊双肠、炒凉粉。其中逍遥镇胡辣汤、方中山胡辣汤更是极受欢迎,早晨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麻麻辣辣的,再配上几个水煎包简直美味极了。除了十大特色菜之外我们河南还有十大名菜,五大名羹,五大卤味等。
作为一名河南人,我们不能提起河南只知道胡辣汤、烩面还要了解一些关于豫菜的知识。豫菜被称为国宴,现代八大菜系之母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不光有胡辣汤、烩面这些风味美食外,还有糖醋软熘鱼焙面、煎扒青鱼头尾等美食呢。欢迎大家以后来我们河南品尝美味的豫菜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曾为国宴的豫菜,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后于其他菜系的?
自夏朝择河南建都直至清朝覆灭,河南一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兴。夏启在禹州摆下国宴,宴请诸侯,史称钓台之亭,这便是豫菜的起源。
之后的“周代八珍”、洛阳水席、《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景象、《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七十二正店以及建国后的国宴都将豫菜推向了一个顶峰。
但是如今八大菜系的响彻全球,作为国宴的豫菜却不在其中,这是为何?
豫菜的历史民国之前豫菜的历史不仅不是一片苍白,还曾风光无限。
夏朝建都后,豫菜兴起。宋代时国都汴梁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更是将豫菜推向顶峰。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和《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七十二正店”等文献中都有体现。
之后宋朝迁都事件的发生,对豫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是太大。明清时期,豫菜仍然在各大菜系占有重要席位,《梵天卢丛录》里就有记载:“晋、鲁、川、滇、豫、粤、苏、浙等省,食各有味道,菜各有拿手。”
民国初年,鲁菜成为新贵,在当时鲁菜馆占据半个京城,据说能与之抗衡的唯有豫菜。
袁世凯是当时豫菜的头号粉丝,致力于推广豫菜。在其称帝后,北京一家名为厚德福的正宗河南菜饭庄一时成为官显贵聚集之处,成为当时北京颇有名气的饭庄之一。
梁秋实也是豫菜的推崇者,他在《雅舍谈吃》一书中使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豫菜,其中就有豫菜中的名菜软溜鲤鱼焙面。
豫菜的衰落豫菜发展到这里,从盛行到逐渐衰落再到盛行,甚至到新中国建国之后,豫菜再次成为国宴,期间经历了几千年,起起伏伏。
原以为从此便能永站高位,但却突然跌落,发展至今却突然消失在人们的眼中,这是为何?
工艺繁琐,与现代社会的节奏不符
有一位豫菜大师曾说,豫菜费时费工、曲高和寡,不适合快节奏的时代。再加上由于历史**的原因,豫菜出现过断层,新一代豫菜师傅没有经历过老一辈的指导,很多菜品没有办法做出。因此豫菜的发展线路非常狭窄,难以找到出路。
经济重心转移导致豫菜的受众减少
中国的八大菜系,大部分都产生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繁荣区。比如粤菜在广东地区、川菜在川渝地区、苏菜、浙菜等位于江浙地区。
豫菜始于河南,但是在清末以后受到战乱的影响,大多数豫菜失传。建国之后,经济发展中心开始向沿海以及长江中下游发展。人们开始向经济重心地区转移,当地菜系找到了发展的机遇,而豫菜却失去了这样的机遇。
口味毫无特色
每一道美食兴起,都有其吸引人的特点。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粤菜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苏菜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但是粤菜却很难评价,在这里借用一位豫菜大师总结的话就是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可见豫菜口味居中,没有什么特色,无法给人留下印象,因此消失在人们眼中不足为奇。
杭帮菜——豫菜的延续豫菜从神坛跌落后,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中,我们称之为改良版豫菜——杭帮菜。杭帮菜在浙菜中堪称C位出道,逐渐走向全国。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豫菜跟杭帮菜有啥关系,你要这样子说。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了解。
自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金人南下,建立元朝。在战乱中,大量北宋中原的人长途跋涉,来到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也将豫菜从河南带了过来。
经过时间沉淀,豫菜与江南文化融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菜系,也就是杭帮菜。而杭帮菜包含于浙菜中,成为了八大菜系的一个子系。因此杭帮菜也算是豫菜的一种,只是经历了在豫菜的基础上融入了江南的文化,转化成为了浙菜的一种。
来源:八戒挑食
本文来自扶云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