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1、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1、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2、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3、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4、在居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家中居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防磕碰。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狭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居室的房门、窗户,家具的柜门、抽屉等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5.防火灾。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内随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内燃放爆竹。

  6.防意外防害。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5、烫伤了怎么办?

  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l.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3.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4.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

  6、受了外伤怎么办?

  受了外伤,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医院诊治。比较轻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处理:

  1.出现伤口并且出血的,需要清洗伤口并擦涂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如消炎粉、红药水、创可贴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局部的温暖干燥;可多吃鸡蛋、瘦肉、豆类、乳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适当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换药,保持清洁。这样做,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2.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时至48小时以后,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热敷,以促进消散瘀血,消除肿胀。

  7、学校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8、在校学生游戏时如何保证安全?

  游戏是同学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也要树立安全观念:

  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要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

  3.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戏,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应能力也降低了。容易发生危险。

  9、学校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10、手脚冻僵了应该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动,常常冻得手脚发僵。手脚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怎样呢?

  1.应该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还可以互相借助体温使冻僵的手脚暖和过来。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11、被蛇咬伤了怎么办?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头部大多为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较短粗,色斑较鲜艳,牙齿较长。被毒蛇咬伤的,一般可在患处发现有2—4个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

  被无毒蛇咬伤的,一般有两排“八”字形牙痕。小而浅,排列整齐,伤处无明显疼痛。对一时无法确定的,则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万不要惊慌、奔跑,那样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2.立即用皮带、布带、手帕、绳索等物在距离伤口3-5厘米的地方缚扎,以减缓毒素扩散速度。每隔20分种需放松2-3分钟,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3.用清水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更好。此时,如果发现有毒牙残留必须拔出。

  4.冲洗伤口后,用消过毒或清洁的刀片,连结两毒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复抽吸伤口,将毒液吸出。紧急时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须口腔无破溃,吐出毒液后要充分漱口。吸完后,要将伤口温敷,以利毒液继续流出。

  6.可点燃火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7.尽快食用各类蛇药,咬伤24小时后再用药无效。同时可用温开水或唾液将药片调成糊状,涂在伤口周围的2厘米处,伤口上不要包扎。

  8.经处理后,要立即送附近医院。

  12、被狗咬伤了怎么办?

  被狗咬伤对人的危害较大,因为狗的牙齿生长着各种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甚至造成伤风致人死亡。如果是被疯狗咬伤,还会由狂犬病毒引发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伤决不能轻视,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代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对伤口不要包扎。

  4.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13、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发生骨折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14、流血不止怎么办?

  在做各种事情时碰伤了身体,往往会流血不止,特别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现了这些情况,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15、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其中的“行”,要涉及交通问题。平日里出差办事、节假日外出、旅游,除了步行以外,还要骑自行车、乘公共汽(电)车,路程更远的,要乘火车、乘船。所以,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16、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l.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17、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18、在雨雪天气骑自行车怎样注意安全?

  在雨雪天气里骑自行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骑车途中遇雨,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

  2.雨天骑车,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骑行。

  3.雪天骑车,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4.雪天骑车,应与前面的车辆、行人保持较大的距离。

  5.雪天骑车、要选择无冰冻、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车闸,不急拐弯,拐弯的角度也应尽量大些。

  6.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骑车要精力更加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骑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气时慢些才好。

  19、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什么?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各点: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20、消防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21、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l.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

  2.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22、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要注意: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漏,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0.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2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

  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6.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24、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5、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l.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26、社会生活安全

  目前社会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违法犯罪现象,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很有必要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同时也要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冷静、机智、勇敢地去应付。

  27、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8、煤气中毒如何应急处置

  1、立即打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2、迅速把中毒人员从有煤气的房间里移到空气新鲜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3、迅速解开中毒人员的衣裤、胸衣、腰带等,保持中毒人员呼吸畅通。

  4、如果中毒人员已处于无知觉状态,应将其放平,并擦拭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5、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或向医疗急救中心求救。

  专家提示:

  6、进入燃气浓度较高的事故现场时,抢救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减少吸入。

  7、不要穿鞋底带钉的鞋子,以防走动时产生火星而引起爆炸。

  烧伤的主要症状和现场救援

  29、烧伤的主要症状

   ①小面积或轻度烫伤

   烧伤可根据伤及皮肤深度分为三度:
Ⅰ度烧伤:表皮仅有轻度的发红和轻度的肿痛,无水泡,2-3天后痊愈,无瘢痕。
Ⅱ度烧伤:患处疼痛较剧,有水泡,创面潮湿,水肿,2周左右痊愈,不遗留瘢痕。
Ⅲ度烧伤:皮肤痛觉消失,干燥、无水泡,有焦痂,愈合缓慢,大面积需植皮才能愈合,痊愈后遗留瘢痕。

  ②全身症状

  小面积烧伤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面积的烧伤早期可出现休克,随后出现严重感染表现和其他并发症。

  2.烧伤的现场救援

  ①火灾的扑救

  a.立即报警: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应立即报警。报警时应向消防队员讲清火情和地点,必要时应派人到路口迎接。
注意:火警电话是“119”。
b.立即组织扑救:现场人员应立即行动起来,利用现有条件灭火。
用水灭火:此时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注意:如果是油类燃烧不宜用水扑救,以免火势蔓延。
用各类灭火器灭火:使用灭火器方便有效,尤其是刚起火时。
注意:不要同时喷水,以免降低灭火效果。
防止火势蔓延:根据情况采取各种阻隔方法,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尤其是要防 止火势向易燃易爆物质蔓延。
搬走可能被燃烧的物质:及时搬走火场周围的易燃易爆品,及时拆除作为火势蔓延媒介的易燃物质,及时搬走可能被烧毁的贵重物品。

  ②保护火灾现场:火灾扑灭后,应注意保护火灾现场,以便有关部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③人员的救护

  a.迅速脱离火场:身上着火时,应首先设法迅速脱离火场。
注意:不要大声呼叫,以免烧伤呼吸道。
b.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自救时切忌乱跑以免风助火势,加重烧伤,也不能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引起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c.若衣服难以脱下时,应就地滚到水龙头或水池边,立即将肢体用冷水冲淋或浸泡水中,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降低温度,浸泡时间至少在20分钟以上,如果是身体躯干烧伤,无法用冷水浸泡时,则用冷毛巾冷敷患处。
d.周围无水源时,应用手边的材料覆盖着火处,防止火势扩散。
e.如果局部烧伤较脏和被污染时,可用肥皂水冲洗,但不能用力擦洗。如出现水泡破裂,又有脏物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并保护创面,包扎时范围要大些,防止污染伤口。
f.患处冷却后,用灭菌纱布或干净的布巾覆盖包扎。包扎时要稍加压力,紧贴创面,不留空腔。

  注意:烧伤后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消炎粉等药物。

  30、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和应急处理

  中毒的症状取决于各种毒物的毒理作用和机体的反应性,可表现为各系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某一种系统的异常为突出表现。慢性中毒可产生神经衰弱等。

  1.毒物进入的途径

  有毒物质主要以气体和粉尘即:有毒气体、蒸汽和气溶胶(雾、烟、尘)等形式进入人体。
①呼吸道:凡是呈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和粉尘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②皮肤:皮肤对一般毒物具有屏障作用。但有些脂溶性毒物,如苯胺、无机磷等,能通过无损伤皮肤进入人体。另外在皮肤受损伤后,一般毒物也易经过破损部位进入机体。
③消化道:因误服或混入食物,绝大多数毒物均可经消化道进入人体。

  2.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①意外事故:如容器破裂、管道严重泄漏,化学品爆炸、燃烧等。
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违章、违规野蛮操作、防护装置失灵,不正确穿戴

  防护服、不戴面罩、不戴手套等。
③试制新产品:因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

  3.中毒的处理

  中毒发病急剧,症状严重,变化迅速,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中毒事故,及时确定中毒性质,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尽可能挽救损失和人员伤亡。中毒处理原则是维护生命及时避免毒物对人体造成进一步伤害。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①终止接触毒物

  a.吸入性毒物,应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静卧,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b.接触性中毒,应除去污染的衣服,一般用清水清洗体表、毛发及指甲缝内的毒物。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冲洗时间要求达到15-30分钟左右,并选择适当的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如系水溶性刺激物,现场无中和剂或解毒剂,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剂,需要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注意防止中和剂促进刺激物的吸收及中和剂本身所致的吸收中毒。毒物如遇水能产生反映的,应首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材料抹去沾染物,再用水冲洗。
②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
③如有可能,使用特殊解毒剂;
④对症治疗。




文章来源:龙岗政府在线

本文来自情话与酒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05493.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6-25
下一篇 06-25

相关推荐

  •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1、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

    2023-06-25 09:51:01
    945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