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能消肿吗
冰块能消肿
冰块能够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起到消肿的作用,冰块具有缓解疼痛、降温、止血的功效,正常使用冰块消肿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情节严重的,可适当增加冰敷的时间,但是切忌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避免冻伤。
小时新闻记者今天“捅了马蜂窝”!冒着40℃高温套上防蜂服沉浸式体验:热爆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白成铉 徐丽静 张智辉
这两天,杭城持续高温,热得人根本啥事都不想做。但马蜂们好像对这持续高温并不在意,甚至还有种气温越高越活跃的感觉。
每年七八月份,是蜂类活动的活跃期,尤其马蜂,正忙着筑巢。
一些不太“安分”的马蜂,总喜欢把巢筑进居民区,稍不“如意”还喜欢冲人蛰上一口,闹得大家见“蜂”色变,动不动就拨打“119”求助。
对待马蜂窝的求助,杭州消防员肯定会积极解决。“我们会根据居民描述的情况进行评估,在确保灭火救援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尽快去帮市民处置掉马蜂窝。”杭州富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富春消防站指导员李陆军说。
今天(7月12日),杭州最高气温突破了40℃。如此高温下,消防员处置马蜂窝要经受怎样的“烤”验?小时新闻记者跟着富春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来了一场沉浸式体验。
1】农居旁灌木丛惊现马蜂窝,还有人被蜇
“近一个月,我们已经处置了近50个马蜂窝,天天都有。”富阳消防救援大队的工作人员说。
今天早上,在前往富阳消防大队的路上,小时新闻记者就得到了消息,上午刚有居民求助说,家边的灌木丛里有个马蜂窝,马蜂到处乱飞,还蜇了人。
登上富春消防站的消防车,小时新闻记者跟着消防员出发了。“我们给你准备了一套防蜂服,一会儿安排一个班长带你一起处置。”赶赴现场的路上,李陆军为小时新闻记者进行了突击培训,同时让记者做好心理准备:穿上防蜂服会非常热!
作为一名多年的消防跑线记者,围观马蜂窝处置的机会不少,但上手体验还真是第一次。
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富阳区东洲街道一个村,村民早已在路口等着了。“马蜂窝大概一个葫芦那么大,马蜂有那么大!”村民比划着说,马蜂窝就是院子边一处灌木中,距离地面大概3米左右。
马蜂窝是当天上午发现的,当时报警村民和同伴在灌木边施工。“刚爬上脚手架,就看到有马蜂,我俩都被蜇了。”两位村民分别被蜇了脸部和头部,还好伤口不太明显,村民的身体也没有异常。
2】穿上防蜂服全身暴汗,最难忍受的是:没法擦汗
一般来说,消防员处置马蜂窝的有三种办法:最常见的是“火攻”,即用打火器点燃杀虫剂,用火消灭马蜂和蜂窝;第二种办法是套袋摘取,即对于裸露的马蜂窝使用编织袋整个摘取;第三种办法是高压水枪冲击,主要针对位置较高,人员不易到达或是不适和使用火攻等场景,使用消防高压水枪对蜂窝进行直接“打击”。
经过现场勘查后,消防员决定对灌木丛中的马蜂采取“火攻”。富春站指导员李陆军说:“马蜂窝位于灌木丛中,使用套袋摘取的话,如果一下子没搞定,很有可能造成蜂窝里的马蜂‘蜂涌而出’并攻击人群。”
穿防蜂服前,消防员手把手教会了小时新闻记者如何点燃杀虫剂,并保持持续喷出火焰。
“还挺简单的嘛。”小时新闻记者心里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打脸了。
上午10点半左右,小时新闻记者穿上了防蜂服,当时室外气温已经达到了39℃。
防蜂服是连体的,由服装和面罩两部分组成。服装部分是使用特殊材质制成的,防火隔温,而且很厚,连鞋子部分也是连在服装一起的。面罩部分在脸部区域有金属网,保证处置人员的视线正常。
“穿上防蜂服,基本上能确保不被马蜂蜇伤。”李陆军说。
穿好防蜂服的小时新闻记者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蜂服后,小时新闻记者立刻感觉到了暴汗。李陆军说,这种天气下,穿上防蜂服体感温度大概能达到50℃,但小时新闻记者实际感受远远不止50℃。
左为小时新闻记者,右为消防员
穿上防蜂服半分钟后,小时新闻记者就明显感到额头和眼角有汗流下,想擦汗,但根本擦不了。就像是无数只蚂蚁从额头、眼角边爬过,又痒又难受。汗水流进眼睛里,视线都模糊了。
3】打脸来得太快,自信满满的记者被消防员一把拉开
好在,防蜂服还在轻便,攀爬、行走这些动作,基本不受限。
准备就绪,小时新闻记者出发处置前,又尝试了点燃了一次杀虫剂。“等火焰出来,稳定燃烧后,就对准马蜂窝,然后让马蜂窝持续燃烧就可以了。”李陆军指点的处置步骤,小时新闻记者一直在心中默念。
为了确保整个处置的安全,富春站派出了站里处置马蜂窝最有经验的班长——魏嘉诚随行,确保整个处置过程安全、利落。
有了班长的陪同,小时新闻记者信心满满爬上了灌木丛边的脚手架。
可刚一点燃杀虫剂,小时新闻记者就懵了。
“蜂窝呢?”
由于戴着面罩,视线多少有些受阻,再加上情绪紧张,小时新闻记者拿着喷着火的杀虫剂瓶,却找不到目标。
四五秒过去,一股热浪袭来,黄色的火焰在灌木丛中闪起。
小时新闻记者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被魏嘉诚班长一把拉开了。“放着,我来。”魏嘉诚说。
站在一旁,小时新闻记者才再次找到了蜂窝,而此时整个蜂窝已在猛烈燃烧。伴随着一股烧焦的臭味,蜂窝从灌木中掉下,魏班长又对着空中飞舞的零星马蜂喷射火焰。
大概两三分钟后,现场已经看不到马蜂的影子了。
在远处警戒的消防员们靠近后,又在灌木丛边喷洒了杀虫剂。
整个过程大约不到10分钟。
而这时,穿着防蜂服的小时新闻记者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比蒸桑拿还热,全身已经湿透了。”
脱下防蜂服的那一瞬,感觉吹来的风有点凉,就像从太阳下走进了空调房一般。但实际上,当时室外温度已经超过了39℃。
脱下防蜂服的小时新闻记者
脱下防蜂服的消防员魏嘉城
“是挺热的,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跟着小时新闻记者一起处置马蜂窝的魏班长说。
4】7月还未过半,杭州消防员已摘马蜂窝278个
在返回富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路上,富春站指导员李陆军说:“考虑到最近高温,我们尽量选择在傍晚或清早气温相对不高的时候去帮市民处置马蜂窝,但如果出现马蜂蜇人的情况时,无论多热,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响应。”
小时新闻记者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杭州消防员已摘了超过700个马蜂窝,其中7月以来,已至少摘了278个马蜂窝。
在这里,消防部门也提醒:如果市民发现马蜂或马蜂窝,第一时间是要保持镇定并立即躲避,如果能确定马蜂窝的位置,可拨打“119”或联系当地的“灭蜂队”。
此外,如果不小心被蜂类蜇伤,情况轻微的可在家中处置,处置时先拔出蜂针,然后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冰块冰敷消肿。如果是被马蜂蜇伤,可使用白醋等弱酸性物质中和马蜂弱碱性的毒液;如果是被蜜蜂蜇伤,则要使用肥皂水等弱碱性物质中和蜜蜂弱酸性的毒液。如果蜇伤严重,出现头痛、发烧、呕吐甚至昏迷等不良身体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一个月发现近800处,有的比脸盆还大!杭州消防员叹气:实在太多了
来源:钱江晚报
7月1日,西湖区崇义路发现一个篮球大小的马蜂窝。
7月14日,钱塘新区义蓬街道发现一个比脸盆还大的马蜂窝。
7月22日,九堡居民家的窗台外有一个马蜂窝,马蜂到处乱飞。
……
随着气温升高,杭州的蜂类也进入了一年中最活跃的时期。马蜂、蜜蜂等等,每天除了忙着采蜜,还忙着筑巢。从6月份开始,居民求助就多起来了,杭州的消防员们也多了一项任务——摘蜂窝。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杭州消防共接到各类蜂窝处置求助780起以上,已处置了500个以上的蜂窝,目前仍有200余个各类蜂窝等待处置。
这些蜂窝是蜜蜂的窝,还是马蜂的窝呢?发现蜂窝了该怎么办?被蜂蜇了该如何处理?
昨天(7月28日)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跟随杭州蒋村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处置了多个蜂窝,了解了夏日里的杭城“蜂”云。
每周至少处置10处蜂窝
消防除蜂高手:今年蜂窝比去年少了点
昨天中午,小时新闻记者刚来到蒋村消防救援站时,一辆消防车里7名消防员正好返回消防站里。“今天上午处理了3个马蜂窝,还有10多个蜂窝没处理呢,争取周末前全部处理完。”消防车刚停稳,消防站里的除蜂高手郑文龙就跳下了车,对一旁前来询问情况的同事说。
说起蜂窝,当了8年消防员的郑文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实在太多了,我们处理蜂窝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马蜂、蜜蜂筑巢的速度啊。”郑文龙说,每年一到夏天,消防站里除了灭火,干得最多的活就是处置各种蜂窝了。
由于蒋村消防救援站的辖区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周边,绿化多生态好,各种昆虫也多。因此,出现的蜂窝数量在整个杭州也排在前列。“生态好了嘛,蜂类到采蜜、觅食都跑到居民区来了,自然而然,一些蜂类就把家安在了居民区里。”郑文龙说。
7月以来,光蒋村消防救援站就已经处置了近30个蜂窝,其中一大半是马蜂窝,剩下的就是蜜蜂窝了。
不过,今年蜂窝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近一半。消防员们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7月上旬雨水较多,不利于蜂类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居民们的防蜂意识增强了,蜂类筑巢比以往困难些。
穿上防蜂服就像进蒸笼
两个蜂窝,消防员处理了快3小时
“我前两天在小区花园了被几只马蜂围攻了,手都肿了。”
“密密麻麻的蜜蜂在我家阳台上造窝,我的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
下午3点,趁着灭火救援的空档,蒋村消防救援站的3名备勤消防员带着全套装备出门处置蜂窝了。
“我们要去摘1个马蜂窝和1个蜜蜂窝,马蜂窝一处写字楼的绿化区里,蜜蜂窝在居民家的小花园里。”消防员说,之前他们已经去两个蜂窝边踩过点了。
“这次马蜂窝比较好处理,我们先从马蜂窝下手。”下午3点20分,在马蜂窝边,两名消防员和写字楼里的保安拉起了一片警戒区域。一名消防员穿上10公斤左右的防蜂服,拿起一瓶杀虫剂和一个打火机,开始对绿化丛中的马蜂窝进行处置。
杀虫气里有易燃成分,对着火一喷就着。消防员在做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着马蜂窝喷了五六分钟,一个皮球大小的马蜂窝被烧掉了一半,掉落到绿化丛中。来不及逃离的马蜂,七零八落地掉在草丛里。消防员又用杀虫剂对马蜂进行了最后处置。
“小的马蜂窝会用火烧,地势较高且不便攀登的用高压水枪冲,而蜜蜂窝或大的马蜂窝则考虑直接摘除。”消防员说,处理各类蜂窝的方式不尽相同。
处理完马蜂窝,消防员脱下密不透风的防蜂服。此时,小时新闻记者看到,已是大汗淋漓。“里面就像是个蒸笼。”消防员说,一般在30℃的室外,防蜂服里温度可以达到45℃左右。
大多数蜂窝会出现在房屋、绿化等区域的角落,不易被人发现,而且空间位置狭小,处置难度大。
就比如当天处理的蜜蜂窝,处理过程可谓是相当曲折。
这个蜜蜂窝长在居民房花园里的木台阶内。
房主说,这个蜂窝可能去年就在了,每天有很多蜜蜂飞进飞出,偶尔还有一些马蜂来凑热闹。“很慌的啊,要是老人和小孩被蜇一口,那可不得了。”房主说。
要想找出蜂窝,得先对木台阶进行破拆。消防员们先用工具把台阶撬开了一个口子,查看蜂窝情况。“很大一个蜜蜂窝啊,快有1个平方米了。”消防员刚打开一个口子,就看见藏在台阶里的蜜蜂窝里黑压压的一片蜜蜂往外飞。“估计有上千只,还有很多小蜜蜂在蜂窝里爬。”
由于台阶木板破拆难度大,担心破拆时激怒蜜蜂。消防员们用锤子、锯子等,小心翼翼地撬、敲、锯了近40分钟后,木台阶才被打开。
打开后,整个蜂窝显露在大家面前。在场所有人都看呆了,蜂窝足足有3层,每层都快有1平方米大小。蜂窝上能清楚地看到,时不时有蜂蜜滴到地上,隐约还能闻到蜂蜜的清香。
消防员拿来一个大编织袋,对整个蜂窝进行摘除,然后用杀虫剂对残留的蜜蜂进行了处理。
一直忙到快傍晚5点多,赶在一场雷阵雨前,这才完全消除了“蜂”险。
此时,3名消防员的短袖已经几乎全被汗浸湿了。
马蜂、蜜蜂,傻傻分不清?
记者近距离观察,教你一眼分出两种蜂
一般情况下,马蜂的攻击性更强一些,一旦人靠近马蜂或马蜂窝,就可能遭到马蜂的直接攻击,随时会有被蜇咬的风险。蜜蜂则会稍微温和一些,只要不主动招惹它,几乎不会出现蜜蜂蜇人的情况。
怎么分辨呢?
在处置现场,记者近距离观察了蜜蜂、马蜂的外形和蜂窝的外观。无论从个体外形还是蜂窝外形上来看,马蜂和蜜蜂都有着极大的差别,可以一眼就认出。
从个体外形上来看,蜜蜂个头小,头与胸几乎同宽,体表有绒毛,尾部黄黑纹路间隙小。
马蜂的个头明显比蜜蜂大很多,且身体细长,体表光滑,尾部纹路间隙大。
从蜂窝外形来看,马蜂窝有外表壳包围,呈类似树皮的形状,大部分为灰白色。同时在马蜂窝上,有几个小口,消防员说,这是马蜂进入蜂窝的通道。
蜜蜂窝则完全不同,蜜蜂的蜂窝外没有外表壳包围,蜜蜂窝内部的蜂巢和蜂蜜清晰可见,蜂窝颜色一般为淡黄色或黄色。
“看见蜂时,要学会辨别。看见马蜂一定要及时躲开,看见蜜蜂也不要招惹。”消防员说。
消防处置蜂窝为什么要等?
万一被蜂蜇伤怎么办?
对于求助消防员处置蜂窝,有市民反映,为什么拨打了消防求助电话,消防员不第一时间来处置蜂窝?
消防员表示,比处置蜂窝更重要的是灭火救援。
另外,处置蜂窝有危险性,特别是出现在居民区里的蜂窝往往会在居民家的阳台、屋檐甚至室内区域,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马蜂、蜜蜂四散。因此,消防员们在处理蜂窝时,往往会根据居民区的人员活动情况、蜂窝内蜂的种类和活动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处理。
此外,针对被蜂蜇伤该如何处置,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猛建议:轻微的蜂类蜇伤可在家中处置,处置时先拔出蜂针,然后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冰块冰敷消肿。如果是被马蜂蜇伤,可使用白醋等弱酸性物质中和马蜂弱碱性的毒液;如果是被蜜蜂蜇伤,则要使用肥皂水等弱碱性物质中和蜜蜂弱酸性的毒液。
当然,如果蜇伤严重,出现头痛、发烧、呕吐甚至昏迷等不良身体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见习记者 柳依然 通讯员 林云航 李松楠 朱轶莹
本文来自初拥在故事结局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9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