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失重是怎么回事
飞机失重现象
飞机起飞后会进入阶梯爬升的过程,先急速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减速平飞。再继续爬升,并加速飞行,如此反复到预定高度,这个爬升—平飞—爬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失重感。就像坐垂直电梯,当急速上升的电梯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减速,人就会感到失重。
为什么客机不给乘客跳伞的机会?
众所周知,民航客机上是没有配备降落伞包的,一旦发生空难,乘客死亡率几乎是100%。有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不给乘客配备降落伞呢?至少让乘客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但考虑实际情况,一旦客机失控即将坠毁,有没有降落伞意义并不大。
首先,一个没有任何跳伞经验的乘客从飞机上跳落,连最基本的保持身体平衡都无法做到,人会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很快会眩晕呕吐,强风也会限制人的行动能力,很可能出现打不开伞包或打开的时机不对,被降落伞的绳索缠绕坠落死亡。
跳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运动,并不是拉一根绳子就可以解决问题,夜晚不适合跳伞,风向不对也不适合,限制条件非常多,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
其次,客机没有专用跳伞舱口,舱门位于机身头部,乘客从客机跳落很可能被吸入发动机内,或是撞上机翼直接死亡。
并且跳伞爱好者一般的跳伞高度在5000米左右,而客机飞行的高度通常在1万米左右,高空1万米的环境中气温大约在零下40摄氏度,空气稀薄,氧气含量非常低。客机外部气压只有内部的三分之一左右,客机将外界气体压缩后通入内部,才让乘客感觉和地面一样。
客机飞行的1万米高度下,如果乘客打开舱门跳伞,由于迅速减压、降温和缺氧,乘客很快会失去意识和被冻伤,无法完成跳伞动作。并且一旦舱门打开,客机上其他乘客瞬间就会被吸出舱外身亡。例如,2015年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客机空难,9000多米高空上客机的机尾出现大洞,大气压将身上绑着安全带的乘客都吸出舱外。
1万米高空跳伞在军事上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活动,美军在跳伞前还要吸至少30分钟纯氧,排出溶于血液的氮气来预防减压病并做好防护措施,更不要说普通乘客的身体素质,万米高空跳伞基本等于送死。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有降落伞总比没有降落伞要好吧?
其实有没有降落伞都一样,因为飞机坠落会在空中剧烈翻转,乘客在失重环境中被任意摆布,连解开安全带的能力都没有。背上降落伞,走到舱门位置,再打开舱门跳伞,这完全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没有必要为乘客配备降落伞。
从经济上考虑,一般客机能容纳200名左右的乘客,为每一名乘客配备降落伞,飞机整体就需要多负重大约3.6吨,不仅消耗飞机的动力,还占用机舱内的空间,甚至连机票价格都要上涨,所以客机安装降落伞完全是累赘。
并且我们都知道,飞机发生空难的概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2014年数据显示,全球每440万个航班中有1个航班失事;从历史空难事故来看,70%以上的事故也都发生在飞机刚起飞或降落阶段,这个条件下即便配备了降落伞,乘客也没有任何可以跳伞的操作空间。
为客机上的乘客配备降落伞的想法是好,但不具有可行性。
其实,也有人想到为飞机整体安装一个巨大的降落伞。以大型商业客机波音747为例,飞机可以容纳500名乘客,为了避免单个降落伞无法打开,就需要为飞机整体安装21个大型降落伞,每个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才可以让乘客安全着陆,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不切实际。
本文来自书生东旭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9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