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冬天什么时候贴
三伏贴不是冬天使用的药贴,它是夏季三伏天期间使用才有效的药贴,中医认为这段时间阳气最盛,借助这种阳气和高温促进敷贴药物的吸收,有利于驱除寒气和冬季的病根,但是年轻女孩和小孩不能贴太长时间,容易烫伤皮肤。
三伏贴冬天不贴
三伏贴要在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贴,冬季贴没有效果。这个三伏指的是进入夏季以后的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三个阶段,中医认为在这段时间内阳气最盛,三伏贴借助这种阳气和全年最高的气温来梳理人体经络,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三伏贴可以在三伏天的任何一天贴敷,一天里中午的阳气最盛,因此选择每天上午11点左右贴最好,每次贴的时间要间隔7~10天,让敷贴的药效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吸收,在夏季贴敷贴可以更好的驱除寒气、祛除冬季的病根。
贴三伏贴的时间要严格掌握两个敷贴间隔时间最短不能低于7天,以防贴的时间过长起泡,年轻女孩和小孩贴的话最常不要超过2个半小时,同时要注意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导致药贴脱落,出现水泡可以用烫烧膏涂抹待皮肤愈合后再贴。
今天入伏,“三伏贴”怎么贴?专家解答来了
今天(7月16日)是三伏的第一天。中医有入伏贴敷“三伏贴”的疗法,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那么,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的适应证有哪些?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治疗方法,“三伏贴”,又称三伏灸,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三伏贴”的时间分别是在每年的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三伏贴”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 李光熙:最主要是冬天容易发作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疾病,也适用于冬天容易感冒的老年人,还有小孩,就是体质比较虚弱,冬天容易外感,所以在夏天贴“三伏贴”可以预防冬季慢性病的急性发作。
“三伏贴”哪些人不适合贴?
医务人员指出,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适宜三伏贴治疗;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贴敷“三伏贴”要注意什么?
医务人员介绍,贴“三伏贴”饮食上有一些禁忌,不同年龄贴敷时间也有所不同。“三伏贴”贴敷期间,应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贴敷时间一般成人贴敷6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 李光熙:如果一旦皮肤在贴敷后出现痒、灼热、疼痛的感觉,就要迅速把药物揭掉,可以用清水清洗一下局部的皮肤,不要自行抹药,禁止抓挠皮肤,如果还是不能缓解,就到医院就诊。
来源: 央视新闻
三伏贴全攻略(冬病夏治、适应证和穴位图解)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一、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二、敷贴,抓住最佳时机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
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今年的三伏时间
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三、三伏贴适应症
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而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四、三伏贴穴位详解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下面介绍些常用穴位:
1.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
功能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2.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
功能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3.回阳救逆之穴——神阙
功能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4.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关元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定位: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5.专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6.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7.肾经大穴,引火下行——涌泉穴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简便找涌泉穴的方法:
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 END ·
本文选自药店头条
本文来自书生东旭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9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