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蝌蚪是灰色还是黑色啊
青蛙的蝌蚪是灰色。青蛙的蝌蚪在孵化后,身体呈青灰色且有些透明,尾巴较长,头比较小。蝌蚪随着慢慢成熟,开始蜕变,渐渐长出四肢,并通过细胞凋亡逐渐退化尾巴。
青蛙的蝌蚪是什么颜色
青蛙的蝌蚪是灰色,刚出生是灰白色,过一段时间呈灰黑色。
青蛙的蝌蚪整个身体部分比较圆润,尾巴很长。
青蛙,也就是虎纹蛙、黑斑蛙等泛称,它的蝌蚪嘴是在身体的前端,从背面可以看到。
杭州两万多学生家长马上要为这种“神秘小动物”集体发狂了
春暖花开,杭州两万多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马上就要为一种“神秘小动物”集体发狂。这一神秘动物就是蚕宝宝,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有一项规定动作就是要孩子们养蚕,观察蚕的一生。这项作业对家长的难度就是要在全城搜索蚕宝宝的口粮“桑叶”。
桑树的嫩芽 刚吐出就被摘光了
黄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这个学期,学校科学老师给她女儿发了凤仙花、蚕豆、绿豆的种子,另外还有一张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卵。黄女士像藏宝一样的,把蚕宝宝放在了冰箱里。天气冷,暂时还不能把蚕宝宝孵化出来。黄女士和同学家长商量了,等天暖和再说。
“蚕宝宝的卵一发下来,家长群里就有人在担心桑叶了。杭州主城区三年级学生有两万多,这么多人养蚕宝宝,桑叶会很缺,去年小区边上有一株桑树,嫩芽稍微吐出一点,立刻就被摘光了。”黄女士说。
昨天,我们问了7位三四年级小学生家长,他们都说孩子接到了养蚕宝宝的任务。而一位小学四年级孩子妈妈,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吐槽——“杭州人,只要家有孩子读过三年级,谁家会没养过蚕宝宝呢?说起蚕宝宝,谁家没点疯狂的往事啊。”
这位妈妈说,他们家养蚕宝宝是去年4月份,女儿的作业。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像针尖大小,用牙签或者羽毛转移蚕宝宝的时候,稍微不小心就被戳死了。
慢慢地,蚕宝宝长大之后,就要开始为“口粮”发愁。“我们学校老师还好,发了蚕宝宝的卵后,定期会给学生发一些桑叶,我们女儿每次都会小心翼翼擦干,然后放进保鲜袋里,保存在冰箱中。擦干是为了保存得更好一点,蚕宝宝吃了也不会拉肚子。
“不过,老师给的口粮也是很有限的,蚕宝宝大起来后,吃起桑叶胃口很好,都有沙沙声,所以自己还要想办法。家附近的一个小区有棵桑树,爷爷奶奶经常去薅羊毛——其实就是去偷桑叶了。后来我们还通过万能的某网购平台买桑叶,不过,也是有点不放心,桑叶都不大新鲜,班里还有同学的蚕宝宝吃了网上买来的桑叶,遭遇‘灭门惨案’的。所以我们买了桑叶之后,都要洗过,然后晾干,再保存起来。桑叶价格倒是不贵,20多块钱有一千克左右吧。买来之后,几个同学可以分一下。
“那时候为了找新鲜桑叶,真的是两眼放光啊。三八节出去搞活动,看到野外的一棵桑树,恨不得扑上去立刻采。还有家长,打车去石桥路上的农科院,偷偷采摘桑叶。”
找桑叶虽然苦 但收获更大
吐槽之外,收获也不少。几位家长说,养蚕宝宝,不仅是一个科学观察,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命教育。
有位家长讲了个小故事——女儿喂养蚕宝宝时,把一只蚕宝宝落在了纸盒外面,不小心踩死了,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面对了生命的消失,害怕、自责了好长时间,哭了好久。
“幸亏前两天刚看过《生和死》,我解释了蚕宝宝会在她心里活很久,再教她喂养蚕宝宝要更加细心,引申到爸爸妈妈把她养大不容易,女儿终于泪止。这个教育的过程对我们也很有触动。”
胡先生家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也收到了老师发的蚕宝宝卵,去年,他已经让女儿养过蚕宝宝。“女儿挺喜欢,平时我们主要是靠女儿自己照料蚕宝宝,写观察日记,这也是培养她的责任心,对女儿也是一种锻炼。今年打算继续好好养,为了养好蚕宝宝,我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桑树,不会再为缺少桑叶担心。”
三年级下还要种凤仙花
除了养蚕宝宝,三年级下学期的同学们,科学作业还要种凤仙花。
昨天,杭州一民办小学的学生家长“快乐妈妈”说,今年开学,除了蚕卵,学校老师还发了凤仙花、花生、绿豆、蚕豆的种子。老师规定,凤仙花和蚕宝宝是必须得做的作业。我们的蚕卵不小心丢了,这两天我们在淘宝上买了蚕卵,还是五彩的蚕,女儿很期待。不过最近天气冷,蚕卵还在冰箱冷藏着。
“快乐妈妈”说,这个学期,科学实验多了很多,但女儿还是很开心的,她拿来了花盆、玻璃碗,分门别类地种了下去,一颗种子也不肯浪费。3月8日,凤仙花种子种下去,到了3月17日,也就是上周六清早,凤仙花冒出了小小绿芽,女儿兴奋得不得了。“她爸爸好不容易周末可以睡会懒觉,都被孩子狠狠地摇醒了,就为了宣布凤仙花发芽了,她爸爸一脸的敢怒不敢言,我在旁边看得笑死。”
昨天,“快乐妈妈”还给我们看了她女儿的其他成果。一只玻璃碗里,几张餐巾纸吸满了水,几颗花生在上面,已发芽,长出了三四厘米的叶子。
另一团湿润的餐巾纸上,四五颗蚕豆已经发芽,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这段时间,女儿每天都按照科学书本上的要求,记录生长的数据。
“我们女儿从小就喜欢做些小实验。这些植物种子大部分是女儿自己完成,我有时候也会动手帮忙,也是补点童年乐趣。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有时候不太完美的作业我们也交上去了。”
抓来的蝌蚪都变成了癞蛤蟆
春天除了养蚕宝宝,种凤仙花,很多小学生还喜欢养蝌蚪。“这只是拓展性作业,不硬性规定,但是孩子们的劲头都很大。”一位家长说。
昨天,汪女士给我们看了她儿子刚抓来的蝌蚪,乌黑的蝌蚪,放在一个蓝色大水桶里。汪女士无奈地说,别看蝌蚪现在看上去萌萌的,但其实这些都是癞蛤蟆。
“去年儿子也到小区附近的沟里抓过蝌蚪,10多个蝌蚪,放在小鱼缸里,儿子当个宝一样。慢慢地,蝌蚪长出了后腿,身体的颜色也变了。我的天啊,这哪里是什么蝌蚪,都是癞蛤蟆。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大家都说,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儿子死也不肯把这些蝌蚪放掉。最后,蝌蚪变成了小癞蛤蟆在家里蹦来蹦去。”
吴女士也给儿子养过蝌蚪,她说,身边很多朋友孩子在养蝌蚪,我突发奇想也给儿子养一个。还是回湖州老家时,才抓到了一个蝌蚪,像个宝一样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带回杭州。过了10多天,突然发现,蝌蚪身体颜色变了,还长出了腿来,原来是癞蛤蟆,马上就扔掉了。
九莲小学科学老师郑海华说:“以前也有学生抓来过蝌蚪,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去养蝌蚪,因为蝌蚪是比较难养的,自来水氧气少,养不活,蝌蚪不同时期吃不同的食物,小学生也搞不清楚,最后很容易养死掉。很多家长和同学搞不清楚癞蛤蟆蝌蚪和青蛙蝌蚪的区别。其实我们见到的纯黑色的蝌蚪,长大后都变成癞蛤蟆。而比较少见的身体偏灰色的蝌蚪,以后才会长成青蛙。”
三年级开始学生要亲眼看看动植物的一生
长江实验科学科目的胡老师说,三年级开始孩子确实要观察很多动植物。比如养蚕宝宝,是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第二单元的作业,从卵孵化开始,到一龄蚕,不断蜕皮,不断成长,最后变成蚕蛾的过程,全过程要60天左右。这是要让同学们能直观看到动物的一生。相应的,第一单元,要同学们种凤仙花,是要记录植物从种子到发芽,到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三年级上学期,同学们都学过了动植物的一生,知道会出生、发育、死亡。三年级下学期是让同学们亲眼能看到动植物一生的变化。相当于植物选了凤仙花作代表、动物选了蚕作代表。这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同时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观察探究、动手能力。”
胡老师说,至于观察蝌蚪,三年级课后作业有涉及,学生自己有兴趣可以去观察,没有硬性要求。包括种蚕豆,也是选择性的项目,同学们可以按自己兴趣来决定做不做。
“等气温达到15摄氏度到20多摄氏度,就可以养蚕了。至于蚕宝宝口粮‘桑叶’的问题,据我所知,大家都是相互分享自己的桑叶。桑叶有的是网上买来的,有的是小区附近采摘到的。总之,对于养蚕,同学们都还是非常开心的。”
(都市快报 记者 胡信昌)
蝌蚪和青蛙是两种不同的生物?这是一场进化论和杂交论的战争
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指着水里圆圆黑黑拖着一条长尾巴的小蝌蚪,问“这是什么呀?”,90%的人都会回答,“这是小蝌蚪,等它们长大就变成了青蛙了。”
这个场景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那个小朋友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绝对是我们小时候读到了到现在都忘不了的,然后在我们的意识里,青蛙就是蝌蚪的妈妈。蝌蚪长大就从黑黢黢的一个圆脑袋变成有四条腿的绿青蛙。
那么问题来了,蝌蚪和青蛙是一种生物吗?先有的蝌蚪还是先有的青蛙?
先有蝌蚪还是先有青蛙?先看蝌蚪到青蛙的演变过程这个问题不亚于各界讨论了好几个世纪的问题: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当然这两个问题看起来一样,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它们都是卵生动物,但是破壳而出的小鸡就是鸡的样子,可是青蛙生出来的我们知道是叫做蝌蚪,完全不是青蛙的样子。
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的问题,生物学家已经用进化论解决了。但是蝌蚪和青蛙的问题,有了不一样的观点。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蝌蚪,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腮,身后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腮。当它们慢慢长大,渐渐长出四肢,然后通过细胞凋亡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蝌蚪是用腮呼吸的,而青蛙是用肺呼吸的。在这个发育过程中,它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习性也发生改变,这被称作变态发育。青蛙这种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比如蛙会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除此之外,变态发育还存在于昆虫中,昆虫中的变态发育又分为三种:
完全变态,外形完全改变不完全变态,外形做出的改变较少表变态,发生于原始昆虫,没有明显的变态,最常见的就是箱子里的书虫我们常见的经历完全变态的昆虫大概有:
蝴蝶蜜蜂蚂蚁蛾子苍蝇所以这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先有的蝴蝶还是先有的毛毛虫?
在这个问题上,进化论和杂交论的战争开始了以前这两个问题用进化论的观点就是: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下,这是它们自然进化的结果。头条搜索有“进化论观点”,点击下方搜索卡片,搜索“进化论观点”就可以了解了!
然而现在出现新的声音了,就是威廉姆森的杂交论。杂交论轰动了整个动物学界,甚至英国动物学家认为,威廉姆森的杂交论有可能从根本上推翻他们的达尔文所创立的进化论。
杂交论对这种变态发育的情况持的观点是:最初的蝴蝶小时候就是蝴蝶,而毛毛虫长大了还是毛毛虫,两种生物偶然地杂交并繁育后代,才形成了现在的蝴蝶。
至于不同物种之间交配能否产生后代的问题,他认为也许在千百年前,这种物种之间的壁垒还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很偶然的就能产生这种意外。
那么青蛙和蝌蚪,经过英国动物学界动的研究,它们同样认为这个发育的过程符合威廉姆森的杂交论。即在青蛙和蝌蚪刚出现的那个年代,它们就是两种生物,然后杂交了一下,然后就产生了青蛙生下蝌蚪,蝌蚪变成青蛙的繁育方式。
杂交论的观点虽然很新颖,也获得了很多生物学家的支持。但是现在进化论还是占据主流地位,主要是威廉姆森的杂交论还没有更多的实验和证据去证明这一观点,假如现在威廉姆森摆出了它的证据,那这必定又是能载入史册的一笔。
所以对于先有的青蛙还是先有的蝌蚪?先有的蝴蝶还是先有的毛毛虫?它们到底是不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自爺,創造神話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