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属于广州哪个区
琶洲属于广州海珠区。琶洲街道隶属于广州海珠区,位于海珠区东北部,东达黄埔区,西至赤岗街道,南濒江海街道、官洲街道,北与天河区隔江相望,总面积约15.1平方公里。
琶洲属于广州哪个区
海珠区,隶属广州市,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广州市中部,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等,全区总面积约90.4平方千米。
琶洲街道现辖12个社区,包括杨青社区、南园居社区、琶洲西南社区、琶洲东北社区、石基社区等。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下辖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浦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等市辖区。
琶洲经济开发区获批 广州开始在市中心布局高端制造业
图为上周省政府网站公布的琶洲经济开发区公告
上周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公告同意设立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实行现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 此前琶洲已经拥有了很多金字招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广州市总部经济集聚区等等,但是这些招牌和本次获得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偏重于第三产业,而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出于降低土地成本和便于管理的考虑,此前广州的各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分布在近郊和外围区域,黄埔的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和增城开发区等都是如此,而本次琶洲经济开发区则是广州近年来首次把侧重制造业的产业园区布置在市中心。在今年初广州正式提出“制造业立市”的背景下,这一变化或许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琶洲为什么能搞制造业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琶洲以会展、总部经济、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见长,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似乎制造业和工业对于琶洲来说关系并不大,但其实从今年开始在市、区层面上对于琶洲地区发展制造业就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今年年初广州市工信局起草并发布的《广州珠江沿岸地区高质量发展带工信产业导则》中确定要打造12个滨江高端产业园,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就位列其中。这份文件提出琶洲要加快产业互联网和都市工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研发+制造”“总部+分部”“品牌+代工”三种都市工业发展模式,将都市工业打造成为试验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整个琶洲地区将稳步实施都市工业“十百千亿”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10个都市型工业园区,释放超10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到2025年都市型工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本次省政府批复的琶洲经济开发区面积702.1672公顷中,琶洲南区的范围就包括了目前海珠区最大的都市工业园项目珠江科技创新园。
图为今年2月份在琶洲南区正式开工的珠江科技创新园现场
在今年2月份都市工业重点项目启动暨珠江科技创新园开工仪式上,海珠区政府就表示总投资100亿的珠江科技创新园是深入贯彻广州制造业立市的举措。未来这里建成后将会释放超过50万平方米的都市工业发展空间,目前一批都市工业重点项目签约启动。按照目前国家的相关要求,每个开发区都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形成成片聚集化发展,广州目前的几大开发区基本都按照这一要求进行布局,比如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和增城开发区侧重于汽车产业链、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等,各家都已经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的格局。由此可知,未来琶洲经济开发区将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将至关重要,而从海珠区对珠江科技创新园的产业招商方向看,琶洲未来将重点发展机器人全产业链、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努力吸引生产、中试、研发全生态企业落户,努力打造海珠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能获得什么
图为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到的对省内开发区的部分政策支持。
在省政府批复里提到琶洲经济开发区将实行现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产业用地为主,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禁商业房地产开发。批复的内容并未介绍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不过南都记者综合历史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开发区,其优惠政策包大致都包括对企业税收和行政收费的优惠和补助、对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入人才的支持、对开发区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保障和财税支持等等,只不过开发区的级别不同所获的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区别。例如,对于企业税收优惠,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六部门公示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就明确提出,对国家级开发区内新设的外商投资项目,鼓励园区及所在地按项目直接经济贡献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虽然这里并未明确省级开发区是否可以完全参照执行,但是综合各项政策看,琶洲开发区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入驻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税收补贴或税收减免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另外一项企业优惠是研发支持和补贴。能够入驻琶洲开发区的制造业想必不会是低附加值低水平的一般制造业,对于企业研发的要求肯定非常高,因此这部分的政策支持对琶洲开发区将至关重要。《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也已经明确,开发区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入园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机构。同时在有条件的开发区优先布局建设广东省实验室,以省实验室为依托创建国家实验室。由此可以预计,未来琶洲开发区的企业在研发领域肯定会获得大量的政策支持。
图为《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公布的当时广州全市各类开发区的布局图
成为省级开发区之后对于琶洲自身而言也将带来相应的优惠和利好,有望在用地指标保障、园区内部配套软硬件的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方面获得支持。例如,按照现行政策上级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赋予开发区一定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土地出让收益倾斜机制,开发区土地出让产生的收益扣除必要费用后可用于规定的项目支出。此外,开发区产业配套需要的交通能源、环保生态、教科文卫等软硬件项目也可以在全市重点项目库中获得更优先的安排。对于在琶洲开发区工作的人才来说,省级开发区的政策也会给个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支持。例如,琶洲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以及海内外博士毕业生,引入的人才可以在居留、落户、医疗、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政策上提供更多便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获得省级开发区政策对于琶洲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此前广东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条件具备的省级开发区继续向国家申报,升级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作为省级开发区的花都经济开发区也一直在为升为国家级做准备。对于拥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的琶洲来说,只要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延续,在不久的将来瞄准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一文弄懂广州市所有的特殊功能区究竟是干什么的2020年省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显示,当时广州的特殊功能区包括国家级经开区3个,各类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5 个。许多人也会会问,这些名称各异的特殊功能区到底是干什么的?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在综合各种资料之后,南都记者也尝试对此进行解答。各种类型的特殊功能区主要的区别之一是对口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国家级经开区主要是由商务部为主进行对口管理的,相应的省级经开区和市级开发区则分别是由省级和市级商务部门为主对口管理的。本次省政府在琶洲开发区的公告中就明确,“省商务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以科技部为主进行对口管理的,相应的省级高新区一般也是由省科技厅为主对口管理。同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则主要是由海关总署及下级部门对口管理。此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一种特殊功能区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区就在2012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新区。一般而言国家级新区对口的主要管理单位是国家发改委,此前不同年度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就是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各种不同类型的特殊功能区相当于不同功能的“牌照”,例如开发区的主要功能是打造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工业和制造业实现聚集化发展;而高新区则侧重于支持鼓励企业和机构加强科技研发,一般而言其选址都会尽量靠近高校和各种科研机构的聚集地;而海关特殊监管区侧重于内外贸和进出口,一般而言选址都会靠近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只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各个“牌照”之间可以叠加,因此某个行政区划可以同时拥有多张“牌照”,比如南沙区就同时拥有多个“牌照”:既是国家级新区又是国家级开发区,还同时拥有自贸区和保税区的“牌照”。《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显示,此前广州的各种特殊功能区中,3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增城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分布是花都经济开发区、番禺经济开发区、从化经济开发区、白云工业园、云埔工业园。加上本次琶洲经济开发区之后,则目前广州全市一共6个省级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计9个开发区。从上述开发区的所属区域看,为了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基本上具备土地和空间条件的区都只有一个开发区作为本区制造业发展平台,而现在的黄埔区因为是由此前的萝岗区和老黄埔区合并而来,所以同时拥有广州开发区(原来的萝岗区)和云埔工业园(原来的老黄埔区)两个开发区。
南都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明年琶洲100分钟到香港,海珠解读新落地规划
今日(11月14日),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在区融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中获悉,琶洲规划落地后,海珠区有关部门解读新规。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琶洲港澳码头将启用,预计将100分钟到香港。
广州写字楼租金增长最快琶洲
“广州写字楼租金增长最快琶洲”,海珠区投促局副局长何俊雄透露,琶洲地区写字楼出租非常火爆,租金已经增长到每平方米170多元,是广州地区写字楼租金增长最快的区域。
何俊雄介绍,海珠区机制创新推动琶洲试验区实现“精明增长”。海珠区有关部门完善项目引进评估机制,修订《琶洲创新集聚区产业用地项目引进工作指导意见》,从经济贡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同时,完善土地开发与产业招商协同推进。与市土地部门协同作战,建立两级评估体制,将土地出让环节与投资意向书挂钩,将项目导入业务、未来五年经济贡献等固化成具有约束性的投资意向书,创立了“产业+土地协同发展”模式,获全市推广。
“精明增长”土地第二年要贡献
目前,琶洲地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何俊雄表示,海珠区完善“边建总部、边来总部、边育产业”的“三边机制”,并提出“拿地第二年就要有贡献”,依托区内载体,引导企业在土地出让前注册项目公司靠前指挥项目建设,注册业务公司提前布局华南地区业务发展,对产业导入持续监管、动态跟踪。
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去年,海珠区率先提出了建立CSO首席服务官制度,深受企业好评。2018年11月,CSO首席服务官制度被写入省委、省政府《民营经济十条》。
今年,海珠区大力推进CSO首席服务官体系化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初步构建起“CSO首席服务官+专业服务官+属地服务官+产业服务联盟”体系,对全区行政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高度整合。
筹备成立“创新岛”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
何俊雄说,海珠区启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各参与单位按照CSO首席服务官体系标准化建设要求,梳理本单位涉企服务事项标准规范,推动服务流程再造,形成“主动、精准、全流程、智能化”的企业服务“海珠标准”。今年7月,CSO首席服务官制度荣获“广州市城市治理榜改革创新奖”。
据透露,接下来,海珠区还将推动两大平台建设,一是筹备成立“创新岛”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打造技术交流、人才交流、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产业平台;二是开发产业招商智慧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同步服务、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同步考核的闭环式保障网络。
产业用地项目注册资本167亿元
据统计,全市超300亿产业规模的区县中,海珠区三季度增速排名第一。腾讯、阿里巴巴和今日头条的龙头效应显著。今日头条今年更是向广州启动大规模产业导入。
在重点招商平台方面,海珠区“一区一谷一湾”发展提速,重点招商项目实现营收超500亿元,增长52.8%。琶洲试验区产业加速落地,21个产业用地项目在海珠区注册成立了110个业务子公司,注册资本167亿元,1-9月实现营收206.9亿元,同比增长101.5%;税收12.5亿元,同比增长48%。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卫康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本文来自扶云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