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比赛什么意思
背靠背比赛是指连续两天进行两场比赛。背靠背是英文“back to back ”的直译,最早在篮球比赛中使用这种赛制的是NBA,后来其他国家也逐渐在篮球比赛中采用这种赛制。
背靠背比赛什么意思
从广义上来说,球队连续两天作战就可以说是背靠背比赛,但在NBA比赛中背靠背比赛一般是指球队连续两天客场作战。
背靠背比赛是专业术语,在职业篮球联赛术语中特指连续作战,通常人们说的背靠背比赛是指篮球赛。
背靠背比赛是为了让比赛更加紧凑精彩,同时让比赛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赛制也是对球员体力的极大考验。
大神的“背靠背”,并不适合你
进入4月,每个周末全国大大小小的路跑、越野等赛事多达几十余场,终于又到了精英跑者不够用的季节。
4月10日,刚刚夺得2021厦门马拉松男女冠军的杨定宏、焦安静上周末再次出击,分别夺得重庆长嘉汇半程马拉松男子半程冠军和西安半程马拉松女子冠军。4月11日,完成无锡马拉松“四连冠”的李子成也在上周末首届仙侠湖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完成了“背靠背”夺冠。
而在徐州马拉松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跑出2小时12分00秒的宁夏小将,彭建华小师弟何杰则以2小时14分14秒的成绩称雄2021淮安马拉松男子全程冠军。
虽然,杨定宏、李子成等人均在“背靠背”比赛中轻松夺冠,但是纵观他们上周末在比赛中展现出的“竞技状态”,则明显不如一周前的比赛。当然,对于专业运动员,特别是体制外的运动员,趁着运动生涯巅峰时期多赚奖金也是硬道理。
所以,像李子成、杨定宏这样的竞技实力稳定,比赛控制能力又比较强的老运动员,会根据比赛性质(赛事规模、竞争对手、比赛奖金等)有目的性地选择“背靠背”作战模式,即达到“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又能在不用发全力的情况下赢得比赛的胜利,拿到一份丰厚的奖金。
当然,对于以健康为目的的大众马拉松跑者而言,却没必要尝试或过多地选择“背靠背”作战模式。
首先,大众马拉松跑者没有全方位的科研保障(训练环境、康复手段、饮食营养、充足睡眠等),一场全程马拉松比赛带来的身体消耗比较大,身体很难短时间恢复到最佳状态。
其次,大众马拉松跑者的运动能力比较薄弱,赛后身体恢复也比专业运动员慢很多,大运动强度后,肌肉和身体器官抗疲劳能力也比较差,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快速恢复。
第三,从运动训练的角度出发,全力备战一场马拉松比赛包含了:周期训练、赛前训练、赛前调整、正式比赛,赛后调整等多个阶段。整个备战过程和训练目标就是让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比赛日”当天达到最佳。
所以,一场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比赛,当你尽了全力去跑的时候,不管最终结果是PB,还是“跑崩”,带给身体的消耗都是很大的,赛后身体都会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免疫力也会下降,赛后第一周生病的概率也会高于日常。
这让我想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夺冠后和孙海平指导的一段对话。当时刘翔以12秒91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后,对着自己的恩师孙海平教练说:“孙指导,现在让我再去跑一枪,我还能跑出12秒91。然而,等刘翔回到奥运村洗澡的时候,高压状态下的大强度消耗,连拿洗发液的力气都没了”。
现实生活中,大众马拉松跑友也会有类似的感触。比如:不少在比赛中创造PB的跑友赛后感受不到疲劳(喜悦心情带来的精神支撑),总觉得自己还能跑得更快一些。随后,便在下一场“背靠背”比赛中因身体状态不佳,打回原形,自信心受挫。
再比如:在比赛中没有创造“PB”的跑友总想在第一时间通过下一场比赛找回“状态”,殊不知越是在此前比赛中没有创造“PB”的跑友,越应该重视赛后身体调整。因为,相对于在比赛中创造“PB”的跑友,比赛中没有创造“PB”的跑友的竞技状态和身体状态会更差,更需要重视赛后身体调整。
总之,一场全程马拉松结束后,无论是竞技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会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所以,无论是否在比赛中跑出自己想要的成绩,都要忘记刚刚过去的这场比赛,及时进行身体调整。
董国建恩师张国伟指导在徐州奥运会选拔赛赛后采访时也强调了马拉松运动员赛后身体调整的重要性。张指导说:“接下来会给董国建、杨绍辉安排三周左右的恢复性训练,然后再进入东京奥运会备战训练阶段”。
对于大众跑友也是如此,只有重视赛后恢复训练,才能让身体第一时间得到恢复,从而不影响下一阶段的周期训练。
本文来自好男人,爸妈造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7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