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节日_满族节日风俗

满族节日
满族节日有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添仓节,二月二,虫王节,鬼节,中元节,开山节,腊八节,小年,春节等满族传统节日。满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满族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

满族节日

满族节日有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添仓节,二月二,虫王节,鬼节,中元节,开山节,腊八节,小年,春节等满族传统节日。满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满族节日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各地满族同胞一般会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他们一般会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他们还会张贴对联,窗花,挂笺等。

满族的岁时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互相吸收,其间仍然显示出满族岁时文化的某些特色,如满族春节吃饺子,吃萨其玛,满族的端午节不是祭祀屈原,而是为了健身祛病等等。

颁金节,满族人自己的节日,满族人应该了解的关于颁金节的知识

农历十月十三是满族颁金节,那么颁金节是怎么来的呢?

经过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相继统一女真各部。女真一词据考证,来自契丹人对黑水靺鞨的称呼,意为臣仆,皇太极觉得这个名字不好,于是决定正名,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清太宗皇太极下诏: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 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乃席北超 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 自今以后,一切人等, 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皇太极并非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而是对民族名称的纠正,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皆满洲之不同时期的称呼。据考古学家研究,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横岗上的7000多年前的新开流文化遗址,与现代满族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也就是说满族是有7000多年悠久文明史的民族,也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土著。

清朝时期的八旗旗人并不等于满洲人,八旗是军事组织,有许多民族,甚至外国人构成,而满洲是民族,清朝分得很清楚,也有没入旗的满洲人,叫巴拉人,和旗人相对的叫民人,自然八拉满洲人也是民人。只不过清朝灭亡以后,绝大多数旗人由于在一起时间长了,习俗趋向相同,就都认了满族。

那么颁金节是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就有了吗?其实不是。自后金天聪九年以来,农历十月十三一直都是平淡的一天,直到公元1989年,才出现颁金节,也就是说,这个节日并不悠久。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满族社团,创办满族学校,举办满族聚会,新时期,满族迫切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1989年10月,在辽宁丹东举办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其间,著名满族活动家西林和璠(西林觉罗氏)老前辈提议,以清太宗皇太极纠正族名“满洲”这一天,农历十月十三为“颁金节”,与会的同胞没有任何异议,达成了共识。“颁金”与金子无关,意为新生,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满族获得了新生。当年大连满族社团宣告成立,并首庆满族颁金节。

关于颁金节的名称,一开始意见不一,有认为叫祭天节的,有认为叫更名节的,最终确定颁金节,但是汉语颁金的汉字又犯了难,“班今、办金、搬金、颁金”等很多种。丹东教师蔡毓萼认为叫“颁金节”比较好,她认为颁金不能简单理解为颁发金子,而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联系起来,是金壁辉煌的肇始,是吉祥的寓意。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英杰认为,叫“颁金节”意好、韵好,含义好,颁金不能狭义理解为发钱,其深层意义是为民众造福,满族先世两次建立“金国”,正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进步,我们过“颁金节”,也有缅怀先辈,继往开来之意。由此研讨会一致决议,每年农历十月十三,为满族颁金节。

颁金节的确立,追本溯源,与时俱进,顺理成章,是满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有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俗丨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马、白肉血肠、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喜饮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粱米冲的“糊米茶”。腊月二十三:满族人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粘豆包逐渐被汉族接受,豆面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称的“驴打滚”。

除夕:满族人除夕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马,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的荷包。萨其马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不常打开的祖宗龛,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第二碗是过油鲤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这些摆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

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

新年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灯笼竿,高挑红灯。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满族人家家皆早起,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然后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正月十五,元霄节,又称灯节。满族除接彩灯外,还制作“冰灯”,张灯三日。早年有旧俗,在沈阳市四平街(今中街)举行灯市,商家预制各式彩灯、悬于门际,有人物、瓜果、禽兽、鱼蟹灯,奇技淫巧,角胜争奇,还杂陈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秧歌、灯官等剧,士女游观,填溢街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本文来自小鸡蛋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69148.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4-01
下一篇 04-01

相关推荐

  • 满族节日_满族节日风俗

    满族节日
    满族节日有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添仓节,二月二,虫王节,鬼节,中元节,开山节,腊八节,小年,春节等满族传统节日。满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满族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

    2023-04-01 21:54:01
    471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