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的种类
豆子的种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菜豆、小豆、黑豆、红豆等。大豆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黄豆、黑豆、青豆等。菜豆又可以分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小豆有红、黄、灰、白、淡绿、茶等颜色。
豆子的种类
豆子是豆科八月瓜属植物。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比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也指这些植物的种子。
豆子营养价值丰富,含膳食纤维、高蛋白、卵磷脂纤维素、脂肪以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
中国豆类大全
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三个科,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禾本科提供粮食,对农耕文明居功至伟;十字花科占据菜市场之半壁江山,兼供油料;豆科是大杂烩,啥玩意儿都出,你关心的粮食和蔬菜一个都不少,而且都很强势。不信就跟着我捋一遍。
图1 大豆
1、大豆/Glycine max,俗称毛豆、黄豆,大豆属。原产我国,一般认为由野大豆/G. soja驯化而来。全国各地栽培,以东北最为声名远播。最早是食叶蔬菜,“藜藿之餐”的“藿”即大豆叶子,粗粝不堪食;后来人们发现种子远比叶子更有价值,大豆逐渐转型为粮油作物。谢天谢地,大豆的高蛋白对食谱缺少肉类的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没它简直就要亡国灭种。
图1.1 各种颜色的大豆
图1.2 黑豆芽
大豆的花很小,紫色或白色,种子以黄色居多,也有黑、青或褐等色型。不论种皮什么颜色,成分都差不多:脂肪约20%,蛋白质约40%,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之高在植物领域堪称翘楚;除供直接食用和发豆芽之外,还能榨油和制作豆腐、豆浆、豆腐脑、腐竹等各种豆制食品。西方在中国推广“植物肉”,实属班门弄斧。
图2 落花生
2、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落花生属,原产南美洲巴西,明代传入我国。通用名花生,又有俗名曰地豆、番豆或长生果,我乡呼为长果。花冠黄色或金黄色,子房插入土下,并于地下发育成熟。荚果种子数目和品系有关,过去北方常见1~2个,小时候看见3个豆的往往视若珍宝,后来我发现湖北的花生4~5个种子稀松平常,一两个的反而极少。
图2.1 花生
图2.2 花生芽
花生虽然传入时间较晚,但却熟悉得就像自家孩子一样。可生食或熟食,制作各种菜肴(“但凡有个花生米,也不至于喝成这样”)、副食品;还是极为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0%以上,花生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豆油(像我这种味觉愚钝的人是尝不出的)。如今又开发了新吃法“花生芽”,美其名曰“长寿芽”,据说味道尚佳。
图3 长豇豆
图3.1 短豇豆
图3.2 豇豆
3、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豇豆属,兼具粮食和蔬菜两大功能,起源地极有可能热带非洲。有三亚种:豇豆/subsp. unguiculata、短豇豆/subsp. cylindrica和长豇豆/subsp. sesquipedalis。前二者为直立草本,豆荚短和更短,主要是吃种子,可直接当主食,“八宝粥”中有之;后者是攀援草本,豆荚长而下垂,嫩荚作蔬菜食用,生食亦无毒。
图4 绿豆
图4.1 绿豆
4、绿豆/Vigna radiata,豇豆属,原产我国。如同很多城里人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绿豆这东西虽然司空见惯,但多数人没见过绿豆的植株。绿豆为直立性草本(植物志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也常见上部呈缠绕状),有点像短豇豆,浑身有长硬毛。种子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可作为杂粮食用,也能制作豆沙、粉丝或粉皮等,或制成芽菜供蔬食。
图5 赤豆
5、赤豆/Vigna angularis,也叫红豆、小豆、红小豆,豇豆属。原产我国,各地均有之。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株和绿豆相似,荚果也都是圆柱形,但赤豆的荚果无毛,绿豆的荚果被散生的长硬毛,可据此分辨。种子长圆形,通常暗红色,也有其它颜色,(按干豆计算)含蛋白质21-23%,供食用,煮粥、制豆沙均可,八宝粥中常见。
图6 赤小豆
6、赤小豆/Vigna umbellata,又名米豆、饭豆,豇豆属。可能原产我国,南方栽培较多。一年生草本,茎纤细,恐怕是直立不起来,荚果线状圆柱形,下垂,种子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或为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种子供食用,吃法同赤豆,外观上和赤豆最大的区别就是个头大小:赤豆的种子长5-6毫米,宽4-5毫米;赤小豆的种子略小,直径只有3-3.5毫米。
图7 菜豆
图7.1 菜豆
图7.2 菜豆
7、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即四季豆,东北称豆角,我乡叫芸豆,菜豆属。原产美洲。主要以嫩荚入馔(国外如墨西哥等地亦专取种子食用),品种极多,植株形态及荚果、种子的形状和颜色均有较大的变异,风味亦有不同,东北油豆和南方龙牙豆就很不一样。注意,食用时须彻底熟透,不然可能中毒,每年都能放倒不少人,工地临时食堂是重灾区。
图8 荷包豆
图8.1 荷包豆
图8.2 荷包豆
8、荷包豆/Phaseolus coccineus,又名红花菜豆、龙爪豆、看豆或看花豆,菜豆属。原产中美洲,我国东北、华北至西南有栽培,但较为少见。多年生草本,温带作一年生栽培,有块根。花冠鲜红色,偶有白色,可供观赏;种子阔长圆形,深紫色而具红斑、黑色或红色,大而味美,可食用。在原产地,嫩荚或块根均供食用,我国只吃种子。
图9.1 棉豆
9、棉豆/Phaseolus lunatus,俗名雪豆、大白芸豆、香豆、金甲豆,现在流行叫利玛豆(Lima beans),菜豆属。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及山东、河北等有栽培。花冠白色、淡黄或淡红色,荚果镰状长圆形,略似扁豆,内有种子2-4颗。荚不堪食,吃的是种子,但有的品种种子含氢氰酸,须先用水煮沸,然后换清水浸过方才吃得(怪不容易的)。
图10 扁豆
图10.1 扁豆
10、扁豆/Lablab purpureus,我乡称为“眉豆”,扁豆属。或原产印度,我国南北皆有栽培。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圆状镰形,顶端有弯曲的尖喙,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嫩荚作蔬菜,鲜食有浓郁青草气息,须熟透方无忧;或晒制成“豆角干”,食用前再浸水,口感劲道,别有风味,个人感觉胜鲜品一筹。p.s. “扁豆焖面”用的是豇豆,并没有扁豆。
图11 豌豆
图11.1 豌豆
图11.2 无须豆尖
11、豌豆/Pisum sativum,俗名荷兰豆、麦豆、雪豆,豌豆属。原产西亚和地中海沿岸,约2000多年前传入中国。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圆形,有皱纹或无(想起孟德尔遗传实验了吗?),黄色。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川人喜食豌豆尖(豌豆巅),而卷须有碍口感,四川农业科学院为此专门培育了无卷须的豌豆品种,足见真爱在斯。
图12 蚕豆
图12.1 蚕豆
图12.2 怪味豆
12、蚕豆/Vicia faba,俗名胡豆、佛豆等,野豌豆属。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我国各地栽培,以长江以南为盛。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民谚“蚕豆花开黑良心”,即由黑色斑而来。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嫩时可为时蔬炒食,干制后也能作为粮食磨粉制糕点和小吃,著名小零食“怪味豆”的原材料即是蚕豆。
图13 兵豆
图13.1 兵豆
13、兵豆/Lens culinaris,又名小金扁豆、滨豆、鸡碗豆、小扁豆、扁豆,兵豆属。原产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种植,云南等地较多。植株纤弱,略像野豌豆,花白色或蓝紫色,荚果长圆形。种子形状有点怪,我第一次见到时误以为是人为压扁的,仔细看才发现是两面鼓的双凸镜形。种子供食用,“八宝粥”中或可见到,也能制成兵豆芽炒着吃。
图14 四棱豆
14、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四棱豆属。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有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攀援草本,具块根,花冠蓝白色;荚果骨骼清奇,呈带翅的四棱状,黄绿色或绿色,或具红色斑点。嫩荚水分含量恰到好处,炒着吃口感很赞,嫩叶和块根也能吃,不可多得的全才。可惜只宜热带生存,难以推广开来。
图15 鹰嘴豆
图15.1 鹰嘴豆
15、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又名回鹘豆、鸡豆或桃豆,鹰嘴豆属。原产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等地,我国西北、华北以及山东、台湾等地有引种。一年生或多年生攀缘草本,花白色或淡蓝色、紫红色;荚果卵圆形,种子一端有细尖,故名“鹰嘴”。种子营养价值高,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做主食用,或加工成副食品,嫩豆粒、嫩叶均可作蔬菜。
图16 木豆
图16.1 木豆
16、木豆/Cajanus cajan,又名三叶豆,木豆属。原产地或为印度,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该种与一般豆科作物不同,为直立灌木,故以木为名。花冠黄色,颇为美丽;荚果线状长圆形,种子近圆形,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可食用部分是种子,直接煮食、炒食、烘烤、蒸食、油煎均可,或磨成面粉做点心和甜食,亦可制作豆芽菜食用。
图17 刀豆
图17.1 刀豆的种子
17、刀豆/Canavalia gladiata,又名挟剑豆、尖萼刀豆,刀豆属。原产非洲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有栽培。缠绕草本,茎数米长,花冠白色或粉红;荚果长20-35厘米,宽4-6厘米,形如长刀,气势恢宏;种子椭圆形,红色或褐色。嫩荚和种子可食,但须盐水和清水各煮一遍方可保证安全,这点和棉豆相仿。另有直生刀豆/C. ensiformis,仅产于广东、海南,略。
图18 豆薯
图18.1 豆薯的块根
18、豆薯/Pachyrhizus erosus,俗名凉薯、地瓜、沙葛,豆薯属。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多有栽培。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粗壮,花和荚果长啥样都不重要,重点长在地底下:肉质根呈纺锤形或扁球形,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味甜,生食熟食两相宜,北方菜市场偶见。该种植物有点怪脾气,除主根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含有危险毒素,无法安全食用。
以上共国内豆科蝶形花亚科作物共18种,除豆薯外,可食用部分均包括嫩荚或种子,统称豆类也说得过去,其中全国广布者8种左右,其余的要么局限于南方,要么极具地方特色。此外,云实亚科之酸豆/Tamarindus indic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二种,前者果肉可食,后者嫩芽和种子也都能吃,但和上述豆类归在一起,总感觉有些违和,权且略去。
p.s. 最近写了不少类似“大汇总”的文,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兴趣使然,“集邮癖”作祟;二方面也是学习的过程,就当是个人学习笔记。这样的文章难免有摘录植物志字句的情况存在,因为你不可能自己凭空瞎编,算不算抄袭是个“妊者见妊,痔者见痔”的问题,我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Over。
夏吃豆,胜吃肉!这些豆你都认识吗?
夏天一到,排档“一哥”:毛豆就要登场。你知道吗?毛豆,其实就是黄豆,也有人叫大豆。
关于各种豆,不同地方的叫法有些不同,走进菜场,还真不确信自己能叫对。比如蚕豆、豌豆、青豆、荷兰豆……
是不是有点晕?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豆豆江湖”分为两大类
按照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大豆和杂豆。
在2009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大豆》标准中规定,根据大豆的皮色,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等。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黄大豆就是黄豆,是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一种大豆。
豆类拥有植物中最接近肉类的质感,一颗黄豆,被聪明的中国人做出了花样吃法——豆浆、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腐乳……大豆可以变换出无限可能。
曹植《七步诗》中写,“煮豆燃豆萁”,煮的就是大豆。根据《史记》的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豆萁,指的是豆茎。
除了大豆以外的其他各种豆,统称为杂豆。
杂豆的蛋白质和糖类含量高,常见的如豌豆、蚕豆、绿豆、赤豆、扁豆、豇豆等。也就是说,现阶段在菜市场最得宠的豌豆和蚕豆,也就是很多人分不清的两种豆,都属于杂豆类。
人类已经吃了7000年豌豆
豌豆是全世界都很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原产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早在7000年前后的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采摘豌豆作为食物了。到了大约6000年前,人类学会了种植豌豆。
这种作物可能是经南欧向西,以后又向北逐步传播,大约在隋唐时代经丝绸之路进入了我国。
在欧洲,中世纪之前的人们一般都是吃晒干的豌豆种子,吃的时候需磨成粉或是煮成粥,晒干的豌豆能有多硬?安徒生笔下的“豌豆公主”最有发言权,睡觉的时候身下垫二十层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仍能被床板上的一颗豌豆硌得浑身不自在。
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说,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豌豆的硬度。
成熟豌豆是典型杂豆,它淀粉多,脂肪少,蛋白含量在17%-25%左右,脂肪含量基本在1.5%以下,而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大豆的2倍,普遍在60%-65%。
所以豌豆不能用来榨油做豆腐,但可以作为主食吃。豌豆特别嫩的时候,可以连带豆荚一起盐水煮着吃,软糯清甜。
青豆和豌豆,虽然颜色都是滴滴绿的,但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青豆应该叫做“青大豆”,和黄豆黑豆一样,属于大豆类,它最常见吃法还是作为零食,例如炒青豆。
荷兰豆并不是荷兰的豆
荷兰豆从植物学上也属于豌豆属,所以也算是豌豆种类中的一种,是由普通的豌豆演化而来的,身材是扁平状的。
关于荷兰豆,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叫它“荷兰豆”,荷兰人叫它“中国豆”。怎么回事呢?
荷兰豆原产地在亚洲(中国西南边陲以南的缅泰边境一带)。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在缅泰边境发现这种豆,把它带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广州大学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利梓淇在2021年第4期《农业考古》发表的《荷兰豆传入中国初探》中提到,荷兰豆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源头:一是17世纪荷兰占领中国台湾时期,开始在台湾地区种植,并在雍乾时期传入福建一带;二是乾隆五十年或五十二年,荷兰商船来粤贸易时带来了荷兰豆的豆种,再向海南与广东、福建以北地区传播。
甜豆是豌豆和荷兰豆的杂交品种,嫩嫩的,姑且就算做是它们的“宝宝”。豆荚胖乎乎的和豌豆很是类似,豆子则要比豌豆的小一点、比荷兰豆的大一点。从豆荚颜色来说,甜豆绿得更深一些,豌豆则更浅一点。但剥出来又相反,甜豆的豆子颜色浅,豌豆的豆子颜色深。
毛豆是还未成熟的黄豆
或许会有人问,那在武汉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毛豆呢?
毛豆因为外皮有很多细毛,大家叫它毛豆。毛豆不是杂豆,是大豆,它是一种还未成熟的黄豆,又叫菜用大豆。
当毛豆成熟后,脱水、变小、变硬,就成为大豆。
毛豆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在蔬菜界是数一数二的,每100克毛豆大约含13克蛋白质,和鸡蛋不相上下,每100克含有135毫克的钙,比牛奶还要高。
武汉人的夏天,少不了毛豆。只是现在还不是它的主场时刻,要等到天气闷热的时候,开瓶冰啤酒,任意搭配盐水花生、凉抖毛豆,可以称之为“开胃三宝”。
豆荚状如老蚕的蚕豆
跟豌豆一样,蚕豆也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豆。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被人类种植食用的历史非常古老。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开始种植蚕豆了,连古埃及的坟墓中都有发现。
蚕豆生长速度很迅猛,营养又较为均衡,被很多国家广泛种植。蚕豆是世界主要豆科作物之一,有70多个国家大约400多万公顷栽培面积。中国是蚕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约有140万公顷。
中国人爱吃蚕豆,但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说:“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
关于蚕豆名字的由来,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讲,“蚕时始熟,故名”。他认为蚕豆的采摘时期是在采桑养蚕时而得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蚕豆》中讲,“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这是从形状上来命名的。农历三月古称蚕月,正是眼下的暮春时节。
蚕豆的生长方式很野蛮,拼命向上,不用怎么施肥、浇水,自己就长大成熟了。最近去菜场里,你很容易就能发现一大包一大包用塑料袋灌满的蚕豆,鼓鼓囊囊堆放在一起,10块5斤。手脚麻利的“马大嫂”们,买了直接就在路边剥豆儿。
罗汉豆、茴香豆都是蚕豆
蚕豆从嫩到老,各有吃法。最经典的搭配是炒雪里蕻。袁枚在《随园食单》就收录了一种蚕豆做法的描述:“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
还有一种吃法,是水煮。鲁迅的《呐喊·社戏》中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通常我们烧的时候,要在豆嘴处剪开一刀,方便吃的时候吐壳。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嫩蚕豆慢慢变成老蚕豆,就不适合清炒了,它的最佳归宿是做成油炸豆瓣或者“茴香豆”。
大多数人认识茴香豆,是从鲁迅《孔乙己》中了解到的。这道江南绍兴地区的下酒小食,咸鲜醇厚,回味无穷。
蚕豆,爱的人可以很爱,顿顿吃也不觉腻,但也有人一点不待见它。总觉得有一股子奇怪味道,像极了“脚臭”。
当然,还有的人,天生是不能吃蚕豆的,这是一种病,叫蚕豆病。
蚕豆病的全称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由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有蚕豆病的人主要是男性,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大约在2%到5%之间。
【相关链接】
不同的豆国外也有不同的叫法
由于豆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从2019年开始,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2月10日为世界豆类日(World Pulses Day)。
在国外,人们经常把各种类型的豆子煮熟烹饪,也会将嫩豆子直接调和橄榄油拌凉菜沙拉。
英式早餐里,不可缺少的焗豆一般用的是白豆(Haricot Bean);意大利人会用腊肠来配豆子吃;德国的传统搭配是酸白菜加猪肉,再加一碗扁豆汤(Lentils Soup);在美国南方很多州,人们会在元旦吃形似钱币的豆子,比如黑豆(Black Bean),祈求繁荣与好运。
Pea和Bean虽然翻译成中文都有豆的意思,但不是同一种属的攀缘植物。Pea植物中空,果实是整体的;Bean植物则为实心,果实可以破成两半。
Pea来自中古英语Pease,最初源自古英语Pise,后来被人们误认为是复数形式,从而直接缩略为Pea。
古英语Bean源自原始日耳曼语Bauno,还有很多同源词: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aun,中古荷兰语Bone,荷兰语Boon,古高地德语Bona,德语Bohne。
Bean作为“价值小的东西”的隐喻,在1300年就被证实使用了,现在仍可以用“not worth a hill of beans”表达某物一文不值。
(武汉晚报 综合《都市快报》、科普中国报道)
本文来自惊醒耳目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6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