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哪朝的?_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范仲淹是宋朝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范仲淹是宋朝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励志苦读于醴泉寺。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宝元元年至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略西线边防,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犯。

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戍边西北时,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不断的升迁与贬斥中,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范仲淹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恒星。

这位公元989年出生于苏州吴县,公元1052年卒于徐州的文武全才,尽管只活了64岁,却谱写了自己集军政、教育、文学、书法和慈善之大成于一生的辉煌篇章。

堪称伟大的范仲淹,其实幼年很不幸,他是通过刻苦读书而走上致仕之路。但又因在宦海沉浮中坚持秉公直言,从不站队,屡屡被贬斥。

然,他始终不屈不挠地直面人生,傲骨铮铮地奔向所从事所向往的领域,始终坚守高洁的情操,得以绽放最耀眼的历史光芒,是宋仁宗时代最杰出的文武全才,第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北宋文坛很了不起的文学家,不仅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还留存诗词三百多首及《远行帖》、《边事帖》等书法真迹。

一、苦读及第,从司理参军起步

范仲淹的祖上很显赫,先祖范履冰曾任唐朝宰相,到了父亲范墉这一代,递减为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死于任所,家境一下没落。

为了生存,母亲谢氏只好改嫁到淄州长山朱家,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还算幸运的是,母亲重组后的家庭尽管贫寒,但支持年幼的范仲淹读书。只是,范仲淹不得不通过断齑画粥这样的坚忍苦读才能维持住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范仲淹熬到26岁时,终于通过了科考前的所有入场券,得以进京赶赴最高等级的殿试,一举高中,成功及第,以97名的成绩得授广德军司理参军的职务,即从事经办讼狱、案件方面最末等的办事员。

范仲淹还是很兴奋,毕竟有了一份编制内的工作,便恢复了范姓,又把母亲接到京城供养,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致仕之路。

在第一个岗位踏实干了将近2年,范仲淹因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得到组织认可,当即升为副科级干部文林郎,不久又因工作成绩突出,旋即提任为正科级领导集庆军节度推官。

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范仲淹工作得很是顺风顺水,前景一片看好。

二、一下基层,6年后回京

就这样,在科级干部岗位上,范仲淹干了5年,33岁时,组织培养他下基层去锻炼,先任副县级领导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范仲淹到任后,见海堤年久失修,便提议修捍海堰,得到朝廷批准。于是,在范仲淹负责盐务监督的第三年(公元1024年),组织上提拨他任正县级干部兴化县令,兼管修堰工程,这就是有名的范公堤。

期间,范仲淹母亲过逝(1026年8月),按规制须辞职丁忧。范仲淹于是赶回应天府奔丧,恰好恩师晏殊在1027年任南京留守知应天府,邀请他办完丧事后去应天书院散心,协助教务工作。

由此,范仲淹便在应天书院有了将近一年的教学管理体验。

1028年,39岁的范仲淹痛感当时的时政弊端,遂结合自己的想法,大胆向宋仁宗敬献《上执政书》。建议朝廷改革史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得到宰相王曾赞赏,即联系上晏殊共同向宋仁宗极力举荐,得到宋仁宗的关注,便召范仲淹回京任享受厅级干部待遇的图书管理员职务秘阁校理,专司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三、得罪刘太后,二下基层

1029年,范仲淹见垂帘听政达7年之久的刘太后还没有还政于宋仁宗的意思,也没去想什么后果,便直接向刘太后上书谏言:老佛爷,您老可以安享晚年了,让皇帝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吧。

范仲淹这一不知天高地厚的提议等于是把刘太后的威权直接放在炉火上烤,这范仲淹不过是小小的秘阁校理,又名不经传,没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刘太后大怒,当即一道懿旨,责令宋仁宗将这个乡巴佬赶出京城。

可怜的范仲淹在京屁股还没坐热,就灰溜溜地滚回县级市工作,几乎是返回原点从头再来。

这就是范仲淹的二下基层,他先任小小的副科级干部河中府通判,干了近2年时间,后又平调任陈州通判,干了3年多时间。

四、得罪宋仁宗,三下基层

1033年,刘太后驾崩,24岁的宋仁宗得以亲政,或许是感念当年范仲淹的仗义执言,便下诏令45岁的范仲淹回京工作,直接破格提任为厅级领导右司谏。

因时逢天下大旱,便又安排范仲淹兼职,到江淮一带开仓赈灾。

期间,因郭皇后管理后宫时,不慎误伤了宋仁宗。宋仁宗很生气,宰相吕夷简借机打压郭皇后,讨好宋仁宗,建议废后。

此举让秉直忠厚的范仲淹伏阁请对,与吕夷简当庭辩论:郭皇后没什么大错,为什么说废就废呢?

自然,吕夷简恼羞成怒,宋仁宗也不高兴:

好你个范仲淹,不识抬举,简直是个愣头青,眼不见不烦,不用也罢,你还是离得远远的,去地方工作为好。

于是,范仲淹返京城工作不到一年,便又被下放到地级市工作,这就是他的三下基层。

能力出众的范仲淹没有因此唉声叹气,反而意气风发地努力工作。他先任副厅级领导睦州知州,后转任苏州知州,都分别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睦州任上,范仲淹在给恩师晏殊的信中就盛赞睦州是个好地方,从而不辞辛劳地将睦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台阶。唯恐逢恩,一日移去。还对所辖的桐庐县情有独钟,为之创作了《萧洒桐庐郡十绝》、《出守桐庐道中十绝》、《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桐庐郡斋书事》等名诗佳作,至今广为流传。

在苏州任上,范仲淹兴郡学,修水利,疏通五渠,成功把太湖水引入大海。

五、得罪权相吕夷简,四下基层

因范仲淹在睦州、苏州做出了显著成绩,尤其在苏州治水有功,范仲淹三下基层只有3年时间。

1036年初,宋仁宗便把范仲淹调回京师,委任国子监,后升为省部级领导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也就是首府所在地的市长。

范仲淹再一次回京工作,仍兢兢业业地履职,勇敢地剔除弊政,深得京城百姓好评,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但范仲淹的积极工作又得罪了权相吕夷简,总是放大眼镜找他的问题。在范仲淹献《百官图》上书直谏仁宗皇帝宜亲掌官员升迁时,便以范仲淹越职言事为由,诬陷范仲淹涉嫌朋党。此举触中了宋仁宗的软肋,很是担心范仲淹有不臣之心,在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下,贬范仲淹知饶州,降为副厅级领导。

范仲淹只得四下基层,这时朝中就没有多少人为他饯行送别,不再看好他,以为他就此中落,不会东山再起了。

好友梅尧臣为此作《灵乌赋》安慰他,劝他吸取教训。范仲淹大为感动,但仍表示改不了秉公直言的个性,又作《回灵乌赋》相赠,表示始终坚持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凛然气节。

于是,范仲淹风萧萧地只身赴饶州就任,一干又是4年时间。

1040年,因西夏王李元昊犯边越来越厉害,在三川口打败了宋军。宋仁宗见军情危急,便急调富有军事才干的范仲淹回京,任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后升为省部级领导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同任边将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与主帅夏竦一道阻挡西夏的入侵。

忠心耿耿的范仲淹马上就任,自请加知延州,训练康定军御敌。次年又上书加强边防,徐图西复。在范仲淹联络羌族、筑城、巩固军塞等一系列战术御边下,西夏军久攻不下大顺城,于1042年撤兵。

有名的《渔家傲.秋思》就是范仲淹这个时期写的,表达了他激昂的军旅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碧云天》也是范仲淹同期写下的名词,表达了羁旅乡思之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因范仲淹守边有功,宋仁宗加封他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陕西路安抚使。次年回京授枢密副使,后任副国级职务参知政事。

范仲淹的政治生涯一下到了顶峰,在宋仁宗的大力支持下,同意他按自己上书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协处国务。1044年,范仲淹与富弼、欧阳修等重臣组成革新派,着手实施国家吏治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遗憾的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只实施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有所成效的时候,因深化改革触及到很多既得集团的核心利益,遭到联合打压,指责范仲淹的改革有私心,涉嫌朋党之争。

六、庆历新政失败,五下基层

宋仁宗架不住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反扑,在1044年又把范仲淹贬任省部级领导陕西河东宣抚使巡边,后再贬为副厅级领导知邠州、知邓州。

范仲淹在邓州任上干了近3年时间,在兴教育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所设的花洲书院讲学蔚然成风。

有名的五言绝句《江上渔者》就是范仲淹在邓州任上去江边赏景时写下的,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艰辛劳作的点赞:

江山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期间,好友腾子京寄给他一幅《洞庭秋晚图》后,范仲淹触景生情,借景喻情,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江》,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和思想。

1049年,61岁的范仲淹迁任厅级领导知杭州,始及养老及身后事宜,便用自己的积蓄在老家吴县置义田,购义宅,设义学(私塾),首创范氏义庄这一史上前所未有的私人慈善机构,用来恤宗族,回报范氏族人,为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范氏义庄,从1050年起运行,一直延展到民国时期,跨越了千年历史,有力地保障了范氏族人的赡养。期间,得益于范氏子孙的代代传承。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任宰相时,予以强力发展义庄;明朝时第十六世孙范惟官至浙江提学副使、第十七世孙范允临官至福建参议,都对义庄进行了扩展;清朝时,第二十世孙范弥勋进一步捐田一千亩拓展义庄,在清末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义田达5300亩,居最高峰。

范仲淹在杭州任上工作近两年后,被提任为省部级领导户部侍郎兼知青州。此时,范仲淹已63岁,身体每况愈下,范仲淹便在1052年抱病自请就近知颍州,在去往颍州的途中,范仲淹与世长辞,卒年64岁。

范仲淹过世后,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以缅,追赠他为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享受副国级待遇。

作者:李大奎,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本文来自干净没朋友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563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12-25
下一篇 12-25

相关推荐

  • 范仲淹是哪朝的?_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范仲淹是宋朝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

    2022-12-25 09:10:02
    937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