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什么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滑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人们曾选出10个矿物来表示10个硬度级别,称为摩氏硬度,在这10个级别中,第一个,也就是最软的一个就是滑石。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什么
滑石一般呈块状、叶片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并且会因含有其他杂质而带各种颜色。
滑石的用途很多,如作耐火材料、造纸、橡胶的填料、农药吸收剂、皮革涂料、化妆材料及雕刻用料等等。
滑石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系由热水溶液和岩石中的镁和硅化合而成,分布于辽宁、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化学世界-从最软到最硬物质
著名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应用电镀方法,首次制取了活泼而毒性很大的氟;发明了高温电炉,熔炼了钨、钛、钼、钒等高熔点金属,在世界享有盛誉。19世纪90年代,他开始了另一个梦想“点石成金”——把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为了实现梦想,莫瓦桑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漫长的“炼石之旅”。他试着先制取氟碳化合物,然后除去其中的氟以制取金刚石,但几经试验,都没有成功。怎么办?
经过反复构想,他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方案,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按这个方案做试验:利用自己发明的高温电炉,把铁熔融成铁水;然后把炭投入这高温铁水中;再把这铁水倒入冷水中,借助铁的急剧冷却收缩时所产生的压力,迫使其中的碳原子重新排列成大晶体;最后用稀酸溶解掉铁,这样就可得到金刚石晶体了……1893年2月6日,莫瓦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当他和助手用酸溶去铁后,在石墨残留物中,有一颗0.7毫米的晶体在闪闪发光!
这颗晶体是金刚石吗?
莫瓦桑是世界人造金刚石第一人吗?
1 炭碳有别
石墨与金刚石中的原子排列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碳”这个字和一些由它组成的词语,但很多人常常把“炭”和“碳”混淆。譬如我们常说的能燃烧的“木炭”,烧完以后剩下的“炭灰”,以及非常重要的能源“煤炭”等,其中的“炭”说的是一种宏观物质。而现在要提到的“碳”,是一种原子量(即相对原子质量,下同)为12的化学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为C,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六位,它是构成上述各种“炭”材料的元素。换句话说,那些生活中的“炭”是“碳”的一种单质,所以它们理所当然属于碳家族的成员。
碳家族的成员当然不止这些燃烧后供人类获取能量的材料,还有很多平时不为燃烧而用的物质(尽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燃烧),比如朴实无华的石墨(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光彩耀人的钻石。
表面上相差很大的这两种东西,居然是同宗同族的兄弟?不要奇怪,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它们都是碳的不同形式的单质。因为钻石价值连城,而石墨却很常见,所以就如开头所述,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尝试将石墨转化成钻石。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直到科技高度发达后才能成功。
金刚石璀璨夺目,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会有如此大相径庭的外貌和性质?这得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说起。
我们知道,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分子构成的,比如水是由2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则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比如金就是由金原子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碳家族的单质属于直接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类物质。这些碳原子以何种方式排列,以怎样的结构存在,各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作用状态如何,就决定了最后所得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2 石墨和金刚石
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都非常有序,不过各有不同。我们知道,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而一般原子只有在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时候才是最稳定的,因此,单独的碳原子是不稳定的。一个碳原子必须与最邻近的其他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才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每个碳原子(我们称之为中心碳原子)周围应该有4个最邻近的碳原子。那么,这4个碳原子位于中心碳原子的什么方位呢?
从石墨到金刚石
怎样才能让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呢?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仅仅是用外力缩短石墨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使六角形碳环转变为正四面体晶格,实际上还包含许多复杂因素。化学家借助热力学作出判断,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这个转化,需要的压强为1.3×109帕;如果升高温度,如达到650℃,需要的压强至少为4.0×109帕。从实验条件方面来说,必须有能够产生高压的装置和耐高温、耐高压的设备。1954年,在温度为1650℃、压强为9.5×109帕的条件下,美国GE公司的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合成了人造金刚石,揭开了人造金刚石工业的新篇章。
在金刚石中,这4个周边碳原子对称分布在中心碳原子的周围,就好像一个正四面体,这是一种高度有序和对称的排列。一般由微粒有序排列起来的固体我们称之为晶体,金刚石就是碳的最完美晶体。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的距离非常近(大约为0.154纳米,和一个碳原子的大小差不多),之间的作用力非常强,这就是我们很难用物理方法将一颗钻石粉碎和瓦解的原因。当然,构成如此完美无瑕的排列结构需要大自然的特殊眷顾,天然钻石非常少,所以极其珍贵。
那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又有什么不同呢?石墨中每个碳原子周围只有3个最邻近的碳原子与它形成共价键,这3个周边碳原子与中心碳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对称地分布在中心碳原子周围,形成正三角形,然后在同一平面上展开形成了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六边形所在的平面为一层,石墨便由这种一层层的层状结构堆砌而成。每个碳原子有4个电子,但只形成了3个共价键,那么剩下的一个电子呢?原来,剩余的电子就在这些层与层之间自由地移动,这也就是石墨导电而金刚石不导电的原因。
严格来讲,石墨只能在沿着层面的方向上导电,而在垂直于层面的方向上是绝缘的。每层内以共价键结合的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也很小,大约为0.142纳米,因此它们之间也是牢不可破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则要大得多,大概有0.340纳米,而且没有强大的共价键作用,因此石墨在沿着层面方向比较容易碎裂。不过,和金刚石一样,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也是高度有序的,因此石墨也是一种碳的晶体。
现在回到开头的故事,莫瓦桑真的炼出了金刚石?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如此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来,莫瓦桑一次又一次地和助手们重复试验,有一个助手厌烦了,事先偷偷地把一颗金刚石放在铁水里,造成了试验成功的假象。莫瓦桑因为人工合成金刚石而再一次声名鹊起,赢得无数荣誉。而这件假案,直到50年后才真正大白于天下。
法国化学家莫瓦桑逝世100周年纪念邮票。莫瓦桑因制取单质氟而荣获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
3 富勒烯——碳家族中耀眼的明星
随着人类科学水平的发展,碳家族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成员,富勒烯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继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形碳之后,富勒烯是人们发现的第四种碳的同素异形体。富勒烯存在的第一个光谱证据是在1984年由美国新泽西州的艾克森实室发现的。就在这一年,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谱学家克罗托正为自己的研究寻找相应的仪,他在赴美国参加的学术会议上认识了美国莱大学的科尔和斯莫利,后两人设计的仪器让克托眼前一亮。这次偶然的相遇促成了3人的作,他们用高功率激光轰击石墨将其汽化,发并确信C60和C70是两种相当稳定的原子簇分子,接下来他们努力想搞清楚这两个碳家族新成员的结构。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罗托
富勒烯因构型很像建筑学家富勒设计的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会馆球形圆顶薄壳而得名
和石墨及金刚石中巨大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富勒烯中有限的碳原子数决定了它只可能是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的结构。这时候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富勒,这位建筑师设计了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会馆的球形圆顶薄壳,利用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拼接而成的顶部近似于球面。他们觉得C60分子很有可能是一种类似于富勒设计的圆顶薄壳的球形多面体。在此启发下,克罗托等3人用12个五边形、20个六边形拼出了一个中空的32面体,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富勒烯的结构。在每个富勒烯分子中,五边形互不邻接,而是与5个六边形相接,每个六边形又与3个六边形和3个五边形间隔相接,这样共有60个顶角,碳原子位于每个顶角上。
石墨烯晶体
一个多么完美对称的分子!碳家族的第四位成员终于正式浮出水面。为了表示感谢和敬意,克罗托3人用富勒的名字命名他们的新发现(也叫巴基球,来自于富勒的名字)。由于长得极像足球,富勒烯也被叫做足球烯。而克罗托3人也因该项成就分享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自此以后,有关富勒烯的各项研究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1989年,人们实验证实了富勒烯的结构,其他碳原子数(如C28、C32、C240、C540)和非常规碳原子数(如C78、C82、C84、C90、C96)的富勒烯也相继被各个实验室制备出来,现在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得到外接或者内嵌其他原子的富勒烯。1992年,人们甚至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这种之前被认为只能在实验室的苛刻条件下,或者在星际尘埃中才存在的高度对称的完美的分子。
后来,碳家族又陆续增添了一些新成员,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它们和金刚石一样,表现出非常独特而优异的性能。而新发现的另外一些新成员,比如蓝丝黛尔石、蜡石、汞黝矿结构等,它们大多来自于陨石和外太空,在地球上不怎么常见。
碳家族的新成员
4 不同凡响的碳14
见过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的人都知道,这幅名画描绘的是基督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前享用最后晚餐的情形。公元33年左右,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被一个叫约瑟的好心人取下,约瑟用细麻布将耶稣的尸体裹好放在石头坟墓里。3天之后,耶稣复活逃走,将那块裹尸布留在了墓穴中。这块裹尸细麻布后来下落不明,被基督徒视为圣物。直到1355年它被一位法国骑士带到了公众视野,据称这件圣物是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时得到的。1578年,裹尸布被送到现在的意大利,作为罗马天主教的圣物之一保存在特意为它修建的都灵大教堂内。
碳14的故事就和这块裹尸布有关。在科技不太发达的那个年代,人们没有任何技术手段来探究这块裹尸布的真伪,于是这件圣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认可并膜拜。但在1988年,这块裹尸布的真实性却遭到了质疑,质疑的有力证据就来自于碳14年代检测法。
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
碳14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原子量为14,它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每时每刻总有一些碳原子会放射出射线并变成其他原子。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每隔大约5730年,原有的碳14原子数量就会减少一半。放射性物质蜕变后,使原有数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因此碳14的半衰期就是5730年。当自然界中的生物存活时,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碳14,其体内碳14的含量基本不变。当生物死亡之后,这种碳素交换过程便停止了,原来体内的碳14得不到补充,而它的放射蜕变过程却依然在继续。于是从这时候开始,每隔5730年,其体内碳14的含量就减少到原来的一半,那么每隔11460年就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碳14年代测定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推断古物或者化石年代的技术。
保存在意大利都灵大教堂的“耶稣裹尸布”,C14年代检测技术证明这块裹尸布是一件赝品
让我们回到刚才那块亚麻裹尸布上。在教廷的同意和监督下,一小块裹尸布被剪下并分成3份,分别交给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实验室,由他们分别独立地用碳14法来测定“裹尸布”的年代。最后的结果是,3个举世闻名的实验室得到的数据大致相同,制成“裹尸布”的亚麻是在公元1260—139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收割的,这个时间比耶稣钉死时(约公元30年)晚了整整1000多年!当然,这块亚麻布不可能穿越到1000多年以前去裹在被钉死在十字架的耶稣的身上,所以,这件大名鼎鼎的圣物不过是14世纪的人根据传说伪造的一件赝品。碳14为澄清历史悬案立了大功。
关于碳的学科——有机化学
你知道吗,除了石墨、金刚石等单质形式,碳还以另外一种重要的与氢原子结合的形式存在,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有机化学。
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千变万化,从一两个到成千上万,再加上不同的氢原子数目以及其他原子的加入,因此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可以说是数目繁多,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上亿种,其数量远远超过无机物。
1987年,辽宁男子花1.8万买下一块长满白发的石头,半年竟长了2cm
1987年辽宁一男子在出差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块长满“白发”的石头,顿时让他心生喜爱,一咬牙之下花了1.8万给买回了家。
这块石头通体呈现出一种乳白色,高大约20公分,直径在15公分左右。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这都是块如假包换的石头,可是石头上面却长满了白色发须状的东西,看起来和老人头上的白发特别像。
石头上为什么会长头发呢?这个问题让男子感到十分困惑,难道说这块石头还具有生命不成。
在一阵好奇心的催动之下,男子咨询了相关专家,在科学技术的检验下,这块会长“白发”的石头之上的秘密能被揭开吗?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男子出差遇奇石,一咬牙重金买下
我们上面提到的这名男子名叫田恩宏,他是土生土长的辽宁本溪人。1987年,田恩宏被公司派往山东崂山出差,崂山是一个自然风光十分秀丽的地方,同时紧挨着我国的黄海,有许多值得游赏的景点。
在忙完手头的工作之后,田恩宏就决定在崂山转一转。听说这里盛产那些形状各异的奇石,而收藏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一直是田恩宏的一大爱好,就这样他溜达到了当地的一个集市上。
田恩宏在集市里来回游逛着,忽然地上的一堆石头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原来这是当地一位老人摆的摊位,专门用来出售那些比较罕见的石头,田恩宏立刻就来了兴致,在老人的摊位上开始挑选起来。
突然一块长满“白发”的石头映入了他的眼帘,那块石头也就巴掌那么大,看起来和普通的鹅卵石材质基本上一样。
但是它上面却长满了“白发”,这让它在一堆石头中显得特别突出,田恩宏忍不住拿起这块特殊的石头把玩起来。
“老人家,这块石头您是从哪得来的?这上面的“白发”是您自己做上去的吗?”
田恩宏用手触摸着石头上的“白发”,那神奇的触感让它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块石头,所以他也跟摆摊的老人问起了这块石头的来历。
这老人一看田恩宏“两眼放光”的模样,顿时就知道田恩宏相中了这块石头。他也是和田恩宏保证,这块石头绝对是纯天然的,是他前段时间刚从海边捡回来的。
听到老人这句话,田恩宏明显是不太放心。买卖石头这个行业,图的就是一个新奇和独特,而且要求石头必须是纯天然的。
如果是人为制造的话,那也就失去了这个行业的本质,哪怕是再好看的石头也都不值得买了。
但是田恩宏对这块造型独特的石头实在是喜欢,为了验证这块石头的“真假”,田恩宏特意跑到旁边的商店买了一个放大镜。然后他又回到老人的摊位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起了那块石头。
这一看,田恩宏果然有了新发现。他发现这块石头上长出的“白发”比一般头发要粗一些,而且在每根“白发”的根部,还能看到一个类似毛孔的小黑点。
那块石头的表面整体看起来就感觉像是人类的头皮一样,而且那些“白发”的发质要比人类的头发好上很多,每一根都直棱棱的,也没有什么分叉和干枯的情况。
经过这么一番细致的查看,田恩宏是彻底爱上了这块长满“白发”的石头,他也相信石头上的那些“白发”不是人为粘上去的。
既然看好了东西,那下一步就是谈钱了,田恩宏也是试探性地询问起了老人石头的价格。摆摊的老人早就把田恩宏当成了自己潜在的顾客,现在看到田恩宏这么喜爱,那自然是狠狠抬高了一番价格。
虽然田恩宏早已对石头的价格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当老人开口的时候他还是被震惊了。老人张口就要价4万,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副吃定了田恩宏的样子。
要知道当时可是1987年,4万块钱就是放在如今的社会上,那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当时田恩宏和自己老婆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00元,老人开出的4万元对他来说无疑是“天价”了。
无奈之下,田恩宏只好放弃了那块石头,因为以他当时的条件根本就负担不起那个价格。就算是勉强能凑出来4万块钱,他也不会拿这些钱来买一块石头,哪怕这块石头他再喜欢。
然而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最后就会因为得不到而显得失魂落魄。田恩宏明显就陷入了这种低迷的情绪,他每天晚上做梦都能梦到那块石头,内心是极为地煎熬。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的心情,田恩宏在此后的几天总会有意无意的去老人的摊位上转两圈。哪怕买不起,看两眼也能稍微过过眼瘾。一来二去田恩宏和那个摆摊的老人也熟悉起来,两人通过一番简单的交谈,发现他们都是奇石的爱好者和收藏者。
渐渐地两人就熟络起来,通过和老人的聊天田恩宏得知老人的石头都是从海边捡回来的,包括那块长满“白发”的石头。这让田恩宏不禁有些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竟然能孕育出这么独特的一块石头。
就在田恩宏即将离开崂山的时候,他忍不住和老人开了口,希望老人能给他一个特别优惠的价格,因为他实在不想错过这么难得的一块石头。
没想到最后老人还真就做出了让步,以1.8万元的价格把那块长满“白发”的石头卖给了田恩宏。看来之前的聊天还是有效果的,最起码和老人之间积累了一定的感情,自己也顺理成章成为了老人的朋友,这对待朋友自然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就这样田恩宏在花费了1.8万元的条件下,如愿以偿获得了那块石头。那一刻田恩宏的心情可以说是十分激动,他把石头用柔软的毛巾给包裹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生怕磕了碰了。
石头上“白发”渐长,连忙找专家帮忙
带着喜悦的心情,田恩宏回到了辽宁本溪的家里。一到家他就把那块长满“白发”的石头给供了起来,那神情简直比对待一件宝物还要认真。
可他没想到的是,这块石头竟成为了他和妻子之间的“导火索”。很快妻子就发现家里的积蓄全部被田恩宏花掉了。
而当她得知丈夫花了1.8万只买回来一块“破石头”的时候,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就和田恩宏大吵了一架。
在田恩宏的妻子看来,这1.8万就跟白白扔掉没有区别。她实在看不出那块石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说难听点,她甚至还感觉看起来有些瘆人。
那块石头就那么被田恩宏摆在家里,从远处看上去,就像是一颗头颅孤零零地飘在那里。石头上面的“白发”更是平添了这种恐怖氛围,家人们看了都觉得惊惧不已,田恩宏的妻子还多次建议田恩宏把石头给盖起来。
可是田恩宏却力排众议,坚持要把那块石头摆在客厅里最显眼的地方。时间久了,田恩宏的家人们也就习惯了那块石头的存在,甚至还时不时地想拿起来把玩一番,摸一摸上面茂密的“白发”。
田恩宏的女儿对那块石头,也是经历了一番由害怕到喜欢的过程,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她是这么形容那块石头的。
“那块石头刚刚拿回家的时候,上面的“头发”摸起来特别软,而且还有弹性。一开始觉得很害怕,因为它很像一颗人头。”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田恩宏的女儿就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爱上了家里那块长满“白发”的石头,甚至她后来每天都会去摸一摸上面的“白发”。
就在田恩宏把那块石头买回家半年之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石头上的“白发”居然长了2公分。
这个现象让田恩宏觉得特别惊讶,那块石头就那么一直被孤零零地放置着,从来没有给过什么营养和水分。
可是那块石头上的“白发”却莫名其妙的长了一些,这让田恩宏觉得很疑惑,他越来越想知道石头上那些“白发”的真实来历。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田恩宏决定找专家鉴定一下石头的成分,看看石头上面的“白发”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
此后的几年,田恩宏先后找了多位收藏界的专家进行询问,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后来他又跑了好几家科研机构,但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2004年,在田恩宏女儿的引荐下,田恩宏带着石头来到了北京大学。这所学校里有一个著名的学科叫地质系,有两位地质系的专家在听说了田恩宏手中石头的故事之后,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主动提出对这块石头进行检查。
当田恩宏带着那块石头到达了北京大学之后,那两位专家立刻就接待了他,并随即对那块石头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检查。
专家首先检验了那块石头的成分,发现无论是石头本身还是上面的“白发”,都没有人工合成的物质。这也就说明那块石头和上面的“白发”都是纯天然的,是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既然不是人工合成的话,那这些石头上的“白发”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呢?随后专家在显微镜下对石头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在石头表面和那些“白发”之间,存在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而那些白色物质很可能就是“白发”长出的原因。
随后专家提取了一些白色物质,然后利用稀盐酸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有许多气泡产生。这就说明那些白色物质的成分是一种碳酸盐,这种成分在石头上面是极其常见的。
最后专家又对石头本身进行了分析和检测,发现石头上面的有些成分和深海中的白珊瑚生长特性有些相像,由此专家推测这块石头很可能来自于深海。
虽然北京大学的地质学专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但以他们现有的技术水平也只能探究到这一步了。要想有更进一步的发现,想把这块石头弄明白的话,必须寻求更高技术水平的帮助。
在专家的推荐下,田恩宏带着这块石头又来到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全中国海洋生物标本最全、规模最大的标本库,包含了近70万种标本。
按理说只要是海里存在的生物,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可即便是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面前,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然对这块石头有些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奇怪的生物。
但是为了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研究人员们还是立刻投入了研究,立刻对石头本身的色素细胞进行了采样和观察。
经过观察,研究人员们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这块石头的色素细胞早已被破坏了。而那块石头上长出的“白发”本来也不应该是白色,应该有它自己本身的颜色,这样就进一步证明了石头来自深海的说法。
神秘“白发”是活物,推动生物学进步
为了对石头上的“白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专家又对“白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检查手段。包括显微镜观察,以及切片和脱钙等手段,最终发现石头上的那些“白发”其实是一根根空心的管子。
这种现象在植物身上是不会出现的,在那些“白发”中也没有发现海洋植物细胞的结构,这就说明那块长出“白发”的石头并不是一种海洋植物。
既然不是植物的话,那它有没有可能会是一种海洋动物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有两位专门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教授。根据他们俩对那些“白发”的生长方式和生长状态的观察,他们基本可以确定石头上的那些“白发”就是一种海洋动物,而且是一种具有生命的海洋动物。
而根据对石头上“白发”成分的研究,两位教授确认了那种海洋生物的种类。这种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比较高等的一种头盘虫,属于半索动物门。
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深海区域,而他之所以会出现在那块鹅卵石的上面,应该是它在生长的过程中遇到了被冲到深海的鹅卵石。
然后二者就结合在了一起,从此这种头盘虫就附着在了鹅卵石上,以海洋中的微生物为食。后来这种特殊的“结合体”又被海浪给重新冲回到了岸上,恰好被那个摆摊卖石头的老人给捡了回去,最终落在了田恩宏的手里。
经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两位教授的鉴定,田恩宏和自己的家人终于明白家里的这块石头上为什么会长“白发”了,说白了就是一块鹅卵石上面附着了一种海洋生物。
可是所有的生物生长都是需要吸收营养的,为什么这块石头离开了海洋环境,来到了田恩宏家里之后依然还能继续生长呢?
后来经过专家们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那些头盘虫的身上长了一根很长的管子,在那些管子里面储存了一定的水分。
正是在这些水分的滋养下,那些“白发”才能继续进行生长。也正是因为这些头盘虫的管子里富含水分,所以它们摸起来才会有一种湿润和柔软的感觉,并且富有弹性。而后来那些水分消失了以后,这些头盘虫身上的管子也就变得越来越硬了。
看起来这种名叫头盘虫的生物似乎很是神奇,研究人员们也的确见过这种生物,但那都是存在于南极附近海域的物种,在我的境内还没有出现过。
世界上已知的头盘虫种类有18种。可随着对这些头盘虫的研究的深入,专家们惊讶的发现,在田恩宏手里这块石头上发现的头盘虫是独一无二的,和已知的18种头盘虫都完全不一样。
从这些头盘虫的外形来看,我国境内发现的这种头盘虫身体上的管子比较细长,但是国外的头盘虫身体上的管子都比较短粗,甚至有的管子还出现了分叉的现象。
后来经过深入观察和多次研究对比,我国发现的这种头盘虫的确是一种全新的头盘虫物种,它也被命名为多直板头盘虫。
这一重大发现对于生物界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国科学家更好地开展针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也可以解释出无脊椎动物是如何进化到脊椎动物的。
而这种全新的头盘虫物种给我国的科学家们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在不久的将来,对这种头盘虫的研究可以为其它一些问题提供一定的研究条件,甚至还有可能为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或许连田恩宏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多年前花1.8万购买的一块石头,居然具有这么大的价值,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块“无价之宝”。为了能够让这块长满“白发”的石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田恩宏决定把这块石头无偿赠送给中国科学院。
田恩宏的这一举动可以让科研人员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头盘虫这种生物,间接让我国的生物科学实现了突破,得到了更为长远的发展。
同时也让这块石头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从此这块石头就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一个馆藏生物标本。
可以说这块石头的“身世”之所以会被揭开,是离不开现代科学的验证的,更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同时,更应该对科学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感到庆幸。
正因为如今的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智慧,所以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才能飞速前进,我们才能对一些未知的生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往小了说,科学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往大了说,科学技术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就像伟大的领袖***曾经说过的那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无论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开我们的困惑,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才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文来自凋落的心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5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