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和黄河源头
长江的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东段杂多县的高原沼泽。黄河的源头位于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它主要有三个源头,它们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长江源头和黄河源头
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汇水区被称为三江源,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是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约6392公里,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河全长约5464公里, 流域面积约有752443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的母亲河。
守好源头让长江黄河造福人民
“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守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
翻开中国版图,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从青海发源,贯穿整个中国和大半个中南半岛,滋养着广袤大地。
加强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地处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的青海,始终牢记殷切嘱托,落实总书记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履行源头责任,体现干流担当,作出江源贡献,长江、黄河源头“千湖美景”重现,各类高原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海高原儿女笃定同一个信念: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历史使命,更是行动自觉。
“统筹江河流域保护和发展,黄河岸边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水鸟的影子。”
“为期10年的禁捕措施,不仅让我省长江源头的水生物资源得到保护,而且对改善长江源水质起到积极作用。”
“从水到岸,从岸到城,从城到人,以江河为主阵地,民生改善不断推进。”……
生态保护美景重现
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城,驱车前往黄河源头姊妹湖鄂陵湖、扎陵湖,一路沿着颠簸的砂石路前行,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藏野驴在上面欢快奔跑,一群群斑头雁在草地间悠闲觅食。
“十几年前,不下雨,风沙大,湖水干涸,踩在干枯的牧草上,沙沙地响,好像就要断了一样。”黄河源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牧民索索至今记忆颇深。如今,通过持续生态建设,黄河源头水草肥美,“千湖美景”重现。
遥感监测显示,三江源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千湖之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
在我省绵延的长江、黄河干流线上,到处可见水鸟群集的景象。它们宛如“自然体检师”,向外界传递我省长江、黄河段水质良好的信息。
“现在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因为草越来越高了,生态越来越好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的生态管护员文校感慨道。作为牧民的后代,文校曾亲身经历了家乡因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见证了迈入“国家公园”时代后生态环境重获新生的蜕变过程。如今,林木葱茏、河水潺潺、岩羊成群、雪豹出没,已经成为他巡护中常见的景观。在他的手机和相机里,还有不少雪豹、白唇鹿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照片。
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天下黄河贵德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黄河边,人们明显地感受到,树木多了,风沙小了,河水清了,昔日黄河冲毁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荒秃的山岭、宽广的河床边葱茏叠翠,植被恢复的速度超乎想象。
置身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与水为邻,与山相望,黄河岸边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被游客称为青海的“小三亚”。
“这里曾是黄河岸边一块贫瘠的土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共同建起了一个幸福村。”沿着村道,来到村民达巴的牧家乐。一方庭院,干净敞亮,绿植点缀其中,令人赏心悦目。“黄河岸边的好风光,如今成为乡亲们的‘聚宝盆’,村民们纷纷吃上了乡村旅游饭。”达巴说,今年他将原本只能容纳两三桌客人的小院,扩建成上下两层,这样今后能够接待更多游客,赚更多钱。
近年来,我省狠抓长江、黄河生态保护,推动河湖长制不断落到实处,力争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努力建设“幸福河”。
当源源清流承载着青海儿女的源头责任担当滋润华夏大地,594万青海各族儿女以生态担当践行生态自觉,以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向全国人民履行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誓言。 (记者 樊娅楠)
本文来自吹皱一池春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