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垃圾处理的建议五条
关于校园垃圾处理的建议:开展“争当绿色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在校园广播里播出一些环保小常识。对校园加强环境管理。在学校四处的草坪里立上切勿乱扔垃圾标语。设立垃圾桶的分类。
垃圾处理
垃圾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
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垃圾处理市场基本上是先分类、再进行回收、然后处理。
新学期如何上好劳动课
调查显示,超八成教师认为劳动教育非常重要——
新学期如何上好劳动课
本报记者 贾文艺
从9月1日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
学校开设劳动课程面临哪些难题?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日前发起了一项针对“劳动教育”的调查,3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84%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非常重要。
通过调查发现,关于学校开设劳动课程面临的难题,排名靠前的两个选项分别是“缺乏劳动课专职教师”和“学校实践场地有限”。那么,劳动课程是否需要专职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场地上好劳动课程?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劳动课程与学科类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科类课程需要知识教学,劳动课主要是以开展活动的形式进行。他认为,只要是热爱劳动、拥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都可以担任劳动课教师,学校可以从现有教师群体中选择合适的教师来任教,或者聘请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兼任劳动课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江苏昆山葛江中学教师于洁表示,每一名教师甚至家长都可以是很好的劳动课教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绝活,小到钉纽扣、做包子,大到炒菜做饭、开荒种植。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是劳动的场所。只要课程设置接地气、可操作性强,自然而然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常远慧介绍,该校劳动教育教师均为兼职身份,比如请园林维护工作人员开设树木剪枝课程,请食堂面点师傅开设甜品制作课程,请行政后勤维修人员开设日常家居维修课程等。常远慧建议,学校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区域资源,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场所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田冰冰表示,除了专用教室,校园内的草地、垃圾处置中心、厨房、智慧农场等,处处都可以是开展劳动实践课的场所。
调查中,69%的教师表示,学校的劳动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劳动课程是否需要统一教材?田冰冰建议,学校可以依托国家课程教材,开展校本教材的研发。在课程实施中把教材由厚读薄,同时大胆拓宽教材的设计版图,把教材由薄读厚。
调查发现,近六成教师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已经开设劳动课程或相关活动,主要包含“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劳动理论知识”“室内劳动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内容。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已探索开发各具特色的劳动课程和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常远慧介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农业劳动,学校开垦小菜园,学生体验生产劳动的全过程;第二类是生活劳动,学校利用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食堂分餐、饮品经营、甜品制作等工作中;第三类是志愿服务类劳动,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管理,同时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寻找合适的岗位进行亲子职业体验。
田冰冰介绍,学校通过“劳动+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社会”三方场域,不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在“劳动+家庭”场域,学校聚焦“衣食住行”4个单元,设计形成班本生活实践课程。比如,每年劳动节发起“找回家里的一平方”劳动竞赛,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整理,找回家中被杂物占去的空间。
“家长明显感受到孩子自理能力变强了,家庭亲子关系更融洽了,孩子也变得喜爱劳动,更勤俭节约了。”田冰冰表示,劳动教育改变了家长的课程观和学习观,原来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习生活、学习劳动的场所,更是“五育”并举的场所。
目前,全国多地发布中小学生劳动清单,详细制定了各个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引起了不少家长教师的关注。
储朝晖提醒,劳动清单只是给家长作为参考,不能强制孩子把清单当中的各项活动都做一遍,要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爱上劳动,并且获得一些技能,这样的劳动才是成功的,才更有意义”。
于洁表示,开展劳动课程,应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路径:学校根据国家课程内容开设劳动课;家庭重在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家庭劳动,掌握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应多开放公益劳动机会,比如各县市的蔬菜基地,在寒暑假既可以开放让学生参观,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种植、采摘、分类、净菜等过程。
如何完善劳动课程评价机制,也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田冰冰表示,劳动课程评价有其独特性,一是要特别关注其过程,在学期初可以让学生做好符合学段、年龄的劳动学习和实践规划;二是要寻求多途径,让同伴、教师、家长都参与评价;三是要正面引导和正向激励,让学生不把劳动视为压力,而是通过正向引导让学生一直进步;四是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记录孩子的劳动画面,用曲线图等表现孩子在劳动方面的成长,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广州:垃圾分类,学校在做这件事
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城市矿产协会承办的2022年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专项培训活动自上周开始陆续举行。培训采用网络直播视频会议模式,市属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局管民办中职学校共组织5800名教职工参加培训活动,培训浏览量达1.7万次。
广州大学组织教职员工参加网络培训活动
记者看到,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授课专家代表面广,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经验分享,又有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专家、垃圾分类教育领域专家的专业讲座。番禺区教育局、广州市执信中学分别以《落实生态环境教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时尚》《三融入三结合推进校园垃圾分类行动》为题作经验分享。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云、广州城市矿产协会副秘书长阚志娟分别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及广州实践》《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形势、政策及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对策建议》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番禺区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线上培训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2年6月,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第11期刊登《广东广州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特别提到广州市学校将垃圾分类纳入“开学第一课”,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以及执信中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融入、三结合”等经验。此次专项培训活动,将使全市教育系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科学、客观的理解,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广州城市矿产协会作为活动承办方,除了继续做好上述的“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外,接下来还将举办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低碳专项行动交流大会等活动,多维度持续开展环境教育,为打造绿色低碳美好校园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通讯员:李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通讯员:李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本文来自甜味撩人心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