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区分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强调的是不同个体的不同,阶段性强调的是同一个体不同时期的不同。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区分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强调的是不同个体的不同,阶段性强调的是同一个体不同时期的不同。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动能动性等影响,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阶段性可以理解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不同任务”,在教育教学上,应该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谈谈“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全题型考点。在实际考试中,主要会涉及概念理解、名言反选、启示匹配及规律辨析等方面的考查,既需要大家去理解又需要大家去识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考点,以便在将来的考试中祝大家一臂之力吧!

知一知:

一、顺序性

1.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Eg:儿童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儿童记忆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的。

2.启示

循序渐进

3.名言

①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

②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③盈科而后进。

④拔苗助长。

⑤欲速则不达。

二、阶段性

1.含义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Eg:儿童思维在小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中学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2.启示

要进行分阶段教育,不能搞“一刀切”

三、不平衡性

1.含义

一是: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Eg:同一个人的身高在青春期时期变化迅速,在成年之后变化缓慢。二是: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Eg:同为青春期时期,生理方面已经和成人无异,而心理方面发展还比较幼稚。

2.启示

要抓关键期(劳伦兹、小鸭认母实验)

3.名言

①当其可之谓时。

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四、互补性

1.含义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Eg:盲人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的发展却比常人更加灵敏。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Eg:张海迪虽然身体有残缺,但是心理异常强大,最终在文艺方面成就卓越。

2.启示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

1.含义

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Eg:男性空间感要优于女性,女性的听力和嗅觉要优于男性。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Eg:有的人观察力很强,有的人记忆力很好。

2.启示

因材施教

3.名言

①一个萝卜一个坑。

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③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④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⑤小以小成,大以大成。

比一比:

1.顺序性VS阶段性

①顺序性做题题眼:“从……到……”,强调的是发展方向,相对动态

②阶段性强调的是年龄发展阶段,相对静态

2.不平衡性VS互补性

①不平衡性强调的是发展速度

②互补性缺失的一方面是永远地缺失

3.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①不平衡性强调的是同一个人之间的内部比较

②个别差异性强调的是不同人之间的比较

练一练:

1.儿童思维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题干中明确指出儿童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体现的是顺序性。

2.5岁的王阳明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可以默背外祖父家的藏书,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题干中王阳明不会开口说话,但是可以默背外祖父家的藏书,这两件事同时发生在5岁时期,反映了同一时期,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所以体现的是不平衡性。

3.“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题干中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而体现的是不同人之间的比较,反映的是个别差异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成长有全局性把握,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不能因为学生当下的表现不好而否定学生未来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就是“以人为本”,它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其教学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其教学启示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活动,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成人化”教育,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比如,一个身患重病或有残疾的人,只要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能够得到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

(1)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2)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其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教学相长原则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其中,学生是发展的人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与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美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括:(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独特的人包括:(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本文来自日夜相随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812.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12-22
下一篇 12-22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