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海菜的学名叫什么
哈拉海菜的学名叫蜇麻菜,又名蝎子草,属于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河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一般生长在50到800米海拔的阴湿处,哈拉海的茎叶是可以食用的,味道微苦带甜。
哈拉海菜的学名
1、学名
哈拉海菜的学名叫蜇麻菜,又名蝎子草、火麻草、活麻草,因为哈拉海菜的茎叶上有一些茎刺,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扎到,因此在一些地区还别称之为咬人草。
2、分布地区
哈拉海菜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在在河北、吉林、陕西、辽宁、内蒙古等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北部,一般在海拔为50到800米的农村山沟边或者住宅旁生长。
3、注意事项
哈拉海菜的茎叶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它的茎刺含有毒素,在制作过程中应该佩戴好手套,避免和皮肤直接接触,另外,茎刺中的毒素可以在高温下分解,因此需要保证熟透后再食用。
喜迎建党100周年·回顾彰武历史(四十九)|彰武地名溯源
彰武地区在远古时候有古生物活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青铜时代出现了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宋、辽、金、元、明、清(后金时期)在彰武地区留下诸多古代城址和墓葬,证明当时彰武地区城池数量可观,人类活动繁盛。在明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屯兵广宁,与蒙古诸部以及女真族进行了长达20年的战争,彰武地区城池被毁,人口他迁,变成了“束鲁荒”(满汉复合语,荒芜的闲散空地)。
清顺治四年,朝廷派乌合日艾等官员从察哈尔蒙古八旗征调来32户牧民,加上彰武东北部当时属科尔沁左翼前旗的阿尔乡、章古台、四合城、大四家子、后新秋等乡镇的蒙古族居民,就算这里的早期居民了。
从嘉庆十八年(1813年)试垦,特别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朝廷招募人丁垦荒以后,关内汉族垦民接踵而至,这里重新开始了蒙汉满杂居的民族融合。
因此,彰武的地名有汉语地名,有蒙古语音译的地名,有蒙汉混搭的地名,不一而足。
1、柳条边、彰武县和彰武镇
清初,对东北封禁,设立土堤边墙,上植柳条,称柳条边。
据《柳边经略》记载:柳条边设边门二十一座……每门设苏喇章京一员,笔贴式一员,披甲十名。全长1900余里,由盛京将军管辖。
在整个柳条边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座门,称为边门,供出入柳条边之用。每座边门都建门楼,门楼中间是过边的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通行证),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龄、相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并且要从指定的边门出入,违规者一律拿获问罪。
阜新境内有边门3座,由东向西为彰武台(本文“台”字全部读tǎi)边门、白土厂边门、清河边门。彰武台边门大部分时间属盛京将军兵部开原城守卫辖界,部分时段归广宁城守尉管辖。顺治十一年(1654),彰武台边门设笔贴式(文书)一员,满洲防御(苏喇章京)一员,领催(财会)一员,满汉八旗兵丁39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除原有铁甲16副外,又添鸟枪10杆。这个配置,比柳条边其他边门的标配高出很多,因为这里紧邻蒙古地界。
彰武台边门原来叫杨柽木门、养息牧门。
蒙古语“杨柽木”是红柳,长遍红柳的河流,现在叫柳河。柳河是辽河西侧支流,彰武第一大水系,以柳河做边门的名称“杨柽木门”顺理成章。只是后来起了变故。1643年,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登基成为清朝第三位皇帝,后称清世祖。他的母亲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人。就是说科尔沁蒙古王公的外甥当了皇帝,科尔沁十旗王爷展示了大手笔,献给朝廷五千头牛、一万只羊,就近安置,把这些牲畜放在柳条边外养息放牧,“顺治二年(1645)议准在养息牧地方设牛群十、羊群六”(《奉天通志》),这里便成了皇家牧场,后名养息牧场,那么左近的河流也就沾光成了“养息牧河”。
这样,和皇家没有什么关系的“杨柽木门”也就结束了它的使命,边门名称由“养息牧门”所代替。
养息牧河,也叫章古台(tǎi)河。
章古台是蒙语音译,从发音相近的角度看,有两个说法一是“章古台(tǎi)”,苍耳,长苍耳的地方;二是“章古塔拉”,水草丰美的地方。章古台这个地名来源于此。
养息牧河源于章古台镇邰家村大一间房屯,在60公里的流长中广纳东西两侧支流,流到东六家子和柳条边相遇。
从章古台发源的河流,自然就叫章古台河了。
彰武台边门除了衙门外,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称为门街。门街长3公里左右,两侧店铺和住户900左右,人口超过3000。1898年发大水,河流改道,把门街冲成两半,一半归了新民,一半归了彰武,当地居民还有的迁往东六家子其他村落甚至更远的二道河子定居。
现在,彰武东六家子镇与新民于家镇交界的河上,仍有小桥“彰武台门”桥,桥南的村子叫“彰武台(tǎi)门”村(当地人称“台(tǎier)门村”),而桥北彰武一侧则是“养息牧门”屯(当地人称“门脸屯”),当初都是门街的居民。
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五(1902年7月19日)吏部议复,在养息牧场地区设县,隶属新民府,以边门名之,彰武县诞生了。县衙设于横道子。
在哈尔套通往新民府的官道上,有“东西大道,车辆往东省载运粮货,由此经过,故名横道子”。横道子仅几户人家居住,其中的施家店,应该是一个驿站(据施家店后人介绍,他们是旗人,往来客商住店打尖很多都是免费的,应该是由朝廷拨发经费的)。彰武县第一任知县周士藻(字寿臣)向施家店租赁了十几间房子,衙门正式开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彰武县县城和县衙门在横道子开工建设。县城围墙是用墙板夯成的土墙,“南北宽二百四十弓(1弓=1.67米,400米),东西长约四百八十弓(800米)。辟正门四,城中留十字大街,道宽三丈六尺(12米)”。县衙门坐北朝南,5层院落48间房舍。县衙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另设监狱、儒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立清丈局、警务局、劝学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统计处。宣统元年(1909年)又增设巡警教练所、捐物处、戒烟所。宣统二年(1910年)又设邮务局。
彰武县城就在横道子上面诞生了,1935年称彰武街(gāi),1946年改称彰武镇,1947年叫城关区,1955年拆除城墙,1956年恢复为彰武镇。
2、从窝堡说起
窝堡(pù),地窝堡,半地穴式的房子,保暖性好,适合寒冷地区、寒冷季节居住。它比“地窨子”高,采光性能更好,比“窝棚”牢固,保暖性能更好。
清嘉庆年,在各级官吏的默许下,出关到养息牧场垦荒者日渐增多,嘉庆九年(1804年)就查出私垦草地达24万多亩,而且垦荒“屡禁不止”,朝廷不得不出租试垦。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京将军依克唐阿请奏在养息牧场招垦,得到朝廷允准。
各地垦民闻风踵至,13年之内村屯总数由84个增加到629个。为了解决住的问题,修筑方便,保暖防风抗雨雪的地窝堡,受到垦民的一致宠爱。谁先到的,立个窝堡圈块地,方圆几里就归自己了!
有以官职或职业命名的窝堡:道台窝堡,王监督窝堡,马委员窝堡,刘团长窝堡,二老爷窝堡,老道窝堡,王把头窝堡,何把式窝堡、四喇嘛窝堡。
有以名字命名的窝堡:周明礼窝堡,周恩吉窝堡,陈老闷窝堡、王澍窝堡、张德窝堡,刘福窝堡、来虎窝堡(来福窝堡演变而成)。
有以姓氏命名的窝堡(这种命名方法非常普遍,数量更多):张家窝堡、赵家窝堡、齐户窝堡(齐胡二姓居住的“齐胡窝堡”演变而来)。
有以地理特点和位置命名的窝堡:元宝窝堡,三块石窝堡,陈岗窝堡、头等窝堡,稻地窝堡,学堂(学田)窝堡,小南窝堡。
还有些窝堡以特殊称呼命名:同样是张姓窝堡形成的村落,建在山岗上叫张家梁,建在山沟里叫张家沟,建在洼地叫张家洼子,建有围墙又叫张家围子。
这些窝堡,是形成村落的点,由点到面,村落形成了,就沿用了这个名称。
现在移风易俗,除了非常必要,一律简化了“窝堡”二字,所以“姓氏+家”(张家、王家、李家、赵家)的村屯名称相当多。
全县除了阿尔乡镇没有窝堡之外,其他23个乡镇分布着296个窝堡(不包括特殊称呼命名的),每一个窝堡形成一个村落(这还不算以其他方式命名的村落),可以想见当年浩浩荡荡的垦荒热潮。
这些当年的窝堡,哈尔套、平安、丰田、双庙一带,绕阳河以东,柳河以西范围,多是清嘉庆年间形成的村落;而两家子、西六、东六、苇子沟、二道河子一带,和边里(新民)相邻的地区,多是光绪年形成的村落。
3、以数量做村屯名称
以形成村落时的户数命名:从“一家子”、“ 两家子”、“三家子”直到“八家子”,有“十家子”、“十四家子”,而没有“九家子”,大概是怕与“酒家”谐音吧!四合屯(形成村落时有居民4户)、四堡子、三合屯。
以其他数量命名的村屯:四间房、九间房、大一间房;一棵树、二道河子、二道房身、三道沟、三义井、四台子、五块石、六大门、六股道、七方地、八天地、八大股子、前七十六、后七十六。
4、以景物命名的村屯
以自然景物命名的村屯:黑坨子、鸡冠山、黄花山、双山子、双坨子、火石岭子、水泉、北甸子、白山土、大山湾、泡子沿、长沟沿、西大坝、碱甸子。
以动植物命名的村屯:苇子沟、蘑菇沟、茴菜沟、杏山、菜园子、梨树沟、哈拉海沟(沟内长满了可做饲料的哈拉海菜)、蛤蟆屯、老虎坨子(坨子上发现虎踪)、塔柳(村内柳树茂密且附近有塔)。
以其他景物命名的村屯:石头窖、四方城、大庙、双庙、古井子、后房身、马帐房、马架子、土城子。
以物件命名的村屯:红罗山,因清末形成村落时在村西岗发现红蛇而名“红龙山”,演化为红罗山;地碾子,1900年形成村落时以岗上有石碾子得名;柳官屯,清宣统年形成村落时,居民中有以编织“柳罐斗”为生计的,谐音得名。
5、以人物活动命名的村屯
以事件命名
四堡子镇大公主屯,辽燕翎公主行经该处,住宿一天,得名“大姑娘屯”、大公主屯,现因聚落增多分为西大公主屯和东大公主屯。
兴隆堡镇保德城,因1931年九一八战争,此处未遭兵匪袭扰而得名。
兴隆堡镇二郎山,清咸丰年形成村落,原来住户姓杨,后“宁”、“戴”二姓相继迁入,命名 “宁戴窝堡”。“宁”、“戴”二姓与杨家不和睦,以“后来两只狼,专门来咬羊”之意,取名“二狼山”,后经调停,更名为二郎山,现分为东二郎山和二郎山。
阿尔乡镇八大股子,原来是一片王荒,光绪年招垦来了杨、陈、于、张、庞等八户圈地开垦,各不相让,词讼不断,人称“八狼洞子”,后经调停,将土地均分为八股,八家各占一股,改名八大股子。
平安镇石佛沟,最早蓝姓迁入立地窝堡,名“蓝家窝堡”。后崔姓迁入,崔家的长工老宋是向佛之人。老宋发现西沟里有残缺不全的三尊石佛,便出家修行,募集资金,将石佛运到衙门街,修建了石佛殿,“蓝家窝堡”改名石佛沟。
满堂红镇公台子,因为官的武姓居民取土筑台设靶习射,称“弓台子”,演变成现名。
丰田乡老道窝堡,原来是沈阳皇寺的庙产,住持道人葛月潭的弟子姓滕,人称滕老道。滕老道尊师重道,很受师傅喜爱,葛月潭还俗的时候,将土地赠予滕老道,因此得名。
东南段、正南段、西南段、段家段、张家段等,以土地清丈形成的地段命名。
以商贾字号命名:随着人口和聚落的增长,手工业作坊和商旅店铺应运而生,连最初歇脚的地方都成了村落:刘半道、王半道,以商铺字号和名称命名的村屯雨后春笋般涌现:韩家店、孔家窑、烧锅、碱锅、油坊、塘坊、席房、柳罐斗(柳编盛水用具)、王包铺、赵豆腐坊、于家粉坊、福聚昌、庆丰永、万宝成、恒泰兴。
以对故乡的怀念命名:怀仁(由本溪桓仁县迁来)、凤凰城(由丹东凤凰城迁来),前福兴地(由阜新福兴地迁来)、板凳营子(由山西省板凳营子迁来)、罗家(由新民罗家甸子迁来)。
以期望命名:兴隆山、朱兴隆沟、关兴隆沟、太平沟、太平山、太平河、太平庄、太平梁、吉顺、平安地、乐园。
6、有前缀的村屯
随着局势安定,休养生息,人口繁衍和迁入,聚落增多,原来的村屯附近派生出更多的村屯。聪明的彰武人在原村名的基础上,按照方位、形成聚落早晚,在这些村屯前加上前缀(东南西北、前后上下、腰、大小、新老),为新增聚落命名。
如前小杜家,东大一间房,上窝堡、下窝堡、前窝堡、后窝堡、腰窝堡(前腰窝堡、后腰窝堡)、南窝堡、北窝堡、东窝堡、西窝堡、东北窝堡、西大窝堡、新窝堡、老窝堡。
7、蒙语地名和蒙汉混搭的地名
(一个句号一个村屯,所在乡镇标在后面)
哈尔套:蒙语“哈日套力改”,黑色的山头,黑头山。疙瘩苏窝堡:蒙语,胳肢窝,因苇塘河流经本村形状得名,蒙汉混搭。敖汉窝堡:蒙语,老大,老大的窝堡,称敖汉窝堡,蒙汉混搭。沙力沟:蒙语“稀拉皋”,黄色的沟。(哈尔套镇)
章古台:蒙语“章古台”,意为有苍耳。“章古塔拉”意为绿草茂盛的甸子。乌拉满汉:蒙语,有色坨子。伊林台:蒙语,90,蒙古族习惯以数字取人名,此为以人名村。(章古台镇)
浩力保:蒙语,连接,村北山山相连。业喇嘛土:蒙语“伊拉麻”,桑树,因村坐落于桑树岗上得名。岔山稿:蒙语“茶利桑稿”,山枣树,以西山坡和沟内的山枣树命名。白音花:蒙语,富饶之地。疙瘩苏:蒙语,胳肢窝,因道路在本村转弯形状得名。地里哈达:长马鬃草的石砬子,附近有马鬃山得名。(苇子沟镇)
赏屯:蒙语“商都拉”,赶快,因这里是养息牧场放马的地方,比放牛的速度要快得名,清顺治年形成聚落,1908年人口已超过500。(二道河子蒙古族乡)
忙海林子:蒙语“忙汗乃里”,意为沙坨营子,演变至现名。哈拉忙海:蒙语“哈日忙汗”,意为黑色坨子,演变至现名。(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
大五喇叭:蒙语“五拉布日”,意为不红不紫的颜色,因附近山的颜色取名五拉布日山,演变为五喇叭山,村名随之,蒙汉混搭的地名。固力本花:蒙语 “固日本”意为三个,蒙语“花”意为坨子,因附近有三个坨包得名。大林台:蒙语“七十岁”,清道光年形成村落“大林台窝堡”,蒙古族以年龄称人名,这是以人名命名村名。合不土:蒙语“合不特”,趴趴,意思是牲畜休息的地方。(五峰镇)
二土:蒙语“敖图儿”,放牧点。那都来:蒙语“阿都来”,牧马之地。(两家子镇)
他立盖:平坦。(双庙镇)
申金花:蒙语“僧亿花”, 长满小根蒜(薤白)的坨子。哈哈居:蒙语,呛了。拉哈拉:蒙语,关口,屏障。哈尔阁:蒙语“哈日俄日阁”,黑色大陡坡。(平安镇)
哈巴沁:蒙语,狭窄。大板:蒙语“土尔日代”,迷路,转向,以沙坨子多,容易迷路命名。程沟:蒙语“冲胡鲁”,周围都是泥塘。闹德海:蒙语“敖套壕”,白沙湾。(满堂红镇)
胡萝卜井子:蒙语“好劳伯力景”,连绵不断,以丘陵岗地多命名,蒙汉混搭。他力盖:蒙语,平坦。(四堡子镇)
嘎海湾子:蒙语“嘎海”,有野猪的地方,又因地处柳河湾,蒙汉混搭成现名。(丰田乡)
侯贝营子:蒙语“霍贝热”,旋风沙积的坨包。白音歹:富裕的老白家。沙力土:蒙语,山。那力:蒙语“阿林”,北边,后边。皋皋:蒙语“皋勒”、“郭勒”,河,因村处小河边得名。哈大冷:蒙语“哈拉大冷”,黑色的坨子。谢林台:蒙语“谢林塔拉”,黄花甸子。(冯家镇)
大德阁:蒙语“德阁”,象钩子一样,以附近钩状的山命名。哈拉嘎土:居民王天良的蒙古名字,意为结实。(大德乡)
大冷:“达楞”,长土岗,较矮的山梁或山岗。吐力土:蒙语“础鲁吐”,有石头的地方。行行(hang):蒙语,连接、尾部,因与大冷土岭相连得名。套力干土:蒙语 “套日干吐”,白家用绢帛写成的家谱。侯头满汗:蒙语“浩特忙海”,像城一样的沙坨子。沙个土:很多草。中窑:蒙语“仲”,意为砖,砖窑,蒙汉混搭的地名的名称。盘山楼:蒙语“排础鲁”,有石碑的地方。(大冷镇)
大沙力土:蒙语“萨日吐拉”,山。(前福兴地镇)
布墩花:蒙语,大坨子。阿莫:蒙语“阿莫耳”,马鞍,以村边山形得名。牤牛海:蒙语“毛敖海”,狗,蒙古族有以动物为男孩取名的习俗,以人名为村名。吐鲁花:有石头的坨子。吐力土:蒙语有石头的地方。(兴隆堡镇)
前道木:蒙语“千德木”,宝石、珍宝。(兴隆山镇)
新秋:新来的人住的地方,新建立的屯子。白音皋:蒙语,富裕的沟、物产丰富的沟。博音花:有福气的坨子或幸福的地方。敖户起:一是蒙语“敖物利己”,意为吉祥;二是蒙古王爷饲养猎狗的地方,蒙语 “敖户起”。千德木:蒙语“前德门”,珍宝、宝石。敖龙皋:蒙语,多沟之地。那什挠:蒙语“那申”,长岁,以人名那申挠定村名。苏宝地:蒙语“苏不敦宝力格”,出过珍珠的水泉子。太平台:蒙语“太本台”,意为五十,以人名为地名。(后新秋镇)
衙门沟:蒙语“押穆”,意为守护皇帝或者王爷陵园的人,街是汉语名,守陵人住的沟,蒙汉混搭的地名的名称。扎兰营子:扎兰住的地方。扎兰,也叫扎兰章京、参领,清代蒙古地区旗以下管理苏木的官员,一般四至六个苏木设一扎兰。哈巴气:蒙语,狭窄。(大四家子镇)
那木斯莱:佛名,汉语称黄财神(四大天王之一)。那古山:蒙语“那古”读音“阿贵”,山上有喇嘛念经修行的洞。马连侵:蒙语“麻拉勤”,牧民、放牧者。浩力保:蒙语,连接。古力板花:蒙语“固日本花”,三个大而长的土包。(四合城镇)
阿尔乡:蒙语“阿日善”,温泉、神水。好保起:蒙语柳罐斗。苏力土:蒙语“础鲁吐”,有石头的坨子。白音花:蒙语,富饶的坨子。(阿尔乡镇)
8、几个时间节点
除了历史延续的地名之外,还有几个时间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地名有变化。
1948年彰武解放前后,废除了一些地名,如老爷窝堡改为“二老”、公爷窝堡改为“公发”、光腚窝堡改为“广正”、刘团长窝堡改为“团结”、叽嘎窝棚改为“吉岗子”;新命地名如红石、丰产、丰田、前进、七邻(大德乡,农民会第七邻,下同)、八邻、新生、夕明。
1958~1966年前后,命名一批新地名,如红星、新发、东风、宏丰、建华、镶红旗(原地名镶白旗)、胜利(1958年命名)、满堂红(1958年由胜利改为满堂红)、跃进(现四堡子镇席坊)、星火、新兴隆、红旗沟、东方红(现巨龙湖)、先锋、新立、朝阳、红山等。
地名文化是宝贵的财富。
地名是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综合体现的产物。每一个地名表现的意义都有所侧重,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历史,它对于了解和诠释历史文化现象,掌握和研究文化民情风俗,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来源:《彰武故事》
本文来自不要说穿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