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葫芦丝的害处(孩子学葫芦丝的好处和坏处)

孩子学葫芦丝的害处
孩子学葫芦丝是没有害处的,不仅没有害处,相反还有好处,学习葫芦丝不仅能让孩子更深地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陶冶性情,还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葫芦丝属吹奏乐器,在吹奏时既能扩大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又能活络筋骨。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

孩子学葫芦丝的害处

孩子学葫芦丝是没有害处的,不仅没有害处,相反还有好处,学习葫芦丝不仅能让孩子更深地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陶冶性情,还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葫芦丝属吹奏乐器,在吹奏时既能扩大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又能活络筋骨。

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淳朴,外观朴实、精致,简单易学,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葫芦丝是由中原的笙逐渐演进、改造而来的,笙,历史久远,发源于中原,后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中老年人学吹葫芦丝的七大好处 作者:武建全

中老年人学习葫芦丝,我总结概括有七大好处:

(一)圆梦即健心,如愿则长寿。

学习葫芦丝即是圆了儿时或青少年时候的一个梦想。由于儿时或青少年时的家庭、经济情况所限,尤其是“文革”十年**,使小时候的梦想破碎。

如今,儿女成人结婚了,自身生活好了,家庭负担小了,有精力来实现自己儿时乃至青少年时候的梦想,一生的心愿终于可以有机会来实现了。您说:人生有几个梦想?又最终能够实现多少梦想?最终终于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了,追回青春艺术的享乐了,这又怎能不是件幸福的事情呢?那么,要实现以及在付诸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能不开心快乐,能不有益身心健康吗?正可谓“老夫欲把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现代·***《八十述怀》),真个是“夕阳无限好” (唐·李商隐《登乐游园》)的开始呀!

(二)活指舒筋,预防痴呆。

应该说,学乐器者,用十指或弹或拨或拉或吹等,这种运指都是一种健身、健心、健脑的运动。就初学葫芦丝的中老年人而言,我重点想强调两种技巧活指练功:

一是颤音的练习。

颤音是活指的最佳练功方法。

何谓颤音?就是在一个指孔上快速的上下击打,所产生的密集而均勾的碎音,进而形成浓烈而欢快、热情而跳跃的氛围,这种碎音即是颤音。颤音越快越密越好,也就相对的音较长。这种颤音的练车与运用过程,即是最好的活指。不仅活指,还要大臂带小臂的全身在运动,既活指又练气。

我教初学者学习七孔葫芦丝时,在认知、学习并吹出了完整的十个基本音后,学习的第一个技巧,就是颤音。为什么?

一为活指。二为开/按孔自如。三省略了练习长音的环节(当然能多练些长音尤佳)。学练颤音必须连贯,必须尽量吹长,才可逐渐加快、加密且均匀。

中老年为了梦想,来学习葫芦丝了。然而,毕竟是到了这个年龄段了,大多数又是零基础,手指、气息的灵活性不可能如儿时和青少年,硬梆梆而又特机械,基本上还不大会分瓣,因此,首练技巧是颤音。

同时,学习了颤音,又为波音、虚指颤、隔指颤乃至飞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那么,这个过程,双臂双手都会很酸麻的。颤音基本练成后,以至在今后曲中的运用,其实就是一个活指运动的过程。十指连心,舒筋活水,特别有益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信,请您来一试。

第二个技巧是滑音。

滑音包括气滑与指滑并相互结合。

指滑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

上滑音即吹本音孔的下一个音孔后抹滑开本音指孔。抹滑本音孔的手指,无论左右手哪个手指,都滑出本音孔有近半寸长。这便出现了葫芦丝的左右摆动的肢体语言,既展现了葫芦丝技巧美,又展示了演奏者的肢体语言美。

下滑音亦然。下滑音是先吹本音孔的上一个音孔后而巧然飘落。上滑音抹滑时,手指呈滑画出的偏向上半圆,下滑音漂落时则呈现的是偏向下的半圆。手指是美的,肢体是美的。

这一过程也是一种肢体运动。指连心,心连脑。活指则益心,益心则动脑。心脑益之,则大益身体。

从颤音和上下滑音活指及肢体运动中,就是一个活指运动、舒筋活血、益于心脑、利于健康的过程。

(三)泛音“3”:奇妙的健身之音!

葫芦丝的泛音“3”,即低音3,是葫芦丝作低音5指法的最低音。当然,也是作其他调式的最低音。

所谓“泛音”即不大正常。为什么?

因为七孔全按指法所生发出来的筒音作低音5的低音5这个音的本身指法。可是,换了一个气息,即用睡着的气息,则产生了另外一个音,那就是低音3。这个低音3如此不正常的产生则又称之为泛音“3”。

泛音3,是葫芦丝的一个神奇。其他吹奏乐,如中国竹笛也有泛音,但吹奏原理与葫芦丝泛音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由于变换气息而用非本音指法而产生的另外一个音。不同之处,主要是葫芦丝泛音3,一定要用睡着的气息才会产生。

什么是睡着的气息,即心平气和,即息如丝弱。气息过一丁点,声音都会发生变异乃至成为杂音。

大家想想,每天早上吹十个葫芦丝的泛音3后,心如止水。这个时候可以量下血压,一般情况下,一定会是正常的。

试想,吹奏葫芦丝,经常吹几十个泛音3,久而久之,良性循环,能不有益于身心健康吗?

我提议:葫芦丝爱好者,每天一定先喝杯热水,再吹十个长音泛音3,绝对是您健康的良师益友,绝对是您血压的保护音符。

(四)背谱活脑,何乐不为?

应该说,在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一定要熟背各种乐理知识、熟背各种技巧口诀、熟背各种节奏,尤其是要熟背曲谱。这一过程是用心用脑的过程,绝对是预防中老年痴呆的一济良药。心脑不用则生锈,心脑常用才优秀,这便是一种心脑运动健康之原理。

(五)气指配合,锻炼协调。

在学练葫芦丝的过程中,需要指法与气息的协同作战,那么指挥这一协调作战的是心和脑。心到方可指到,心到方可气变。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健心益脑的过程。

是心脑密切配合,协调作战的音乐“健身操”。

(六)循环呼吸,另类气功!

练武之人,讲究练内功,即气功。这种气功即改用鼻吸气,静坐或六心朝天盘坐或仰卧等运气按经络脉络行走气息,久而久之练成气息行走练者的大小周天。

且不论练武者气功如何了得,但就健身而言是大大的有益的。

初学吹葫芦丝,有一种憋气或压气的感觉,甚至很多初学者,在吹练中一直处于憋气的状态,甚至有的会憋出病来。

很多老一辈葫芦丝吹奏者,甚至成名成师者,由于不会循环呼吸,苦练气息,最终酿成了各种病,有的离开了人世。究其原因,就是长时期憋气,用气不得要领所致。

试想,正常人学习葫芦丝开始都是处憋气状态中的。应该说憋气,憋大劲了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尤其憋长音,不得要领往“死”里练,久而久之即会作病的。

解决的办法:

一是,是有度的运气练习。

葫芦丝讲究的是指指舌唇四大功夫,除指外,都与嘴有关。应该讲,学习葫芦丝的过程,就是“气控”的过程。放松自己,即全身放松,喉腔放松、口腔放松、鼻腔放松、腹胸腔放松,只是放松状态下的气息,才是畅通的。

同时,要学爹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尤其气息的控制,一定是日积月累,渐行渐升的。

二是,学会循环呼吸。

有老师说,循环呼吸是当曲子中需要时才可用的。

此话仅仅对一部分。

循环呼吸是曲子中需要时才用的,但是,我认为:

第一,循环呼吸也是呼吸的一种。改嘴吸嘴呼为鼻吸嘴呼。我称之为【鼻吸法】。既然是呼吸的一种方式,也就无所谓何时运用。

第二,循环呼吸绝对的有益于身体健康!是学习葫芦丝

的一种技能,更是学习音乐健身的一种绝佳良药。

为什么这么讲?

道理很简单:不会再憋气了!肺叶不会再受憋了。

气从肺部出,而脾部老是处于憋气状态下,那么肯定对身体不好。反之,循环呼吸使气不再受憋,滚滚源源不断供应,肺部不但不再受憋,反而气畅无阻,并任之循环往复,久而久之,良性循环,五腑六脏,各个受益;尤其心脏不会因肺部的憋气而憋心,心脏气活了,血脉则活跃了;心脏活了,五腑六脏活了;内脏活了,生命活了;人,健康了,何乐而不为?“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我47-50岁时因心梗两次病危,心脏做了五枚支架。

50岁后,学会了笛子和葫芦丝等乐器上的循环呼吸,至今没再犯过病,甚至血压等都处于良好状态中。当然,这与我改变生活状态,戒酒,生活规律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但不能不说,十一年来,吹笛箫丝管等中运用循环呼吸有绝对的关系。

我一直在教笛丝中作为一条纪律告诉我的孩子们和中老年学员:学笛丝,戒冷冰凉,喝热水或常温水;学用循环呼吸。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解答,即既便在曲子中运用循环呼吸,做到运用自如,也可做到该用时必用;不需用时,也用。

我前面说了,循环呼吸也是一种呼吸方法。那么在曲子中要求用时必用;不要求用时,也用。这就叫虽用循环呼吸,乐句该断则断,当停必停。一句话:运用自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一种“鼻吸法”而已。

当然,学习循环呼吸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在学练循环呼吸中,才是真正磨练中老年人的意志、品格的过程。

总之,葫芦丝也好,其他吹奏乐也罢,尤其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学会鼻吸法的循环呼吸。因为,绝对的有益于身体健康!

(七)学习葫芦丝,娱乐中老年!

音乐的“乐”,有多个读音,其中,有两个与我们学习音乐、学习葫芦丝息息相关:

我搜狗了一下“乐”字:

乐(lè,yuè,yào,lào,古音luò)。

我重点解释le和yue。

中国汉字之一, 常用于形容欢喜,快活;快乐。乐境。其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基本字义:lè

1.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之乐乐。乐趣。

2. 对某事心甘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3. 愉悦的心情:快乐。乐不可支。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5. 姓。

Yuè:声音,和谐成调的:

音。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

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学习葫芦丝,沉迷于音乐之中,即学习“音乐yue”中之充满了“快乐le”;反过来讲,由于在学习“音乐yue”中,有了“快乐le”,就更加愿意学习葫芦丝这门“乐yue器”……人到了中老年,能够在学习葫芦丝的“音乐yue”中而“快乐le”,不管是“自娱自乐le”,还是“乐le此不疲”,都是葫芦丝这种“乐yue器”给中老年朋友带来的“快乐le”,那么,又“何乐le而不为”呢?

武建全

2019年7月25于沈阳

“鸡娃”再上热搜,反思,“鸡娃”教育利与弊

导语:2020年即将过去,回看这一年,与鸡娃相关的话题越来越多被提及,有网友说,彻底压垮一个成年人并使其永无翻身之日,只需要一个“鸡娃群”。但我觉得应该“积娃”——积极地面对孩子,而不是“鸡娃”—一一味地给孩子强加。

  “鸡娃”的意思是给娃打鸡血,“虎妈”“狼爸”不计成本地对子女进行“超前教育”,调动一切资源,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以及补习班、兴趣班,逼着孩子去上英语、奥数、书法各种培训班,琴棋书画各种才艺一个不落,力求使孩子成为考学竞争中的佼佼者。家长的想法是:兴趣班和补习班,你不学,有人学,你不得不学;鸡血,你不打,别人打,你想来想去也得打。这就好比加班,公司没有强迫你加班,但所有人都在加班,你不加是不是不想干了?

  对于教育环境,家长最常见做法:孩子必须进入最好的幼儿园,以增加进入最好小学的概率;必须进入最好的小学,以增加进入最好初中的概率;必须进入最好的初中,以增加进入最好高中的概率;必须进入最好的高中,以增加进入最好大学的概率;必须进入最好的大学,以增加找到最好工作的概率。

  只要孩子按照家长的规划一路走完,家长便自觉高枕无忧,剩下的生活之路就让孩子自行摸索。

  家长真是蛮拼得,带着孩子一起拼,有家长说得语重心长:“我自己从教育中获益颇多,父母对我的教育投入也换来巨大产出,我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走同样的路?”然而结果如何呢?小区的菁菁妈讲了她的一位研究生导师朋友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那位研究生导师朋友说,他有一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但是做研究老出问题,奇怪的是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克服?这个学生很自信地说:“老师,那我把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听到这里,我想起来这种罚抄方式是只有在小学才会采用的一种惩罚方式。现在一个研究生,用罚抄一百遍的方式解决错误问题。这位研究生孩子内心根本没有长大,还在小学。

01“鸡娃”教育的利

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苏霍姆林斯基把孩子比作一块大理石,坦承需要六位雕塑家才能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首位雕塑家就是家庭。家庭和父母接触最多的即是父母,父母的阅历、人生经验能给予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鸡娃”教育反应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积极的关注度。没有了毫不关心、“甩手掌柜”式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得到父母的关注指导是有利的,犹如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指路人。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有利于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02“鸡娃”教育的弊

“我家邻居给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每周报了8个补习班。”琪琪妈很认真地说,眼里流露出羡慕之情。然而,这就是弊端所在,为了孩子,不计成本、不辞辛苦的父母,不停让孩子去拼搏。完全不顾及孩子的能力,坚信只要我(父母)拼过就无悔的理念。父母的期望超越孩子的能力,结果是孩子自信心遭受毁灭性打击,或许一蹶不振,或许学会了敷衍,成为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或许如像前面提到的那位研究生一样,成为内心没有长大的成年人。“鸡娃”教育的弊就在于,父母没有掌握度,操之过急,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上不封顶。

03“鸡娃”变“积娃”

“积娃”——积极地面对孩子,而不是“鸡娃”—一一味地给孩子强加。孩子如一颗小树一样,每颗小树都有它自己的成长轨迹。积极和孩子互动,在陪伴中了解孩子的特长。当然这种陪伴因人而异。

集演员、歌手、舞者为一身的易烊千玺,他的妈妈为了不让千玺成为“留守儿童”,千玺妈妈选择做了全职妈妈。从千玺2岁开始培养他的兴趣和基本功。千玺每天就被妈妈带着上各种才艺班了,魔术、变脸、葫芦丝、书法…,到5岁时,千玺开始练习各种舞蹈,中国舞、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时间一长,千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千玺妈妈不仅仅是接送儿子上培训班,同时把自己的学费也一起交了,和千玺一起上课。成为千玺的第一个舞伴。

这就是“积娃”的典型,没有一味地强加,逼迫。而是陪伴,陪学,和孩子共同克服困难。

结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适度,“鸡娃”变“积娃”,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END——

我是为娃学画,我始终坚信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练“画功”,才能为娃画出一条人生坦途。

本文来自努力吧,少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8108.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2-17
下一篇 02-17

相关推荐

  • 孩子学葫芦丝的害处(孩子学葫芦丝的好处和坏处)

    孩子学葫芦丝的害处
    孩子学葫芦丝是没有害处的,不仅没有害处,相反还有好处,学习葫芦丝不仅能让孩子更深地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陶冶性情,还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葫芦丝属吹奏乐器,在吹奏时既能扩大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又能活络筋骨。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

    2023-02-17 15:44:01
    987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