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链的五个环节
尽早打开早期通路(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生命链是指发生心脏骤停时,急救实施者抢救和挽回患者生命的五个重要环节。
生命链的五个环节
持续生命支持的前提是病人的生命能维持过高级生命支持阶段才能进入的一环节。
生命链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与其他环节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尽早打开早期通路是高级生命支持的前提,早心肺复苏是救命的核心措施,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施救的重要部分。
与爱通行 生命接立|多学科化学融合,“沧州模式”实现卒中患者全周期守护
作者:融媒体记者贾薇薇
“沧州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经过多年来在急性卒中救治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探索,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沧州模式’,希望医院借此机会与同道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取长补短,为沧州市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8月15日,“与爱通行 生命接力”沧州市中心医院绿色通道云参访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会上,沧州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沧州市脑防委办公室主任王治国介绍了沧州市近年来在卒中防治上开展的工作:建立卒中分级诊疗中心,完善卒中防治网络;强化各级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和同质化管理,提升卒中救治能力;提高公众卒中的早期识别能力,开展卒中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沧州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 王治国
沧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勇在致辞中介绍,“沧州模式”主要包含四个“一”:一个平台,依托于华北地区规模居前的神经专科院区平台;一个团队,融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危重症等专业的团队;一个体系,健康筛查、院前急救、急诊溶栓、桥接取栓、重症救治、康复随诊一体化体系;一个网络,以卒中地图信息化为抓手的市县乡村四级卒中防治网络。
沧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李勇
会议由沧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郭楠教授和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急诊ICU主任崔莹教授主持。
沧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 郭楠教授
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急诊ICU主任 崔莹教授
李勇 卒中防治是系统工程,卒中中心建设是抓手沧州市中心医院至今已有124年的历史,在百年传承中,焕发出新活力。李勇介绍,医院建立了“大三环”医疗服务体系——以院本部为中心,以脑科院区等专科医院为二环,以各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三环。
2013年底,脑科院区投入使用;2014年,医院卒中中心成立;2021年,成为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李勇表示,当前卒中中心已建立了卒中患者整体化防治模式。在院前,积极开展院内外宣教预防和高危人群筛查。在院中,优化院内处置流程,开展多学科综合诊治。在院后,积极开展院、科两级随访干预,应用随访系统制定随访计划。此外,李勇表示,区域卒中防治网络建设应着力打造“防治管康”一体化防控网络,应以卒中联盟为平台,以医联体为抓手,带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李勇强调,卒中防治是个系统工程,卒中中心建设则是重要抓手,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化网络建设,让信息化助力卒中防治全流程管理。
张俊玲 质控是卒中高质量,救治的根本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张俊玲教授
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张俊玲教授进行了院内卒中中心质控以及沧州市卒中救治质控的经验分享。
张俊玲表示,卒中中心质控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时间)和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时间)的有效管理,以及溶栓和取栓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静脉溶栓率和血管内治疗率,持续改进再灌注治疗医疗质量,显著规范血管内治疗操作。
张俊玲表示,只有实现全区域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质量的均质化和优质化,才能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救治水平。
刘永昌 “一把手工程”,实现多学科“化学融合”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血管介入科主任 刘永昌教授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血管介入科(急性卒中病房)主任刘永昌教授介绍,沧州市中心医院绿色通道如今已进入3.0时代。1.0时代是以内科为主导的急救模式,即嵌合型模式;2.0时代是内、外科联合的救治模式,即协作型模式;进入3.0时代,绿道建设真正实现了融合型发展。“最直观的数据就是DNT时间,目前我们的DNT时间持续稳定在30分钟以内。”
刘永昌强调,融合型卒中中心实行的是多学科协同的管理模式,但并不是各学科间的物理联合,而是通过医院政策支持和院领导行政协调,将全院脑血管病相关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实现多专业的“化学融合”。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一把手”工程,医院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对于实现多学科融合至关重要。“我们要组织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在一把手工程的支持下,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实现救治效率最高,救治方案更合理,患者利益最大化!”
刘东明 院前急救是启动,卒中急救生命链的关键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 刘东明教授
“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刘东明教授表示,快速识别卒中是启动卒中急救生存链的第一步,影响着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的急救效率和质量。
如何实现快速识别?刘东明指出,首先是加强公众对于卒中的了解,提高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的呼叫率。此外,还要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的卒中规范培训。
刘东明表示,对急性卒中管理而言,时间就是大脑。为减少院前院内时间延误,将专业化的卒中诊疗尽可能应用到病程的最初阶段即院前阶段的趋势不断增强。移动卒中单元(MSU)可在院前开始病因特异性的卒中超早期治疗,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发展方向。
会上,宜春市人民医院邓歆波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名芳教授、苏优勒教授,黄河三门峡医院刘世福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郭芬教授在线参与了本次会议,并就绿色通道建设的关键环节、溶栓取栓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系统的合理应用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重庆两江新区:“三链”融合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一头连着群众身心健康,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两江新区是重庆市高新产业的“主阵地”,但过去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较小。近年来,两江新区“锚定”生命健康这一未来产业,找准细分领域和赛道,通过链长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在产业基金、人才引入、创新政策上构建专业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总规模同比增长18.4%,一座生命健康产业高地正在加速崛起,为西部地区用好后发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两江新区水土新城“大地企业公园”入驻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资料照片)
找好产业方向助力二次创业
两江新区水土新城“大地企业公园”,一栋栋小楼整齐排列,环境优雅。这个聚焦生物医药的楼宇产业园占地251亩,已入驻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130余家,聚集科研人才3000余名。
重庆新赛亚生物科技公司2016年入驻“大地企业公园”,在当地政策支持下先后入选“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重点项目” “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等,经科技攻关在量子点即时检验技术上取得突破,其快速临床诊断试剂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相关产品涵盖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
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余陵介绍,大地企业公园通过“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模式帮助入驻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新药研发、器械智造、医学检验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招引培育规上企业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上百个产品获得国内外监管部门的认证。
“大地企业公园”是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是重庆市工业经济的“主引擎”,汽车、电子是主导产业。近期,两江新区开启二次创业之路,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升级版,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等部分领域有一定优势,“十三五”时期产值年均增速33%。但总的来说,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内知名生物医药园区相比,产值规模偏小,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在生物制品、创新药等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需要加快补齐短板。
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生命健康产业链链长皮涛介绍,为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弯道超车,两江新区去年编制了首个生命健康产业规划,通过详细梳理产业家底、分析研判产业趋势,在生物医药众多门类中找好产业方向,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三大产业集群和新中药、新服务、新医疗三个新兴产业的“3+3”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构建“一城两园”差异化发展的两江生命科技城。同时,实施生命健康产业链“链长制”,设置统筹办公室、三条产业分链、招商专班等,定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问题。
“三链融合”解决企业发展痛点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是生命健康产业的特点,如何减轻生物医药企业的风险和投入?两江新区的做法是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
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链长办相关干部介绍,在产业链方面,培育或招引若干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和项目集聚,形成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的企业簇群。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有600多人的研发团队,是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链主”企业之一。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制定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链提升工作计划,在技术创新、供应链保供上整合本地资源,取得了多赢效果。以供应链保障为例,企业积极与本地原辅包供应商合作,本地采购金额占比提高,不但采购周期短、不可控风险小,还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技术创新。
创新链方面,两江新区围绕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化等环节,建设一批高能级的科技创新、转化医学、第三方服务等平台,形成研产联动的创新机制。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湖光山色、生态优美,这里已入驻了包括中国药科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天津医科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49家高校科研院所。两江新区在这里设立“明月湖生命科技创新园”,依托入驻的医学科研团队,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缩短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周期,需要有专业的服务平台。在两江新区博腾药业智能化制剂外包服务基地,多功能、高柔性的智能生产线可以满足多剂型、多品种制剂小试、中试及小规模商业化生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基地可为制药企业提供从实验室研发、临床样品到商业化生产、注册申报的一站式外包服务。
两江新区在服务链上,加快引入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检验检测、注册等关键环节的服务平台,10多个像博腾药业这样的企业服务平台以及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海关技术中心等机构相继落地。
高含金量政策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招不来人才、养不起团队是不少中小生物医药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重庆先进医疗器械工程技术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苏工所)在两江新区设立的研发中心,自去年3月成立以来,通过引入中科院苏工所技术、人才,已组建40多人的研发队伍,形成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孵化、引导2家医疗器械企业落地两江新区。
该中心主任、中科院苏工所副研究员张昕说,医疗器械品种多、研发周期长,中心和两江新区医疗器械企业合作研发,有利于当地企业降低人才培养、样机加工和科研成本,快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之所以落户重庆,与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的决心和扶持政策有关。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近年来,两江新区突出产业政策的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高,出台实打实的扶持政策,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设立“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并购整合、推动工艺技改、投资新赛道;企业I类新药单品种产业化最高可获5400万元奖励,新型服务平台建设最高可获8000万元扶持,国内外顶尖的一流科学家及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经费资助;推动审评审批、通关便利、临床医学研究等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组合拳”下,两江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68个仿制药(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占重庆市总量的70%;15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实验环节,包括抗肿瘤及代谢类、重组蛋白类创新药;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90项,在超声治疗、人工心脏、血液透析等领域创造多个创新产品;2021年总产业规模 114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上半年产业总规模70.21亿元、同比增长18.4%。
皮涛表示,两江新区将对标知名生命健康产业园区,提升专业孵化器、技术服务平台、专科医院等生态配套,在引育龙头企业、研新药品种和创新医疗器械上持续发力,力争到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记者周凯 重庆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自盈盈一水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