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语言
非洲语言主要分为4个语系,分别是闪含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和科伊桑语系。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入侵,大多数非洲国家皆采用非洲以外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不过如今亦有本地语言。
非洲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
非洲的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非洲**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之称。
非洲最流行三种语言,英语,法语,中文,英法靠殖民,中国最亲民
非洲由60多个国家与地区组成,人口12.86亿,这里的本地人基本都会两种以上的语言。
在北非当地语种是“闪含语系”,中部地区则使用“撒哈拉语系”,南非地区大部分使用“刚果语系”。这“三大语系”都是非洲地区民众间最早所使用的语系,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以前,不过这一现象却被之后的“殖民者”所打破。
英国殖民统治自1868年之后,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非洲大部分地区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在最鼎盛时期,英国控制着北非10多个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等等,总面积达到了770万平方公里。
在被“英国殖民”的100年时间里,这里的非洲民众开始学习英语,此后英语就一直在这些国家被流传。
二战结束后,很多国家慢慢地恢复了独立,不过原本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北非地区,却被分成了多个小国家。
同时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崛起,英语也成为了全球最流行的语言,而一些非洲国家为了与美英保持发展关系,就将英语列为了官方语言,至此直到今天这些地方的人民都会学习英语。
法国殖民统治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取得成功后,法国也开始眼红起来,随后便组织大量军队开始入侵西非地区。
1890年左右,是法国在非洲殖民统治的最高峰,控制了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马达加斯加、贝宁、刚果、塞内加尔等十多个西非国家。
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法国还在非洲建设了众多的学校、教堂、医院等设施,同时还在各地教授法语。之后大量的非洲劳工被运送到法国,被迫从事繁重的建筑工作。
二战结束后,大量黑人被法国赦免,恢复了自由之身,同时这些黑人也留在了法国,成为了非裔法国人。这也是为何,法国如今会有如此多的黑人的原因所在。
中国援助非洲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与非洲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之后我国便开启了“援建非洲”的一系列计划。
首先是铁路方面,1964年,位于南非地区的“赞比亚”与“坦桑尼亚”想要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但苦于缺乏资金与技术,这条铁路迟迟没有开工。于是两国元首先是找到世界银行,希望可以贷一笔钱给他们,不过遭到了拒绝,此后他们又找到苏联,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建设铁路,然而还是被拒绝了。
两年之后,赞比亚总统访问中国期间,向我国***提出了、希望可以帮助他们修建这条铁路的请求。
当时我国的铁路技术才刚起步,同时国内经济也非常艰难,很多人都不赞成援助非洲。
然而***与我国的众多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恰恰认为当时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我国当时在国际上还没有什么威望,如果可以借此机会与非洲国家搞好关系,那么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
之后我国便决定帮助赞比亚与坦桑尼亚修建这条铁路。坦赞铁路于1970年10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至1976年7月建成通车总共历时五年半,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是非洲地区第一条现代化的铁路。
我国在援建“坦赞铁路”期间,总共向这两个国家派遣了各类技术人员多达5.6万人,最高峰时期,现场的中国工程队人数达到了1.6万人。同时还向他们提供了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
此后多年间,我国对于非洲地区的援建便从未间断过,除了铁路外,还有矿产开发,能源供应、各种现代化工厂等等。
现如今我国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非洲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非洲地区的人民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他们很多人都开始学习中文,在学校的孩子有专门的中文老师,而成年人则是在网络上自学中文。
总结:现如今在非洲多个国家,当地民众除了会本地语言外,很多人都会说一些中文,走在非洲各大城市的街道,随处可见中国的品牌店铺,由此就能看出,我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已远超英美。相信未来,我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会越来越牢固。
非洲语言分布,反映了非洲的历史,也映射出地理的影响
读图:各大洲语言数目。
读表:各大洲人口数目(2017年)。
大洲
人口(亿)
亚洲
45.45
美洲
10.16
欧洲
7.43
非洲
12.88
大洋洲/太平洋
0.41
思考:非洲语言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一、在面积较大的大洲中,美洲和非洲单位人口的语言数目超过了欧洲和亚洲,这反应了语言的纬度特性。
阿根廷著名生物学家拉波波特发现,生物的多样性从赤道到两极递减,越是靠近赤道的各个物种,其分布范围也就越小。而伦敦大学的人类学家以欧洲人到来之前的美洲500多个印第安原住民部落为例,调查每个纬度语言群体的分布,结果显示语言也在遵循着这一纬度规律。
生物分布与语言分布的一致性并非一种巧合:
在极北地区,人们必须在广大的地域内长途跋涉才能获取充足的食物,而这一过程往往会使得语言和文化相互融合;
而在温暖的热带则不同,这里阳光明媚,土地富饶,是物种生存和进化的摇篮,每个物种都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获取自己生存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因此人类可以繁荣发展并分裂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社会,拥有自己的语言。
二、在同样跨越赤道的大洲中,非洲单位人口的语言数目超越美洲,这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历史:虽然两者都曾被西方世界征服,但美洲被大规模殖民,原住民因各种原因大规模消亡。殖民者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取代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美洲本地语言。非洲则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的原住民,故而语言更加多元。
三、人类的生产方式对语言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古代非洲处于初级农业社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交流较少,这也造成了各个族群的相对独立。
读图:非洲气候分布。
思考:古代非洲农业水平发展缓慢的原因。
农业的产生和传播有几个关键特点:
1. 人类使用的农业作物只在特定地点得到驯化,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一般需要经过传播才能获得。
读图:农业起源地。
2. 作物物种只适应于特定的环境,跨越纬度传播是很困难的。
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的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大部地区不适宜农业;
非洲的中南部距离农业起源地距离遥远,最关键的是中间被与起源地气候不同的地区隔离,农业物种难以传播。
中世纪以后非洲农业获得了发展。很多外来物种,特别是木薯和玉米以及向日葵、某些坚果和无处不成活的西红柿、辣椒,提高了人们的生存可能性。后来,非洲也成为可可、香草、花生和菠萝的一个主要出口地,而这些作物原本都来自美洲。
当然中世纪以前的非洲农业也是在持续发展中,我们可以从语言分布中看到一部分非洲古代历史。
读图: 非洲语系分布。
思考:语言分布如何反映政治、人口迁徙和农业发展历史。
一、非洲北部的语系变化受欧亚**影响。
非洲北部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逐渐接受了阿拉伯语,属于阿非罗-亚细亚语系。原先的撒哈拉语系则逐渐萎缩。
二、中南部班图语扩展,克瓦桑语退却反映了非洲内部人口迁徙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语言学证据表明,原始班图语起源于喀麦隆-尼日利亚边境的农耕民族,向东传播越过苏丹南部,然后向南到达中非。从那里缓慢向东、西扩散,在向南扩散时遇到轻微的阻力。早期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讲克瓦桑语的采集-狩猎民族无法抗衡使用先进金属工具的班图农学家。采用班图语的俾格米人退居密林中。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保留了他们独特的克瓦桑式“咔嗒”语言,但是被迫离开森林和草地,进入西南部的干草原和荒漠。
三、马达加斯加地区的语言则是南岛人跨过印度洋迁徙带来的。
2,000年前,芋头、香蕉和水山药从东南亚引入非洲,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远至大西洋沿岸的塞内冈比亚等地最重要的食物。
四、印欧语系是欧洲殖民的结果。
当代非洲的官方语言则反映了非洲的近代历史。
读图:非洲各国官方语言。
思考:官方语言反映的历史。
非洲西部近代是法国殖民地;
非洲东部和南部近代是英国殖民地;
部分地区是更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地。
非洲的语言分布,反映了非洲的历史,也映射出地理的影响。
本文来自糖果淘宝店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