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戴安娜·鲍姆林德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以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以及批评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而著称,这四个教养态度便是由她提出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戴安娜&middo...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戴安娜·鲍姆林德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以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以及批评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而著称,这四个教养态度便是由她提出的。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


戴安娜·鲍姆林德生于192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那里任教。

权威性是一种理性、民主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态度下成长的孩子,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也比较强,也喜欢与人交往。

忽视型和放纵型教养态度下生长的孩子,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

家庭教育分几种类型?2022遇到家庭暴力怎么维权?

  家庭暴力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暴力和重大暴力,按其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它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语言暴力。

  是指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等,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及痛苦。

  (三)性暴力。

  是指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暴力行为。

  (四)冷暴力。

  冷暴力是目前出现的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在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的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庭工作,这些都是冷暴力中较常见的做法,也是现代家庭中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家庭暴力怎么认定?

  1、主体须为家庭中的成员

  所谓家庭成员是指基于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对于前夫及未婚同居中的一方是否属于家庭成员的问题,民法典及解释并未明确规定但审判实践中是将其排除在外的。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主观方面是故意

  家庭暴力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手段,会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都具有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过失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结果也不应认定为家庭暴力。所以家庭暴力如何界定,要看行为人主观方面是不是故意。

  3、客体是受民法典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

  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生命权、自由权、身体健康权、心理健康权等。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家庭成员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就现实情况看,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尤以妇女居多,而在妇女中又突出地表现为妻子。

  4、客观方面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

  伤害结果为轻微伤时可以进行治安处罚。如果伤害结果为轻伤或重伤时则属于刑法的调整范畴。如果从伤害结果来看,受害人就很难举证。此外,由于每人个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对于民法典规定的精神上的伤害的计算就更加困难。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以伤害结果来界定家庭暴力是不科学的。

2021遇到家庭暴力怎么维权?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有以下维权办法:

  1、提起离婚诉讼。

  2、请求损害赔偿。

  3、提起刑事自诉。

  4、重新提起诉讼。

  对于轻伤害案件,在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如果被害人表示愿意谅解犯罪嫌疑人的,检察机关也可以不起诉该案,而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处理或不起诉处理。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调解后悔的,还可以重新提起诉讼。

  5、进行申诉。受到家庭暴力,被害人报警后应当立案侦查。未予立案的,被害人可到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部门进行申诉。

家长应如何拿捏管教分寸?育儿专家:避开2大无效教养

教养孩子是一门学问,如何拿捏管教尺度需要爸妈不断学习,管太多、完全不管都不适当,最好就是达到理想的管教效果,但同时亦能给予孩子空间。

台湾育儿专家提出2种较无效的教养类型,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开,并指家长在处理孩子的压力和烦恼时,应尽量多听多问多体会,协助孩子思考,而最重要是有足够的陪伴。

两大无效教养类型

大人有压力,其实小朋友都会有压力,压力来源可能来自学业、朋友、老师等。台湾心理谘商所谘商心理师邱泓霖表示,很多父母一听到孩子表达自己的困难和压力,很多时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来理解孩子,教孩子该如何做才对。

他提出以下2种常见较为无效的教养类型:

1

百科全书型

“百科全书型”是指父母一听到孩子的问题,就马上以自身经验出发,给予孩子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有些家长甚至会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类型的父母可能可以很快帮孩子解决问题,但过程中孩子并没有参与过,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有用,长远并不利孩子发展。

自生自灭型

“自生自灭型”是指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需要独立自主,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因为社会环境会更为险恶,因此会选择放任完全不管孩子,要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种教养态度看似在训练孩子独立思考,但其实会把孩子置于焦虑跟孤单的状态,让孩子知道困境中没有人会愿意帮忙,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孩子长大后会容易变得人际关系疏离,并且难以相信别人、建立适当的关系。

陪伴孩子具备适应力最关键

邱泓霖表示,身为家长要协助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协助的方法应视乎孩子的情绪、特质等其他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建议,家长可以先完整听完孩子描述自己遇到的困境和烦恼,很多时孩子很难马上表达清楚自己的困难,或者是不敢表达在学校遇到的挫折,尤其是受欺凌的孩子,更不敢跟任何人说出自己的困境,因此家长在聆听的过程中不妨多沟通,一步步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感觉和想法,让他们更能好好说出自己最核心的困难。

拿捏教养分寸

很多家长不懂拿捏教养分寸,管太多怕孩子无法独立,管太少又怕孩子出问题。邱泓霖认为,家长可以做的就是在孩子身后陪伴他,像导师一样,时而给予方向,但又不会过度干涉,引导他有勇气去思考、尝试,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明白即使失败,父母都会一直陪伴在旁。

本文来自盈盈一水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36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12-17
下一篇 12-17

相关推荐

  •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戴安娜·鲍姆林德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以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以及批评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而著称,这四个教养态度便是由她提出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戴安娜&middo

    2022-12-17 11:45:01
    1037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